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能让我国纺织业快速的发展,纺织业就要在产品结构逐步升级的同时,重视产品的创新,在品牌与市场多元化运行之时,重视经营国内外市场,如果情况允许可以进行境外投资.在宏观调控上面,需要对纺织业进行大力监督,特别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的同时,能让企业有序的进行经营,以遏制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2.
杨春  王明利  刘亚钊 《草业科学》2011,28(9):1711-1717

摘要:伴随着国内外苜蓿(Medicago spp.)草市场供需的快速变化,我国苜蓿草产品贸易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准确把握苜蓿草市场的供求变化格局,抓住机遇快速发展我国的苜蓿产业将是草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在全面分析我国苜蓿草贸易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苜蓿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未来趋势,进一步提出推动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牛、羊肉是高营养的畜产品,对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分析了1999~2012年中国牛羊肉不同生产区的生产现状,并与其他国家在牛羊肉的人均占有量、国际贸易价格等方面进行比较,据此运用 LINEST 函数、LOGEST 函数和一元二次函数预测中国2015~2020年牛羊肉供需趋势。结果表明:农区牛羊肉产量占全国的50%,牛羊肉人均占有量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较大,但均呈稳步增长趋势;相对于发达(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和发展中(南非、巴西)国家,牛肉进口价格相对较高,出口价格相对较低,羊肉进口价格相对较低,出口价格后期相对升高;国内牛羊肉价格自2015年初至今急剧下降。并预测未来5年牛羊肉的国内供需缺口将继续增大,且牛肉供需缺口量远高于羊肉缺口量,但羊肉缺口量的年增长率为31%,高于牛肉缺口量的年增长率(8.3%)。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苜蓿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种草大省,更是苜蓿种植大省,苜蓿种植面积占全国苜蓿种植总面积的1/3,为了进一步促进草产业发展,为畜牧业提供量多质优的饲草,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本文对全省草产业,尤其是苜蓿草产业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展,国际贸易领域的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使得农产品贸易争端在国际贸易争端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农业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主流暗流并存的现象和农产品贸易所必然带来的利益冲突又使得农产品贸易摩擦不断、争端不少,在国际贸易争端中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纵观《1947年关贸总协定》生效以来,特别是WTO之后,从所发生的历次农产品贸易争端中可以发现,农产品贸易争端在产品范围、成员(缔约方)结构、贸易措施种类和协议条款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统计分析,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农产品贸易争端的变化与特点以及当前农产品贸易争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全年干草产量、各茬次干草产量作参考数列,以紫花苜蓿生长期内≥5 ℃积温、降水量、日照时间、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及相对湿度为参比数列,对旱作条件下紫花苜蓿干草产量与气候因子的关联程度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第1茬草产量与5月上旬、4月上旬、4月中旬的降水量和3月上旬、3月下旬、5月上旬的≥5 ℃积温关联度最大;影响再生草产量的气候因子主要是热量指标;影响全年产草量的气候因子主要是6-8月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以及4、5、6月的降水量。因此,影响紫花苜蓿全年及各茬草产量的主、次气象因子及其时段效应都是有差异的,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吉林省白城地区某牧场2019年春天苜蓿草返青率不足2%为例,分析了影响苜蓿草返青的因素:气候干旱、少雪受冻,刈割时间错后,牲畜践踏啃食严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加强冬春季田间管理,加强草原放牧管理。  相似文献   

8.
中美之间时而发生的贸易争端,有时会以畜禽产品贸易为由头。本文回顾了中美禽肉贸易争端的由来,并阐述了鸡肉为何成为中美贸易争端的目标,展望了中美禽肉贸易的发展趋势,指出两国家禽行业之间的贸易关系互补大于竞争,双方应该充分利用这种关系实现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9.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国家草品种测试站内对多年生苜蓿进行不同施肥处理的正交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苜蓿的草产量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本试验中施肥能增加苜蓿干草产量,增产幅度为13.22%~37.81%.不同施肥配比下,增产量最高的处理是行距30 cm,施用有机肥20 t/hm2,复合肥(磷酸二铵15 kg/hm2,...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畜牧业饲草料供需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应采取如下对策①加大草原建设、保护和草产品开发力度.②加快退耕还林还草的林草产权落实步伐,充分调动农牧民开发草业的积极性.③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饲草种植面积.④调整畜种结构和畜群结构,推广短期育肥技术,加快养畜周期.⑤充分开发农作物秸秆饲草资源.⑥加快北繁南育步伐,农牧区优势互补.⑦在农牧交错地带筹建一批饲草战略储备库,贮存高密度草块、草捆等高科技产品.  相似文献   

11.
中美贸易战从2018年1月打响,影响较为深远。本文从中美贸易战对我国上游奶牛养殖业、下游乳制品加工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如大力发展国内优质苜蓿干草与苜蓿青贮;积极寻找大豆替代品,构建多元化进口大豆供应体系;加强粮改饲政策扶持力度,促进饲料的本土化发展;建立公平协调机制,把奶牛养殖场与乳品企业合同公平化;拓宽乳制品进口渠道,扩大乳制品出口量;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扩大奶粉和乳清生产,加大对乳制品产业的投入力度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牛羊产业发展的影响展开了分析。分析认为:中美贸易战将促进我国牛羊产业结构性改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也将推进我国饲草产业优化调整,为饲草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同时引致饲料饲草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增加,预期利润率下降,养殖规模增速受限;加之中美贸易战情况复杂,贸易风险不确定性加大。对此,从短期和长期2个层面提出应对策略:短期应增加能繁母畜和良种补贴力度,对苜蓿和大豆种植给予补贴;长期应建立中小养殖户和规模化肉牛肉羊养殖场并存的养殖结构,提高牛羊养殖业的服务能力,加强牛羊肉加工企业品牌建设和推进饲草饲料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苜蓿叶蛋白的提取及深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苜蓿为多年生豆科植物,其茎叶丰富、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高,是提取叶蛋白的理想原料。通过将新鲜苜蓿嫩茎叶粉碎、压榨后,经离心分离从汁液中提取出粗蛋白,再进行干燥处理即得到苜蓿叶蛋白,并对产品的用途以及加工后的剩余残渣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苜蓿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栋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12):208-211
苜蓿营养丰富、产量高、蛋白质转化率高,是奶牛重要的粗饲料。目前中国优质苜蓿资源缺乏,商品苜蓿供不应求,供需失衡造成优质苜蓿价格不断攀升,进口量不断增加。国内苜蓿产业发展缓慢,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质量差、价格高;苜蓿种植缺乏政策扶持和配套的收割机械;干草加工设备技术落后,物流成本高。推进国内苜蓿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是明确苜蓿产业战略地位,做好科学规划;产业发展走规模化、企业化模式;创新经营机制,带动产业发展;加大苜蓿产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和农产品一样享受"绿色通道"优惠政策;对苜蓿产业实行重点补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膳食结构中动物性蛋白摄食量的增加,畜牧业尤其是奶牛产业形成快速发展之势,全国奶牛数量不断增加,对高品质植物性蛋白饲料尤其是苜蓿产品的需求旺盛,每年缺口约为1 500万t。从市场需求来看,酒泉市苜蓿草产业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机遇。酒泉充分发挥酒泉地域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通过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牧草良种补贴及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牧草产业快速发展,酒泉苜蓿产业化格局已经初步显现。针对目前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做介绍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苜蓿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苜蓿种子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1] 。气候温暖 ,光照充足 ,降雨稀少并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获得高产优质的种子[2 ] 。在分析了国内外苜蓿种子生产的历史及现状 ,总结我国苜蓿种子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如何规范我国苜蓿种子生产 ,从苜蓿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建立优良苜蓿品种更新换代与良种繁育体系、加强优质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苜蓿种子质量标准化几个方面 ,阐述了规范我国苜蓿种子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的程序。  相似文献   

17.
 
论文对苜蓿的引种、传播及其在我国的本土化适应过程进行叙述,分析苜蓿的功能性变化和潜力发掘,以期进一步促进苜蓿的功能性开发和多样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
南方紫花苜蓿及其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染色体核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选育的XN-1型紫花苜蓿及其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再生植株与母株相比,染色体在长度、臂比、着丝粒指数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其核型均符合2n=4x=32=29m+3sm(SAT).  相似文献   

19.
孙启忠  柳茜  李峰  陶雅  徐丽君 《草业学报》2019,28(6):204-212
苜蓿的起源与传播,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不仅是草学界和草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农学界乃至农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苜蓿作为一种古老的栽培作物,其起源与传播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伊朗(波斯)为苜蓿的起源中心得到广泛认可。苜蓿有两个不同的起源中心,一是外高加索山区,现代欧洲型苜蓿就来源于此,另一个为中亚细亚,是有史以来的灌溉农业区,夏季酷热干燥,这点和外高加索一样,但不同的是冬季温暖。在伊朗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炭化苜蓿种子足以证明苜蓿是一种古老的作物,大约在8000年之前人类就开始利用苜蓿了,在公元前1300年的土耳其和公元前700年的巴比伦人的教科书中就出现了有关苜蓿的记载。像其他作物的传播一样,苜蓿的传播也是通过航海贸易和军队入侵,苜蓿是战马的主要饲料,约在公元前490年,波斯人入侵希腊时,苜蓿种子也随之被带入希腊,苜蓿传入意大利的时间还不确定,可能是公元前200年。在苜蓿传入意大利的同时,公元前126年由汉武帝派往西域的使者张骞将苜蓿种子带入中国。到1550年,苜蓿从西班牙扩展到法国,1565年到比利时和荷兰,1650年到英国,大约在1750年到德国和奥地利,1770年到瑞典,18世纪传到俄罗斯,之后,大约1800年又由欧洲传入新西兰,1806年引入澳大利亚。苜蓿于1535年被传入秘鲁,直到18世纪,苜蓿才被引入阿根廷,从秘鲁又传入智利。苜蓿于1736年,从墨西哥传入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