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三农”工作愈加重视;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作为乡村振兴重要的一环,乡村治理也凸显其特殊意义;本文在此背景下,重在梳理从晚清到民国的乡村治理,总结乡村治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治理有效”,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工程,加强和创新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民族地区乡村基层治理是我国乡村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方治理的基础,治理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能否整体实现的战略大局,也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推进。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治理面临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双重困境,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进乡村治理的关键所在,只有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建对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引领作用,才能全面地推进民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积极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对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存在部分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弱化;乡村治理现代化体制机制亟待优化;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不适应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等多维发展困境。为此,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应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提升乡村干部治理能力和水平;创造治理主体参与环境,构建多元共治的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三治融合”新体系,重塑乡村社会发展新秩序。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村还存在环境破坏大、缺乏人才、产业方向不明确、乡村治理体系落后等问题。本文以绍兴稽东镇大桥村为例,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现状,提出了整治环境、回笼人才、文旅融合、推进民生等解决方法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乡村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法,治之端也”,然而当前乡村治理法治化中存在着法治体制不健全、法治氛围不够浓厚、法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强党的引领力、营建浓厚的法治氛围、完善乡村法治体系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为了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大力推进乡村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治理的好坏会直接对乡村振兴的成效产生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不仅体现了中央对乡村基层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乡村的自主治理提供了思路和路径。因此,要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需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此推动乡村治理的成功转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理路的梳理、现实困境的分析及破解路径的探讨,以期对我国乡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的乡村地区的乡村治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与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力制约着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展的历史交汇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迫切需要提升自身治理能力,承担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当前乡村社会格局的多元化对基层党组织的治理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力,必须坚持党对乡村治理的全面领导,提升组织建设质量,推动基层党组织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提高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不仅彰显了百年大党引领乡村有效治理的经验启示,而且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还面临领导权威“虚化”、价值引领“淡化”、动员能力“弱化”等现实困囿。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寻求优化路径:一是突出政治核心引领力,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二是强化思想文化引领力,深化乡村文明建设;三是提升组织动员力,构建“一核多元、协同共治”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征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领导和开展农村工作的核心,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党建引领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基层党组织必须建强,党员队伍素质必须过硬。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廖家坝村在新一届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建的联合党支部的带领下,立足村情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对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健全组织,建强队伍,提升示范引领力,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并大力推进“党建+产业”发展,成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理论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在新时代全面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乡村治理这一概念被提上了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的框架之中。新时代下,在共产党以化解农村矛盾、维护农民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中正式提出了建设乡村法治,实现农村文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之一,整体性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很大意义。乡村治理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助推器"、生态宜居的"保护器"、乡风文明的"粘合剂"、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生活富裕的"发酵剂"。乡村治理仍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为乡村治理的作用被低估,乡村治理工作呈现碎片化,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现实需求相脱节,创新活力不足。因此,应当把乡村治理放在乡村振兴战略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整体性思维解决乡村治理难题,弥补乡村治理短板,推动农村全面振兴。围绕"三农"现实需求,强化组织,增强乡村治理的针对性,加强党对乡村治理工作的领导,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善治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乡村治理是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本文以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S省T村为案例,以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从乡村治理模式、技术治理路径及治理经验借鉴三个方面深入开展T村数字化治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T村通过推行“一网一端两屏”、织就“网格化”服务体系、打造“积分制”管理平台等措施,形成独树一帜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了基层民主建设、发扬了村庄传统文化。但由于自身具有数字技术的宣传不足、数字手段的培育不足、数字治理法律的缺失等,村庄出现数字技术应用不确定性、技术关系网络局限性、多元力量协同管理偏差等嵌入风险,因此国家及地方部门可以从制度设计、社会整合、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4.
崔荣方 《乡村科技》2022,(23):24-2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走乡村法治化道路已经是当下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经之路。当前,乡村治理法治化面临着法律体系不健全、治理主体权责不明、基层民众法治意识淡薄、基层司法资源供给不足、法治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等困境,严重影响了乡村法治建设进程。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提出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法律体系、明晰治理主体法定权责、健全基层司法保障机制、营造良好法治文化环境、健全“三治合一”治理体系等路径,以期提升乡村治理法治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相似文献   

15.
郑迦元 《农技服务》2022,(4):113-116
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我国“十三五”时期“三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开局。为新时期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实践参考,分析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重要性,并以重庆为例,总结其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的成功经验,从强化党组织对乡村治理的领导权力、提高乡村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共治能力、完善党委领导在乡村治理中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党建引领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中国扶贫战略重点由全面脱贫攻坚目标转向解决相对贫困,直面贫困治理转型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巩固扩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统构建相对贫困治理逻辑及机制对接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引和价值参考。【方法】在分析相对贫困内涵、特征及治理战略基础上,基于系统分析原则,考察河北地方相对贫困治理实证,阐释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相对贫困治理逻辑与机制。【结果】由于推进乡村振兴基础条件差异,地区治理侧重点不同,但相对贫困治理逻辑存在重叠共识。基于相对贫困治理逻辑构建长效化相对贫困治理机制。【结论】提炼出以党的政治领导为核心,产业技治,文化内治,社会共治,民生善治及生态法治为手段“一核五治”相对贫困治理逻辑。从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协同治理,收入增长及法律保障六方面架构相对贫困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完善乡村治理的法治化建设,为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有力的物质基础和法治保障,促进乡村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法治乡村工作中暴露出乡村立法不足并且滞后、乡村执法工作缺乏规范性、乡村司法人才流失、村民缺乏法律知识和信仰等问题。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多元主体,实现传统乡村和现代法治相结合,运用法治手段为乡村治理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存在于我国乡村治理中的问题,然后提出党建引领乡村有效治理对策,最后提出新时期在乡村完善以党的组织传统为“体"的新型治理体系,以推动乡村有效治理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决定了亟待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为此,文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性,厘清了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面临政府功能发挥不足、基层干部治理异化、内生动力不足、社会组织缺位等困境。基于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出了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完善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培养社会组织等策略思考,实施“三治融合”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以此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