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麦根腐病又叫根腐斑点病、黑胚病、青枯病,全生育区均可发病,在邯郸东部冬小麦主要表现为苗期根腐。在旱地,多引起茎基腐、根腐;水浇地还引起叶斑、茎枯、穗颈枯,是由真菌引起的较为常见的小麦病害。1为害症状小麦根腐病致病菌存在广泛,症状因气候等条件差异而表现不同,可在不同时期危害小麦幼苗和成株的根、茎、叶、穗、种子。种子带菌严重者播种后不能发芽,有的虽能发芽出苗,但生长细弱,  相似文献   

2.
马建华 《河南农业》2018,(34):37-37
一、由病害引起的枯白穗 病害引起的枯白穗主要有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小麦茎基腐病.  相似文献   

3.
引起河北省小麦枯白穗症状的病害种类及其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河北省麦田小麦灌浆期枯白穗症状发生普遍。2014~2016年对河北省8市83县156个调查点引起小麦枯白穗症状的病害发生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引起河北省小麦枯白穗症状的病害主要有小麦茎基腐病、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秆腐症状、小麦纹枯病和小麦全蚀病,不同地区、不同田块引起小麦枯白穗症状的病害种类及其造成的白穗率存在差异。本研究对引起河北省小麦灌浆期枯白穗症状的病害的发生频率、地区分布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诊断特征进行了描述,为准确诊断并有效控制引起枯白穗症状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宁晋县小麦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显著促进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但小麦种植中经常出现枯白穗症状,严重影响小麦整体产量和品质。该文详细介绍了导致小麦枯白穗症状的茎基腐病、赤霉病、纹枯病以及全蚀病的发生与分布,并针对上述病害介绍了发病特征与防治措施,以期保障当地小麦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今年4、5月份沿淮地区持续阴雨引起小麦赤霉病在该地区近几年来的一次大流行,一般减产2~3成,重者5成,严重影响了午季小麦丰产丰收。 一、发病症状 小麦赤霉病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以引起苗枯、茎腐和穗腐,其中又以穗腐危害最重。穗腐主要发生在灌  相似文献   

6.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且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在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为害严重。小麦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穗腐。江苏省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寡照的特殊气候使得江苏省的小麦尤为容易发生赤霉病,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7.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中文学名:禾谷镰孢,燕麦镰孢等。拉丁学名:FusaHum graminearum Sehw.称未谷镰孢。F.arde-naceum(Fr.)Sacc.称燕麦镰孢等。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  相似文献   

8.
薛梦宁 《河北农业》2022,(10):88-90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长期发生的常见病,主要引起茎基腐、苗枯、穗腐和秆腐,造成产量下降,严重者甚至绝收。本文通过对济源市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调查,掌握发病特点,提出了种植优质品种、合适的播种量和播种期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淄博市设施茄果类蔬菜存在的番茄腐霉茎基腐病、番茄腐霉根腐病、番茄疫霉根腐病、番茄茎枯病、甜椒烂果、甜辣椒根腐病、辣椒疫病、茄子茎腐病等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一、发生症状及规律(一)发生症状小麦生长的各个生育阶段都会感染赤霉病,表现出苗枯、茎基腐、以及穗腐等症状,其中以田间穗腐最为普遍,为害也最严重。苗枯是由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或种子带菌引起,初见芽变黑,后根冠逐渐腐烂,出现病苗枯黄,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茎基腐是指发病麦株基部组织变褐腐烂,最后全株枯死。穗腐是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安市每年小麦种植面积20万hm2左右,由于种植模式单一和小麦扬花期天气的影响,我市区楚州、淮阴等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呈日趋严重的趋势。赤霉病[Gibberellazeae(Schw.)Petch]是小麦上一种重要的病害,多发生在穗期和多雨、气候潮湿地区,该病发生时造成穗病,同时也可引起苗枯、基腐等症状,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能达80%~90%,且感病麦粒中含有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不可取食。目前主要采用农业、化学两种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1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保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根本办法。但是由于种植模式和…  相似文献   

12.
小麦根腐病的流行强度受气象因子的影响很大,小麦扬花期旬平均气温10℃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病害流行起点值高。在小麦生育后期出现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当年根腐叶枯发生严重。小麦扬花期病情指数5%左右,当年病害流行强度1级;叶部病情指数20%左右,当年病害流行强度可达4级。据病害发生程度与小麦扬花期叶部病情以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研究结果,研制出两种予测根腐叶枯流行强度的方法,置信度90%以上,可用于指导根腐叶枯的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3.
受春播期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仙游县花生苗期病害发生重,主要有茎腐病、根腐病及黑霉病。总结了3种病害的为害症状、发生病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玉米茎基腐病又称青枯病、根腐病、晚枯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的茎基腐烂病害。近年来,由于玉米自交系、杂交系品种在地区之间引种频繁,从而导致该病在吉林省各玉米产区之间相互传播,造成植株早枯,籽粒不饱满,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河南省祥符区部分麦田陆续出现了零星或点片枯白穗现象,祥符区农林局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做出了详细的归类分析,同时结合小麦生育进程提出了补救措施。1枯白穗发生原因通过技术人员实地调查,造成枯白穗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传染性病害所致;二是不适宜的环境条件(非传染性病害)所致。1.1病害田间调查,引起枯白穗的病害主要有全蚀病、黄化叶枯病、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赤霉病,其中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用不同药量30%噻虫·嘧菌·咪鲜胺FS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和小麦茎基腐病。结果显示:采用30%噻虫·嘧菌·咪鲜胺FS对小麦进行药剂拌种处理可以有效的防治小麦种传土传病害,对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和茎基腐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小麦中后期对小麦根腐病、纹枯病的相对防治效果在60%以上,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在55%以上,且随着拌种浓度的增加防治效果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小麦赤霉病暴发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等。在小麦的各生育阶段均能为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在田间以穗腐最为常见。穗腐通常在小麦扬花期发生,最初在小穗颖片基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条件适宜时,病情扩展可达整个小穗或多个小  相似文献   

18.
<正> 小麦根腐病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是小麦全生育期的一种病害,苗期引起根腐,成株期引起叶斑、叶枯、穗腐和种子黑胚。该病害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冬春麦区普遍发生,在河南省也有多年的历史,但过去只是在部分地区偶尔零星发生,而近几年随着农业生态条件的变化和一些感病品种的推广应用,病害逐年加重,特别是成株期的叶枯,严重降低小麦产量,穗腐引起的种子黑胚又降低了小麦的品质,己成为严重影响河南省小麦生产的病害之一。为了给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依据,作者对黄淮麦区的2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成株期抗病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张青峰 《河南农业》2014,(19):32-32
<正>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且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的一类病害,它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单独侵染引起的。近几年,由于玉米自交系、杂交系品种在地区之间引种频繁,使本来抗病性较差的自交系和部分杂交系的原种在地区之间广为种植,从而导致该病在各玉米产区之间相互传播,造成植株早枯,籽粒瘪瘦不饱满,严重影响玉米的原种产量,给农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一、玉米茎腐病的为害症状  相似文献   

20.
张东明 《河南农业》2009,(11):19-19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症状的一类病害,它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单独侵染引起的。近几年,由于玉米自交系、杂交系品种在地区之间引种频繁,使本来抗病性较差的自交系和部分杂交系的原种在地区之间广为种植,从而导致该病在各玉米产区之间相互传播,造成植株早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