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与大白菜轮作模式下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提高辣椒季和大白菜季的产量,2/3化肥氮+1/3有机肥氮处理产量高,分别为辣椒7 808 kg/hm~2,大白菜65.18 t/hm~2;施肥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耕种和施用有机肥均可降低土壤容重,且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含水量。施肥后土壤中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转化酶的活性均提高,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H、有机质含量无明显差异,土壤的EC、矿质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肥料利用率及土壤酶活性,推荐2/3化肥氮+1/3有机肥氮施肥。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肥效试验研究稻油轮作体系有机肥对水稻、油菜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低量有机肥(4 500 kg·hm -2)对水稻、油菜产量,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容重无显著影响;化肥配施中量、高量有机肥(9 000、13 500 kg·hm -2)有效提高了水稻、油菜产量及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化肥配施中量、高量有机肥是提高稻油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土壤综合肥力的有效措施,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和施肥成本等因素,建议稻油轮作体系有机肥用量为9 000 kg·hm -2。  相似文献   

3.
增施有机肥对制种玉米产量及耕地质量提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筛选出商品有机肥在制种玉米上的适宜用量,为制种玉米有机肥替代化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亩施250~800 kg时,随着有机肥使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逐渐递增,增产率1.40%~3.88%;当亩施有机肥为1 000 kg时,产量却下降,增产率仅3.33%。在制种玉米田增施有机肥,可明显提高土壤养分,培肥地力。其中土壤中有机质、有效磷随着有机肥使用量(250~1 000 kg/亩)的递增而递增,有机质增幅9.55%~28.65%,有效磷增幅32.37%~113.67%;土壤中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只有当有机肥亩用量递增到800 kg时才增加。说明增施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效果显著,对改善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效果不明显。综合比较,农民常规施肥+有机肥(250 kg/亩)施肥模式,综合效益较好,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随着化肥用量越来越大,不仅土壤酸化程度越来越严重,而且还会造成肥料利用率及作物产量降低。本试验中,在施入等量氮磷钾总养分的化肥后,增施商品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会明显提高土壤pH和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提高作物地上部分总氮磷钾吸收量,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5.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和木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物有机肥是一种集化肥和有机肥优点为一体的新型肥料,本研究探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和木薯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于2004~2005年以木薯品种辐选01为材料,每公顷分别用生物有机肥450 kg,600 kg,750 kg,900 kg作基肥,观察、测定木薯茎叶生长、块根产量、淀粉含量,分析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土壤微生物、土壤脲酶、土壤转化酶活性等.结果表明,木薯施用生物有机肥不仅能提高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而且能降低木薯地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提高土壤脲酶、土壤转化酶的活性,有效促进土壤养分转化,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施用生物有机肥是提高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改善木薯地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木薯地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豫北平原粮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豫北平原粮食主产县代表性地块,对耕层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调查玉米产量、农业生产状况和农民施肥习惯,旨在查明豫北平原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和指导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豫北平原土壤养分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5.54 g/kg、1.04 g/kg、63.80 mg/kg、20.72 mg/kg和101.93 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有机质提高了38.75%,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了55.79%,而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了40.63%。应重视施用有机肥和推广秸秆还田,注意减磷补钾平衡施用化肥,重视宣传推广作物专用复合肥和新型缓/控释肥的施用,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肥料施用后稻田土壤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差异,揭示不同肥料施用对稻田土壤氮形态的影响。【方法】运用氮素分级浸提分离法分析有机肥(鸡粪、猪粪、牛粪)和化肥施用后稻田土壤氮形态差异。【结果】与不施肥(CK)相比,施用化肥、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OM)含量;施用有机肥可提高酸性土壤的pH,显著提高土壤总氮(TN)含量。施肥后土壤总氮含量为牛粪(1.90 g/kg)>鸡粪(1.27 g/kg)>猪粪(1.25 g/kg)>化肥(1.06 g/kg)>CK(0.93 g/kg),土壤可转化态氮(TF-N)含量为鸡粪(171.67 mg/kg)>化肥(117.12 mg/kg)>猪粪(98.20 mg/kg)>牛粪(95.30 mg/kg)。除鸡粪外,施用猪粪、牛粪和化肥土壤的铁锰氧化态氮(IMOF-N)、有机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占TF-N比例较高,分别为35.71%~40.23%和33.11%~44.10%。【结论】不同肥料的施用对土壤氮形态相互转化产生较大影响,施肥均可提高土壤离子交换态氮(IEF-N)含量;施用鸡粪可显著提...  相似文献   

8.
<正>1科学施肥1.1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建议采用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和氮、磷、钾化肥按比例施用的原则。有机肥中含有的有机质和有机胶体具有隔盐、缓冲盐碱危害等作用,在设施内增加有机肥的使用不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以减少盐渍化的发生。在以有机肥为主的基础上,适当配以化肥,但需注意不可偏施某种肥料,目前生产中常见的是偏施氮肥,而不重视施钾肥,氮、磷、钾3种肥料合理配合施用,有利于  相似文献   

9.
长期定位施肥对红壤旱地土壤有机质、养分和CEC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长期(1996~2008年)施用有机肥(M)、有机肥+有效菌剂(BM)、有机肥+有效菌剂+微量元素(BMT)、化肥(F)以及化肥+微量元素(TF)对红壤旱地土壤有机质、养分和CEC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定位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积累,从1996年的8.91 g/kg上升到2008年的21.55 g/kg,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和CEC含量升高,土壤全钾含量变化趋于平缓,甚至有降低趋势。说明红壤旱地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肥配施有效菌剂更有利于土壤养分积累。  相似文献   

10.
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6,他引:41  
 【目的】研究化肥、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化肥氮磷钾、有机肥氮磷钾提高土壤养分的异同。【方法】依托祁阳站有机无机、肥水稻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历史样品及数据。【结果】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定有显著作用;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都有显著作用,但施用化肥只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至28.1 g?kg-1,与试验开始时相比只提高了42%。凡施用牛粪能使土壤有机质平均最高增加到41.6 g?kg-1,比试验开始时提高了91%;有机肥氮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的效果优于化肥氮,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比化肥处理提高了30%和16%。而施入的有机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少,土壤全磷、速效磷提高较少, 施入的化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多, 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提高幅度较大。与有机肥相比,化肥提高土壤全磷30%,提高速效磷115%。【结论】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产和提升土壤肥力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滨海县耕地质量现状及肥力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滨海县耕地质量现状及肥力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滨海县耕层土壤有机质为17.85g/kg、全氮1.48g/kg、有效磷16.21mg/kg、速效钾124.47mg/kg、pH值为8.00,分别较2002年土壤普查数据增加14.40%、9.60%、131.20%、-12.00%、-1.60%;肥料投入状况是化肥投入比例大有机肥投入比例小、氮肥投入比例大磷钾肥特别是钾肥投入比例小;土壤养分收支状况是氮磷盈余钾亏空。  相似文献   

12.
化肥与有机肥长期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连续多年开展田间肥效试验,比较研究3种施肥处理(不施肥、单施化肥、化肥配施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效提高了水稻产量,但单施化肥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水稻产量差异不大。施肥处理逐年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其中,试验后期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但二者缓效钾含量差异不大。试验后期,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pH值显著高于单施化肥,而单施化肥土壤pH值与不施肥接近。综上,施肥是增加水稻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的有效手段,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下作物增产和土壤培肥效果优于单施化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深入了解生物有机肥在甘蔗生产上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培肥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广西甘蔗生产提供参考。【方法】设(1)施生物有机肥;(2)施生物有机肥+化肥;(3)施等量灭菌有机肥为对照(CK1);(4)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为对照(CK2);(5)空白对照(不施肥,CK3)等5个施肥处理,连续种植3年,在收获期测定甘蔗产量、株高、茎粗、单茎重、蔗汁锤度、蔗糖分和还原糖以及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等项目。【结果】所调查蔗区约70%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甘蔗平均产量为105694.5 kg/ha,比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对照处理增产26944.5 kg/ha,比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处理增产4099.5 kg/ha;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甘蔗蔗汁锤度和蔗糖分分别为23.1%和16.2%,较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分别提高0.2%和0.5%,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0.8%和1.1%。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比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处理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甘蔗对氮、磷和钾利用率分别为39.3%、12.8%和52.8%,较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处理提高18.3%、2.2%和21.6%,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15.0%、4.5%和30.8%。【结论】甘蔗种植区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以及氮、磷和钾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深入了解生物有机肥在甘蔗生产上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培肥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广西甘蔗生产提供参考。【方法】设(1)施生物有机肥;(2)施生物有机肥+化肥;(3)施等量灭菌有机肥为对照(CK1);(4)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为对照(CK2);(5)空白对照(不施肥,CK3)等5个施肥处理,连续种植3年,在收获期测定甘蔗产量、株高、茎粗、单茎重、蔗汁锤度、蔗糖分和还原糖以及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等项目。【结果】所调查蔗区约70%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甘蔗平均产量为105694.5kg/ha,比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对照处理增产26944.5kg/ha,比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处理增产4099.5kg/ha;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甘蔗蔗汁锤度和蔗糖分分别为23.1%和16.2%,较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分别提高0.2%和0.5%,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0.8%和1.1%。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比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处理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甘蔗对氮、磷和钾利用率分别为39.3%、12.8%和52.8%,较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处理提高18.3%、2.2%和21.6%,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15.0%、4.5%和30.8%。【结论】甘蔗种植区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以及氮、磷和钾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1980年张掖市土壤养分状况为有机质含量偏低,高钾、低氮、极缺磷.2004年有机质下降2.5 g/kg,全氮增加0.122~0.367 g/kg、水解氮增加6.8 mg/kg,全磷增加0.034~0.741 g/kg、有效磷增加9.7~11.5 mg/kg,速效钾降低3.1~24.6mg/kg.应采取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投入;合理轮作;推广免耕法和少耕法;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措施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16.
有机肥又叫农家肥,是一种安全肥料.一般都含有农作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和丰富的有机质,既含有氮、磷、钾,又含有硼、钼、锌、锰、铜等微量元素及生长刺激素.有机肥可减少土壤养分固定,提高化肥肥效;增加土壤微生物数减轻土壤污染量和提供所需要的能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增强土壤保肥性和缓冲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以及有机肥料的利用效率等问题,2011年,黑龙江省绥棱县65316部队副食品基地在试验田做了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肥试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豆盆栽试验,研究几种肥料配比和调理剂施用对不同母质发育的侵蚀红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1)与施用NPK化肥相比,土壤调理剂2号的施用可以提高旱地红壤的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减轻因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酸化,提高大豆对肥料氮、钾的利用率,增加作物生物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施用有机肥可以较快地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大豆对肥料氮、磷、钾的利用率和土壤微生物活度,施用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是提高红壤旱地肥力较好的技术措施.2)3种母质发育的红壤相比较,第四纪红土红壤速效养分较高,板岩发育的红壤植物氮磷肥利用率较高,而花岗岩发育的红壤植物钾肥利用率较低,应重视板岩发育红壤和花岗岩发育红壤的钾素资源补充.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化肥减量施用条件下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化学性质、化肥料利用率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了玉米生育期土壤中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缓解了由于化肥施用引起的土壤pH值下降。不同程度的补充了土壤有机质,补充了化肥减量施用造成的土壤氮缺失;在化肥减量施用的条件下,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提高了玉米穗长、穗直径及行粒数,因此降低了化肥减量施用引起的减产幅度;化肥减量施用提高了化肥的农学效率,其中化肥减量49%,并施用有机肥使化肥农学效率提高了17.7kg/kg,提高幅度高达95%。总之,在化肥减量施用35%和49%的条件下,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有效的改善了土壤化学性状,创造了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降低了减施化肥引起的玉米减产幅度。本文结果可为研究化肥减量施用的幅度、减施化肥的元素种类及营养补偿措施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验证生物有机肥对白菜的增产效果,在双城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该试验落实两点,分别为双城镇承恩村;双城区同心乡同德村。生物有机肥技术指标:有效活菌数≥0.2亿个/g,有机质≥25%。1材料与方法1.1土壤类型及理化性状:双城镇承恩村试验地,土壤类型为黑钙土,土壤质地为重粘壤,有机质含量30.665g/kg,全氮1.518g/kg,有效磷45.2mg/kg,速效钾139.5 mg/kg,pH值7.5。  相似文献   

20.
在古田县5种园地作物土壤上采集耕层土壤样品7 023个,调查园地作物状况,探讨土壤养分供应与土壤主要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园地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25.38 g/kg,pH值为5.07,全氮含量为1.20 g/kg,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43.5 mg/kg、29.95 mg/kg和59.3 mg/kg,各养分含量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供试园地土壤全氮含量中等,碱解氮、有效磷含量较高,78.51%的土壤速效钾处缺乏水平。提高有机质含量和改良土壤酸度是供试园地土壤改善养分供应状况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