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沙暴能否避免杨其嘉1993年5月5日发生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特大沙尘暴,使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4个省的18个地区,72个县受灾,成灾面积110万平方公里。85人死亡,31人失踪,264人受伤;560万亩农作物受灾,24.5万亩果园受害;12万头牲畜死...  相似文献   

2.
2006年四川省遭受了80至10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全省20个市(州)121个县不同程度受灾,特别是川中地区受灾最重,干旱与高温叠加。在6~8月伏旱期间,全省150个县降雨量比常年减少50%以上,91个县高温日数突破历史极限。全省有近1 000万人和596.6万头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受旱农作物面积20  相似文献   

3.
谨防“厄尔尼诺”现象之后的松毛虫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中科院动物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知彬研究员介绍,1997年本世纪最为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已给世界一些地区造成巨大灾难。我国1998年初长江流域气候反常,春季下起大雪,北方旱情严重;新疆等地发生特大沙尘暴;4月华北地区病虫害严重,蝗虫成灾;6月东海、南海又出现特大赤潮。这又一次支持了生物灾害的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成因的观点,即ENSO是我国许多重要病虫鼠害发生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进入8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现象曾出现过三次。1982年强厄尔尼诺之后,我区许多地方的松毛虫为害猖极…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底以来,我省发生了持续时间长、受灾范围广、受灾程度深、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这场灾害不仅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给生态保护和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下半叶沙尘暴在我国呈急速上升趋势 ;50年代共发生过5次 ;60年代共发生过8次 ;70年代共发生过13次 ;80年代共发生过14次 ;90年代共发生过23次 ;1979年 ,塔里木盆地在4~6月间先后刮了3场沙尘暴 ,其中的一次 ,仅尉犁县3天之内平均每平方公里降尘25600吨 ;1983年 ,新疆石河子垦区遭受沙尘暴的袭击 ,25万亩农作物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1986年5月 ,一场10级大风席卷和田 ,农作物受灾20万亩 ,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1993年5月 ,发生在西北地区的一场强沙尘暴造成12…  相似文献   

6.
永川地区位于川东盆地,是四川省今年特大洪灾中受灾严重地区之一,今年从七月到九月三日,八个县先后不同程度地发生五次暴雨和特大暴雨,范围之广,受灾之大,是历史上罕见的.受灾的原因,我们认为除了大气环流形成的暴雨为不可抗拒的因素外,与森林植被减少分不开.因为森林复被率低,滞洪作用就差.在这异常天气下灾害的机率也就增高.  相似文献   

7.
《林业工作研究》2008,(4):13-18
一、安徽林业受灾基本情况 (一)林业受灾情况 2008年1月12日至2月22日,安徽省遭受持续冰雪灾害,大部分地区雪在35厘米以上,有的地区达到45厘米以上。此次特大雪灾冻害,林木(含毛竹、经济林)、苗木毁损巨大,国有林场、苗圃、自然保护区和基层林业机构的房屋、林区道路、输电和通讯线路以及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其他基层林业基础设施毁坏严重,  相似文献   

8.
今年入夏以来长江出现的特大洪水是本世纪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超过1931年和1954年的大洪水,其涉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受灾损失之重,也是前所未有的。在这关键时刻,党中央发出严防死守的决战指令,数百万抗洪大军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今天,《森林...  相似文献   

9.
一系列的统计数字表明,自然灾害、尤其是特大洪涝已成为当前和平时期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祸首之一.1998年1月1日至10月12日止,我国雪灾、冰雹、旱涝、沙尘暴、泥石流和低温冻害等各灾种危害,洪涝为最:一方面,洪灾直接经济损失2642亿元,亡3656人,分别占各类灾害损亡总和的86%和79.3%.另一方面,从公元前206年(西汉元年)到公元1949年的两千多年间,我国共发生较大水患1029次,平均每年0.6次,1949~1998年10月,共发生洪涝284次,平均每年5.8次.像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流域近乎同期暴发的南北两方特大洪灾,更是数百年罕见.  相似文献   

10.
治沙之难     
一粒沙子,是不起眼的。一堆沙子有了山丘般的形状,在孩子眼里便是好玩。平静的沙丘,连绵的沙丘,甚至可称得上大美。而愤怒的沙尘,像气浪一般压顶地向人们冲击而来的时候,人们除了惊愕、逃跑,便无计可施了。20世纪,中国西北部已经与沙尘暴有过成百上千次交手,其结果沙尘暴屡占上峰。1993年5月5日,甘肃武威地区卷起沙尘暴时,当地能见度为零,其结果造成85人死亡,31人失踪,264人受伤;12万头牲畜死亡;37万公顷农作物受灾;4330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达7.25亿人民币。沙尘暴之危害不仅体现在暴戾性上,而且还体现了沙子阴柔的一面,不断蚕食北中国…  相似文献   

11.
试论社区参与在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沙尘暴引发的思考从公元前 3世纪至本世纪的 50年代的近 2 10 0年间 ,我国沙尘暴共发生了不下 70次 ,平均每 30a一次 ;6 0年代 8次 ,70年代 13次 ,80年代 14次 ,90年代 2 3次 ;而今年不到 4个月就发生了 11次。西北地区的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 ,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重要沙尘源地。今年 3~ 4月间发生的扬沙或沙尘暴天气给西北地区许多县市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同时 ,对我国东部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沙尘暴的形成固然与地质条件和气候趋于干旱有关 ,但根本原因是植被减少…  相似文献   

12.
西南大旱的警示:涵养水源惟靠森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入春,中国西南五省份的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农民生产生活告急,大小牲畜告急,不仅工业生产用水告急,城市用水  相似文献   

13.
<正>3月10日,一场特大霜冻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23个行政村的果树及各种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特别是该镇主导产业月柿受灾严重,成片的月柿新叶、蓓蕾被冻蔫发黑。据统计,该镇月柿、柑橘、马铃薯等果树及农作物受灾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包括北京城在内的大部分北方地区几乎没有让人们享受到春天的快乐。几乎天天有风 ,处处见沙。人们不会忘记 ,3月 8日、1 8日、2 2~ 2 3日、2 7日、4月 3日…及 5月 1 3日 ,沙尘暴去年已在我国发生了 1 5次了。继 2 0 0 1年 1月 1日的沙尘暴给新世纪一个下马威后 ,2月 2 8日 ,3月 2~ 3日 ,3月 1 1日 ,3月 1 4日等又发生了多次沙尘暴。沙尘暴在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已经成为春季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就谈谈沙尘暴的概念、危害、成因及防治对策。1 浮尘、扬沙与沙尘暴的概念在气象中 ,人们将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三个…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南部大平原沙尘暴防治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3,(6):157-161
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发生于美国大平原地区特大沙尘暴的特点及其危害,分析了导致沙尘暴发生的原因,以及美国政府采取的防治政策和措施。据此,对我国荒漠化防治政策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87年5月,我国的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过火林面积达114万公顷,其中直接受害面积就达87万公顷,受灾群众超过5万人。1998年5月,我国内蒙古境内发生了森林火灾,火势时大时小,复燃率较高。数千名扑火勇士经过九个昼夜的奋力扑救,才将森林明火全...  相似文献   

17.
雨雪冰冻灾后毛竹林恢复与重建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今年元月我国南方特大的雨雪冰冻灾害,造成毛竹林受灾严重。本文对毛竹林受灾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灾后毛竹林恢复与重建技术及提高毛竹林抗灾减灾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竹林冰雪灾情分析与更新复壮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2008年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分析了浙江省竹林雨雪冰冻灾害状况,经济损失、受灾原因,提出了受灾竹林更新复壮的原则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二连浩特市地处苏尼特盆地和浑善达克沙地边缘,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多年来草畜失衡,加之受气候影响,沙尘暴频繁发生。2000年沙尘暴次数达到13次,2001年达到14次。沙尘暴到来时,遮天蔽日,人们足不出户,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  相似文献   

20.
今年 5月 11日 ,一场特大沙尘暴侵袭了沙湾县 ,致使该县大面积农作物损失惨重 ,可是东湾镇3 73 3公顷农作物仅有 2 0多公顷受灾 ,相比之下 ,损失很小。 5月 15日 ,当我到东湾镇采访时 ,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 ,黑油油的麦苗 ,春播的甜菜已长出 6至 8片叶子 ,地膜玉米齐刷刷地在膜下显行 ,几乎看不到被大风揭走的地膜 ,田野四周高大的杨树形成一道道绿色的屏障 ,呵护着大片庄稼。东湾镇位于沙湾县南部山区 ,海拔 80 0米 ,多年来受山洪泥石流冲击和风沙侵袭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土地干旱脊薄 ,表土层平均 70厘米 ,最薄的仅有 2 0多厘米。土层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