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业资源管理》2016,(5):112-117
湿地恢复适宜性评价是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的前提。以北京市蔡家河湿地恢复工程为研究对象,构建湿地恢复适宜性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对蔡家河湿地的恢复潜力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并通过态势分析法确定恢复方案。结果表明:3个拟恢复地块均处于非常适宜恢复状态,植物条件和土地利用类型是恢复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恢复方案设计中,地块1以恢复湿地近自然景观为主,兼顾科普宣教、观赏休闲功能,地块2和地块3则以恢复湿地鸟类栖息地为主要目的。研究表明湿地恢复适宜性评价与态势分析相结合,可有效地对湿地恢复方案进行综合评估,为合理规划湿地恢复目标,确定湿地景观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恢复后的湿地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辽宁省朝阳市凉水河湿地生态恢复为例,在遵循湿地生态恢复地域性、生态学、最小风险性和最大效益、优先性原则前提下,着重从水体生态恢复、湿地植物生态恢复、生境栖息地生态恢复阐述了自然湿地生态恢复对策;从工艺流程、湿地基质和人工湿地植物选择分析阐述了人工湿地生态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20世纪80年代初期,辽宁省朝阳县国有六家子林场油松人工林遭受旱灾的恢复为研究对象,利用林下枯落物中存活的油松种子和林木天然下种为更新种源,通过采取自然修复为主,适当辅以促进种子萌发、出苗和成苗的技术措施,实现了近自然恢复,现已使灾前的单层同龄油松纯林恢复形成了复层异龄高效优质的油松二代林。  相似文献   

4.
以苏州三角嘴湿地公园规划为实例,从地形地貌改造、湿地植物群落的构建、植物物种配置和水生植物的应用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人工湿地植被恢复的方法、措施,为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防护效能,创造优美的湿地景观,从根本上促进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扎龙湿地退化主要原因是湿地缺水,通过生态补水,促进湿地水体、湿地植被、湿地土壤及其鹤类等主要水鸟的恢复,从而使湿地恢复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使其发挥正常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SPOT5卫星影像,结合对典型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市退化林地现状调查研究,分析生态受损及林地退化原因,依照原生植被的组成与结构,以近自然法,采用人工砂田、生态集水等综合技术措施促进退化区域土壤中活性种子萌发、植被恢复,以人工干预重建生态区促进非干预区域生态恢复方式,培育近自然生态系统,并从栽植技术、树种选择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林地恢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柳壕河湿地一方面是承接辽阳市、县城区及周边村镇生活和生产废水的重要河流,另一方面柳壕灌区为辽阳市重点灌区之一,承担着周边近1 300多hm2水田的灌溉任务,同时,柳壕河湿地地处东北亚游禽、涉禽等重要候鸟的迁徙通道上,与辽宁双台河口国际重要湿地隔河相望,是双台河口国际重要湿地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水体修复、栖息地修复等方式恢复湿地生境,将为辽阳县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作为风景园林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类型,天然类城市湿地公园是实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城市天然湿地资源的重要手段.以历时3a建设周期的芜湖市大阳垾湿地公因为例,主要从项目选址、场地调研、生态敏感性分析,以及在此框架下对水系、护岸、竖向、植被、生物栖息地、游览模式等方面进行的单项规划,探讨对天然类城市湿地资源的恢复与重建策略.  相似文献   

9.
油松是山西省重要的人工造林树种,面积大,蓄积量多,做好油松人工林抚育作业,确定合理的采伐强度是提高森林经营质量的基础。通过森林经营试验,研究了油松人工林最适宜的抚育强度。  相似文献   

10.
抚仙湖是我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I类水质湖泊,是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对其进行科学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玉溪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提出近自然恢复、科学营建、合理布局、重点突出、生态功能保护优先的湖滨缓冲带恢复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陡岸生态恢复、近自然型防护带营建、塘、沟透水系统营造等工程措施的实施,建...  相似文献   

11.
以调查辽宁黑山县龙湾水库为例,研究湿地生态旅游对库塘湿地生境的影响。采取水体修复、栖息地恢复、生境岛和隐蔽地建设等方式,恢复湿地生境,将为黑山县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近自然群落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以深圳东滨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深圳市南山区东滨路园林绿化的现状与不足,根据对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的调查,提出“近自然人工植物群落”的营建理念,遵循植物配置原理和方法,在深圳东滨路营建不同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营建中保持群落结构完整性,采用乡土物种和多物种混交.以“近自然人工植物群落”新途径营建的绿地景观效果良好,提高了该地区的物种、群落、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郑璐 《森林防火》2023,(3):117-119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也成为研究热点。为改善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修复受损湿地,以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为例,通过解决湿地生境受损、森林和湿地植被退化等问题,旨在为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修复、生境恢复重建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滇西北的森林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超过一半的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并退化为石漠化裸地、荒草坡、疏林灌丛地、干扰迹地和次生林地,使系统的结构改变、功能降低、内部环境恶化,物种间平衡关系破裂。针对传统的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中存在的造林树种单一、模式单一、缺乏景观观念、自由放牧等问题,提出采用“近自然林业”理论和方法,通过确定恢复策略,采用乡土树种,发展混交林,早期抚育目的树种,天然更新,对林地进行针对性管理等技术手段,以实现滇西北亚高山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潮间带湿地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但随着全球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和人工干预加剧,潮间带湿地面临着退化甚至消失的威胁。聚焦潮间带湿地再自然化生境恢复策略,尝试从时间维度、潮汐动力空间梯度、雨洪淹没和潮汐消落的动态变化中,分析潮间带湿地生境的动态特征及其景观影响因子。以粤港澳大湾区潮间带湿地为例,立足景观生态学,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为构建原则,提出3种潮间带湿地再自然化的生境动态修复策略:保护和修复潮间带湿地的完整性,恢复潮间带湿地的景观风貌和恢复关键性生物生境。  相似文献   

16.
针对2000年发生在朝阳县国有朝阳林场孙家湾工区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人工林火灾,开展近自然恢复技术与成效研究。主要依据枯枝落叶层中具有生命力的油松种子及存活木天然落种,辅以人为措施促其萌发、出苗和成苗完成更新过程。恢复17a后的调查结果表明,现已形成密度为2 565株/hm~2、油松更新木和火灾保留木组成比为5.4:4.6、高度差为3.5m、跨2个龄级以上的复层异龄林。  相似文献   

17.
天童林场在获知德国将向“近自然林业”转轨的信息后 ,根据其原则将其措施应用于当地的森林改造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是中国第一个自觉采用近自然林业方法进行试验的林场。本文介绍了林场的概况、资源以及所采取的森林改造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库布齐沙漠东缘沙地植被近自然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研究了沙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并结合地植物的自然分布规律及其生长的特点,提出了沙地植被恢复中自然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大凌河朝阳城区段为调查单元,通过对其水文水质、土地利用和湿地资源现状、生物资源现状进行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涵养水源、河道整治和湿地恢复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实地调查新邵筱溪国家湿地公园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该公园的湿地资源类型、面积和分布,着重剖析了影响该湿地公园建设的胁迫因子与制约因素,相应阐述了筱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与对策,期望对该公园的保护、管理、建设等方面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