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霍乱又名鸭巴氏杆菌病或鸭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其次是呼吸道和眼结膜。各品种、各日龄鸭均可感染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发病急,死亡迅速,死亡率可高达60%。以5~9月份为主要发生期,给养鸭户带来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 ,是近年来最常见的雏鸭疾病之一。它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以侵害雏鸭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 ,对肉鸭饲养、蛋鸭育雏危害严重。1 发病特点1 .1 感染年龄严格 通常以 2~ 8周龄雏鸭易感 ,1周龄内、8周龄以上不易感染。临床可见同一鸭场 ,雏鸭发病而 58日龄以上的鸭则未见发病。1 .2 感染途径广泛 以呼吸道、皮肤伤口感染为主 ,此外 ,被病菌污染的饲料、饮水等也可感染发病。临床情况表明 ,饲养管理不当 ,不良环境条件 ,常可促其发生与流行。1 .3 发病急骤 临床可见鸭群中个别雏鸭…  相似文献   

3.
正巴氏杆菌病也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以突然发病、下痢、败血症及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病程较长时表现为关节炎、呼吸道炎,低死亡率。1流行特点传染源:病禽、带菌禽。传染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或皮肤外伤传染。易感家禽:各种日龄鸭、鹅均易感。30日龄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高产禽和肥壮的健康禽多发,死亡率相对较低。传播媒介:病  相似文献   

4.
一、鸭疫巴氏杆菌病(一)病性与流行特点鸭疫巴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鸭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各品种和各日龄段的鸭都能感染,主要发生于2—4周龄的雏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发,突然受寒能引起带菌鸭群暴发。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损伤感染。育雏期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饲料营养不足,特别是缺  相似文献   

5.
<正>鸭霍乱(又称摇头瘟)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热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急、死亡快、拉绿色稀便为其临床特征。随着养鸭业的发展和养殖数量的增加,鸭霍乱危害也日益明显。1.流行特点鸭霍乱以30日龄的雏鸭发病较多,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因为在这两个季节气温较高、多雨潮湿、天气骤变。病  相似文献   

6.
正鸭病毒性肝炎简称鸭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速度非常快的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4周龄以内的雏鸭,5~15日龄之间的最容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死亡率高时,可达90%以上。病雏鸭的主要特征是不能站立,频频抽搐,羽毛蓬乱等。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30日龄内雏鸭,5~15日龄的比较容易感染发病,成年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导致山东某鹅场种鹅发病的病原.从病死鹅肝脏、心脏中分离并纯化细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鉴定、PCR和致病性试验等进行鉴定.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1.2×109 CFU/mL的菌液10倍系列稀释后,接种11日龄健康雏鸭后,该分离菌株对11日龄健康雏鸭的LD50为10-4.5 CFU/mL.死亡雏鸭的剖检病变与病死鹅类似,并分离出形态特征完全一致的菌落.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十二指肠绒毛断裂、脱落、肝细胞脂肪变性、心肌纤维断裂为特征.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氧氟沙星等较敏感.山东某鹅场中发病病原经分离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为禽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特点及症状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李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家鸭、火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1~8周龄鸭对本病敏感,但多发于10~30日龄雏鸭。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常因引进带菌鸭而发生流行。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蹲伏、缩颈、头颈歪斜、步态不稳和共济失调,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随着病程  相似文献   

9.
采文华  刘伯虎 《吉林农业》2011,(10):183-183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主要会对2—7周龄雏鸭造成危害的一种传染病。近日,作者接诊一例17日龄蛋雏鸭爆发传染性浆膜炎的病例,经过5天的治疗,前后共死亡苗鸭200余只,现将诊治情况总结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鸭疫巴氏杆菌病等;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雏鸭群感染可导致大批发病和死亡。建阳市于上世纪90年代发现本病,随后成为长期危害肉鸭养殖业的一种最常见细菌病。过去治疗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1.
陈爱珍 《福建农业》2005,(11):30-30
鸭霍乱病又称鸭出败、鸭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传染病。该病在本地区流行有不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为主要流行季节。从发病的年龄来看,各种日龄均可发生,但以1个月龄以上鸭发病率较高。根据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该病。一、发病病因该病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禽型菌株,系一种不溶于血的格兰  相似文献   

12.
<正>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均可发生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猪发病无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但以中小猪易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本文介绍了一例产后母猪感染巴氏杆菌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试验室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猪巴氏杆菌病又叫猪肺疫,俗称"锁喉风"或"肿脖子瘟"。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性或散发性和继发性传染病。猪发病无明显的季节、年龄和性别差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中小年龄的猪发病率和死亡较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有的高达95%,有的低于15%。耐过的鸭成为僵鸭,生长和发育受到阻碍。一、流行病学病鸭及隐形带毒成鸭是主要传染源,在自然条件下,本病只发生于雏鸭,雏鹅亦可感染。主要是3  相似文献   

14.
正鸭疫里氏杆菌是导致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主要病原,感染家鸭、野鸭、雏鹅、火鸡和野鸡及多种其他鸟类。该病是一种接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为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传染性浆膜炎和鸭疫巴氏杆菌病等。目前各养鸭省区均有发生,发病率与死亡率特别高,是危害养鸭业的  相似文献   

15.
疾病防治篇     
肉鸭传染性浆膜心包炎防治技术荣 庚 鸭传染性浆膜心包炎是由于鸭感染了鸭疫里氏杆菌所致的一种常见易发接触性致死性的败血症,该病在海南省各地流行,主要感染2-7周龄的雏鸭,尤以2-3周龄雏鸭死亡率特高,7日龄内和8周龄以后的肉鸭极少遇见。因为海南气温高,雏鸭下水早(多为3日龄下水游戏),池塘多数养有鲳鱼,鲳鱼常咬伤雏鸭的脚蹼,经皮肤外伤而感染此病的占85%左右。因海南白天与夜间的温差很大且夜里有微风,养鸭户95%以上将雏鸭放在小棚里过夜(没有任何保温措施)而导致雏鸭常在10-15日龄出现感冒,此时鸭疫…  相似文献   

16.
正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类急性、败血性传病。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危害家禽养殖业的主要疫病之一。2016年6月,川北某肉鸡养殖场肉鸡发生急性、大批量死亡,经诊断为巴氏杆菌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主诉:该场共饲养肉鸡680只,日龄为92d,前期已按照免疫程序接种过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6月7日,鸡  相似文献   

17.
禽霍乱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家禽传染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禽出败,其特征是:急性型表现为剧烈下痢和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型表现为呼吸道炎、肉髯水肿和关节炎,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低。本病对各种家禽包括鸡、鸭、鹅和火鸡都有易感性,在鸭群中常呈流行性,1月龄以内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一旦发生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将禽霍乱的综合防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1、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雏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发,以危害雏鸭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2~4周龄的雏鸭发病较多,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伤口引起感染,饲养条件差、拥挤、空气混浊、潮湿、卫生差、饲料单一、营养水平低的鸭群更易感染此病.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自然爆发时仅发生于雏鸭,发病率可高达100%,主要为3周龄以内的雏鸭,以4~8日龄最为易感;雏鸭的死亡率则差别很大,从20%到100%,随着雏鸭日龄的增长与机体免疫水平的提高,死亡率逐渐降低。4周龄以后的雏鸭发病率和死  相似文献   

20.
<正>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征。1流行特点1.1易感动物。本病主要发生于1~3周龄雏鸭,特别是5~10日龄雏鸭最多见,成年鸭有抵抗力可成隐性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