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企业的中心任务是生产优质产品。不论产品开发型企业或是技术开发型企业,笔者认为,都应该毫无例外地通过长年累月的情报服务、文献普查、专题调研不断地积累各类文献资料,不断创造条件,逐步完善如下八项基础建设: 一、一套专业文献检索卡片。建立专业检索卡片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而应该在日常情报服务中(如定期向厂内各情报用户印发书本式《文摘》、《简介》、《题录》等)不断积累和丰富。在指导思想上应该是  相似文献   

2.
退化生态系统中的植被恢复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几乎所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都以植被恢复为前提。它是以实现适宜的顶极植物群落,建立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尺度上自我维护的生态系统为目的,并达到人们对它的价值期望。针对西部地区的环境特点,在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3.
西北干旱区植被覆盖时空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7,(1):118-126
用MODIS NDVI数据2000—2015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产品,运用变异系数、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耦合Mann-Kendall检验和Hurst指数法,探讨了中国西北干旱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的预测。研究表明:1)2000—2015年全区植被覆盖的空间异质性较强,有植被覆盖的区域占总面积的35.59%,无植被覆盖的区域占64.41%。受降水的影响,植被覆盖整体呈东南高西北低、山区高平原低的特点;受河流和人工灌溉的影响,绿洲区水热组合条件好,其植被覆盖高于荒漠区。2)近16年全区植被覆盖波动变化不明显,各亚区的波动普遍较低,变异系数小于0.10的比例均超过总面积的1/2。3)16年间全区植被覆盖总体有增长趋势,变化率为0.006/10a。基于像元尺度的分析也表明全区植被覆盖以增长趋势为主,各亚区中河西走廊的增长面积最多,北疆的增长面积最少,均超过1/2。4)全区NDVI的Hurst指数均值为0.73,Hurst指数大于0.5的范围所占比例为86.25%,未来全区植被覆盖的变化趋势以持续性增加为主,其中13.46%区域的未来趋势无法确定。各亚区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河西走廊的增加趋势最明显,北疆的增加趋势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4.
一、广泛深入地宣传保护本地区森林、草原植被的重要性; 二、加强封山育林育草,定点定片封育。对荒山草原的自然植被不动镰、不动耙、不动镐; 三、把龙口电站、响水电站、胡家湾子水库、五道石门子水库、白音敖包林场等确定为自然保护区.禁止到保护区放牧、樵采和从事各种种植活动。四、严禁乱开荒。退耕还林还牧; 五、大力种树种草,重点绿化风口、陡坡和沟壑;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战略,生态环境建设是切入点。如西北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50~550 mm,但年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000~3000 mm,水缺乏现象严重影响着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6.
春季造林季节将近,各地正在进行春季造林的准备工作。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顺利地进行抗旱造林,可因地、因树种制宜,采用如下抗旱造林“八条措施”: 1.浸根:在荒山营造油松,用泥浆蘸根或用淡盐水或卤水浸根10一13小时,可使造林成活率和当年高生长提高功肠以上. 2.截干:对萌芽力强的杨树、紫穗柳、沙棘等树种,可将苗  相似文献   

7.
基于MODIS NDVI影像数据,通过最大值合成法、趋势分析法、线性回归以及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西北五省2002—2012年之间的植被覆盖时空演变与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年间西北地区的植被覆盖有明显改善趋势,改善百分比为10.37%;7、8月该区域植被覆盖达到1年中最大值。通过研究2002-2012年西北地区夏季植被变化与温度、降水变化的关系,发现NDVI与降水的相互关系强于气温,说明导致西北地区植被发生变化的最主要自然因素为降水,并且植被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存在时滞。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水分奇缺,有限的水资源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生态建设中要以水资源利用为核心,主要依靠充分利用植物与水源的关系,遵从植物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合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最终实现改善生态条件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9.
枣树防冻措施九条、补救措施八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涛 《新疆林业》2008,(2):32-32
且末、若羌历史极端低温都曾经达到零下27度以下,今年冬季两地极端温度都达到了零下20度以下,枣树受冻害不可避免。根据枣树生长特性和近年来枣树防冻抗冻的实际经验,现提出枣树九条防冻措施和八条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植被生态恢复与退耕还林的植被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学权 《热带林业》2004,32(2):21-24
过去几十年的人工造林结果告诉我们,人工林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在当今的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在种植和经营管理上引起高度重视,遵循植被生态恢复理论。本文从植被生态恢复理论出发,提出了退耕还林的两种不同目的植被恢复类型的建设思路;同时指出存在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模拟地带性植被类型建设高质量城市植被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生态,地植物学的原理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在城市绿地建设中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提高城市绿化的总体水平,促进清洁、优美、舒适的生态城市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1。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不合理利用土地,大肆毁林毁草开荒,广种薄收,致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要建立和维护生态平衡,关键在于植被。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气候干旱,关键是提高造林质量。因此黄土高原植被建设注意合理利用土壤水分,加大灌木树种比重,重视推广柠条植苗造林,提倡乔灌草带状混交,增强林地防护功能,大力推广集流造林技术,经济林建设要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黔西北地区的植被调查和山地气候分析,认为温度是决定植物分布的主要条件,年降雨量及其在季节中的分配决定着植被类型的分布;该区的植被具次生性强、过渡性明显、多样性丰富的特征;植物的分布和生长与环境条件很密切,不同植物种类生长在不同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传统封山育林模式难点的基础上,总结农民带刺生物篱技术,提出自我封禁植被建植新模式,即毒刺灌草混交模式,用以营造生态公益林,有效防止放牧危害新造幼林地。进一步提出,在甘肃省白龙江沿岸浅山区可供选用的几种带刺灌木和有毒植物,并分析指出有毒植物使用原则,以及带刺或有毒植物在生态公益林营造中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水资源十分短缺,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黄土高原持续干旱,黄河下游严重的断流现象,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解决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高度重视黄土高原的植被建设。  相似文献   

16.
西北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铨 《林业科学》2000,36(6):4-6
近些年来 ,党和政府作出了开发大西北、建设生态农业的战略决策 ,并对一系列相关问题作了重要批示。江泽民总书记就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更具体提出了“……大抓植树造林 ,绿化荒漠 ,建设生态农业 ,……”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要求 ,这是国土整治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伟大构想和战略性部署 ,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和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高度负责的崇高精神。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需要群策群力 ,艰苦奋斗 ,并以科学的态度去实施 ,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现就几个主要问题谈一些看法 ,以供讨论。1 在生态环…  相似文献   

17.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现状是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林木生长率低、植被恢复过程管理混乱,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防治荒漠化与植被建设岳桦如今,土地荒漠化的阴影已经笼罩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占1/4的陆地面积,并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成为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我区又是全国的荒漠化土地较多的省...  相似文献   

19.
森林河溪植被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河溪植被带对河流水质、水量,改善小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森林植被带的重要性出发,介绍了国外河岸植被缓冲带建设模式,提出了我国河溪植被带的建设原则、构建过程及其评价.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四川盆地西北部磷矿废弃采石场的植被组成和自然演替情况。结果表明:该地自然定居植物共46种,隶属于20科37属,以菊科(12种)、禾本科(9种)最多。废弃地的初期演替状态可以总结为:裸地→草丛→草灌丛→灌丛,在演替早期(10 a),植被主要物种多为以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主体的先锋植物群落,演替中期(10 a~20 a)的植物群落构成则较为稳定的草本灌木优势群落,而到了演替后期(20 a~30 a),植物群落则形成了大量的灌丛。随着演替过程的进行,植物的多样性总体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草本植物多样性相对稳定,而木本植物多样性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本研究发现磷矿废弃地自然演替过程和植物多样性变化与其他矿种废弃地的植被演替是类似的,说明不同矿种废弃地的初期植被演替过程是大体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