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延镅晕淖值谋旧硎游枋龅亩韵?翻译起来有很大难度,即使翻译出来,充其量只是用译入语对原文进行解释。2.字谜的不可译性。字谜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但由于两种语言(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别,一种语言的字谜译(移)到另一种语言中,往往大异其趣,给人以“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感觉。例如:A:WhyistheletterTlikeanisland?B:Becauseitisinthemiddleofwater.有人翻译为:甲:为什么字母“T”像一座岛屿?乙:因为它在水中央。这样的翻译读者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3.双关语的不可译性。双关语即所谓的“妙语双关”,包括语义双关和语音双关两种,是每个…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世界经典名曲经久不衰,一代一代地传唱下去,歌曲的翻译可算一位大功臣。一些大诗人、大作家认为歌曲不可译,然而语言的共通性和艺术的可意会性决定歌曲是可译的。那么又该如何译?功能主义主流派抛弃旧时翻译法,在翻译技巧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研究母马产后排卵的规律对提高马匹繁殖率是很重要的。关于母马产驹后第一次发情的问题,А.П.司徒监佐夫在“家畜产科及母畜科学”(陈北亨等译,34页)一书中提到:“马在产后第五天(时常是在7—12天)出现发情兴奋期……”。Х.И.瑞沃特科夫在“马匹配种原理”(董伟译,138页)中“建议产驹母马在产后第六天开始每日试情至表现发情时为止……”。黑龙江省农民也认为母马产后第七、九天配种(所谓配血驹)效果最好。经过调查,在黑龙江省,产后母马的发情和排  相似文献   

4.
从全球化背景出发,提出全球化的本质是文化的竞争、兼并与融合.大国崛起应当有与之相应的文化竞争力、文化心态和文化战略.翻译策略是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3个层面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策略:加强典籍翻译,并举汉典外译和外典汉译;建立译语规范,保护母语纯洁和文化自信;淡化“归异”之争,跳出“抵抗的陷阱”.  相似文献   

5.
艺术与宗教关系密切。佛教思想文化中的"意境"说触及了艺术本身的自律性,与艺术相通、相融。之于本土油画艺术更是如此。当代许多本土油画家们都十分重视画面里的意境,使画面富有佛理、禅意及深邃的思想精神性。  相似文献   

6.
论唐人宫怨诗的意象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王国维先生提出“境界说”后,“意境”成为评论中国诗歌艺术的重要美学范畴。随后,作为诗歌意境的具体构成单位,“意象”概念也被引入美学范畴,成为分折揭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规律的另一把钥匙。本文就是想借助这把钥匙,打开唐人宫怨诗艺术构造的城门,去浏览宫怨诗以悲愁幽寂为抒情基调的意象系列  相似文献   

7.
《边城》是我国田园牧歌派小说的典型代表作,是一个时代和一片土地的标志,作者沈从文致力于湘西乡土人情的描写富有魅力地展现出了中国文学中独有的神韵和意境。该篇的英译本也是众多学者分析的语料,本文以我国特有的本土翻译理论,即茅盾先生的艺术创造性翻译(意境论)为理论基础,对《边城》的三个不同时代的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阐释文学翻译中的艺术意境再现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养禽业集约化生产的条件下.家禽的行为发生变化.此时,家禽可通过应激进行适应。自从Selye发现应激这一生理反应以来.对应激的研究日益深入,在家禽的应激研究方面,特别是对鸡的应激研究.则着重于应激对鸡的生产、生理、行为等影响的现象描述和药物调整对策研究。应激是养鸡业的大敌之一,也是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对鸡的应激反应.应激的危害与诊断.应激因素与药物调整对策进行粗浅的论述。一、应激的概念及鸡的全身性适应综合症“应激”译自英语“stress”.按selye的意见:应激是指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应激分三阶段:(1)紧急反应阶段,(2)抵抗与适应阶段.(3)衰竭阶段。同时.将应  相似文献   

9.
对您报第二卷第三期所刊韩惠卿先生译“缫丝鼓轮的性能测定”一文,我们的修正意见如下:1.名称方面:文中所译出的名称是很有问题的,如把“惯性矩”错译成“惯性重心”,把“轴承”译作“轴受”,“重力加速度”译为“重力的加速”……等等。  相似文献   

10.
王中 《饲料广角》2006,(19):37-40
战略重要,战术同样不可轻视。“联俄”、“联共”说的是战略,“扶助农工”说的是战术,下面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先要明确,我们要扶助的是一切给我们的产品提供通路的人!笔者认为,客户是不需要服务的,客户需要的是扶助。在笔者看来:(1)没有一个客户的能力能超过我们,因  相似文献   

11.
王浆的化学成分TAKENAKA,T.所分析的王浆样品含有:66.9%水份、11.4%蛋白质、9.1%糖,乙醚提取物6.2%、灰分0.94%。水溶性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75—85%)电泳产生5条带,在 G-100交联葡聚糖凝胶层析柱上产生了条带。主要氨基酸是天门冬氨酸、赖氨酸、谷氨酸、脯氨酸。乙醚提取物含有酸类,其中主要是10-羟基癸2烯酸。王浆余下的成分包括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译自 Honeybee Science(1982)3(2)69—72]蜂胶的成分和理化特性报告取自保加利亚不同地区的32个蜂胶样品的分析结果。蜂蜡含量7.4—34.85%(平均18.75%),“机械混合物”4.4—19%(平均9.53%)。皂化值、酯、酸度、碘值变化大,它们随蜂蜡和机械混合物的减少而减少。这些参数的平均值较蜂蜡高得多。[译自 Apicultural Abstracts(1983)34(1)59原载Zhivotnovadni Nauki(1980)17(8)96—103]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华文教育中存在的“重语轻文”现象,提出应在外国留学生中大力加强汉字教学的教育理念。汉字既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又凝结着汉民族文化的诸多内容,是汉民族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文教育中,应以文字为桥梁,将语言教育和文化艺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体现“文道结合”,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于知识传授当中,通过汉民族语言的推广,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  相似文献   

13.
举凡科技术语,尤其是翻译来的术语,大抵应符合下面几点要求:(1)合乎汉语习惯;(2)便于国际交流对译;(3)含义确切:(4)不产生歧义;(5)尽量使在不同领域也能通用。由于最早有人把俄文错译成“饲料报酬”,把英文 feed conversion ratio 错译成“饲料转化率”,以后也没有人予以纠正,并反而似乎已逐渐在被定型下来,于是,以讹传讹,在畜牧界一部分科技人员中导致了概念上的模糊不清和混乱.例如,《上海农业科技》1988年第1期第29页表2中竟然出现了蛋料比2.5:1和奶料比1:3等令人费解的数据。又例如,各畜牧兽医杂志试验报告文章中,表格内饲料报酬一栏的数据明明是减小了,而文字叙述却说饲料报酬提高了,这实在不合汉语习惯。  相似文献   

14.
意境迁移在散文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格式塔意象和意境具有相似的美学成分,且二者都是由个体意象组成,这使得格式塔意象模型得以运用于意境传译。意境传递过程为:原文本中的意境一心理审美意境一目标文本中的意境。从意境模型中可得出结论:意境是检验个体意象翻译的标准。在不损害整体意境的前提下,个别意象的微观调整可使译文“最接近,最自然”。  相似文献   

15.
[译自《Abstracts of Entomology》5(5) ,54161,1975,原文乌克兰文附俄文及英文摘要载《微生物》35(5) :613-618,1973]桑蚕(US4×B-12-代杂种)用修改了的“Kurata”人工饲料(该人工饲料的配方未明--译者)进行无菌育,即使不进行诱发或高温(42-45℃)、低温(2-3℃)冲  相似文献   

16.
“蜜蜡莫与葱相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反歌曰:“蜜蜡莫与葱相覩,人若犯之都是苦。”李时珍明确提出:“蜜反生葱。”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最早提出:“生葱不可共蜜食之,杀人。”因此,现在一般中药学教材多沿用古说,基本肯定“葱白与蜂蜜不可同用。”  相似文献   

17.
开展社会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乡镇文广中心的主要任务,乡镇文广中心是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龙头”,是我国基层群众工作网络的主体工程,是城乡基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乡镇文广中心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对于让更多农民参与文化活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英译汉中的“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具体来说是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转换成为另外一种语言的实践活动。更是跨越种族、文化、社会、语言的实践活动。翻译不单单是语言形式上的转换,更是包含于英语语言当中的文化内涵转换。本文主要研究英汉语言翻译中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国畜牧业》2019,(11):85-88
一、项目生成依据1.项目符合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指出,在“十三五”期间,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在重金属污染及防治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涉重金属突发环境事件数量大幅减少。但在“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当前的核心任务则是提高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造园手法的论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道、佛家思想、观念在园林中的体现,以及阴阳五行思想、自然观在园林中的运用;中国古典园林在发展中把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相互结合、相互交融,园中融入了文人思想、气质、审美情趣,并且把文、诗、画的艺术意境、艺术意蕴隐含在园林之中,达到了园林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