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1.水稻栽培技术措施1.1水稻种植的机械技术在我国传统农业模式中,人工插秧种稻是水稻种植常用种植的方式,这样的种植生产工艺落后,且作业条件艰苦、作业效率低。因此,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改进生产工艺并改善作业条件,尽快引进全程化机械种植技术,即种植过程中运用的机械化技术和组织管理措施,如水稻栽培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农机作业技术等。当前,很多发达国家都是采用机械化的栽  相似文献   

2.
我国个别地区受技术、经济与社会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完全普及水稻机械化种植,使得水稻机械化种植未得到大面积推广与应用。目前,还有一些地方还采用人工播种、人工插秧的原始操作,费时费力。因此,应该普及推广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及育苗配套作业,减少人力及资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确保水稻机械化插秧成功,确保水稻高产,必须要把握好机插秧和栽培技术上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机插秧具有能实现水稻稳产高产;能节约水稻种植成本;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能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等优点。本文通过对汉中机插秧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剖析,提出相对应解决方法,希望在水稻机插秧生产中,能得到切实落实,以利高产稳产。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一种采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是一种水稻种植模式的重大变革,它打破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提高了劳动  相似文献   

4.
浅谈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特点,包括机械育秧技术,机械插秧大田技术,机械插秧作业技术,以期为水稻机械化插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模式,加快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及机械的推广应用,提高水稻种植环节的机械化水平,5月21日,农业部在我省组织召开了东北水稻生产形势分析暨钵苗机插秧现场会,现场观摩水稻钵苗插秧机械示范,研讨钵苗育插秧技术,分析当前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形势,并提出相关技术意  相似文献   

6.
<正>一、绿色有机水稻机械覆膜插秧技术概述绿色有机水稻栽培新技术——水稻机械覆膜插秧技术是稻作栽培的一大创新技术。水稻机械覆膜插秧技术实现了水稻机械覆膜、插秧一次性作业完成,比手工操作地膜打孔→覆膜→人工手插秧提高功效70%~100%,彻底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大大的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同时该技术有效解决有机水稻规模化种植除草难、成本高、产量低、优质高产品种不能安全成熟等制约有机水稻生产的几个问题,使绿色有机水  相似文献   

7.
日本洋马乘坐式水稻插秧机关键技术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农作物,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直接关系到水稻的生产质量和产量.目前,中国水稻机械化栽培方式主要有机械插秧、机械直播、机械抛秧等,但相比日本、韩国等机械化程度较高国家来说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该文以日本洋马乘坐式水稻插秧机为例,介绍其密植育苗、行走控制、插秧作业自动控制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水稻生产作为农业中的代表产业,其全程机械化作业尤其重要;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日渐向城镇转移,人工栽秧的劳动与季节问题得不到解决,在此背景下,射阳县农牧渔业总公司大面积推广了水稻机械插秧技术,近两年累计推广机械插秧面积6000余亩,单产比人工插秧一般增产10%左右,品质和效益均高于人工栽秧。通过实践,本文着重就机插秧秧苗素质和栽插质量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作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已经成为了水稻种植的主流发展技术。文章对机械直播、机械抛秧、机械插秧、机械播秧这几种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对水稻种植的机械化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水稻的栽培方式有移栽和直播两种,主要是移栽。在机械化移栽方式中,为发挥水稻插秧机械的优越性,机械插秧必须保证插秧质量。水稻插秧机自身能满足机插秧质量要求,但在水稻移栽中仍不能保证机插秧质量时,其影响除土壤特性等自然因素外,耕地质量直接影响机插秧质量,利用北斗导航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激光整平等技术改进耕作机械,减少人工作业造成的误差,使整个耕作区域接近一个水平面,以满足机械插秧要求,从而促进水稻插秧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通过使用插秧机把适龄秧苗按农艺要求和规范移插到大田,栽插效率高,插秧质量好,用机械代替了人工,减轻了劳动强度,对水稻生产节本增效、高产稳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能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稻生产方式,与化学除草、机械化收割配套,有效地解决了水稻生产中的"三弯腰"问题,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插杂交稻精确定量种植技术作为一项成熟的适用性技术符合水稻作业生产特点,有利于显著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机插杂交稻精确定量技术与传统人工插秧技术相比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它能够大大缩短育苗时间,降低插秧成本,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机插杂交稻精确定量技术,论述了机插杂交稻精确定量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难点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稻历来以育秧移栽为主,目前水稻育秧人工移栽仍是我国水稻种植的主体方式。但人工移栽水稻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多,生产效率和文明程度低,难以保持适时作业,因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低,已成为水稻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机械插秧取代传统的人工劳作是我国水稻种植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稻机械插秧与人工插秧对比试验,分析两种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产量产值以及生产成本的影响,为今后全面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机械插秧与人工栽插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基本一致;机械插秧能适当增加水稻株高、穗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节约秧苗用量;目前机械插秧与人工栽插相比,亩水稻田可节约230~250元栽插费用,结合产量计算,可节本增效294.17~323.17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四川丘陵区油菜水稻机械化水平低的问题,提出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油菜机直播的水旱轮作机械化作业模式。本文根据近年的试验示范结果,发现油菜种植采用机械化开好围沟和厢沟,机械化精量播种+肥药高效管理技术可实现油菜丰收;杂交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集成"田间泥浆育秧+精量播种+无纺布覆盖+减穴稳苗高效机插+水肥药绿色高效管理"获得高产。通过油菜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可解决"农机难下田"、冬闲田闲置和种植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有效提高丘陵区的粮油作物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促进粮油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稻历来以育秧移栽为主,目前水稻育秧人工移栽仍是我国水稻种植的主体方式。但人工移栽水稻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多,生产效率和文明程度低,难以保持适时作业,因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低,已成为水稻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机械插秧取代传统的人工劳作是我国水稻种植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机械化发展是江苏省水稻高质高效生产的第一动力。近10年江苏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机械总动力和高质量高性能农机装备数量迅速增加,耕整地和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机械种植水平快速提高,2013年后增速趋缓;水稻高效植保机械、秸秆处理、机械烘干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江苏省水稻生产机械化还存在以下问题:水稻种植机械化短板依然薄弱,存在机插面积下降和直播面积抬升的“隐忧”;前茬麦秸秆高质量还田整地水平不高,缺乏秸秆全量还田高质量耕整地机械;高质量植保机械化水平亟待提高,高效植保技术需进一步研究创新;农机农艺和农机化信息化需加强融合创新;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针对性提出江苏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对策与建议:加快稻田“宜机化”设施建设;加大高质量秸秆还田整地和机械种植的机艺融合创新;加大水稻生产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创新;加大农机社会服务主体“多元化”,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创新;切实制定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农机政策,加大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短板”的农机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18.
水稻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但因为种植技术复杂,而且需要遵循季节规律、劳动强度大等因素,生产效率比较低,加强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已迫在眉睫。当前我国的机械种植方式主要有机械插秧、机械直播和机械浅栽3种类型,其中机械插秧成为主要的种植方式。各种机械种植方式和推广都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水稻机械种植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北方水稻机械种植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提高北方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是安徽省皖江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机械化种植包括机直播和机插秧两类。本文着重探讨皖江地区水稻机械化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推动皖江甚至安徽水稻机械化种植提供参考。皖江水稻机械化种植具有以下特点:水稻机械化种植作业进入高速发展期间,设备数量的增加,作业面积的扩充,整体推进水平不断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方式呈多样化发展,并向轻简化发展。当下主要采取机插秧技术,机直播辅助,联合人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是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经济、技术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一直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十分符合我国水稻作业生产特点,可有效地提高我国水稻生产能力。本文主要就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的各项优势及难点进行阐述,继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