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三面环抱的鄂尔多斯.属于半干旱、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地带.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全市干早少雨.植被稀疏,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全市沙漠化土地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9%;沙化、退化草场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80%;水土流失面积4.7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
防治荒漠化 建设内蒙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漠化被列为影响全球环境的十大问题之首。其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经济落后,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前灾难。 1现状与危害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曾经是内蒙古的真实写照。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土地经营利用活动,导致一些曾经是水草肥美的土地沦为荒漠化土地。我区是全国荒漠化危害严重的省区之一,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达65.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0%。其中,严重水土流失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5%。沙漠化和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达36.6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  相似文献   

3.
通辽市经济林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沙地腹部,总土地面积6万平方公里。其中沙地面积272.4万公顷,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7%。是全国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几年来,科尔沁沙地在通辽范围内的沙漠化面积已减少了77万公顷,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总体逆转,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7.8%提高到22.04%,生态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我国沙漠化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各类沙化土地面积达156.8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3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土地沙化已危及1亿多人的生存和发展,防治沙漠化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长期任务。要从根本上治理沙漠化,必须统筹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建立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的长效机制,打破生态恶化与贫困的恶性循环。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立足沙区面积大、沙生植物品种资源丰富和光照充足的实际,大力发展沙产业,  相似文献   

5.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十分突出,林业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全国范围内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据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土壤年侵蚀量达50多亿吨,其中30多亿吨流入大江,大河,湖泊,水库,使我国自然湖泊面积缩小了40%。全国沙漠化面积已发展到262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同志们: 自治区人民政府主持召开的这次治沙工作会议是建国以来自治区首次规模较大的治沙会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这次会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治沙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土地沙漠化、风沙化已是当今世界性灾难,全世界有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4500万平方公里,我国有153.4万平方公里。我区是全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面积约83.94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土地面积的50.56%,其中,沙漠面积42.3万平方公里,戈壁面积29.3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面积约  相似文献   

7.
写在大漠上的论文常兆丰土地沙漠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今天,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戈壁面积占据了4560万平方公里,为陆地面积的30.5%。我国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戈壁面积153.3万平方公里,为国土面积的15.9%,已...  相似文献   

8.
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根本的办法就是必须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努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等一批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建设,使林草资源得到逐步的恢复和发展。至1998年,我区已治理水土流失5100平方公里;治理沙化土地3400平方公里,实现了沙漠化土地逆转;人工造林保存面积26.7万公顷,森林面积达到36.78万公顷,林木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1.0%提高到6.37%。但是,我区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的省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观。其后果突出表现为:一是水土流失严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337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9.
<正>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始于1999年,是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也是最大的强农惠农项目。退耕还林的20年,宁夏森林覆盖率由最初的8.4%提高到目前的14.6%,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累计治理面积达到2.37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40%以上;全区沙化土地面积由20年前的1812万亩减少到1686万亩,荒漠化土地面积由4811万亩减少到4184万亩,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沙漠化逆转,连续20年沙化、荒漠化土地"双缩减"。  相似文献   

10.
一、生态环境现况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省森林资源不断遭到破坏,生态功能减弱,已经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一是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可床淤高,水库游塞,工程效益降低、水土流失面积达14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  相似文献   

11.
从新疆到华北和东北西部地区,分布着19亿亩沙漠和戈壁,形成绵延万里的风沙线,风沙严重危害着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沙漠化土地日益扩大。西北、华北和中原地区,干热风危害严重,使小麦减产。沿海地区连年遭受台风暴雨袭击,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6,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黄土高原,每年输入黄河下游泥沙总量达16亿吨,成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  相似文献   

12.
呼和浩特市城乡绿化一体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和浩特市总土地面积17224平方公里,人口204万,城区人口80万,水土流失面积5854.5平方公里,风蚀沙化面积3270平方公里。1999年,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依托国家重点林业工程,作出了建设“生态市”的决定,提出了“大干十年,基本改变全市生态面貌;苦干三年,初步建立首府绿色形象”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3.
土地沙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目前,全球陆地面积的1/4和世界六大洲100多个国家近10亿人口和36亿公顷耕地、牧场受到沙漠化影响。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420亿美元。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约为165.3万平方公里,其中人类活动导致的现代沙漠化土地约为37万平方公里。我国面临的防治沙漠化任务紧迫而又艰巨。  相似文献   

14.
沙漠研究与沙区经济发展刘金祥,温培安目前,沙漠及沙漠化已涉及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10亿人口,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的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达153.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4%,分布在27个省、...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土地沙漠化是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我国土地沙漠化形势十分严峻。全国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约有153.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5.9%,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五十至七十年代,全国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大1560平方公里,进入八十年代,则每年扩大2100平方公里。目前我国土地沙漠化扩大的趋势仍在继续,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沙漠化土地面积还将以年增1.32%的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府谷的沙区是一个典型的沙漠化地区府谷县的总土地面积为3,229平方公里(484.35万亩),其中沙漠化的面积约为495平方公里(约74.25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5%。在沙漠化土地内,沙地(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面积约166.6平方公里(约25万亩),农地面积为102平方公里(15.3万亩),其余为荒地、牧场、暂不利用地、特用地及村庄用地。沙漠化是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环境退化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或草原、荒漠的过渡带)开发资源、发展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自然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恰当的经济活动超越了天然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最近,水利部首次向新闻界公布了我国应用遥感技术普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最新成果:全国水土流失、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一直是采用153万平方公里的数据。这个数据还是50年代一次统计调查的结果,已经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鉴于上述情  相似文献   

18.
集锦     
<正> 触目惊心的数字!黄河入海泥沙每年达16亿吨,河床每年上升10厘米,成了高于城市和农村的“天河”。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以上。对长江水势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洞庭湖面积缩小了1600平方公里。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16万平方公里,现已增至150万平方公里以上,占国土面积的15.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大兴安岭南部年降雨量由  相似文献   

19.
生态林业是以维持和保护区域生态平衡为前提 ,以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则为指导 ,实施林业综合经营 ,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功能 ,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林业。生态林业建设的宗旨是 :通过协调人在自然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科学培育森林资源 ,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转化利用 ,使之互相协调 ,互相制约 ,循环往复 ,再生不息。1 山西生态林业建设的意义生态林业建设是控制山西水土流失 ,治理土地沙漠化 ,抵御自然灾害的有效途径。山西位于黄土高原 ,全省总土地面积 15 .6万 km2 ,其中水土流失面积 10万 km2…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林西县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2000年遥感资料统计,林西县沙化面积191.53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2.5%,平均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在1500吨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12.8万亩,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69.7%,风沙、水土流失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