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重点论述了以中地公司开发的MAPGIS软件建立的县级退耕还林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存在问题及建议,利用退耕还林信息管理系统,成为退耕还林工程调查与动态监测、档案管理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效率,实现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准确化和自动化,采用系统工程的设计思想和软件工程方法,将MIS、GIS和RS结合应用于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对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业务流和基本数据流进行了系统分析,将该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为基本信息管理、统计上报、分析查询、行政管理活动辅助功能、决策辅助和图形管理功能等6个功能模块。重点探讨了该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属性信息的组织管理、数据库结构设计和图形数据库的组织管理。确定信息源、处理好表间关系和信息更新流程是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采用ArcGIS Engine组件式开发环境,开发退耕还林信息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退耕还林地区立地条件、退耕还林规程规划、造林知识库,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中多源数据的集成管理、空间分析、专家知识推理和退耕还林规划合理性分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规划、实施和监测提供技术支撑和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正在实施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为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应用VFP语言和OLE技术研制开发了广西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证卡管理、检查验收、粮款兑现的数字化管理,有效的降低工程管理劳动强度,大大的提高档案数据的检索查询速度。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使用方法、作用做了简要说明,介绍了河南省利用工程信息管理软件对退耕还林工程基础信息进行管理的情况,指出了信息技术在林业工程管理上的重要作用。通过应用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管理软件,对退耕还林工程初步实行了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基于VB与组件式GIS软件MapX开发的县级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旨在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环境资源,退耕还林工程具有信息量大、管理任务繁重的特点。本研究立足于河北省退耕还林工作的特殊性与艰巨性,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在退耕还林管理工作中可以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为工程管理工作及时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以此推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在科学高效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时间跨度长,需要管理的竣工小班和农户档案卡数据量十分大,利用微软Office中的Access组件进行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具有开发效率高、开发成本低的优点。本文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如何才能做到“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真正成为政府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山西省朔城区在实施退耕还林实践中,启用了一个好领导、选择了一个好模式、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得到了生态和经济双赢效益,为同类地区退耕还林提供了宝贵的做法和经验。退耕还林最佳模式的选择朔城区位于山西省北部地区的雁门关外,是一个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耕作区。新世纪之初,朔城区区委、区政府面对“退耕还林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同时启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本区域的现实,面对全区调整农业结构的宏伟构想,根…  相似文献   

10.
技术是生产力,更是效率和质量.临洮县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以大户流转为主,重视应用退耕还林信息管理系统、小型无人机、谷歌地球系统等管理技术,以及覆盖保墒、营养钵苗、带土大苗等造林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工程质量和造林成活率.累计退耕还林3.68万hm2,大户流转退耕造林成活率>76%.  相似文献   

11.
基于VisualBasic平台,采用MapObjects地理信息控件技术,设计研制了退耕还林工程县级信息管理系统。介绍了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包括系统开发方式和开发平台的确立、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和系统功能模块的规划等。应用该系统实现了对历年的退耕还林工程县级数据的显示、查询、统计分析、结果输出等功能,经过实际数据验证,该系统查询分析简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浅谈陕西省吴旗县退耕还林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IS技术的发展满足了吴旗县退耕还林工作信息化的需要。本文结合吴旗县2004年退耕还林作业设计项目,重点论述了如何利用ArcGIS平台构建退耕还林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了无纸化作业办公。  相似文献   

13.
手工管理退耕还林信息的工作量大、难度大,开发专门软件来管理势在必行。为此,用Visual FoxPro 6.0(Microsoft公司产品,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出了“退耕还林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论述了开发专门软件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各地动态     
省人大代表视察全省退耕还林工作全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培训班开课12月9日,全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培训班在兰州举办。参加这次培训班的有来自全省各市(州、地)、县(市、区)的林业局主管领导、省内所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共300多人。培训班参加人员就我省《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监理办法》,《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实施细则》进行了学习讨论。培训班还聘请有关专家讲授了《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的分类管理》、《退耕还林工程资金专项管理及财务档案管理》、《林权证的发放及管理》、…  相似文献   

15.
桃源县充分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采取科学的对策和措施,突出6个“注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已完成退耕还林3813.3公顷。注重退耕还林政策引导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富民工程。为了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该县采取了广播讲、电视演、标语宣传、会议发动等多种形式,使退耕还林政策深入到千家万户。此外,县乡各级领导把退耕还林工程当作联心工程、政绩工程来抓,纷纷办点示范,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同时及时兑现钱、粮食补助,让广大退耕户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更相信了党的退耕还林政策,有效地加快了全县退耕还林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退耕还林农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为退耕还林工程直接参与者满意度的提升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基于云南省鹤庆县和贵州省织金县的273份调查数据,应用Spss24. 0软件的Amos组件,运用极大似然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在参数估计之前,对本研究设计的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并对构建的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适配度进行检验,以确保参数估计结果的准确性。【结果】1)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认知度对于其参与度和满意度的影响,P值都小于0. 01,路径系数分别为0. 193和0. 254,说明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认知度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2)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参与度对于其满意度的影响,P值小于0. 01,路径系数为0. 607,说明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参与度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满意度; 3)退耕还林工程的执行度对农户退耕还林工程认知度和满意度的影响,P值都小于0. 01,路径系数分别为0. 425和0. 294,说明退耕还林工程的执行度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4)退耕还林工程的执行度对于其参与度的影响,P值为0. 145,显著大于0. 05,说明退耕还林工程的执行度对农户退耕还林工程的参与度影响不显著。【结论】农户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及工程执行度是影响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满意度的重要因素;退耕还林工程的执行度和农户的认知度都显著影响农户的退耕还林工程参与度;退耕还林工程的执行度显著影响农户对工程的认可度和工程发展预期;认知度和参与度是理论模型重要的中介变量,不仅二者直接影响满意度,而且执行度也通过认知度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知晓度和认知度、不断完善补偿方式、提高补偿标准和延长补偿期限、强化退耕还林工程技术支持、及时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手段和方法,可以进一步增强退耕还林农户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价值评估,能够科学评价退耕还林建设成效,为更好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针对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退耕还林建设区开展辽东山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测算价值量为56.16亿元·a-1。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氮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量较高,是退耕还林工程在辽东山区发挥出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工程以恢复植被、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等为基本出发点.本文对包头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包头市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生态服务功能,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目标,为扎实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价值评估,能够科学评价退耕还林建设成效,为更好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挑选辽宁省内6个有代表性的退耕还林工程县开展沙化地区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测算价值量为104.17亿元·a-1。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量较高,是退耕还林工程发挥出的主要作用。工程建设区的面积越大,产生的生态服务物质量、价值量越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人才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了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过程中人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任务目标、主要措施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