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蹄叶炎是指蹄真皮弥漫性、无败性炎症,常发于家畜尤其是马骡两前蹄或两后蹄,有时单蹄或四蹄同时发生。该病病因目前还没确定,一般认为属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由于精料过多引起消化不良、毒素吸收过多、局部血液循环紊乱而引起的。过劳、过度使役、寒冷、蹄部保护不善等可诱发该病。还可继发于流感、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疝痛等疾病。1症状1.1急性蹄叶炎体温升高、达40~41℃,呼吸、脉搏加快,分别为50~60次和80~120次;患蹄疼痛、不敢负重,两前蹄患病站立时,头颈高抬、患蹄前伸以蹄踵着地、后肢伸于腹下。两后蹄患病站立时,头颈低下、患蹄前伸以蹄踵着地、前肢向后曲于腹下。强迫其运动时患肢呈急速短步的紧张步样;患蹄特别  相似文献   

2.
<正>黑龙江省地处北疆,四季分明,物产丰富,誉有北大仓的美名。随着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深加工,促使养殖业特别是养牛业的快速发展,截止至2015年末,全省奶牛和肉牛存栏数1 693万头。规模化养殖小区如雨后春笋遍布东北大部分地区,小规模饲养场和农户散养也到处可见。由于其缺乏饲养技术,圈舍棚栏设置简陋,导致牛易患蹄叶炎。牛的蹄叶炎是在蹄壁真皮弥漫性无菌性浆液性炎症,炎症多发生在蹄尖壁的真皮,也可发生在蹄侧壁、蹄踵壁的真皮。常见两前蹄同时发病,一蹄或四蹄发病则较少见。本病  相似文献   

3.
张华 《新农业》2011,(6):25-25
奶牛蹄叶炎是指蹄真皮弥漫性、腐败性炎症,常见且多发。奶牛一旦患病,站立不稳、行走困难、病蹄不能负重;随着病情发展,卧地不起,采食量明显降低,产奶量也开始下降,甚至停产,严重者只能淘汰。  相似文献   

4.
奶牛蹄叶炎是发生于蹄壁真皮的乳头层和血管层的局限性、弥漫性、浆液性、无菌性炎症,多发生于青年牛及胎次较低的牛,呈散发的特点,但也有群发现象。本病是引起奶牛跛行的主要疾病,常侵害前肢的内侧指和后肢的外侧趾,其它指(趾)也可发病。  相似文献   

5.
用血管铸型法研究了马蹄静脉构型。结果是:马蹄静脉分为真皮外静脉系和真皮内静脉系。真皮外静脉系分为深浅两组。深组有轴平行静脉、终端静脉、蹄软骨内侧静脉网和指固有静脉后部吻合支;浅组有独立浅静脉、蹄冠静脉、蹄冠下静脉和蹄后静脉。真皮内静脉系:肉冠、肉壁近侧部有双层静脉网;肉壁远侧部、肉底、肉叉为单层静脉网。肉底静脉网呈多边形小环,靠近蹄匣增殖区静脉较粗。全部蹄静脉互相吻合成完整的立体网。大部静脉内缺乏瓣膜。蹄踵部静脉血有双重输出路线。蹄的震动和负重力是蹄静脉血回流的一种有效力。  相似文献   

6.
所谓栽蹄病(又叫滚蹄、突球),乃为慢性属腱炎(指(趾)深屈腱炎),在长期患病过程中,患肢结缔组织增生,硬固、腱肥厚似假骨,由于癜痕收缩而造成腱短缩,引起腕关节及指关节的腱性挛缩,则表现为腱性突,球(栽蹄、滚蹄)。轻度栽蹄,运动时,以蹄尖着地,蹄踵,蹄底悬空;重度栽蹄,球节前突,  相似文献   

7.
主枕的枕底为前尖后宽略呈三角形,其后方无毛处与皮肤的界限不清。枕的厚度,表皮层为最厚,枕皮下层次之,真皮层为最薄。主枕的枕底,外侧的(第四)都略高于内侧(第三)的。悬枕的表皮层和真皮层的厚度二者略等。悬枕各层的厚度及大小,都是第五大于第二的。主蹄的蹄冠比马的明显并特别宽大,其高与蹄壁的高度略等。在蹄冠的下三分之二处,有比蹄壁更为致密的角小叶。蹄壁外观略呈三角形,其表皮层的厚度于蹄尖处为最厚。叶状层有发达的角小叶。蹄底呈弯镰刀形,尖向后上,它的白线不如马的显著。两个主蹄的蹄尖大部都有内向的趋势,而外侧(第四)的蹄尖都向前伸出。蹄壁与蹄底之间的角度,后蹄略小于前蹄。悬蹄是第二都小于第五,呈圆锥形,锥尖向下。悬蹄的蹄底不与地面平行。指(趾)间面的蹄壁向着背侧。第二指(趾)的蹄尖离地面的距离都高于第五指(趾)的。  相似文献   

8.
蹄叶炎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将给饲养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一)西医诊断与治疗1、病因多为采食高能量的饲料,引起轻度瘤胃酸中毒,乳酸内毒素及其它血管活性物质通过瘤胃吸收到蹄部而引起。2、临床症状急性蹄叶炎两前肢或后肢跛行明显,前肢常向前伸出,后肢  相似文献   

9.
牛蹄叶炎为一种常见病症。按其病因,可分局限性或弥慢性无败性、蹄叶炎与风湿性蹄叶炎二种,前者中医将它称为败血凝蹄,后者叫做痹症,临床检查时,虽然两者病因特异,但是其症状除了局部发热与无热不尽相同外,患畜罹病肢的疼痛和跛行,以及可有炎性产物积聚局部所致之肿胀,乃是症状  相似文献   

10.
肢蹄病是山羊多发疾病,不仅影响放牧采食,且经常由于诊断不及时,治疗不合理转为顽固性或慢性病,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分析导致山羊跛行的弓形腿病、关节病和蹄叶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法与防控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肉牛蹄叶炎是一种病因比较复杂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全身代谢紊乱而导致局部病变。肉牛蹄叶炎是指蹄壁发生浆液性、弥漫性炎症。牛患病后会出现明显跛行,不安、疼痛、食欲减退、饲料报酬下降、生产性能显著降低、体重变轻等情况,甚至还能导致蹄底溃疡、蹄变形及白线病等其他蹄病的继发,严重时可导致提前淘汰,严重损害养牛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作者从该病的病因进行总结,主要介绍了正常生产中如何进行治疗与预防措施,以期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2.
奶牛腐蹄病是指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过程的一种疾病,常发生在乳牛的后蹄,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浓,角质溶解,病牛疼痛、跛行,必须及时防治。 一、临床症状 1、初期表现为成年泌乳牛后蹄不负重,站立时患蹄球关节以下屈曲,频频换蹄、打地或踢腹。跛行逐渐明显,不敢踏地,蹄冠部潮红、肿胀、疼痛,后期形成“三蹄跳行”,喜卧且食欲减退,产奶量急剧下降,精神沉郁,消瘦,不发情。  相似文献   

13.
羊腐蹄病是一种以蹄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多雨、潮湿季节易发、多发。 1病情介绍 黑龙江省鸡东县下亮子乡某村养羊户共饲养300余只羊,在山上放牧饲养。2008年7月份雨水较多、圈舍清理不及时.羊群逐渐有腿腐病,跟不上群现象,严重的两肢或多肢腐、站立困难,直至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14.
正1假蹄底临床特点:去除奶牛松解的蹄角质后露出覆盖在真皮表面的一薄层上皮样角质,分离的角质常被称之为"假蹄底"。在一些患急性真皮炎的病例,角质生长可暂时完全停止,从而产生第二蹄底或假蹄底,这样的病例没有刺伤或白线病的表现。治疗要点:去除已松解的假蹄底角质以刺激角质生长。2蹄踵脓肿临床特点:疏于治疗的蹄溃疡可蔓延到更深层组织:在趾的纵切面中,可见舟骨、深屈腱和蹄关节附近的趾枕发生化脓性感染。这种有时被称为关节后脓肿的疾病,需  相似文献   

15.
迪卡白种公猪肢蹄病的调查与蜂胶防治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某工厂化养猪场的迪卡白种公猪40头进行了肢蹄病的观察、诊治和预防,结果:(1)在40头种公猪中发现32头患有不同程度的肢蹄病变(占80%)。在32头患猪中严重和有跛行的9头(占28.13%),前肢肢跡病17头(占53.13%),后肢肢蹄病29头(占90.63%);(2)所检出的肢蹄病按其发生部位和病变不同,共有26种之多。其中在蹄趾(指)部位的病变有蹄壁磨损、蹄踵腐损、蹄踵青肿、趾(指)间腐烂、趾(指)间增殖、蹄裂、假性蹄裂、趾(指)底腐损、蹄冠脓肿、白绒病等20种。在肢体关节部位的病变有腕关节皮肤磨损、感染化脓与关节炎、附关节皮肤磨损、化脓与关节炎等6种;(3)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猪栏环境与地面的质地不良直接引起患部的磨损。继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坏死梭状杆菌和化脓棒状杆菌;(4)在防治方面采取以蜂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牛腐蹄病是蹄真皮和角质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过程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真皮的坏死与化脓,角质的溶解,疼痛、跛行。以后蹄多发,成年母牛发病最多,雨季最为流行。1病因1.1饲养管理不当,日粮不平衡如精料过多,粗饲料不足;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蹄角质疏松。1.2病原微生物侵入感染最常见的有坏死杆菌、  相似文献   

17.
蹄病是危害奶牛业的三大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牛的蹄病中95%发生在奶牛,欧洲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5.5%,其中88%是蹄病[1]。在奶牛的蹄病中,41%的病例是蹄叶炎,72%的动物至少有一个蹄发病。  相似文献   

18.
奶牛肢蹄病已成为现代奶牛饲养过程中严重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疾病之一。奶牛由于体重大,蹄部作为奶牛活动的重要支撑器官,很容易发生病变,发生蹄病后,明显影响奶牛运动和采食能力,影响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严重者甚至被过早淘汰。奶牛发生蹄病早期具有隐蔽性,不具备临床症状,严重时表现是跛行,治疗困难,造成奶牛过早淘汰,影响经济效益。该文对奶牛蹄部生理解剖结构进行说明,并对奶牛肢蹄病中危害较大的蹄叶炎及腐蹄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常见诱发因素,提出相应防控意见,为奶牛养殖场户及相关从业者提供防控思路,以期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1白线病白线是蹄底角质和蹄壁的结合部。白线由不含角小管的角质构成,与含角小管的蹄底和蹄壁相比,更为薄弱。真皮的病变可引起白线角质质量下降,从而导致白线疾病。白线是蹄壳的薄弱部位,最易藏污纳垢,发生感染。白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真皮疾病引起角质不健康所致。许多病因可引起真皮炎,包括损伤(如圈舍地面躺卧不适,牛只长期站立,或采食和挤奶时间过长)、饲粮(瘤胃酸中毒引起生物素维生素B_7合成减少,导致白线角质不健康)和  相似文献   

20.
肢蹄病是指动物机体骨质疏松造成的四肢变形及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蹄变形、腐蹄病(蹄间或蹄腐烂)、蹄叶炎等疾病的总称,其发病率一般为20%左右,有的高达40%以上。奶牛患肢蹄病,轻者行走困难,运动跛行,重者卧地不起,产奶量大幅度下降;且病牛很快消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