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农业科学》2016,(1):20-22
为探索菜用大豆适宜的硼、钼肥叶面配施用量,以台湾75菜用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硼、钼肥不同配施量对菜用大豆鲜荚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硼、钼肥处理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明显好于对照,其中硼、钼肥配施的菜用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要优于单施硼肥或钼肥,硼、钼肥配施比不施肥处理增产最高达13.0%。适量硼、钼肥配施有利于增加有效荚数、单株粒数,提高菜用大豆2~3粒荚的比例,进而提高产量。综合考虑菜用大豆的鲜荚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台湾75的肥料用量以硼肥用量184.5 g/hm2配以喷施36.0 g/hm2钼肥为宜。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永州贫钼地区与当地大豆品种"五月黄"相配套的钼肥施用方式,以"五月黄"为材料,2017年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5种钼肥施用方式(M1钼肥拌种、M2始花期叶面喷施、M3盛花期叶面喷施、M4钼肥拌种+始花期叶面喷施、M5钼肥拌种+盛花期叶面喷施,对照不施钼肥)对春大豆根系生长、根瘤发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M1、M4和M5处理均能显著增加盛花期大豆主根长、侧根数、单株根瘤数、根瘤干重、根干重,增幅分别达9.95%~12.85%、17.12%~20.56%、39.77%~44.88%、146.88%~159.38%、52.49%~60.83%;M2和M3处理对大豆主根长、侧根数、根瘤数、根瘤干重和根干重均无显著影响。(2)M1、M4和M5处理均能显著提升单株有效分枝数、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增幅分别为9.09%~36.36%、12.28%~13.84%、27.26%~31.06%;M2和M3对大豆单株有效分枝数、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影响,但能明显增加干物质积累量。(3)除M3外,施用钼肥均能显著提高大豆单株有效荚数,增幅为14.87%~23.32%;施用钼肥能显著提高大豆百粒重和产量,增幅分别为6.45%~10.52%和18.13%~31.34%,且较其他处理,M4产量最高;但施用钼肥会降低大豆每荚粒数。试验表明永州贫钼地区适宜的钼肥施用方式为0.8g/kg大豆钼肥拌种+始花期叶面喷施900g/hm2钼肥。  相似文献   

3.
以46份不同来源的春大豆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自然条件下节水胁迫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荚数百粒重株粒重株粒数有效分枝数底荚高主茎节数株高,单株荚数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百粒重、株粒重和株粒数,影响较小的是底荚高、主茎节数和株高。研究结果为宁夏春大豆节水抗旱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硼、钼肥配合施用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硼钼肥对大豆的生长、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施用硼钼肥能显著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提高大豆的株高。与对照相比,施用硼钼肥处理的分枝数、单株荚数、植株干重、产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油研50杂交油菜氮磷钾施用量与产量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油研50杂交油菜氮、磷、钾在不同施肥量条件下与产量的效应分析,采作国际施肥试验3414设计获得油研50杂交油菜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与氮、磷、钾三因素的回归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Y=95.9127+5.5792X1+7.9457X2+2.8831X3-0.3201X1X2+0.1235X1X3-0.0739X2X3-0.1961X12-0.3153X22-0.2746X32;最大施肥量X1=9.96kg/667m2,X2=8.56kg/667m2,X3=8.64kg/667㎡,最大产量Y=170.15kg/667㎡;最佳施肥量得:X1=5.7kg/667m2,X2=8.22kg/667m2,X3=5.21kg/667m2,最佳产量Y=164.76kg/667㎡,N、K肥的当季利用率在"2"水平时最高,分别为12.62%,10.29%,P肥的当季利用率在"1"水平时最高,为7.57%。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在等量氮、磷、钾肥用量条件下,不同锌肥用量对当地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得出了当地最大锌肥施肥量和最佳锌肥施肥量。  相似文献   

7.
选用4个耐荫性不同的宁夏主栽大豆品种(系),对比研究在单作和大豆间作玉米条件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处理的大豆平均有效分枝数减少,降幅为53.78%;平均株高、底荚高分别增加14.39%和6.10%;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分别减少39.9%、30.83%、27.53%;大豆百粒重也有下降,降幅为7.46%。不同种植方式下4个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豆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分枝数、百粒重呈正相关,与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在大豆新品种(系)的选育过程中要把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作为首选对象考虑,同时降低株高和底荚高;提高有效分枝数和百粒重也是提高单株产量的途径之一。本试验中适合单作和间作的耐荫性大豆新品系是宁黄48,单作产量较对照增产26.99%;间作宁黄48产量最高为1 238.7 kg·hm~(-2),较对照增产4.72%。  相似文献   

8.
为大豆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进行净作大豆(T_1),净作大豆+钼肥拌种(T_2,播种大豆前取5g钼酸铵用温水完全溶解,然后加水至0.5kg,即为1%钼酸铵溶液,然后拌种),间作大豆(T_3),间作大豆+钼肥拌种(T_4)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净间作条件下,钼肥拌种大豆能明显改善地上部的农艺性状,T_2处理大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比T_1处理增加28.9%、T_4处理比T_3处理增加15.1%;单株根瘤数T_4处理为47.2个/株,比T_3处理增加24.5%,且比T_2处理增加12.9%;净间作大豆的根系活力分别比相应对照增加55.8%和33.6%,产量分别增加550.25kg/hm~2和340.4kg/hm~2,增产幅度为23.4%和38.03%。钼肥拌种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净间作大豆株高,促进根瘤数增多、根瘤体积增大、固氮能力提高,进而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能力增强,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8个鲜食大豆品种的10个性状进行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主要载荷因子,并构建与鲜荚产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方程。[方法]通过对8个鲜食大豆品种10个有关性状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了与鲜食大豆鲜荚产量相关的性状。[结果]经主成分分析挑选出单株荚重、百粒重、单株荚数3个主要因子与鲜食大豆产量关系密切,并证明与鲜食大豆产量呈线性关系,可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鲜食大豆产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结论]单株荚重、百粒重、单株荚数3个性状主要影响鲜食大豆的鲜荚产量,其数学表达方程为y=816.732+4.145X6-0.718X8-0.985X9(X6:单株荚重,X8:百粒重,X9:单株荚数)。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设置4个处理,研究甘蓝氮肥最佳用量,通过试验对比,在磷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宁城县的甘蓝施肥量为亩施基肥含P_2O_514.0%的粒状过磷酸钙65kg,分三次亩追氮肥60kg,甘蓝经济产量最高为3401.18kg/亩,通过优化施肥量与经济产量之间的关系,在亩施基肥含P_2O_514.0%的粒状过磷酸钙65kg的前提下,得到产量(Y)与追氮肥(X)之间的回归方程:Y=-0.22336570352X2+29.490030151X+2488.571106,理论上,当追氮肥量为66kg/亩时,经济产量最大Y=3461.9,此项试验为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甘蓝氮肥优化施肥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互助县台子乡进行旱地种植蚕豆增施钾肥试验研究,为山旱地蚕豆高产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施N、P肥基础上增施钾肥,能够提高蚕豆株高、分枝数、单株荚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蚕豆产量达到3017-4212kg·hm-2,增产13.8%-39.6%,新增收益1251-3402元·hm-2,产投比达到2.2-6.0∶1。钾肥对产量的效应符合"抛物线"肥料效应方程y=-0.075x2+19.187x+2936.9,(y=产量,x=施K2O量)。该试验条件下,K2O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127kg·hm-2,蚕豆最高产量可达4164kg·hm-2;考虑肥料成本和蚕豆价格,蚕豆的最大利润施钾量为K2O 113.7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大豆高产高效栽培,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肥施用量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对高油大豆的农艺性状影响不大,而对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影响较大.施肥量在150~300 kg?hm‐2时,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产量及脂肪含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蛋白质含量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3.
白浆土地块钼肥施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施肥量的基础上,施入钼肥对大豆物候期及生育性状无明显影响,但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大,其中以施用钼酸铵450 g/hm2效果最好,产量达2 965.0 kg/hm2。  相似文献   

14.
灰色关联分析在春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春大豆的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春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是单株粒重,其后依次是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百粒重、主茎节数、株高、底荚高度、有效分枝.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单株粒重与主茎节数、株高、单株粒数和单株荚数关系最为密切;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单株粒数与主茎节数、株高、单株荚数关系密切.因此,对春大豆的高产育种而言,应在保证适当株高的前提下,要重视选育单株粒重高、单株粒数多、主茎节数多、单株荚数多和百粒重高的品种,同时不要忽略对品种底荚高度和有效分枝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鲜食大豆鲜荚产量相关性状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8个鲜食大豆品种的10个性状进行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主要载荷因子,并构建与鲜荚产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方程。[方法]通过对8个鲜食大豆品种10个有关性状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了与鲜食大豆鲜荚产量相关的性状。[结果]经主成分分析挑选出单株荚重、百粒重、单株荚数3个主要因子与鲜食大豆产量关系密切,并证明与鲜食大豆产量呈线性关系,可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鲜食大豆产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结论]单株荚重、百粒重、单株荚数3个性状主要影响鲜食大豆的鲜荚产量,其数学表达方程为y=816.732+4.145X6-0.718X8-0.985X9(X6:单株荚重, X8:百粒重, X9:单株荚数)。  相似文献   

16.
在庆阳市宁县和盛镇湫包头村(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盛科研基地)进行了大豆鼓粒期初期摘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摘顶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都形成了影响,能够有效增加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荚粒数、百粒重和产量,较不摘顶分别增加18.1%、21.8%、21.8%和13.2%,能够有效降低无效荚数的比例,较不摘顶降低2.91%。说明大豆鼓粒期初期摘顶能够促进产量形成,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NPK不同配比施用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茶青Y=292.1389+11.9551X1+28.6766X2+23.4163X3+0.1297X1X2-0.1058X1X3-0.053X2X3-0.2493X21-2.0434X22-0.8857X23。最大施肥量为N=23.51kg/667m2,P=7.471kg/667m2,K=11.37kg/667㎡,最大产量Y=672.91kg/667㎡;最佳施肥量为N=22.80 kg/667m2,P=7.35kg/667m2,K=11.1kg/667m2,在此最优组合下,可信度达95%的置信区间茶叶产量为672.68kg/667m2。N肥的当季利用率在"2"水平时最高,为22.57%;P肥的当季利用率在"1"水平时最高,为43.57%;K肥的当季利用率在"2"水平时最高,为45.64%。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钾处理对鹰嘴豆产量、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建立肥效模型,提供能够有效增产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集成鹰嘴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2019~2020年以白鹰1号为材料,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试验地常用施肥量为N:58 kg/hm2、P2O5:69 kg/hm2、K2O:60 kg/hm2。设氮、磷、钾4个施肥水平为0(不施肥)、1(常用施肥量×0.5)、2(常用施肥量)、3(常用施肥量×1.5)。调查鹰嘴豆生育日数、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干重、根长和产量等指标,研究不同氮、磷、钾处理鹰嘴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变化,拟合并优化氮、磷、钾施肥效应进行方程,分析氮、磷、钾肥对鹰嘴豆产量和农艺性状单因素和互作效应,分别得到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下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量。【结果】鹰嘴豆生育日数、主茎分枝数和单荚粒数受肥料施用量变化影响较小,单株荚数和百粒重共同决定了产量。N2  相似文献   

19.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参加河南省夏大豆比较试验的20个品种的产量与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度分析,以探索河南省夏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大豆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为:有效分枝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株高>主茎节数>底荚高>有效荚数>百粒重。对夏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有效分枝数,其次是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株高和主茎节数,底荚高、有效荚数、百粒重对产量制约力依次变小。这一结果可为河南省夏大豆新品种筛选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不同肥力水平的红黄泥田上,氮、磷、钾3因素4水平的15个处理对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得出最大产量施肥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肥力水平田施氮量越高,水稻株高、有效穗、穗粒数、实粒数占优势,理论产量越高,高肥力水平红黄泥田最佳施肥量N=12.89千克,P2O5=2.39千克,K2O=10.91千克,最佳产量为580.9千克;中肥力水平红黄泥田最佳施肥量N=13.806千克,P2O5=2.316千克,K2O=6.926千克,最佳产量为520.7千克;低肥力水平红黄泥田最佳施肥量N=16.643千克,P2O5=2.95千克,K2O=6.328千克,最佳产量为479.5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