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理论分析手持型GPS接收机面积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对9个不同大小地块在不同时段、不同干扰条件下实际面积测量的精度进行分析,详细论证了手持型GPS接收机完全能够满足退耕还林、造林地验收、小班面积测量等精度的需要,可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2.
利用手持GPS卫星定位仪的航迹记录功能及航点记录功能,对需要进行勾绘作业的公路、林班、小班等地块进行实地绕测或定点定位。通过相关软件的数据交换,实现GPS航迹、航点数据到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数据的转化,快速生成林班区划图,同时获得比传统的勾绘方法更高的精确度。再与传统勾绘方法相结合使用,修改个别转点圆滑,与传统勾绘方法互为参照对照,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3.
GPS在林业调查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作为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不仅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因此,GPS技术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城市测量等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介绍了利用GPS定位技术结合Mapinfo桌面地图系统软件辅助林业调查设计进行图形绘制和面积计算,同时能够方便以后对调查地块进行精确复核。  相似文献   

4.
GPS与罗盘测量在林业调查设计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林业调查设计中,采用GPS与罗盘两种测量方法,得到了304个地块的面积及3 900多个线段的长度。结果表明,面积越大,线段越长,两种测量方法之间的误差越小。当面积大于3.34 hm2,距离大于50 m时,误差范围小于5%,完全可以达到林业资源调查设计要求的标准。因此,作者认为,使用GPS可以代替罗盘测量。  相似文献   

5.
GPS和GIS技术在林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运用GPS、GIS对宗地测量、出图及数据管理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利用GPS将宗地界线数字化(即利用GPS航迹自动尽可能多地记录界线上点的坐标数值),并利用GPS软件计算出宗地面积,再将宗地界线上所有坐标点所组成的闭合图形自动导入GIS系统中,并落在电子地图(将辖区内地形图扫描并通过栅格,形成能动态显示地图上每一点,坐标值的地图)的相应位置上,并录入此宗地的相关属性(如:  相似文献   

6.
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类小班使用TM卫星遥感(RS)图像现地区划面积,同时使用GPS观测小班面积,计算TM图像区划面积和GPS定位观测小班面积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经试验,确定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采用TM遥感图像现地区划最小面积4.0hm^2,适宜最小比例尺为1:25000。  相似文献   

7.
造林验收是营造林工程管理的必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确定造林面积和造林地块位置。随着单位面积投资的不断增加,各经营单位对面积调查精度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利用RS、GIS、GPS集成技术可进行高精度面积测量和GIS自动成图,为提高面积测量精度和造林地块准确定位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以工程造林验收为例,探讨3S集成技术的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GPS和Google Earth、Ar cmap10程序在林业司法鉴定中的综合应用研究,指出了使用该技术可以精确地定位司法鉴定地块范围边界,准确地判定地块破坏前地类,快速地计算面积、制作图件,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保证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9.
应用 GPS进行人工未成林造林地面积调查 ,是森林经理调查中的一项新技术。通过今年在北大河林业局二类调查时的试验 ,证明了该项技术具有方法简便、精度高等优点。文章主要介绍了使用 GPS进行人工未成林地面积调查的方法 ,阐述了面积核实的精度和今后推广使用的意义 ,并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齐海林  王欣 《吉林林业科技》2003,32(6):64-65,67
GPS(手持卫星定位导航仪)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以其准确的定位、快速的区划、高效的面积求算等一系列卓越性能在林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在2002年首次使用GPS进行退耕还林地块的区划和定位工作,与罗盘仪区划相比,有着巨大的优越性。根据我们的测算:可提高工作效率3~4倍,同时大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深受广大基层单位的欢迎。但另一方面,人们对GPS求算面积的可信度频有争议,具体到多大面积GPS区划准确无可靠参考资料。为此,我们特进行如下实验。1实验设计我们在青松林场选择一较平坦的开阔地,分别不同的的长和宽,测量1…  相似文献   

11.
阳昭 《林业调查规划》2019,(4):14-17,22
基于ArcGIS10.2软件平台,利用ArcMap10.2提供的“数据驱动页面”分幅出图功能,以永平县2015年低效林改造项目作业设计图制作为例,阐述了出图版面设置、创建编辑出图要素类数据、创建设置定义启用操作数据驱动页面和数据驱动页面导出等自动分幅出图的流程、方法和步骤,实现了林业项目专题图自动分幅出图,认为该方法具有出图效率高,版面风格一致,元素布局统一,出图数据管理方便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获取永平县4个森林防火瞭望台观测到的可见区域面积等数据,在ArcGIS10.2下采用ArcMap10.2的3D分析工具和其它地理处理工具,基于永平县等高线数据生成DEM用于可见性分析获取瞭望观测可见区域面积;下载ASTER GDEM V2版的DEM数据用于天际线分析获取瞭望观测视线覆盖范围。分析结果表明:瞭望台可直接瞭望观测到的可见面积占永平县域面积的19.7%,县域面积均在其瞭望观测视线覆盖范围内,通过瞭望台可直接瞭望观测或间接监测到全县林火情况。  相似文献   

13.
云南永平县森林资源动态分析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永平县1990年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和2006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林业用地面积减少;有林地面积增加;林分面积增加;无林地面积减少;森林蓄积量减少;森林覆盖率增加;消耗量小于生长量。对永平县森林资源特点及今后发展方向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新疆罗布麻和甘草资源现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沙雅县的罗布麻、甘草两种经济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生长现状以及资源利用潜力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罗布麻、甘草植物资源蕴藏量较大,但资源生长不佳,分布不均匀。两种植物的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河漫滩、阶地区域,而生境条件相对较差的荒漠和平原区生长较少且盖度较低。提出了沙雅县罗布麻、甘草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永平县森林生物量的碳储量初步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永平县的森林资源数据为基础,采用公式:碳储量(C)=林木蓄积湿重×比值×(1-含水率)×含碳率,分别计算林木、林下灌木、林下草本植物、林下凋落物生物量的碳储量,并以2005年为基准年,采用复利公式Cnt=A(1+B)n对永平县2005~2015年森林生物量的碳储量进行了预估.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毛竹林的经济效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群众脱贫致富,针对昭通市毛竹林经营管理粗放的现状,通过密度调控和覆盖、调整竹笋采集时间等技术措施,试验探索毛竹防护型经济林丰产培育技术。结果表明,采用相应技术措施后的毛竹林比未经采取措施的毛竹林竹笋笋芽出土时间提前30 d左右,竹笋产量增加93.95%~125.54%,毛竹的平均粗度增加15.29%~28.89%。  相似文献   

17.
昭通市核桃高桩换优综合技术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年在昭通市境内对不挂果或挂果但品质差的核桃树开展提质增效试验示范及实践探索,从品种选择、穗条采集与处理、树砧准备、高桩嫁接、接后管理、后期综合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一套适合昭通市核桃低产林改造的高桩换优综合技术,以期为全市核桃基地品种换优、提质增效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在普洱市景谷县永平镇进行优良园林绿化树种一小叶榄仁的引种栽培研究,通过时其繁殖技术、栽培技术、生长情况、生物及生态学特性的全面总结,认为小叶榄仁可作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在云南省广大热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田毅 《林业建设》2014,(2):55-59
对永平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加大投入、全方位扶持、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增加核桃附加值、树立品牌意识、培育龙头企业、培育核桃产业链、强化产品质量等方面对核桃产业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分别在漾濞、永平和云龙3个县各选择3个试验地点,分别不同造林密度和不同产期(计81块样地)进行造林密度对漾濞核桃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漾濞核桃在初果期的产量与造林密度呈正相关关系,盛果期和衰果期呈负相关关系,初果期的造林密度以20株/667m^2为宜。盛果期和衰果期以10株/667m^2的造林密度可较好地实现造林培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