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大斑病是沐川县玉米生产上的常见病害之一,历年来由于发病较轻,没有引起重视。2003年,玉米大斑病在全县19个乡镇普遍发生,局部成灾,给部分农户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为深入了解玉米大斑病发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病害大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在县农业局的组织下,笔者对本县发病较重的乡镇进行了田间实地调查,并通过访问农户、与乡镇农技员和种子代销商座谈,从多方面分析了沐川县2003年玉米大斑病大发生的根本原因。1玉米大斑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1.1大量的病残株遗留田间是导致玉米大斑病严重发生的根本原因玉米大斑病病菌是…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了解庆城县玉米大斑病发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该病发生原因,我们根据本县近年来的玉米生产现状,对全县玉米大斑病发生危害特点及发病原因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并根据多年的防治经验,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了解庆城县玉米大斑病发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该病发生原因,我们根据本县近年来的玉米生产现状,对全县玉米大斑病发生危害特点及发病原因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并根据多年的防治经验,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玉米栽培地区。该病在我国春玉米和夏玉米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发生在气候冷凉的地区,如东北、西北地区和南方高海拔地区的春玉米和华北地区的夏玉米发生较重。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例如,1974年吉林省267万公顷玉米普遍发生大斑病,减产20%,仅长春一个地区就损失玉米1.6亿千克。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突泉县每年玉米种植面积在11.47 万公顷左右,占全县耕地面积65%左右,近年来全县玉米大斑病发 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6-8 月份降雨集中且气温较低(20℃~25℃)年份,田间发病率甚至在50%以上,严重地块发病 率在80%左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通常认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气候密切相关,特别是6~8 月份的空气温度和湿 度,为了研究我县玉米大斑病发生规律,我们收集整理了近五年当地气象资料与大斑病发生情况,用灰色关联分析了 温度、湿度对发病影响,并寻求我县大斑病发病规律,指导生产中及时防控。  相似文献   

6.
正一、玉米主要病害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主要发生在气候较凉爽的玉米种植区,特别是东北、华北北部、西北、西南及其他海拔较高的地区发生严重。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抽雄以后,下部叶片首先发病并迅速向上部叶片扩展。症状:大斑病菌侵染玉米叶片、苞叶和叶鞘。叶片受侵染后,出现点状水浸斑,沿叶脉扩展并不受叶脉限制,很快形成长梭形、中央灰褐色的大斑。田间湿度大时,在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传播途径:通过分生孢子或者菌丝形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五米栽培地区。该病在我国春玉米和夏玉米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发生在气候冷凉的地区,如东北、西北地区和南方高海拔地区的春玉米和华北地区的夏玉米发生较重。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  相似文献   

8.
正一、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主要发生在气候较凉爽的玉米种植区,特别是东北、华北北部、西北、西南及其他海拔较高的地区发生严重。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抽雄以后,下部叶片首先发病并迅速向上部叶片扩展。症状:大斑病菌侵染玉米叶片、苞叶和叶鞘。叶片受侵染后,出现点状水浸斑,沿叶脉扩展并不受叶脉限制,很快形成长梭形、中央灰褐色的大斑。田间湿度大时,在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传播途径:通过分生孢子或者菌丝形式附于病残体上  相似文献   

9.
玉米在生产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的危害,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国玉米制种田时有严重发生,对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程度受自交系的抗病性、轮作制度、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随着抗病杂交种的推广和栽培制度的变更,大斑病危害一度得到控制,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防治。因此,从众多相关科学家的研究中总结得到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注意事项,使玉米大斑病的预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正>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玉米栽培地区。该病在我国春玉米和夏玉米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发生在气候冷凉的地区。2014年建设农场通过大面积喷施农药扬彩,研究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和对产量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玉米大斑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12):133-136
近年来玉米大斑病连年发生,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了给抗玉米大斑病育种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从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危害、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化、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和抗性材料的筛选等方面阐述了关于玉米大斑病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大斑病菌通过各种渠道互相传染,严重的影响着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本文就从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入手,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遏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吉林农业科学》2017,(4):36-38
为充分了解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动态及危害情况,2016年选择在黑龙江8个地级市50个地点对玉米大斑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50个不同地理区域玉米大斑病均有发生,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庆市让胡路区发病最轻,病情指数为1.48,哈尔滨市双城区周家镇发病最重,病情指数为60.37,但8个地级市之间玉米大斑病发生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说,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不同地理区域病害发生不均衡,田间病原物的数量丰富,预测2017年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中等程度发生,局部地区玉米大斑病有严重发生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辽宁玉米大斑病流行监测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大斑病为调查对象,对辽宁省5个玉米主栽地区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2009年辽宁玉米大斑病发生流行严重.针对玉米大斑病发生流行特点,结合病害调查情况,分析了严重流行的原因,并初步提出了未来几年的玉米大斑病发生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情况、玉米大斑病抗性育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玉米大斑病抗性育种中出现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玉米大斑病在我省的凉山州地区已普遍发生,特别在会东县区域内,玉米大斑病发生越来越严重。从发生面来看,几乎所有的地块都有发生;从发生点来看,只是轻重不一,有的地方成片发生,几亩、甚至几十亩严重绝收;从玉米生长期来看,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拔节期以后;从发病的症状看,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一、玉米大斑病的症状表现玉米大斑病就是农民平常说的"火疯",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  相似文献   

17.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其发生和流行程度受品种的抗病性、轮作制度、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近两年来,山河农场玉米种植面积激增,大斑病时有发生,对粮食产量和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通过防治药剂的选择与喷施,大斑病危害得到一定的控制,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防治。本文从2016年山河农场防治大斑病的药剂、时机与方式三方面入手,探讨防治效果,为今后种植玉米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8.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40%以上.2006年阜城县有部分地块发生了大斑病,病害影响不太大,经调查发病玉米是个别品种.防治玉米大斑病应采取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茎腐病、玉米大斑病2006年和2007年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玉米品种中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大斑病这两年都属轻度发生,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率年度间存在差异,玉米瘤黑粉病两年的发生无差异;玉米茎腐病年度间差异较大,2007年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20.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在我国春玉米和夏玉米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发生在气候冷凉的地区,如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发生较重。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