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香菇菌株的筛选和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真菌类药物研制中,为了选用多糖产率高的香菇菌株和提高香菇菌丝体多糖收率。作者从8种香菇菌中筛选出LD_1优良菌株。按正交表Lg(3~4)设计实验,初步确定了香菇多糖提取工艺。一、香菇菌株的筛选 1.材料与方法:奉香、广香、香三、T_3、K_2、7402、7405、LD_1 8种香菇菌株(均由大茅山制药厂提供)。筛选方法采用测量菌丝在马铃薯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和甘蔗渣麸皮瓶栽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称量在液体培养中菌丝的湿重和干重,测定干菌丝中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萃取脱酯技术在香菇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素霞 《食用菌》2009,31(3):71-7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脂酯技术从香菇中萃取油脂,对脱脂后的香菇粉采用浸提法提取香菇多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25L/h,萃取时间2h,总多糖提取率为6.57%。该方法与传统水浴浸提方法相比,提取率高出3.53%,为传统样的2.16倍.产品色泽和风味更接近标准品。  相似文献   

3.
香菇菌深层培养及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获得多糖产率高的香菇菌株和提高香菇菌丝体多糖收率,我们从多种香菇菌中筛选出优良菌株。经过设计和深层培养实验,初步地确定了香菇多糖提取工艺。 一、材料和方法 (一)香菇菌株的筛选 对7402、7405、7912、7839、7912、7403、日香5、LD1等菌株,采用测量菌丝在PDA培养基上和甜菜渣麦麸袋栽培养基上的长速,称量在液体培养中菌丝的湿重和干重,测定干菌丝中多糖含量。各菌种分别接种在两种培养基中,每品种  相似文献   

4.
香菇发酵工艺及香菇多糖的提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香菇(Lentinus edodes)由于含有抗肿瘤活性多糖——香菇多糖(Lentinan),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1969年日本学者千原率先证实了香菇的热水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羽田(1972年),佐佐木(1976年)则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成份是香菇多糖。1980年恂二等确认,香菇多糖是一种免疫激剂(Lmmuno potentiators)。香菇多糖是目前用于临床,作为协助性 T 细胞的有效促进剂。香菇多糖还对血清 GPT(转氨酶)有明显的仰制作用,陆永智等(1985年)从动力学特性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单春文等(1986年)还证实含有香菇多糖的提取物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香菇菌丝深层培养及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获得多糖产率高的香菇菌株和提高香菇菌丝体多糖收率,从多种香菇菌中筛选出优良菌株,经过深层培养实验,初步确定了香菇多糖提取工艺。认为,黄豆粉、葡萄糖培养基是最适的合成多糖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对影响超声波提取香菇柄多糖得率主要工艺参数如料水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波作用时间进行了单因素比较,并且设计了正交试验,得出提取香菇柄多糖最佳工艺条件:料水比为1∶40,超声波功率为300W,超声波作用时间为4min,粗多糖得率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7.
香菇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食品行业中可做为天然防腐剂。本试验以干香菇为主要原料,利用热水浸提法充分提取香菇中的活性多糖,用葡萄糖标准曲线计算出香菇多糖纯度。为探究香菇多糖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我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香菇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抑制性能,并探讨在不同时间、p H值和多糖浓度与其抗菌活性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在24h时达到最大,对枯草芽孢杆菌在12h时达到最大;p H值为5时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8.
盐析法提取香菇,草菇多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析法提取香菇、草菇多糖的探讨胡稳奇,张志光,张天晓(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沙410006)目前,国内从各种真菌中提取多糖主要采用热水抽提后用乙酵沉淀的方法。该方法虽可得到较好的提取效果,但需用大量的95%乙酵,由于乙醇价格较贵,因而造成提取费用太高,...  相似文献   

9.
香菇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和保湿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玢  任清  李奇  董银卯  赵云云 《食用菌》2008,30(5):58-60
利用热水浸提法从新鲜香菇中提取香菇多糖,通过L9(3^4)正交实验对提取香菇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料液比1:7,提取时间6h,pH6.0,最优产品得率1.46%;并采用体外法、体内法对香菇多糖的保湿性能进行评价,采用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定香菇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具有保湿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探究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优化提取香菇多糖。以香菇多糖含量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香菇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且结合实际情况,获得了香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0,超声提取功率200 W、超声提取温度70℃、热水浸提温度79℃,超声提取时间20 min,热水浸提时间1 h。在此条件下,香菇多糖含量为0.650 g·100^-1g^-1,该结果与建立模型的预测值0.655 g·100^-1g^-1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1.
利用香菇和风尾菇之间的遗传差异,对现有所使用的杀菌剂农药不同反应,进行完全抑制生长所需超过的最小杀菌剂进度(PIC)试验。结果表明凤尾菇的托布津PIC为60ug/ml,但香菇在此浓度下可正常生长。相反香菇的百菌清PIC为40ug/ml,凤尾菇在此浓度下则可生长。当这两种杀菌剂以PIC浓度混合配制培养基时,这两种菇均被完全抑制生长。自然交叉耐药性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稳定的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12.
贺州市八步区在发展香菇生产中,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香菇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优势农业产业加以重点培育,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使之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番茄粉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夹带剂对番茄红素萃取率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萃取物进行分析检测。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计算机分析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8Mpa、萃取温度61℃、夹带剂添加64mL大豆色拉油、萃取时间120min,番茄红素的萃取率为1.18mg/100g。  相似文献   

14.
香菇节木栽培基质生物降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降低香菇栽培对阔叶树资源的消耗 ,本文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配方原始组分含量、呼吸消耗、基质失重对绝对生物学效率的影响及不同生育阶段木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规律。结果表明 ,经优化配比的节木栽培基质 ,发菌阶段呼吸消耗失重率为 16 4 4 %~ 17 12 % ,出菇阶段木质素降解率为 73 83%~ 78 2 4 % ,整个生育过程木质纤维素降解率为 78 0 9%~ 79 77% ,绝对生物学效率为 10 2 2 %~ 11 4 1% ;节木栽培基质木质素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出菇阶段 ,其降解率越高 ,绝对生物学效率越高 ,但木质素的降解率并不随木质素含量的升高而提高 ;木质素的降解尚需外源较易利用的碳源启动  相似文献   

15.
姬松茸多糖提取方法初探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姬松茸子实体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是加水量1:30,沸水浴4h,乙醇沉淀浓度80%。试验还进一步分析了不同乙醇沉淀浓度下姬松茸多糖产品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相似文献   

16.
姬松茸菌丝体多糖提取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菌丝体粗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是加水量1:30,沸水浴2h,乙醇沉淀浓度80%。笔者进一步分析了姬松茸菌丝体与其不同浓度乙醇沉淀多糖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确定姬松茸菌丝体及其不同浓度乙醇沉淀多糖均为很好的食品来源。  相似文献   

17.
刺孔通气对香菇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刺孔通气对香菇予实体形成的重要作用。经刺孔通气的人造菇木,发生的香菇个数显著增加,单菇增重,产量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对中低温品种效果更显著,菌丝成熟时间可缩短30多天,比常规管理增产63.0%,达到百公斤干料产干菇11.2公斤的高产。  相似文献   

18.
苹果树枝杆栽培香菇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苹果树修剪枝杆为主要原料栽培的香菇,其菌丝生长、原基分化与发育、子实体产量与品质均优于青冈木为原料栽培的香菇,生物学效率可以达到133.6%,花菇率达到79%。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树修剪枝杆可以作为栽培香菇的优质原料,这为我国北方果区大量苹果树修剪枝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青 《中国食用菌》2020,(1):140-142,146
食用菌作为一类新鲜食品,采后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处理,不仅营养成分会有所流失,其自身也容易发生腐败,合理的食用菌采后物流保鲜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食用菌品质质量和保鲜期,详尽地研究并介绍了食用菌采后冷链物流保鲜技术,希望可以促进国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