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作物的种子具有特殊的生理生化及贮藏特性,贮藏期间容易出现发热生霉和生活力下降等问题,贮藏保管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掌握农作物种子的贮藏特点,加强安全贮藏及科学管理工作,对确保种子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玉米1、贮藏特点1种胚大、呼吸旺盛、易发热。玉米胚部占种子体积的1/3,且胚部组织疏松,含有较多的亲水基,贮藏期间也较其他禾谷类种子易发热。2胚部含脂肪多。其中胚部脂肪含量占全粒的77%~89%。种胚因脂肪含量高,易氧  相似文献   

2.
<正> 玉米种子的贮藏特性有4点:第一,玉米种子粒型较大,果穗被苞叶紧紧包裹在里面,在植株上水分不易蒸发,收获时种子水分多在20%~40%。玉米在北方属晚秋作物,收获较迟,如果不及时充分进行干燥,极易发生冻害。第二,玉米种子种胚大,呼吸旺盛,贮藏期间稳定性较差,容易引起种子堆发热,导致霉变。第三,种胚部脂肪含量高、吸湿性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酸败。第四,营养丰富,胚部水分含量高,可溶性物质多,易遭受虫霉为害。针对以上贮藏特性,在玉米种子贮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降低种子水分 防止冻害发生  相似文献   

3.
1 玉米种子的贮藏特性 1.1 种胚大,呼吸旺盛,容易发热.玉米在禾谷类作物种子中属大胚种子,种胚的体积几乎占整个籽粒的1/3左右,重量占全粒的10%~12%,从它的营养成份来看,其中脂肪占全粒的77%~89%,蛋白质占30%以上,并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糖.由于胚中含有较多的亲水基,比胚乳更容易吸湿.在种子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胚的水分含量比胚乳高;干燥种子的胚,水分低于胚乳.玉米种子的呼吸量比其它谷类种子大得多,在贮藏期间稳定性差,容易引起种子堆发热,导致发热霉变.  相似文献   

4.
王猛 《吉林农业》2003,(12):28-28
玉米种子属于大粒大胚种子,种子胚部体积约占整个种子体积1/3,胚部组织疏松,脂肪含量高,亲水基较多。因此玉米种子在贮藏期间易发热,易酸败、易霉变、易受冻。那么如何科学地做好玉米种子的贮藏工作,以确保其在贮藏期间的质量呢? 1、玉米种子的贮藏方法 玉米种子贮藏有穗藏法和粒藏法之分。选择哪一种方法贮藏要  相似文献   

5.
<正>种子贮藏是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救灾备荒的重要措施。如果管理不当,会使害虫危害严重,导致种子的生活力降低,数量减少,严重的会使种子霉烂,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损失。不同的作物种子,采取相应的科学管理措施,可提高种植收益。1玉米1.1贮藏特性(1)种胚大、呼吸旺盛、易发热。玉米胚部占种子体积的1/3,且胚部组织疏松,含有较多的亲水基,贮藏期间也较其他禾谷类种子易发热。(2)胚部含脂肪多。其中胚部脂肪含量占全粒的  相似文献   

6.
<正>种子贮藏是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救灾备荒的重要措施。如果管理不当,会使害虫危害严重,导致种子的生活力降低,数量减少,严重的会使种子霉烂,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损失。不同的作物种子,采取相应的科学管理措施,可提高种植收益。一、玉米1、贮藏特性(1)种胚大、呼吸旺盛、易发热。玉米胚部占种子体积的1/3,且胚部组织疏松,含有较多的亲水基,贮藏期间也较其他禾谷类种子易发热。(2)胚部含脂肪多。其中胚部脂肪含量占全粒的77%~  相似文献   

7.
正种子贮藏是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救灾备荒的重要措施。如果管理不当,会使害虫危害严重,导致种子的生活力降低,数量减少,严重的会使种子霉烂,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损失。不同的作物种子,采取相应的科学管理措施,可提高种植收益。1玉米1.1贮藏特性(1)种胚大、呼吸旺盛、易发热。玉米胚部占种子体积的1/3,且胚部组织疏松,含有较多的亲水基,贮藏期间也较其他禾谷类种子易发热。(2)胚部含脂肪多。其中胚部脂肪含量占全粒的  相似文献   

8.
正种子贮藏是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救灾备荒的重要措施。如果管理不当,会使害虫危害严重,导致种子的生活力降低,数量减少,严重的会使种子霉烂,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损失。不同的作物种子,采取相应的科学管理措施,可提高种植收益。1玉米1.1贮藏特性(1)种胚大、呼吸旺盛、易发热。玉米胚部占种子体积的1/3,且胚部组织疏松,含有较多的亲水基,贮藏期间也较其他禾谷类种子易发热。(2)胚部含脂肪多。其中胚部脂肪含量占全粒的  相似文献   

9.
玉米种子的贮藏特性有4点:第一,玉米种子粒型较大,果穗被苞叶紧紧叶裹在里面,在植株上水分不易蒸发,收获时种子水分多在20~40%。玉米在北方属晚秋作物,收获较迟,如果不及时充分进行干燥,极易发生冻害。第二,玉米种子种胚大,呼吸旺盛,贮藏期间稳定性较差,容易引起种子堆发热,导致霉变。第三,种胚部脂肪含量高、吸湿性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酸败。第四,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0.
一、贮藏特性 1、种胚大,降低了贮藏的稳定性玉米种子属于大胚种子,胚部体积约占全粒体积的1/3~1/5。种胚大使玉米种子呼吸旺盛,贮藏期间易发热,种胚中脂肪含量高,约为全粒的77-89%,脂肪易酸败致使种子不耐高温贮藏;种胚营养丰富,可溶性物质多,种子含水量较高时易滋生霉菌,而且种胚也是仓虫侵害整粒种子的突破口。另外,玉米种子胚乳组织疏松,亲水物质较多,易吸水。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是商水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贮藏不当极易发生霉变、虫害、酸变、低温冻害等不利现象,所以贮藏好玉米对粮食安全有很重要的意义。一、玉米的贮藏特性1.玉米种胚较大,其体积几乎占整个子粒的1/3左右,由于胚中含有较多的亲水基,吸水性较强,且呼吸量较大,在贮藏期间稳定性差,容易引起种子堆发热,且当玉米水分适宜霉菌生长繁殖时,胚部会长出许多菌丝体和不同颜色的孢子,从而导致发热霉变。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适应性强,种植广泛。玉米种子在贮藏中极易发生热霉变和低温冻害,因此安全、有效地贮藏玉米种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玉米种胚的特点1.种胚大,易吸湿。玉米种子的胚属于大胚,体积占整个籽粒的1/3左右,重量占全粒的10%~20%。由于胚中含有较多的亲水基,比胚乳更容易吸湿。玉米种子的呼吸量比其他谷类种子大得多,在贮藏期间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08,(10):26-26
玉米具有水分含量高、成熟度不一致、呼吸旺盛、易发热、霉变等特点,尤其是玉米种子,比其它谷类作物较难贮藏,在贮藏前要做好玉米的降水。主要降水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1玉米种子的贮藏玉米种收获后,贮存时间较长。因为玉米种子具有:种胚大、营养丰富、含亲水胶体多、细胞组织疏松、种胚的脂肪含量高、种胚的成熟不一致、种胚对低温的耐性差等贮藏特性,所以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吸湿,呼吸强度增大而发热霉烂,容易受仓虫、仓鼠的危害,脂肪易酸败产生有抵制作用的物质,低温下易受冻害等。玉米种子在贮藏中由于技术的不当,轻者会使种子活力下降,重的会丧失种子活力失去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玉米籽粒由于胚大、呼吸旺盛,容易引起酸败,造成霉变,又因胚大而易招惹虫害,所以玉米贮藏一直是一个难点.现重点介绍云南省广南贮藏玉米的方法,望对广大农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小麦收获时正逢高温多湿气候,即使经过充分干燥,入库后如果管理不当,仍易吸湿回潮、生虫、发热、霉变,贮藏较为困难,因此必须掌握小麦种子贮藏技术要点。1.严格控制种子入库水分小麦种子贮藏期限的长短,取决于种子  相似文献   

17.
水稻种子贮藏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丹 《现代农业》2014,(8):52-52
<正>水稻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第一大粮食作物,要把握好水稻种子贮藏关,对提高种子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确保农田生产用种安全,确保种子的使用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贮藏期间应掌握以下几种要点:一、贮藏特性稻谷有稃壳保护。在干燥和贮藏过程中不耐高温。新收获稻谷生理代谢强度大,呼吸旺盛,在贮藏开始一段期间,容易导致发热,发芽甚至霉变。稻谷的休眠后熟期短,萌发最低需水量约23%~25%,具有良好的发芽能力,贮藏期间如果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8.
一、玉米的籽粒结构对玉米储藏的影响 玉米的胚约占整个籽粒体积的1/3左右,占全粒重的10~12%,组织疏松,玉米在储藏过程中的许多变化,如吸湿性、生霉、发酸、变苦以及呼吸量大小等关键变化都取决于胚部.玉米的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是通过胚部进行的,干燥的玉米其胚部含水量小于整个籽粒或胚乳,玉米胚部含有整个籽粒中77~89%的脂肪,所以胚部的酸度始终高于胚乳,由于玉米胚部还含有较多的糖分、蛋白质和脂肪,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完整玉米生霉首先从胚部开始.由于玉米的胚大,带菌量、破碎粒多于其他粮食,在保管中比其它粮食更容易发热霉变,轻者品质降低,重者失去食用价值.因此,玉米较其它粮食作物难储藏,在储藏过程中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降低粮食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高寒地区冬季天气寒冷,夏季高温多雨,再加上玉米种子贮藏条件不完善,技术措施不到位,致使玉米种子生活力下降,发芽率降低,甚至丧失使用价值,给种子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针对玉米种子胚大,营养丰富,含亲水胶体多,种胚的脂肪含量高,种胚对不良温度的忍耐性差的贮藏特点,认真做好贮藏期间的  相似文献   

20.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物资,在农作物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油菜种子贮藏期间容易出现发热生霉和生活力下降等问题,因此油菜种子一定要适时收获,贮藏时认真清选,严控水分,选好仓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