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质谱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种组学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研究领域用以深入探究细胞或组织中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模式及调控机理。转录组测序和蛋白质谱技术是当前研究基因和蛋白功能的主要技术手段,但因从mRNA到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受到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翻译及翻译后水平等多种不同水平的调控影响。转录组结果和蛋白组结果二者间相关性较低,匹配度较差,无法对基因和蛋白的功能及调控途径进行最为有效的机制分析,而翻译组学技术作为蛋白质组学与转录组学之间的"桥梁",可以提供参与核糖体翻译过程的RNA信息,显著增加了RNA和蛋白质之间的相关性,揭示了RNA到蛋白质的中间进程,为阐释转录本丰度与蛋白质丰度之间差异原因,分析遗传信息从核苷酸到氨基酸的过程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介绍了目前翻译组学中最常用的四种技术方法的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以期为将来利用翻译组学技术手段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家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s)基因Spi1、Spi2与家蚕雌雄丝物质合成差异的关系,应用RT-PCR、实时定量PCR以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比较了6个家蚕品种幼虫丝腺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并测定茧层率。结果显示,Spi1基因在家蚕幼虫5龄中后期开始表达,其中在中部丝腺(MSG)和后部丝腺(PSG)中的表达量都比较高,Spi1基因在雄蚕的丝腺及中肠中持续表达时间均比雌蚕长,Spi2在MSG以及头部和体壁有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SPI1蛋白在雄性中从4龄眠期就有表达,而雌性只在5龄末期有表达;Spi1基因在雄性丝腺中表达和蛋白质翻译的持续时间均比雌性长;品种之间,菁松雌雄茧层率均较高,与分子水平上其幼虫丝腺中Spi1基因表达量较高、SPI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相一致。表明家蚕丝物质合成效率与Spi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Rac1基因mRNA和蛋白质在马身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揭示Rac1基因与猪肌肉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马身猪和大白猪从1日龄到180日龄(1、30、60、90、120、150和180日龄)阶段背最长肌中Rac1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Rac1基因mRNA在大白猪1日龄、120日龄和180日龄时表达量较高,与其他日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日龄表达量均维持在较低水平;马身猪60日龄时Rac1 mRNA表达量最高,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日龄(P0.01),90日龄次之,其他日龄表达水平较低,且日龄间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在蛋白质水平上,从1日龄到180日龄,大白猪Rac1表达量整体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1日龄时表达量最高,120日龄表达量最低;马身猪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6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1),随后几个月龄的表达量处于较低水平,显著低于1日龄和30日龄(P0.05)。品种间比较,马身猪Rac1蛋白表达量始终高于大白猪,且在1日龄和60日龄,差异极显著(P0.01),在120日龄和150日龄,差异显著(P0.05)。[结论]猪背最长肌中Rac1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与猪的年龄及遗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并获得高产量的重组蛋白在现代生物学发展与生产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有些原始基因异源表达非常困难,经过改造表达系统后,如选择最优的启动子、信号肽和提高基因拷贝数等,重组蛋白的表达量依旧很低。因此,从基因本身序列出发,探寻提高表达量的途径也一直是研究热点。综述了翻译起始区、密码子偏好性、mRNA的二级结构和类SD序列方面对蛋白质翻译速率的影响,为提高重组蛋白表达量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哺乳期藏猪肠道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的表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藏猪仔猪肠道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NAGS)在哺乳期的表达变化。【方法】克隆藏仔猪的NAGS基因,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1、7、21、28和35日龄的哺乳藏仔猪空肠和回肠中NAGS mRNA的表达水平和蛋白丰度。【结果】7~35日龄藏仔猪空肠与回肠的NAGS mRNA表达水平(P<0.05)和蛋白丰度(P<0.01)均随日龄增长呈线性下降趋势。【结论】哺乳期仔猪的空肠和回肠NAG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日龄增长而下降,可能是内源性精氨酸合成减少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分离、克隆梭鱼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简称FAS)基因的部分c DNA片段(Gen Bank登录号为KJ848474),共920 bp,编码303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梭鱼FAS基因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为74%~95%,其中与军曹鱼、斑马拟丽鱼相似性达95%。FAS基因mRNA在梭鱼鱼皮、肌肉、肝脏、心脏、脾脏、肾脏、胃、肠、腹腔脂肪、脑和鳃组织中表达丰度差异显著(P0.05),脑中含量最高,其次是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肌肉中表达量最低,其余7种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脑和肝脏(P0.05)。此外,还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对梭鱼FAS活性和mRNA表达的影响,平均质量为(9.5±0.3)g的梭鱼幼鱼投喂6种不同脂肪含量的等氮等能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2.04%、4.83%、7.47%、9.79%、12.01%、14.59%),饲养60 d,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梭鱼肝脏中FAS的生物活性及肝脏、腹腔脂肪、肌肉中FAS 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肝脏中FAS活性呈降低趋势,14.59%组的活性显著低于2.04%、4.85%组(P0.05);肝脏中FAS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肌肉和腹腔脂肪中FAS的mRNA表达量呈下降趋势,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获得肉鸡生长抑素2型受体(SSTR2)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揭示不同基因型肉鸡结直肠SSTR2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间比较。 【方法】运用RT-PCR和RACE方法进行肉鸡SSTR2序列扩增相对定量RT-PCR方法研究AA肉鸡和岭南黄肉鸡结直肠SSTR2 mRNA表达的发育规律。【结果】肉鸡SSTR2从起始密码子至Poly(A)长度为2311bp,其ORF与电子克隆序列完全相同,核苷酸序列与人SSTR2的同源性为81.0%,与大鼠SSTR2同源性为79.5%。其翻译的蛋白由371个氨基酸组成,比人和大鼠的SSTR2多2个氨基酸,鸡SSTR2与人的同源性87.1%,与大鼠的同源性为86.3%。AA肉鸡30d的SSTR2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5);2d、16d、44d和58d差异不显著(P>0.05)。黄羽肉鸡的16 d的SSTR2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30 d、44 d和58 d(P<0.05),2 d、30 d、44 d和58 d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基因型SSTR2 mRNA表达丰度比较显示,AA肉鸡30 d、44 d和58 d均显著高于黄羽肉鸡(P<0.05)。【结论】不同物种间SSTR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不同基因型肉鸡结直肠SSTR2 mRNA表达的发育模式不同,AA肉鸡生长后期 SSTR2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黄羽肉鸡。  相似文献   

8.
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为反转录病毒科哺乳动物C型反转录病毒属成员,它以前病毒DNA的形式整合进猪细胞基因组中,并随细胞染色体复制而复制.本试验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姜曲海猪的肝、心、胰、脾、肺、胆、腿肌等器官与组织中PERV基因3种亚型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器官与组织中,PERV-A在肝中表达丰度最高,胰中表达丰度最低;PERV-和PERV-C均在腿肌中表达丰度最高,脾中表达丰度最低.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了解泡桐丛枝病发生与蛋白质变化的关系,以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健康、患丛枝病组培幼苗以及经15mg·L~(-1)和75mg·L~(-1)硫酸二甲酯(DMS)处理的患病组培幼苗为材料,采用iTRAQ技术研究这2个品种、8种材料的蛋白质表达谱变化。结果表明,12种蛋白质与泡桐丛枝病发生密切相关,其主要定位于叶绿体(7个,58.33%)和线粒体(3个,25%),功能与光合作用、蛋白质翻译、抗逆性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部分蛋白质的基因在mRNA的表达水平与iTRAQ测试的蛋白质翻译水平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泡桐丛枝病发生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磊  王金勇  李学伟  刘良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2):4341-4348
 【目的】研究猪肉嫩度性状候选基因-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B(cystatin B,CSTB)在体内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变化规律,为研究嫩度性状的遗传调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探针RT-PCR,定量分析CTSB和CSTB mRNA在两个品种猪的多个组织、多个发育时间点的表达量。【结果】RT-PCR结果表明,CTSB和CSTB mRNA表达量最高的组织为肾脏,心肌和骨骼肌中表达丰度低,股四头肌CSTB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背最长肌。CTSB mRNA表达量在0~5月龄长白猪和梅山猪背最长肌中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梅山猪峰值出现较早,并在4月龄后再次出现急剧上升。CSTB mRNA表达量在梅山猪中表现出生初期较高,随后逐渐降低的表达模式,长白猪的表达模式则为出生后表达量急剧升高,2月龄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2品种猪背最长肌组织CTSB和CSTB mRNA表达量表现出显著正相关。【结论】CTSB和CSTB mRNA表达量受到组织、发育阶段和品种影响,2基因mRNA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只处于产蛋高峰期的蛋鸭,急性热应激处理后,用RT-PCR和Western-blot研究蛋鸭各内脏器官内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急性热应激后内脏组织肝脏、心脏和卵巢中的HSP70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肾脏内mRNA水平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而脾脏内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呈短暂下降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结果表明当蛋鸭遭受急性热应激时内脏器官呈现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短期低浓度混合重金属污染物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肝脏、肾脏和肌肉内可溶性蛋白的影响,以煤矸石浸出液作为低浓度混合重金属污染物,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鲫鱼肝、肾和肌肉中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肝脏出现5种特异表达蛋白、3种表达丰度降低蛋白;肾脏出现3种特异表达蛋白、1种表达丰度增高蛋白;肌肉中蛋白质的表达虽有细微变化但差异不明显。表明短期低浓度混合重金属污染对鲫鱼肝、肾中蛋白质的合成和表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Ghrelin和GHS-R1a mRNA在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及二者表达与FSH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体外成熟进程中牛卵母细胞Ghrelin和GHS-R1a mRNA水平表达变化,观察不同浓度FSH对Ghrelin和GHS-R1a mRNA表达的作用以及FSH与FSH受体抑制剂的组合对Ghrelin和GHS-R1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时定量RT-PCR结果揭示牛卵母细胞Ghrelin和GHS-R1a 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着成熟过程的延长而呈现一定变化规律,即Ghrelin和GHS-R1a mRNA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从8 h开始显著下降并持续此低表达水平到24 h;不同浓度FSH 显著抑制卵母细胞Ghrelin及GHS-R1a mRNA的表达,而FSH 受体抑制剂明显减弱FSH的抑制作用而促进二者表达。【结论】Ghrelin和GHS-R1a mRNA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可能随着培养液中FSH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精子抗原基因在猪生殖道及成熟精子中的表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若干精子抗原基因(SPAG1、SPAG5、SPAG6、SPAG11C和SPAG11E)在梅山公母猪生殖道及成熟精子中的mRNA时空表达规律。【方法】利用RT-PCR技术分析各基因在生殖道和精子中组织表达谱,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其在初生至150d梅山公猪睾丸中的发育性表达特性。【结果】5个基因在梅山公母猪生殖道组织中呈现不同的表达特性。其中SPAG1在睾丸中表达丰度最高,在精囊腺、前列腺、附睾体、子宫角和输卵管呈现中等丰度表达,而在附睾尾、子宫颈和卵巢的表达信号较弱。SPAG5在睾丸中表达丰度最高,在前列腺、附睾体和子宫颈中表达信号较弱。而SPAG6在睾丸中高丰度表达,在输卵管中呈现中等丰度表达,在子宫角的表达信号很弱。SPAG11C在附睾体和睾丸中高水平表达,而SPAG11E则在附睾体和附睾尾中低水平表达。在成熟精子中只有SPAG11E有mRNA表达。SPAG1、SPAG5、SPAG6和SPAG11C基因在公猪睾丸中发育性表达分析表明,总体上所检测的4个精子抗原基因的表达水平都随着日龄增加而提高,但存在一些差异。其中SPAG1和SPAG11C呈现相似的表达规律,在初生和30日龄时表达相对较低,但在60、90、150日龄都有显著提高(P0.05)。而SPAG5在初生和30日龄时表达也相对较低,在60和90日龄时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150日龄时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SPAG6在初生和30日龄时表达水平很低,至60日龄有显著提高(P0.05),90日龄时维持这一水平,而到150日龄时则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SPAG1、SPAG5、SPAG6、SPAG11C和SPAG11E在梅山公母猪生殖道组织广泛表达,在睾丸组织中其mRNA表达水平变化与性发育相一致,SPAG11E在精子中存在低丰度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支链氨基酸(BCAA)对大鼠骨骼肌细胞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探讨氨基酸转运载体在BCAA调控细胞蛋白质代谢途径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缺失支链氨基酸(Leu-,Ile-,Val-)的无血清高糖型DMEM培养液培养L6肌管细胞,先后在培养基质中添加100 nmol·L-1雷帕霉素、支链氨基酸(Leu+,Ile+,Val+)和胎牛胰岛素,RT-PCR法检测细胞表面氨基酸转运载体LAT1、CD98和SNAT2以及氨基酸调控因子GCN2和ATF4 mRNA表达,并结合Western-blot法考察蛋白合成关键因子磷酸化S6K1蛋白表达量及蛋白降解关键因子MuRF1和MAFbx mRNA表达水平。[结果]BCAA依赖于m TOR途径显著促进磷酸化S6K1(Thr389)蛋白表达(P0.05),此过程与提高LAT1和CD98的mRNA表达水平(P0.05)有关。SNAT2在胰岛素参与下,其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并依赖于m TOR途径;BCAA对GCN2和ATF4 mRNA水平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能够依赖m TOR途径显著提高ATF4蛋白表达量(P0.05);在没有胰岛素参与下,BCAA未能够引起MuRF1和MAFbx表达发生变化,但在胰岛素协同下,BCAA能够使MAFbx表达显著下降(P0.05),但该抑制效应并不能被雷帕霉素所阻断;无胰岛素下MuRF1和MAFbx表达量显著高于胰岛素参与下的表达量(P0.05)。[结论]BCAA不依赖胰岛素调控蛋白质合成代谢,通过细胞膜氨基酸转运受体(LAT1、CD98和SNAT2)介导,作用于m TOR途径发挥促进蛋白合成作用;胰岛素使BCAA的促蛋白合成作用更加明显;BCAA调控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依赖胰岛素,与胰岛素协同抑制蛋白降解。  相似文献   

16.
李利  李秋  欧志国  王林杰  张红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14-12915,12994
[目的]探讨IGFBP-5基因在山羊出生后不同组织的发育性表达模式。[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出生后0、15、30、60、90和120d36只南江黄羊(公、母羔各18只)的心脏、肝脏、脾、肺、背最长肌、半膜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样品中IGFBP-5mRNA水平。[结果]母羔的IGFBP-5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公羔。各组织IGFBP-5mRNA表达量呈现肝脏〉肺〉脾(心脏)〉肌肉的趋势(P〈0.01),脾与心脏间差异不显著(P〉0.01),肌肉的表达值最低。随着日龄的增加,各组织中IGFBP-5mRNA丰度均呈现下降-上调-下降的发育性表达模式,而肝脏和肺中的表达模式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结论]IGFBP-5mRNA主要在内脏,尤其是肝脏中合成,但在各组织的发育性表达模式一致,性别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日粮对鹅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IGF-I)mRNA表达量的影响,为科学配制肉鹅饲料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18%、20%日粮的28日龄苏牧白鹅的肝脏、腿肌和胸肌组织的胰IGF-I mRNA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粗蛋白质水平下鹅的肝脏和胸肌组织中均能检测到IGF-I mRNA表达,而在腿肌中未能检测到该基因mRNA表达.在肝脏组织中,18%CP组IGF-I mRNA表达量低于16%CP组和20%CP组,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母鹅胸肌组织中,各组IGF-I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但20%CP组公鹅的IGF-I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16%CP组.20%CP组公鹅IGF-I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母鹅,18%CP组、20%CP组公鹅肝脏组织IGF-I 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母鹅,其他组公母间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粗蛋白质水平能影响鹅组织中IGF-I mRNA表达;在相同粗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和同性别条件下,IGF-I mRNA相对表达量肝脏大于胸肌,腿肌中未检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不同红景天提取物添加量对高原缺氧条件下肉鸡血浆内皮素水平、心室内皮素-1( ET-1)及其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将450只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0.1%、0.15%、0.2%和0.4%红景天水提物干粉的试验日粮,进行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第28和42天时, 0.2%和0.4%红景天组肉鸡血清ET-1水平、左右心室中 ET-1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右心室ER_AR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 42 d心脏指数显著降低。在第28和42天,0.2%和0.4%红景天组肉鸡血清ET-1水平和右心室ET_AR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0.1%和0.15%红景天组,而右心指数和 ET-1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0.1%和0.15%红景天组。说明饲喂红景天提取物能够改善高原缺氧条件下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症,但存在计量依懒性。  相似文献   

19.
为阐明温度对蛋鸡热休克蛋白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90只蛋鸡平均分为3组,分别在25 ℃、30 ℃、35 ℃条件下饲养1周,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心脏和肝脏组织热休克蛋白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35 ℃热应激组蛋鸡心脏和肝脏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表达水平最高;35 ℃热应激组肝脏组织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肿瘤坏死因子凋亡诱导因子配体(TRAIL)和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APK)mRNA表达量最低,蛋白激酶(PKB)mRNA表达量最高。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会增加蛋鸡心脏和肝脏中热休克蛋白表达,通过调控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基因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研究番荔枝花发育不同阶段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析相关信号通路,为揭示番荔枝花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番荔枝不同发育阶段的花为材料,采用双向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获得花芽(1 mm<花芽<2 mm)、花蕾(5 mm<花蕾<6 mm)、开花前期(花瓣轻微张开)及开花期(花瓣张开)等不同阶段表达丰度不同的蛋白点,利用MALDI-TOF-MS质谱鉴定技术分析相关差异蛋白质,并对其进行功能注释。【结果】通过蛋白图谱比较分析发现,番荔枝花双向电泳图谱中的每张凝胶图谱中都可以检测到800多个重复蛋白点,其中在不同花发育阶段存在表达差异的有50个蛋白点。经质谱鉴定分析,并采用MASCOT软件在线检索,共检测到36个表达量相差2倍以上的蛋白点。36个蛋白质可分为7个主要的功能类别,这些功能类别包括:呼吸与能量代谢(11个蛋白质),蛋白合成与代谢(8个蛋白质),转录与翻译(3个蛋白质),胁迫与防御(2个蛋白质),细胞分化与增殖(3个蛋白质),次生物质代谢(8个蛋白质)和未知功能蛋白(1个蛋白质)。通过GO分析,发现36个已鉴定的蛋白,分别归属于20个分类(term)。通过对差异蛋白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呼吸与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中,3个蛋白(A07、C28、C42)随着花发育表达量不断下降,4个蛋白(A36、A37、B13、B29)表达则显著上升。在蛋白合成与代谢相关蛋白中,2个蛋白(A13和A22)在花发育的4个阶段都处于低水平表达,而另5个蛋白(B17、B20、A19、A21和C21)表达量显著上升。一个胁迫与防御相关蛋白(B32)在开花期,表达量达到最大值。2个细胞分化与增殖相关蛋白(B27和C57)表达量也呈逐渐升高的趋势。5个次生物质代谢相关蛋白(A06、A29、A34、C100和C110)随着花发育,表达量逐渐降低,而蛋白质C79和D38在花蕾阶段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下降。【结论】通过比较番荔枝花发育4个阶段的蛋白图谱,发现36个蛋白具有不同的差异表达谱。其中呼吸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质占最大比例,诸如两个ATP合酶α亚基和丙酮酸脱羧化同工酶,都在番荔枝花发育过程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表达,这可能与花发育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有关。此外,发掘了两个含有三角状五肽重复蛋白,其表达随着番荔枝花发育阶段的变化而改变,这些蛋白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能量代谢、次生代谢、蛋白质合成等生物过程可能都参与了对番荔枝开花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