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创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消除贫穷、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形势下,要厘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挑战,从产业、人才、乡风文明等路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本文以曹村为研究区域,分析曹村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实施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从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提出了引领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为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涉农高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具有独特优势,且肩负着重要使命。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提出涉农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结合”新型组织模式,即“线上+线下”“集中+分散”“学校+企业”“项目+成果”“工作站+产业学院”,可为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实施”到“全面推进”,足见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过程中,涉农专业大学生应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通过分析涉农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现状,结合乡村振兴背景,提出涉农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路径,旨在让更多优秀的涉农专业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队伍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以“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为目标,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业企业发展活力,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本文通过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促进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意义,提出了实现农业企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振兴乡村的总的战略实施目标,其中,产业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当下正值“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关键时刻,二者的有效衔接直接关系到农村工作重心的逐步转移,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序推进。对巩固发展优质产业以及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罗定罗平镇、榃滨镇乡村产业振兴的现状分析与成效为例分析了乡村产业振兴实现的途径、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抓好产业与人才两大重点;健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民众教育问题等建议,为以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其中,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素。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三农”工作愈加重视;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作为乡村振兴重要的一环,乡村治理也凸显其特殊意义;本文在此背景下,重在梳理从晚清到民国的乡村治理,总结乡村治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的重要内涵,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并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实施”到“全面推进”,表明我国“三农”工作站在了新起点。乡村振兴涉及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农村留守妇女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独特优势。因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她”力量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为新时期农业职业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在服务乡村振兴理论研究、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文化繁荣、基层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同类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乡村振兴是未来发展的更高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精准确定“五大振兴”任务,坚持规划引领,聚焦“五个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努力打造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科研院所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和中坚力量,肩负着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任。立足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在深入分析总结“三农”工作成效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加快种业基础研究、学科方向任务调整、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供给侧研究、示范推广模式创新、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5个方面的思路和建议,为农业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和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日常工作,深入思考研究,谋划乡村振兴中农业产业振兴的思路和方法,为实现乡村振兴中的农业产业振兴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背景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作出安排部署。同年3月,李克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要求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北海市紧紧围绕“人、规、地、产、城”五大关键要素谋篇布局,全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取得明显成效。本文作者旨在概述北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举措,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北海样本”。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乡村振兴战略一经提出就受到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在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的重心也已历史性的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文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要义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其重要意义、实施的必要性和时代价值,通过列举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挑战,积极探索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发展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主抓手,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速升级,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梅河口市以农业经济发展为支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吴骏泽  郭静如 《农学学报》2023,13(3):113-116
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扎实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然要求。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发展现状和主要举措,通过采用案例实证研究,详细阐述了“神农英才”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农民技能大赛”、职称评审等主要举措与实现路径,为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参考。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随着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要突出亮点、明确抓手、敢于创新、一抓到底,为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助力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2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凉山州灾害性天气多发、 频发、重发,严重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气象服务保驾护航。围绕国家对乡村振兴“产业 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总目标,结合气象工作实际,深入分析凉山州气象事业发展现状,努 力探索提升气象服务能力的对策与举措,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气象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