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桉树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广,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树种之一,广西的气候十分适合桉树的种植,在19世纪广西已经开始进行桉树的种植。经过多年的发展,桉树产业已经成为广西林业中最重要的优势产业之一。调查发现,在桉树人工林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到广西桉树产业的持续发展。文章选择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和解决策略进行的研究,希望能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桉树作为重要的绿化与经济树种,在我国广西等地区的种植十分广泛,为提升桉树种植的经济效益,需提升桉树营造林成效,满足市场对于桉树的实际需求。文章从营造林的各个要点入手,探究具体的艺术措施,以此来做好桉树的营造林工作,提升营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桉树种植十分常见,其被定义为快速生长造林的树种。广西的自然气候十分适合桉树的生长。经过多年的发展,桉树种植已经成为广西林业种植中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但是也伴随着许多问题,对当地产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广西桉树人工造林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桉树具有生长迅速的特点,可实现快速造林,带动林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桉树在我国广西地区大面积种植,是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桉树速丰林的发展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而要想实现桉树速丰林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从而制定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桉树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树种之一,种植桉树的目的是为了构建营造林,从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桉树的生产种植也逐渐向着信息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在建造桉树营造林过程中使用机械化技术不但能够提高桉树的种植效率、减少劳动力消耗,还能够提高桉树的种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确保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广西桉树的营林管理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的适生区是具有优越的林业产业发展条件的广西,同时,广西也是我国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的重要地区。由于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积累获得的经验,我国广西桉树种植地区不仅有着丰富的桉树育种、栽培的经验,还获得了桉树的优良基因资源。这些都将为广西桉树人工林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桉树作为华南地区商品用材林基地的重要树种的原因是为了在短期内能够缓解我国木材紧缺的状况。桉树人工林的作用除了能够维持木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也有着重大作用。桉树人工林能有效地保护天然林,从而分担天然林的压力,同时也将减轻水源林和保护林的压力。自两千年以来,广西桉树发展势头迅猛,广西丰林基地以每年增加多达6.7万hm2的速度发展。由此可见,广西桉树的有着优越的发展前景,因此,加强广西桉树的英林管理应是我国林业重点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广西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林种植基地,其中桉树是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造林面积已经超过3000万亩,并带来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有争论认为大面积桉树人工林存在着地力迅速消耗、水土流失、破坏林地水分平衡等问题。作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对林地的过度经营所造成的,桉树对水分和养分利用率是比较高的,由于生长量大,桉树对水分和养分的消耗量也较大,但桉树本身并不会产生不可逆转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8.
速生桉树的营造林技术及实施要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是广西种植最多的一种木材,所以,广西地区速生桉树营造林技术的应用也研究也较多,使得桉树的生产量不断提高,广西地区的绿植覆盖率也持续增长,同时推动了广西林业经济的发展。在速生桉树营造林技术的实施中,应结合速生桉树的生长特性选地、整地、种植和抚育,并加强速生桉树营造林的病虫害防治,确保桉树能够健康快速地生长。  相似文献   

9.
桉树是既可绿化环境,又可用作生产、建筑的树种。桉树是一种亚热带树种,对光照的要求较高,所以我国南方地区有大面积的栽种,目前广西地区因为种植了桉树,林业产业已经连续多年持续上行,但是桉树的栽种与营林中原种的受到了病虫害的影响,使得桉树的生长能力降低,影响桉树的经济效益,乃至有部分林地种植桉树,无法取得收成,因此,还需要加强桉树病虫害的防治,使桉树能够健康生长,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按树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以及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在广西地区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其既可以绿化植被又是造纸的原材料。研究分析广西地区按树林地土壤养分状况以及施肥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促进桉树的种植及良好成长,也可以为种植按树的人员提供借鉴意义,为广西地区的桉树种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广西是桉树种植大省,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部分种植区域内出现了土壤退化的现象,在学术界和商界一度引起争论。文章基于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通过综合分析,从土壤有机质、水分、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潜力4个方面对桉树种植过程中对土壤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造成一系列影响的原因,得出桉树的不合理种植会造成土壤退化的结论,提出选择降水量充足和坡度适宜地区种植、采取混交营林、枯枝落叶培肥、改进施肥以减少桉树种植对土壤不利影响等建议。桉树种植不能一禁了之,通过合理的经营管理能有效改善其对土壤的不利影响,旨在为广西桉树种植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西是我国引种栽植桉树较早的省份,具有发展桉树速丰林的优厚自然条件和技术优势。自1999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桉树以来,全地区桉树面积不断扩大,桉树木材产量居全国首位,奠定了"世界桉树看巴西,中国桉树看广西"的格局。近年来,广西速丰桉病虫害不断增多,对桉树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损失。因此,必须加强桉树病虫害防控工作。本文总结了桉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桉树是一种生长速度较快,并且成活率高的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地区,并且长势茂盛,数量繁多,对广西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广西地区的特色与优势,并且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桉树的种植水平已经得到大幅度提高,开始大规模发展,当地人们可以利用桉树来制造家具用品以及建筑建设,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对桉树栽植及管理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14.
刘桂安 《吉林农业》2011,(4):240-241
桉树速生丰产林是当前我国缓解木材供需矛盾与推进林业集约经营的重要发展策略。文章选取按树种植大省——广西作为气候分析对象,在对比广西与桉树原产地的气候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太阳辐射和日照、温度以及降水量等方面阐述了广西发展桉树速生丰产林的优势,并指出了桉树速生丰产林发展可能会遭遇的低温灾害气候。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对此,工作人员在种植桉树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桉树种植的现状等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来确保桉树产业经济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桉树种植的现状、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望能有效提高桉树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速生桉在广西引种有悠久历史,不仅经济效益可观,其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本文主要以广西地区为主,讨论桉树在的栽培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并且分析在桉树生长期间的主要病虫害并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才能够提高桉树的产量,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引进桉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桉树在福建地区广泛种植。桉树生长快、适应性强、产量高、周期短,在速生林树种中生长最快、发展最迅速、病虫害最少、经济效益最高,是最受群众欢迎的造林树种。本文主要探讨桉树的扦插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广西桉树种植现状及种植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引种桉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广西引种栽植较早,1999年开始大面积种植,广西是中国桉树种植第一大省区。近10年来,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快速,年均新增200万亩左右,桉树面积、生长量、蓄积量均居全国第一位,业内有言"世界桉树看巴西、中国桉树看广西",确实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广西林浆纸、林板及木材加工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利用桉木材制浆造纸的兴起,木材利用率快速提升,林业产值连年攀升。桉树在广西广泛种植,对消灭荒山、增加林区经济收益、促进林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和经营桉树林,无疑是现阶段所思考的重要问题,必须通过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降低桉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广西桉树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道波  莫小琳  周晓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58-9359,9409
介绍了我国桉树主要种植模式,即林牧模式、林草(绿肥)模式、林木混交模式、林农模式;从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对各种桉树植模式进行比较;根据广西各地具体情况,明确不同地区优先采用的种植模式;最后对优化模式与目前广西各地采用的模式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0.
姚贵 《吉林农业》2012,(2):175+174
桉树作为世界上最高产的三大树种之一,其营林面积占世界森林面积的五分之一.桉树的生长特点就是速生,抗性强,种植的适宜范围广,在我国种植的历史较长,种植的面积较大,且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加,已迅速发展成为外来树种中我国最重要的速生商品林.文章从桉树的营林管理入手,重点分析桉树在营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旨在为提供桉树营林管理水平的前提下,发现桉树的巨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