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冻干是冷冻干燥的简称,是将溶剂和悬浮物组成的溶液冻结成固态,然后使物质中水分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而除去水分的干燥方法,兽用生物疫苗多采用此类工艺生产和保存。冷冻干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卫生等行业。特别是生物制药行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冻干生物疫苗能有效保存生物原有的活性,保存期长,便于运输等很多优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复合微生物发酵棉籽粕,降解其中的大分子蛋白,产生分子量较小的肽和氨基酸,使其更适宜乳杆菌生长.以复合微生物发酵过的棉籽粕为原料,固态培养植物乳杆菌.优化后的固态培养工艺条件为:初始水分含量1.16 g/g物料干基,接种量10%,培养周期60 h,在此条件下乳杆菌活菌含量可达到18.4×108 cfu/g物料干基.  相似文献   

3.
通过复合微生物发酵棉籽粕,降解其中的大分子蛋白,产生分子量较小的肽和氨基酸,使其更适宜乳杆菌生长。以复合微生物发酵过的棉籽粕为原料,固态培养植物乳杆菌。优化后的固态培养工艺条件为:初始水分含量1.16 g/g物料干基,接种量10%,培养周期60 h,在此条件下乳杆菌活菌含量可达到18.4×108 cfu/g物料干基。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清香型白酒糟为原料,添加酿酒酵母SY、枯草芽孢杆菌D和植物乳杆菌2-41进行混菌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探索麸皮添加量对混菌固态发酵饲料质量的影响,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比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酒糟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菌种接种量和发酵培养基初始酸度对混菌固态发酵饲料质量的影响,从而优化混菌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清香型白酒糟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酒糟和麸皮比为9∶1,在酒糟初始水分为50%~60%的条件下,发酵培养基总装料量为50 g,其中清香型白酒糟45 g,麸皮5 g。混菌固态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为菌种接种量13%、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6 d、初始酸度0.90 mmol NaOH/10 g。在此混菌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下进行3组平行试验,测得酒糟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24.97±0.05)%,感官评价最终得分18分,等级为优良。研究结果对混菌固态发酵酒糟制备蛋白饲料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渣半固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半固态法,对马铃薯渣进行发酵、贮存及水分和蛋白质的测定。从降低成本及简化生产工艺操作出发,经过多次试验,确定出发酵剂、添加剂的最佳用量及对提高蛋白质的影响程度,最后得出最佳配方及生产工艺,为生产提供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发酵时间、发酵工艺和发酵初始水分三种因素对复合菌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本文采用固态发酵技术,将玉米、豆粕、麸皮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成初始发酵物料,以产朊假丝酵母和粪肠球菌为发酵菌株,菌株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控制在30℃.结果表明:当发酵初始水分控制在40%,采用厌氧发酵工艺,发酵72 h后,发酵饲料的品质最佳,此...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剂型茶树油对反复冻融后北京鸭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60只1日龄北京鸭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液态组、固态组和对照组,液态组在饮水中添加0.6 mL/L的液态茶树油添加剂,固态组在日粮中添加0.6 g/kg的固态茶树油添加剂,对照组不添加茶树油,试验期45 d,试验结束后,按常规方法屠宰肉鸭,每只肉鸭取新鲜鸭腿一只,按组别分别反复冻融1,3,6,9次,测定各组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水分(失水率、系数力、拿破率)和肌原纤维蛋白特性(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和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各组鸭肉的TBARS值、失水率和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均大体呈现升高的趋势,系水力、拿破率、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均大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在冻融不同次数后,固态组与液态组鸭肉的TBARS值、失水率和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均低于对照组,系水力、拿破率、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度均高于对照组;液态组鸭肉的TBARS值、失水率和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均低于固态组,系水力、拿破率、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均高于固态组。其中固态组鸭肉的TBARS值仅在冻融6次后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底物为原料进行固态微生物发酵,研究湿基态发酵饲料不同水分含量对不同发酵阶段pH及营养成分的影响。发酵分为A、B、C、D 4个组,其水分含量分别为31.0%、33.0%、35.0%、37.0%。试验共进行38d。结果表明,发酵至38d时,C、D组pH值4.5以下,发酵基本完成;A、B组pH值4.5以上,尚未完成发酵。C组第38d时pH仍呈下降趋势,发酵快、发酵最稳定;4组中水分、粗蛋白、钙、总磷及粗灰分的成分含量均未见显著差异。发酵生产湿基态微生物饲料水分适宜含量为35.0%。  相似文献   

9.
益生菌发酵香草配合饲料是采用益生菌对加有适量葫芦巴-地椒全草香料的配合饲料进行固态发酵后的产物。为探讨单菌发酵、双菌联合发酵以及有无香料、不同发酵温度、水分梯度和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发酵配合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5个组,均以无菌水调节发酵水分,接入适量菌种,混合均匀后置于10 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按要求取样检测。结果表明:双菌联合发酵、香料、发酵时间、温度、水分含量对发酵后的饲料品质有明显影响。选择适当的发酵参数,可有效提高饲料的粗蛋白、益生菌数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同时降低粗纤维、粗灰分、pH值以及霉菌数量。该试验中,最佳的发酵工艺参数为:添加葫芦巴-地椒全草香料、双菌联合发酵、发酵水分30%、发酵温度37℃和发酵时间为72 h。  相似文献   

10.
以喷浆玉米皮为原料,对混菌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的工艺进行探讨。在发酵菌种配比及发酵p H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初始水分含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发酵产物中粗蛋白含量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适宜发酵条件为初始水分含量75%(质量/质量)、接种量15%(体积/质量)、发酵温度32℃、p H 6.0和发酵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产物中粗蛋白含量为23.79%(干物质基础,质量/质量),提高8.29%。  相似文献   

11.
氰基丙烯酸酯(Cyanoacrylate)粘合剂,具有快而强的粘合特性,已广泛的应用于人医外科手术。近年来,关于鼠、犬、牛和马应用粘合剂闭合皮肤创已有报道。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是一种同系系列的有机单体,对湿润的活组织具有聚合迅速、粘合坚固的特性。氰基丙烯酸酯的许多单体由于聚合作用由液态向固态转化,这一过程是组织表面存在很少数量水分起催化作用而  相似文献   

12.
玉米复合酶蛋白是用固态发酵方法生产的一种新型微生物蛋白质饲料,其营养丰富,水分6.99%,粗蛋白48.1%,粗脂肪3.8%,粗纤维6.5%,无氮浸出物31.35%,可消化能4.700兆卡/公斤.含有多种活性酶成分如淀粉酶、蛋白酶等,经测定,其有机物的消化率为85.21%,蛋白质的消化率可达90%以上①.为了对其推广利用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对马铃薯渣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进行筛选.以马铃薯渣为原料,玉米秸秆为辅料,利用淀粉分解菌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双菌发酵体系,以培养基的活菌总数和可发酵有机物(fermentable organic matter,FOM)的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对尿素添加量(0%、2%、4%)、发酵温度(25℃、30℃、35℃)、接种量(5%、10%、15%)和水分含量(65%、70%、75%)4因素3水平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发酵菌种的最佳组成比例为1:1、尿素添加量2.0%、发酵温度30℃、接种量10%、水分含量70%为马铃薯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发酵48h时,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活菌总数达到了17.21×108CFU/g,FOM含量达到了65.46%,同时去除了马铃薯渣的不良气味,提高了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黑曲霉ASP-12固态发酵木聚糖酶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三角瓶和托盘固态发酵对黑曲霉ASP-12产木聚糖酶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4.5 ̄5.0,发酵温度为28 ̄32℃,托盘发酵起始水分应控制在60% ̄65%,三角瓶的水分为55%左右,接种量为1%(v/m,109个/ml),培养48h,可以达到最高酶活。对发酵过程酶活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高峰分别出现在32h和48h,且48h高于32h时的木聚糖酶酶活。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培养基最优配方为:玉米芯5%、K2HPO40.2%、豆粕2%、麸皮95%。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固态发酵与液态发酵的对比,分析了固态发酵技术的特点和优势;简要介绍了固态发酵目前的应用现状,对固态发酵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植物乳杆菌和大肠杆菌E.colik88为指示菌株,研究了饲料的液态转固态发酵与固态发酵两种工艺在20℃与30℃两种温度下的pH值变化及菌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30℃温度下,物料的酸度变化(pH值)比20℃温度时下降的速度快、幅度大;②在固态发酵过程中,液态转固态发酵的起始pH值低于固态发酵(P<0.05),但液态转固态发酵和固态发酵在发酵过程中pH值差异不显著(P>0.05);③在30℃的发酵温度下,乳酸细菌数呈先增值后下降趋势,但液态转固态发酵与固态发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④在液态转固态发酵工艺下,大肠杆菌E.colik88菌数呈直线下降趋势,而在固态发酵工艺下,大肠杆菌E.colik88菌数呈先升后降,证实液态转固态工艺对原料中大肠杆菌直接产生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绿色木霉116的发酵条件和无机盐配方进行了正交试验优选。试验结果表明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是:接种量为2%,油菜籽皮:稻草:麸皮=3:2:5;水分:干料=1:1;装量为5%;无机盐固态发酵的最佳配方是:(NH4)2SO40.5%,KH2PO40.4%,MgSO40.04%,CaCl2·2H2O0.05%。产酶酶活可达242U/g鲜糟。  相似文献   

18.
食品保鲜贮藏方法中冷冻干燥(简称冻干)保鲜技术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国际上公认的优质食品干燥方法。一、冻干原理及其优点冻干是先把含水物料冻结,并在冻结状态下,将物料中的水分在真空条件下使其从固态升华成气态脱除,达到除去水分、保存干物质的目的。由于脱水时的温度在冰点以下,所以在脱水过程中不改变食品本身的物理结构(固体骨架),化学物质变化很小,故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形状以及色、香、味和营养成份。与通常的晒干、烘干、蒸干、喷雾干燥及真空干燥相比,食品真空冷冻干燥有以下优点1.食品中的挥发性物质和…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Z35株固态发酵豆粕的效果,试验以纯化水和市售枯草芽孢杆菌B1株为对照,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固态发酵豆粕,对发酵产品进行大豆抗原蛋白残留率、三氯乙酸可溶性氮(TCA-NSI)、粗蛋白、水分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XZ35株发酵豆粕后抗原蛋白残留率为5.9%,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枯草芽孢杆菌B1株对照组(P0.05);TCA-NSI含量为7.24%,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枯草芽孢杆菌B1株对照组(P0.05);枯草芽孢杆菌XZ35株和B1株发酵豆粕后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组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30.37 mg/100 g,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枯草芽孢杆菌B1株对照组(P0.05)。说明枯草芽孢杆菌XZ35株在豆粕发酵过程中能够将豆粕中大分子蛋白降解为小分子多肽,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原蛋白降解能力,进而提高豆粕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提高豆粕在饲料中的应用范围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用乳酸杆菌对基础饲料进行固态发酵,分析含水率对发酵饲料pH、乳酸含量、干物质回收率及乳酸杆菌数量变化的影响.试验设A、B、C、D和E共5个处理,含水率分别为25%、30%、35%、40%和45%,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D组pH降低最快,乳酸杆菌数量最高;C组乳酸含量最高;干物质回收率与水分含量呈负相关.综合考虑,发酵饲料最适含水率为35%~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