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年银杏树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也称“公孙树”,是国家一级珍贵树种,又是当今世界上稀有的高龄树种之一。河南省禹州市鸠山乡和神后镇有两棵雌雄银杏树,树龄在1400年-1500年左右,人称“夫妻树”。且雌树旁生有子树,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2.
薛志勇 《云南林业》2002,23(2):17-17
银杏是异花授粉植物,雌雄不同株。雌雄株搭配不当会造成授粉不良,这是许多银杏园产量低的主要原因。银杏雌雄搭配的合理比例为20∶1或25∶1。但银杏在开花前很难区分性别。这对银杏的栽培十分不利。银杏性别早期鉴定有多种方法,现将2种农村较为适用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供栽培者选用。1形态鉴定法1.1看主干枝夹角雄株主干枝较挺直向上,分枝夹角为30°左右;雌株主干枝分枝下垂平展,夹角为50°左右。1.2看芽、叶分化时间雄株花芽分化早,落叶晚;雌株花芽分化迟,落叶早。1.3看叶形雌株叶缺刻浅且比雄株叶小些,雄株则正好相反。1.4看树…  相似文献   

3.
千年桐是重要的油料树种之一。生长快,寿命长,适应性强,耐炎热气候。我区桂南各地广泛的栽培着。但是用种子繁殖的实生桐林,一般的有50%以上的植株是雄性占优势的雌雄树,甚至有的竟高达70%,这些雌雄树在它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结果是极少的,因此大家都习惯称这样的树为雄树。就是结果的雌树,也由于花粉自然杂交和用种子繁殖的原因,影响了单位面积产量。据调查大面积的实生桐林,一般平均亩产桐籽在30斤左右。但是其中有些丰产单株(优树)桐籽产量则相当高,有的7  相似文献   

4.
灌阳县观音阁乡文明村车田电旁有一条水渠。水渠边有两株三百年左右的重阳木。北边为雌株,高约20米,胸径75厘米,每年5~6月开花,11月果熟;南边为雄株,高约35米,胸径105厘米。一条直径为61厘米,长230厘米的根横跨水渠,把雌雄两株连结起来;两株主干对斜,雌株“偎依”着雄株,情同一对鸳鸯。人们称之为“鸳鸯树”。两树覆盖地面约一亩,枝繁叶茂,生长良好。雄林主干有一道伤痕,是一村民为烧死危害它的害虫不幸造成的。神奇的鸳鸯树@潘良孝@刘绪平@王鸽群  相似文献   

5.
《山东林业科技》2003,(1):44-44
银杏属雌雄异株植物 ,栽植时必须做到雌雄的合理搭配 ,才能保证连年丰产 ,所以识别银杏雌雄是栽植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粗看银杏树 ,雌雄差不多 ,但只要仔细辨别 ,还是能从形态上予以区别的 :苗期的不同 :雄株侧枝与主是夹角内有一较大的叶片 ,雌株则没有。叶片的不同 :雄株叶片大 ,有较深的锯齿缺刻 ;雌株叶小 ,叶前端为浅裂。花与花芽的不同 :雄花序为柔荑状 ,外形似桑椹 ;雌花长在花梗顶端 ,分作两叉 ,外形如火柴梗。此外 ,雄花芽大而饱满 ,顶部稍平 ;雌花芽瘦而稍尖。树冠的不同 :同龄树 ,雄树比雌树高大。雄树形成树冠时间较晚 ,枝条层次…  相似文献   

6.
<正> 银杏为我国特产,其种子经济价值很高,是传统的出口物资。桂林地区银杏树较多,但由于银杏为雌雄异株,雌雄树搭配不当或雌雄花期不遇,授粉不良,而影响了银杏的产量。为了提高银杏产量,我们于1983年开始进行银杏的人工辅助授粉试验,获得了较高的结实率。现介绍于下: 一、材料和方法雌树系灵川县海洋乡海洋村前菜地内约90年生的桐子果品种,附近无雄树;花粉采自该地粮所对面菜地内同龄的雄树。于1984年4月19日剪花枝和采摘花序,花枝挂于雌树上,花序摊于室内的白纸上,待花粉苞开裂后,用细铜筛将花粉筛出。  相似文献   

7.
广种女贞树发展“中国蜡”王槐蜡虫,雌雄两性,雌虫产田,雄虫所产蜡花,可加工白蜡,我国所产此类白蜡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被称为“中国蜡”。它是机械制造,轻化工和医药上的重要原料,国际市场价1000公斤1万美元左右。蜡虫寄主范围很窄,分布范围不广。它的寄主...  相似文献   

8.
南方红豆杉的生理学特征与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南方红豆杉生理学特征是雌雄异株、异花授粉植物,在自然条件下雄株多,雌株少,在天然群落中雌雄比例约为1:9左右,探讨了在雌雄株混生的地方采集种子以及种子繁育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水曲柳种群性比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雄异株植物的雌雄植株在营养和繁殖结构的大小、颜色及寿命,资源获得与分配,与群落其他物种相互作用等方面均存在差异(Delph et al.,1996;2002;Pickering,2000;Gehring et al.,1994).种群性比是雌雄异株植物的一个重要结构指标,尽管雌树多于雄树(Opler et al.,1978;Alliende et al.,1989),以及性比不显著偏离1:1(Morellato,2004)的种群结构已经被发现,但大量研究显示雄树通常多于雌树(Pickering,2000;Gauquelin et al.,2002;Pickering et al.,2002).  相似文献   

10.
用种子繁殖的千年桐大部分是雌雄异株的。一般常见的雌雄同株的大多数是雌性占优势,所以往往结果不多。过去改造千年桐的办法,都是从雌株上采集芽片来接雄株,这样还要保留一部分雄株做授粉树。1969年,我们在新兴县发现一株千年桐每个花序中都有雌雄两种花,雄花先开,雌花后开,雌花座果后,还有雄花继续开放,而且结果性状是纵生的,每  相似文献   

11.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银杏性别及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已知性别的银杏成年大树(树龄40年以上)、在形态上尚未分化出雌雄的实生苗(苗龄2~3年)、实生幼苗(苗龄40天)以及雌雄树叶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测定。经重复实验,发现成年树雌雄株的酶谱存在着差异,雌株较雄株有较多的酶带,且有两条酶带的电泳迁移率相同,但活性不同。实生苗和实生幼苗酶带比成树的明显减少,且在不同株中的活性趋于相同。而对已知性别成年树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检测,其酶谱与成树、实生苗和实生幼苗的明显不同,但均出现了雌雄成树共同具有一条酶带,且活性极强。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图谱能否作为鉴定银杏植株早期性别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沙棘木蠹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沙棘木囊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该虫为4年1代,老熟幼虫5月上旬入土化蛹,成虫始见于5月末,终见于9月初,期间经历两次羽化高峰,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下旬.卵集中产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孵化率达90%以上,卵期16 d.幼虫常常十几头至上百头聚集在一起且具有转移危害的习性.老熟幼虫在树基部周围的土壤中化蛹,化蛹深度在地下10 cm左右,蛹期31 d.成虫羽化集中在16:00-19:00,交配高峰在21:30左右;雌雄性比在内蒙古和辽宁分别为1:0.85和0.912:1.雌虫产卵集中在交配后的第2天20:30-22:00之间;雄虫寿命2~8 d,雌虫寿命3~8 d.以幼虫在树干部和根部越冬,坡向不同、危害程度不同的沙棘林地并不影响其越冬虫态和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来,为使某些作物便于进行杂交和获得杂交种子,不少国家研究了化学杀雄,以造成雄性不育。为避免柳絮的形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我们用了两年时间,做了用化学药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处理早柳枝条控制雌雄花的研究,取得一定效果,现简报于后。一、材料和方法我们选用北京东北郊苗圃露地15年生的树高在10米左右,立地条件相同,生长势相近的雌雄旱柳各3株,再取其雌雄各2株作试验树,留下雌雄各1株作对照株。在每株供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视觉和嗅觉信息在白带锯蛱蝶雌蝶识别异性中扮演的作用,从而加深对性二型蝶类两性交流机制的认识。[方法]在网室内分别悬挂白带锯蛱蝶雄蝶和雌蝶的真实翅模型、打印的翅模型和活蝴蝶模型,记录雌蝶对以上模型的访问次数。[结果]表明:仅有视觉或嗅觉信号存在时,雌蝶对雄蝶模型访问次数均大于雌模型。雌蝶对雌雄翅和纸模型访问平均次数均有显著差异,说明雌蝶仅靠视觉信息能够辨别雌雄。雌蝶对雌雄嗅觉模型访问平均次数有显著差异,说明雌蝶仅靠嗅觉信息能够辨别雌雄。视觉和嗅觉信息均存在时,雌蝶对正常雄蝶访问平均次数多于雄蝶视觉和嗅觉模型,且对3种雄蝶的平均访问次数有显著差异,说明雌蝶识别雄蝶时偏好2种信息的综合作用。[结论]白带锯蛱蝶雌蝶利用视觉或嗅觉信息均能识别雌雄两性,雌蝶在识别两性时较偏爱同时有视觉和嗅觉信息的雄蝶。  相似文献   

15.
通过EAD和“Y”型嗅觉仪测定光肩星天牛对5种槭树的40种挥发物及挥发物混合物的嗅觉电生理及嗅觉行为反应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糖槭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为酯类、烯类、酸类和醇类,复叶槭为酯类、醛类和烷烃类,五角槭为酯类和醛类,华北五角槭为酯类、烯类和醇类,而挪威槭为酯类、醛类和醇类。光肩星天牛雌成虫对5种槭树的21种挥发物存在明显的的EAD反应,而雄成虫则对12种挥发物存在明显的EAD反应;其中雌雄成虫对11种挥发物均存明显的EAD反应。进一步嗅觉行为测定发现,光肩星天牛雌成虫对11种挥发物存在正趋向反应,雄成虫对7种挥发物存在显著的正趋向反应,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其中7种挥发物对雌雄均表现出引诱作用。雌成虫对8种挥发物存在负趋向反应,雄成虫对10种挥发物存在显著的负趋向反应,具明显的驱避作用,其中4种挥发物对雌雄成虫均表现出驱避作用。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对5种槭树挥发物混合物的嗅觉反应都表现为正趋向反应,引诱率大小依次为糖槭、复叶槭、五角槭、挪威槭和华北五角槭。  相似文献   

16.
白蜡虫雌雄群体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蜡是由白蜡虫的雄虫所分泌的,雌虫只能作种,不能泌蜡,因而称雌虫为种虫,称雄虫为蜡虫。在生产区域,以繁殖雌虫采收种虫为目的的挂放种虫的工作,称为挂虫;以繁殖雄虫采收白蜡为目的的挂放种虫工作,则称为挂蜡。白蜡虫的生态学特点,表现在雌雄两性对于环境条件具有不同适应性方面,故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型。这种特点,显著地表现在雌雄虫  相似文献   

17.
怎样辨别杜仲雌雄株 ○靳振宇 据观察同一杜仲林地内,当雄株占十分之一以上时,即可以达到良好的授粉目的。因此,在扦插育苗和嫁接时,应从雌雄单株上按照9:1的比例来采集插穗和接穗。在采集嫩枝插(接)穗时,可通过花、芽、果、皮孔分布等来判断雌雄株。 雌株:枝条比较稠密,树冠开张,树皮皮色秃白,皮孔少而稀。皮孔排列较整齐,叶芽瘦长,发芽晚;已结实树在冬季枝条往往具有当年或多年宿存的果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种、雌雄异株对榧树化学计量的影响,为榧树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浙江省诸暨市香榧国家森林公园树龄300 a左右的不同品种雌榧树(实生雌榧树圆榧、嫁接良种香榧)和实生雄榧树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不同品种榧树植物样品和土壤样品,分析不同品种榧树不同器官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结果]研究表明:(1)实生雌雄榧树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差异,雌雄异株对榧树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影响;(2)圆榧和雄榧树与香榧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存在差异,其中,香榧叶C含量(533.0 g·kg~(-1))显著高于圆榧(502.8 g·kg~(-1))和雄榧树(502.7 g·kg~(-1)),香榧根P含量(1.5 g·kg~(-1))显著高于圆榧(0.9 g·kg~(-1))和雄榧树(0.9 g·kg~(-1))。整体上香榧C∶N比高于圆榧和雄榧树,而C∶P和N∶P比低于二者;(3)榧树不同器官C、N、P含量有一致的变化趋势,C、P含量表现为叶枝根,叶N含量显著高于根和枝。圆榧和雄榧树不同器官C∶N和C∶P比表现为根枝叶,N∶P比表现为根叶枝;而香榧C∶N比表现为枝根叶,C∶P比表现为根枝叶,N∶P比表现为叶根枝。[结论]雌雄异株对实生榧树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影响,对实生榧树管理时可以不考虑雌雄差异,人为经营显著影响榧树化学计量特征。  相似文献   

19.
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雌雄异株,树形美观,全株皆可提取紫杉醇,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本文对四川洪雅地区曼地亚红豆杉2种雌株和1个无性系雄株的枝条和叶片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枝条形态特征可作为雌雄性鉴定的标准之一:2个无性系雌株小枝近轮生,雌株1号节间长25 cm左右,每节分枝数为4个~5个;雌株2号较雌株1号的节间较短,仅为7 cm~8 cm,每节有7个~8个分枝;雄株1号侧枝排列在同一平面上,节间仅为3 cm~5 cm,每节有2个~3个分枝。2与2种曼地亚红豆杉雌株相比,雄株1号叶片更狭长,叶长、叶面积、叶形指数均大于2种雌株,而叶宽显著小于雌株。3雌株2号的单片叶鲜重量、干重量和比叶重量均低于雌株1号和雄株1号。综上所述,经过近20年的引种驯化,四川洪雅3种不同曼地亚红豆杉雌雄株的枝条和叶片形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枝条和叶片形态特征对曼地亚红豆杉雌雄性进行鉴别,有利于生产栽植中的植株性别配置。  相似文献   

20.
神州奇村──“夫妻柏”阎振芳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东林山下万寿寺遗址前,并立两棵古柏,一雌一雄,俗称“夫妻柏”。县志称为“阴阳柏”,誉称“将军柏”。雌雄两柏东西分立,东大西小,东雄西雌。树干粗壮挺拔,枝劲叶翠,鸟鹊不栖。树干近地两米高处,西侧向雌的方向突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