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肉仔鸡饲料中添加对氨基苯胂酸的试验国内贸易部饲料技术开发中心王淑华,程艾仿1.试验材料与方法1.1预混料配方设计根据我国肉仔鸡饲养标准,参照美国NRC肉鸡饲养标准和AA肉仔鸡饲养标准,确定预混饲料中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抗氧化剂、防霉剂、风味剂的...  相似文献   

2.
黄芪多糖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0.1%或0.3%黄芪多糖(APS)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APS对肉仔鸡增重无显著作用;但能够显著提高肉仔鸡C3,C4和IgM含量。另外,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接种新城疫(ND)疫苗后的肉仔鸡血清抗ND抗体水平与血清淋巴细胞转化率。本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具有增强肉仔鸡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添加剂预混料配方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添加剂预混料是配合饲料生产的核心和关键,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配合饲料产品质量、动物生产性能以及动物产品的质量。笔者曾通过试验筛选出了添加剂的理想组合,本试验旨在通过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观察,探讨添加剂预混料的最佳配方,为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选用1日龄商品代艾维茵混合健雏360只,采用完全随机单因子设计分成4组进行试验。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30只(开始体重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49d。  相似文献   

4.
研究肝血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研究表明,肉鸡增重平均提高12.2%。饲料转化率提高3.2%,成活率提高2.7%,并能改善肉仔鸡微生物肠道菌群,增加有益的双歧杆菌数量。减少大肠杆菌数量,肝血素的最佳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5.
温元臣 《饲料工业》1997,18(5):38-38
肉仔鸡饲喂复合诱食剂的效果黑龙江省青年农场温元臣肉仔鸡生长速度快,对饲料的营养浓度要求高,但是如果饲料的适口性不好,直接影响肉仔鸡的生产水平。复合诱食剂是饲料风味剂的一种,从理论上讲可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体增重、成活率,节省饲料。为证实这个理论,...  相似文献   

6.
不同光照制度和光色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研究了红光、白光分别在连续光照和间歇光照下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光照可提高肉仔鸡的饲料报酬(P<0.01)。红光既可提高肉仔鸡的饲料报酬(P<0.01),又可提高肉仔鸡的生长速度(P<0.01)。红光和间歇光照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不存在拮抗,因而在红光和间歇光照的共同作用下,肉仔鸡的饲料报酬最高,体重较大,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
柠檬酸残渣饲喂肉仔鸡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15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5组,研究饲料中添加柠檬酸残渣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柠檬酸残渣含量为8%和16%时,肉仔鸡的生产性能不受影响(P>0.05),说明柠檬酸残渣可部分替代豆饼提供肉仔鸡氮源以用于生长;但当日粮柠檬酸残渣含量为24%和32%时,肉仔鸡生长性能有所降低,说明日粮柠檬酸残渣过高,可能会引起营养失衡,影响肉仔鸡生长。  相似文献   

8.
肉仔鸡具有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在生产中,只有认真抓好肉仔鸡的饲养管理,提高其成活率,才能有效保证饲养肉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复合添加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肉仔鸡饲养试验、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的方法,将能改善肉质性状的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和复合生物活性物质,按3因子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安排添加入预混料中,得到15个添加水平组合及新型复合预混料配方,与20组试验鸡相对应,进行2阶段7周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第15~20组试验鸡,7周龄增重、料重比、胸肌率和腹脂率最优,分别为2368g、1.78、14.49%、1.50%,比对照组提高17.5%、10.0%、12.5%、17.0%,差异极显著(P<0.01);在试验条件下,肉仔鸡的主要生产性能和胴体性状指标与各复合添加剂的添加水平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15号料的复合添加剂水平组合及新型复合预混料配方能显著提高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0.
饲喂活菌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盲肠主要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180只艾维因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进行7周长试验,研究活菌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盲肠主要菌群(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厌氧菌总数)的影响,3个处理分别为:A添加金霉素,B,添加1%腐植酸,C,添加1%活菌制剂(腐植酸作为载体),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活菌制剂组与添加座植酸组比较,可以提高1-4周龄肉仔鸡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其效果相当或超过添加金霉素的效果,添加活菌制剂可降低肉鸡的发病率,死淘率,提高成活率,因此在肉仔鸡饲料中添加活菌制剂在提高肉仔鸡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和降低淘率等方面,可以取得替代金霉素等抗生素的使用交梨。  相似文献   

11.
环境因素是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以环境温度影响最为突出。环境温度过高,引起肉仔鸡的热应激,导致肉仔鸡饲料利用率降低和生产性能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要减轻温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可用一些药物来进行防治。本试验旨在比较临床常用的几种抗热应激药物的疗效,为热应激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观察车前草对黄羽肉仔鸡生产性能与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选取14日龄黄羽肉仔鸡75只,按照试验要求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5只,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含0,0.3%和0.6%车前草的基础日粮,饲养时间为30 d,均分为两阶段,测定肉仔鸡生产性能与饲料养分利用率。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车前草影响肉仔鸡生产性能与养分消化率,第一阶段,饲养前期0.3%适宜仔鸡的生长,而后期的生长中,0.6%是比较适宜的。结果提示,肉仔鸡饲料中适时添加一定剂量的车前草可通过增加消化率,提高养分转化,从而降低料肉比,促进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3.
唐少刚 《中国饲料》2007,(10):32-33
本试验旨在评估黄须菜作饲料添加剂在生产中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同一批次、21日龄、体重相近的AA肉食鸡2448只,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设置6个重复,每个重复102只鸡。试验共进行21d。试验饲粮分别为:A组为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基础日粮+盐霉素(40~60mg/kg饲料);C组饲喂基础日粮+5%肉鸡复合预混料;D组饲喂基础日粮+5%黄须菜,以观察其对肉仔鸡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屠宰率和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黄须菜能显著增加肉仔鸡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P<0.05),而添加黄须菜组与添加预混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蛋白、能量和饲料采食量的限饲,探讨商品代AA肉仔鸡(Arber Acres)在35日龄出栏时,限饲对生产性能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用了1日龄AA健康肉仔鸡960只,研究在7~14日龄限饲对35日龄出栏时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饲料采食量以限采食量组最低,而体增重、料重比和死淘率最佳值都出现在限采食量组,限蛋白组的效果最差。经济效益分析的结果也表明,限饲料采食组量的效益最好。试验研究表明,肉仔鸡在7~14日龄时限制采食量25%可以提高其生长、生产性能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实践生产中可以考虑予以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5.
报刊集锦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4):37-37
环境温度对 21日龄肉仔鸡 生长与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生长期间,环境温度是影响肉仔鸡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测定 5种施温措施到 21日龄时,对肉仔鸡生长情况、饲料转化率及死亡率的影响,从而为肉仔鸡的生产选择最优环境提供参考信息。在 10个禽舍中, 5个禽舍养公雏, 5个禽舍养母雏。公、母雏舍的初始温度分别设置为 28℃、 29℃、 30℃、 31℃和 32℃,随后各组温度均每天降低 0.3℃。整个实验期间露点设定为 15.7℃,持续光照,自由采食与饮水。在 7、 14和 21日龄时,分别统计各组的增重、饲料转换,另外对整个期间的死亡…  相似文献   

16.
采用3×2×2因子饲养试验和2×2×2因子代谢试验,研究金霉素与赖氨酸和蛋氨酸的交互作用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金霉素对两种氨基酸代谢的影响。金霉素在饲料中添加150 mg/kg时,对0-3周肉仔鸡具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P<0.01);并显著提高肉仔鸡的饲料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P<0.01),促进氮沉积(P<0.01)。对4-6周肉仔鸡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金霉素、赖氨酸和蛋氨酸存在显著的互作关系(P<0.05)。金霉素的促生长效果受饲料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的影响,当日粮中赖氨酸水平为1.3%,蛋氨酸水平为0.6%时,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最高。金霉素对赖氨酸的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蛋氨酸和胱氨酸的表观利用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研究结果表明持续低剂量金霉素与蛋氨酸和赖氨酸具有交互作用,这种互作关系影响彼此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作用效果,金霉素具有提高肉仔鸡赖氨酸需要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肉仔鸡早期进行不同方式的限制饲养探讨其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及屠体品质的影响。试验一用低、中,高三种营养水平日粮饲喂1-3周龄肉鸡;试验二从肉鸡的8日龄开始分别限饲,采食量1、2周(喂自由食量的60%)及4周(喂自由采食量为80%),结果表明肉仔鸡早期喂低营养水平日粮,7周龄体重虽高于对照组水平,但饲料利用率,成活率均显著下降。喂中等营养水平日粮可提高饲料利用率,肉仔鸡早期限制食量,不能完全补偿  相似文献   

18.
用EM发酵饲料饲喂肉仔鸡330只,20天试验,结果表明,使用EM饲料大大降低了肉仔鸡的死亡率,明显提高了肉仔鸡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用EM发酵饲料饲喂肉仔鸡330只,20天试验,结果表明,使用EM饲料大大降低了肉仔鸡的死亡率,明显提高了肉仔鸡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化十香味素对肉仔鸡饲喂效果的研究西北农业大学畜牧系黄启贤,陈俊红广州化十实业有限公司陶正国目前,国内肉仔鸡生产中多数表现出前期生长速度达不到品种要求,其主要原因是饲料营养水平偏低及前期采食量不足。为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加肉仔鸡采食量,使其生产潜力得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