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依据贵州省乌蒙山区的气候特点和牧草种植需要,用北林202紫花苜蓿与黔南扁穗雀麦、黔草4号鸭茅分别进行混播试验,从生育期、产量、营养品质、饲用价值等方面对混播群体与3种牧草单播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北林202紫花苜蓿与黔南扁穗雀麦、黔草4号鸭茅这2种不同禾本科牧草混播后的增产效益。结果表明,混播群体较黔南扁穗雀麦、黔草4号鸭茅单播牧草鲜草产量分别提高7.57%、8.00%,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4.01%、15.34%。综上所述,北林202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既能提高牧草产量,又可提升牧草饲用价值,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选择贵州省独山县、道真县、毕节市、松桃县4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市)为试点,以普那菊苣为对照品种,对黔育1号菊苣进行了大田生产试验。旨在通过对在不同地区种植的黔育1号菊苣鲜、干草产量的测定,来明确黔育1号菊苣的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其将来大面积用于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4个试点生产试验中,黔育1号菊苣的产量均较高,其在独山县、道真县、毕节市、松桃县的平均鲜草产量为95001.6 kg/hm2以上,普那菊苣的平均鲜草产量为83732.0 kg/hm2,黔育1号菊苣比对照品种普那菊苣平均增产13.4%。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扁穗冰草混播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依据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和牧草种植需要,用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扁穗冰草分别进行混播试验,对混作复合群体与三种牧草单播时在形态、产量、营养品质、饲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紫花苜蓿与这两种不同禾本科牧草混作后的增产效益。结果表明,混播群体较禾本科单播群体草地利用效益分别提高12.71%和23.13%,牧草产量分别提高7.27%和15.46%,混播既便于牧草贮藏与利用,又可提高牧草的饲用价值,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金花菜与燕麦间作对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江淮地区最佳的人工牧草种植模式,设置5种不同牧草间作播种比例研究金花菜与燕麦间作对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金花菜和燕麦间作中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花菜与燕麦间作各农艺性状与牧草产量的关联度顺序为:燕麦株高金花菜株高燕麦旗叶长金花菜叶长燕麦茎叶比金花菜分枝数。金花菜播种比例高的间作处理与燕麦单播处理相比,其所获燕麦的产量及品质明显改善。与金花菜单播模式相比,金花菜播种比例高的间作处理对金花菜牧草品质影响不大,而在燕麦播种比例高或播种比例相等的处理中,金花菜株高下降明显,粗蛋白含量下降至11.60%~14.56%,相对饲用价值下降至151.74~155.15。在各处理中,金花菜与燕麦间作比例为2∶1的处理干草产量与饲用价值最高,总干草产量达2177.42g/m~2,与燕麦单播相比增加了28%,土地当量比为1.80;燕麦与金花菜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4.28%、26.29%,相对饲用价值分别为172.61、151.03;这个间作模式为江淮地区最佳的人工牧草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岩溶石漠化区牧草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菊苣Cichorium intybus、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n×P.pureum、类玉米Zea diploperennis、混播牧草(菊苣、杂交狼尾草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No.2)、黑麦草Lolium perenn、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白三叶Trrifolium repens为对象,研究了其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刈割时株高与产量大小的关系,旨在为岩溶石漠化区选择适宜的牧草种类以及牧草的合理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刈割高度对杂交狼尾草、类玉米、黑麦草和白三叶产量均有显著影响,而对菊苣、混播牧草和紫花苜蓿的影响较小。不同刈割时期牧草鲜、干草产量有显著差异,表明各种牧草无论是鲜草产量还是干草产量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杂交狼尾草适于在牧草高产季节用于青贮,是解决冬季缺草的有效途径之一。仅刈割了3次的类玉米除7月鲜、干草产量与菊苣和杂交狼尾草差异不大,8月与10月鲜、干草产量仅为菊苣和杂交狼尾草的50%和30%。与单播牧草相比,混播牧草具有产量较为稳定的优势。类玉米死亡后轮作的黑麦草、混播牧草死亡后轮作的紫花苜蓿以及同期种植的白三叶均可以作为轮作牧草,不仅可以充分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而且可以丰富牧草种类,是春秋季畜禽的良好草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我国半干旱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豆科牧草适宜间作模式,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紫花苜蓿单作为对照,研究紫花苜蓿/3种豆科牧草(毛苕子(Vicia villos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和豌豆(Pisum sativum))间作对土壤水分、杂草、捕食性节肢动物、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食物当量的影响。与紫花苜蓿单作相比,紫花苜蓿/毛苕子、紫花苜蓿/箭筈豌豆和紫花苜蓿/豌豆间作的紫花苜蓿全生育期干草产量分别提高30.2%,45.2%和61.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1,8.8和12.1 kg·hm-2·mm-1,食物当量分别提高26.74%,19.96%和53.28%。紫花苜蓿/豆科牧草间作显著降低土壤贮水量(P<0.05)、杂草密度和生物量,显著提高田间捕食性节肢动物密度、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食物当量,尤其紫花苜蓿/豌豆间作。紫花苜蓿/豌豆间作更有益于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和保持作物产量,可作为我国半干旱区可持续农业1种可行有效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对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2种牧草在单播和混播(分别占单播量30%和70%)的情况下的生长动态进行分析,探讨2种牧草在不同播种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和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单播或混播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的生长均呈"S"型动态模式,可以用回归方程来表示,生长最快在4月15日到5月15日的抽穗扬花期和现蕾开花期;(2)成熟期混播牧草的生物量为1137.45gDM/m~2,比无芒雀麦单播提高了11.16%(P0.05),比苜蓿单播下降了2.83%(P0.05)。研究结果提示,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混播和各自的单播相比,有利于无芒雀麦的生长和牧草生产,而对苜蓿的牧草生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西藏林芝河谷地带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与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Alexeev)混播对草地产量和牧草品质的影响,以单播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了不同茬次牧草的生产性能和营养指标。结果表明:混播干草产量分别达14 917.05 kg·hm-2,13 288.82 kg·hm-2和8 729.86 kg·hm-2,显著高于单播产量。牧草混播第1至3茬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07%,13.62%和20.50%,显著高于单播高羊茅,低于单播紫花苜蓿;平均粗脂肪含量达2.24%,显著高于单播处理。牧草干重与粗纤维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粗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处理(茬次)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排序结果为A3>B3>C1>A1>A2>B2>B1>C2>C3。2种牧草混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在林芝河谷地带广泛栽培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牧草引种观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峡库区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大力发展草地育牧业,是推动库区产业发展和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试验引进12个国内外牧草品种,以生态适应性和鲜草产量为主要指标,筛选出了7个适合库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分别是菊苣、紫花苜蓿、白三叶、苇状羊茅、高丹草、巴东红三叶和多花木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青海西宁地区开展23个紫花苜蓿种植对比试验,为后续紫花苜蓿的进一步选育选择后备材料。通过紫花苜蓿的品种比较试验,开展物候期观测、牧草品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青大1号和CAL-6902紫花苜蓿返青率分别为91.34%、90.45%,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P0.05)高于其他品种;青大1号、北林204、WL354HQ、金皇后及CAL-6902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超过20%,北林204和金皇后相对饲喂值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通过分析其他营养指标,金皇后和CAL-6902紫花苜蓿营养成分均衡。综上所述,CAL-6902紫花苜蓿是比较优异的后备选育品种。  相似文献   

11.
在西藏河谷区以箭筈豌豆与黑麦为材料,开展混、间播种植方式的比较研究,通过对牧草产量和饲用品质的测定分析,探讨适宜当地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箭筈豌豆和黑麦混播、间播处理使箭筈豌豆的有效分枝数和生物量受到抑制,黑麦有效分蘖数增加,生物量显著提高;相对于间播,混播更能表现出利于增产的种间关系,更利于增强种间正相互作用而减弱负相互作用,箭筈豌豆在混、间播条件下处于竞争劣势,大多数处理中其RY值小于1,黑麦在混、间播条件下处于竞争优势,大多数处理中其RY值大于1;由于不同牧草的生态位分化和种间互作关系,牧草的资源利用率提高,相比单播,适宜的豆禾牧草混、间播处理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箭筈豌豆和黑麦2:1间播的鲜草产量(5253 g·m-2)和20%+80%混播干草产量(1572 g·m-2)最高,但混播处理的产量总体优于间播处理;箭筈豌豆与黑麦混、间播处理使混合牧草的饲用品质相比禾本科牧草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间作对牧草根系生长特性和碳、氮代谢特征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紫花苜蓿、小黑麦、燕麦、玉米、甜高粱5种单作模式为参照,对紫花苜蓿/小黑麦、紫花苜蓿/燕麦、紫花苜蓿/玉米和紫花苜蓿/甜高粱4种间作模式进行了研究,采用目前先进的微根管观测系统并结合计算机成像技术对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单作及间作下根系的生长状况进行了原位观测,并且对4种间作模式下碳、氮代谢关键酶及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单作还是间作,根系参数与碳、氮代谢各指标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根长、根表面积均与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根系特性与碳、氮代谢具有一致性;4种间作模式下禾本科牧草的根长、根表面积等根系参数明显优化,而紫花苜蓿根系特性与单作相比表现不一,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其根系特性受到了明显地抑制(显著低于单作),表现为竞争弱势,而与小黑麦和燕麦间作的紫花苜蓿则未受影响;4种间作模式下禾本科牧草功能叶RuBPCase和NR活性与单作比均显著性增加,而紫花苜蓿功能叶RuBPCase和NR活性与单作相比趋势不尽相同,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其RuBPCase和NR活性显著低于单作,而与小黑麦和燕麦间作的紫花苜蓿则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供试牧草根系特性和碳、氮代谢特征表现趋势一致;在4种间作模式下根系特性和碳、氮代谢特征均表现为禾本科牧草优于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这2种间作模式下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3.
燕麦间作箭筈豌豆效应对后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2007年,对燕麦(Avena sativa L.)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不同间作比例下的产量和氮素营养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对燕麦产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箭筈豌豆产草量影响较小:燕麦与箭筈豌豆按3:1间作土地当量比大于1,具有明显产量优势(P<0.05),2006和2007年间作燕麦产量分别比单作提高12.2%和16.8%;燕麦植株的含量氮提高了1.6%~6.8%;间作后茬复种燕麦产量极显著高于连作(P<0.01),其产量是连作燕麦的1.1~1.5倍,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可改善土壤肥力,为后茬作物生产提供养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末茬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套种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的牧草种植模式为对象,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测定紫花苜蓿行距为30 cm和40 cm、燕麦播种日期为苜蓿第二茬刈割后7天和11天、燕麦播种品种为早熟品种(领袖)和晚熟品种(贝勒)的生长特性和产量,分析0~10 cm,10~20 cm,20~30 cm土壤的常规理化性质和有机碳含量,研究紫花苜蓿套种饲用燕麦的种植模式对植物生长、生产、土壤养分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套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苜蓿行距40 cm、苜蓿二茬刈割后第7天播种早熟品种燕麦的种植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能够极显著地降低0~10 cm,10~20 cm土层的pH值(P<0.01),极显著地增加各土层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机碳的含量(P<0.01),而株高、生长速率、存活率、返青率与单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合理的间套作模式(包括时间和密度),将有利于土壤养分和饲草产量的增加,且有机碳可以作为评价套作系统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红枣(Ziziphus jujuba)?||苜蓿(Medicago sativa)间作(JA)、苜蓿单作(SA)、红枣单作(SJ)?3种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以及土壤微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间作条件下,土壤pH总体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土壤碱解氮含量表现为SA?>?...  相似文献   

16.
探究间作带幅设计对玉米/苜蓿间作群体光环境特征、产量及光能利用效率(LUE)的影响,提出黄土高原旱作条件下玉米/苜蓿间作群体最佳带幅比例。研究设置了玉米单作(SM)、紫花苜蓿单作(SA)以及玉米/紫花苜蓿1∶2(I_(12))、2∶2(I_(22))和2∶4(I_(24))间作5种种植模式,并采用田间试验和数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测定了玉米和苜蓿的干物质产量及作物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等指标;建立了考虑光线入射角度和群体冠层结构几何关系的玉米/苜蓿间作群体辐射传输模型,并用实测值对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2018年,单作处理的苜蓿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间作处理(P<0.05),而在2019年各间作处理苜蓿的干物质分别比单作高197.8、180.3和197.0 g·m^(-2);处理I_(12)、I_(22)和I_(24)两年总的玉米生物量比SM处理高12.1%、0.9%和23.9%。所有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在2019年均大于1.0,表现出间作优势。辐射传输模型可准确模拟玉米/苜蓿间作群体冠层底部的光合有效辐射,间作群体光合有效辐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9.0和66.6μmol·m^(-2)·s^(-1)。除玉米和苜蓿生育前期及玉米收获后,不同间作处理苜蓿群体冠层上方的PAR均低于单作苜蓿。2018和2019年I_(12)、I_(22)和I_(24)间作处理玉米的光能利用效率分别比单作处理高52.5%、9.3%、51.7%和28.5%、9.6%、21.0%,而间作苜蓿的LUE仅在2019年显著高于单作19.2%、32.4%和20.9%(P<0.05)。因此,合理的玉米/苜蓿间作带幅搭配可改善苜蓿的光照环境,提高其光能利用效率,尤其是玉米/紫花苜蓿2∶4间作群体光能利用效率和产量优势显著,建议在具有类似气候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苜蓿+玉米间作系统饲料生产潜力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不同苜蓿+玉米间作模式下营养物质生产能力及其瘤胃可降解养分产量的差异,从而对玉米+苜蓿间作系统饲料生产能力作出合理的评定。试验设苜蓿、玉米行数比分别为2∶2,3∶2,4∶2,5∶2四个间作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其所占间作面积比分别为33%∶67%,43%∶57%,50%∶50%,55%∶45%,玉米、苜蓿单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各处理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产量、养分瘤胃降解率,从而可以对不同间作模式下可降解营养物质产量及总可降解养分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对不同间作系统饲料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苜蓿+玉米间作系统与玉米和苜蓿单作系统相比,提高了单位间作面积总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的产量,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和瘤胃可降解养分产量,具有更高的饲料生产潜力,是一种可行的饲料生产模式,本试验条件下5∶2间作模式表现出最佳的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