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东北地区已经广泛应用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以及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在实际种植当中取得了较好的增收增产效果。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主要是从垄型设计,种植密度,工艺流程,增产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东北地区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提供参考性价值。1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是结合了机械化技术,双行密植技术,机械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明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63-2664,2696
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已经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应用,收到了增产增收效果。介绍了大垄垄型设计、种植密度两种技术的工艺流程和增产效果,分析了增产原因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是一项新型的玉米栽培技术。该项技术的显著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农作物的边际效应,显著提高农作物的水肥利用率,保障玉米健康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与传统玉米栽培技术存在很大差异,为此就要求农技部门深入基层开展广泛的技术宣传,对选地施肥、起垄覆膜、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全程机械化与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进行推广,引导种植户及时转变传统种植模式,积极应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黄骅市农业局从东北地区学习并引进了玉米宽窄行机械化种植技术,即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技术,并选定齐家务乡二科牛村为示范园区。2015年园区共播种夏玉米1000亩。其中4000—4500株/亩、4500—5000株/亩大垄双行播种共700亩,常规等行距播种300亩。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营造了通风透光的生长环境,形成了垄垄是边行的边际效应;辅之以适当增加密度  相似文献   

5.
玉米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因而玉米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极为广大,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在东北地区,百姓普遍采用玉米大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玉米的种植。本研究将对东北玉米大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基本介绍,分析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玉米市场价格的上涨带动了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为了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则应合理应用栽培技术,争取以小投入获得高回报。本文分析了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及选种技术,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技术。同时结合实例探讨了大垄双行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能够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增加积温,显著提高产量的先进栽培技术。它是通过对耕作制度与方式的改革,使玉米植株能够充分发挥边行优势与边际效应,显著提高光能和水肥利用率的先进栽培技术,此栽培技术具有培肥地力、保肥、保湿的作用从而达到显著增产、增收的目的。一、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概述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就是把原来2条65cm宽的小垄合并成130cm宽的大  相似文献   

8.
浅谈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在海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垄双行是玉米生产上常用的栽培技术,是玉米增产增收的一种好的技术措施。但在海南南繁育种及亲繁制种中的应用却有着不同的方式和特点。该文结合自己多年在海南生产应用大垄双行种植玉米的经验,就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在海南的应用浅谈一下。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东北最主要的农作物,玉米种植深受人们的重视,但是从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情况来看,尽管采用了大垄密植的方式,但是产量却仍未见明显提高,对此,必须要采取合适的对策,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栽培技术,促进产量的提高。1玉米大垄密植通透高产栽培的优势1.1从整体起垄到根茬还田,我国的玉米种植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至少也采用了半机械化的管理模式,整体几乎都采用了机械化,播种与铲蹚在我国一些相对技术发展较为落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东北最主要的农作物,玉米种植深受人们的重视,但是从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情况来看,尽管采用了大垄密植的方式,但是产量却仍未见明显提高,对此,必须要采取合适的对策,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栽培技术,促进产量的提高。1玉米大垄密植通透高产栽培的优势1.1从整体起垄到根茬还田,我国的玉米种植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至少也采用了半机械化的管理模式,整体几乎都采用了机械化,播种与铲蹚在我国一些相对技术发展较为落  相似文献   

11.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及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通过耕作制度改革,使农作物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显著提高光能和水肥利用率的先进栽培技术。该项技术具有培肥地力、保墒、保肥、保温等功效,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特点。1大垄双行栽培技术1.1适宜区域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适宜在我省大部分玉米种植区域,该项技术增产效果可达10%以上。1.2技术要点1.2.1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12.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指的是在大垄上种植两行玉米。大垄的垄距因其大小不等,所以规格也不一样,一般都在90~110厘米左右。文章针对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的增产原因及具体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旨在能对进一步提高玉米种植效益发挥一些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一、前言我国是农业大国,尤其是东北地区多以玉米为主要的种植作物,但是在玉米的种植中,因为劳作的繁重,病虫害以及杂草的危害逐渐加重,生产管理的松散,使玉米的产量逐年下降。如何改良玉米的种植技术,增加玉米产量,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个人多年来的经验,我觉得目前大垄双行栽培技术还是比较适合我国东北地区的。二、玉米的种植技术1.精细整地大力推广秋翻整地,要求翻地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结合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市场上玉米的价格走势有些偏低,因此玉米种植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在种植过程中,玉米产量不高问题一直存在,因此提高玉米产量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新方向。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玉米产量问题。经调查发现,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可以提高玉米产量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是农业技术的一大进步。玉米大垄双行种植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玉米种植土地的选择技术、玉米品种的选择技术、施肥技术、播期和株距技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是将大垄技术、双行密植技术以及机械深施肥等各项技术进行结合。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的高产、优产显得尤为重要。玉米适合生长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光照情况对玉米的生长有着直接影响,适合的光照可以让光合作用促进玉米的生长。大垄双行技术是加大了种株之间的行距,这样可以加大田间空气对流情况,还能改善田间小气候,这样都有利于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为玉米增产丰收提供有利条件。本文将对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的实践与推广进行详细分析,旨在能够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能够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增加积温,显著提高产量的先进栽培技术。它是通过对耕作制度与方式的改革,使玉米植株能够充分发挥边行优势与边际效应,显著提高光能和水肥利用率的先进栽培技术,此栽培技术具有培肥地力、保肥、保湿的作用从而达到显著增产、增收的目的。1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概述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就是把原来2条65cm宽的小垄合并成130cm宽的大垄,即把原来65cm均匀行距变成窄行行距  相似文献   

17.
大豆玉米超高产栽培法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双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技术。种植方式由原来传统的65公分或70公分垄作玉米,两垄变一垄,垄距为130公分,垄上种双行,大行距90公分,小行距40公分。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较一般种植技术亩产平均增加160-500公斤,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4-5个百分点,提高了玉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在白城市是一项成型的种植技术,通过在白城市多年的栽培实践经验来看,地膜覆盖栽培玉米栽培技术适用范围主要表现有两种栽培形式,一是小垄覆膜栽培;二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对此,文中分析研究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田间管理,以便于为玉米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作物,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玉米的生长发育一定要使其符合玉米的自然生长规律,并按照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进行合适的种植,使其能够更好地提高产量。基于此,本文分析研究了玉米在生长期内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法,主要包括:采用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和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选择合适品种预防玉米倒伏,及时进行化学调控;注意玉米苗期合理施肥;同时还对玉米增产的其他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便于促进玉米的增产和增收。  相似文献   

20.
玉米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在东北地区,百姓普遍 采用玉米大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玉米的种植。采用这种栽培技术种植出来的玉米,不仅单位面 积产量高,而且质量也比较好。但是在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 成为东北玉米大规模种植的阻碍,本研究将对东北玉米病虫害问题进行基本介绍,分析病虫害 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