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协整理论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在一国范围内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对数线性函数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农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实证分析了新疆农业内各部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这些部门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业的增长对新疆农业总产出增长的拉动能力最大,其次是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这2大生产部门的贡献率不仅表现出高频度的波动,还表现出反向波动;种植业部门调整产生的效应正逐步依次向牧业、林业和渔业扩散,但扩散的比较缓慢。并提出在"十二五"战略下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新疆农业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稳步调整,解决产业趋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坚持农业产业内部调整与外部调整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采用2006—2020年农业统计数据,对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利用产值增长率模型和回归模型,分析山东省农业各产业部门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其次为畜牧业、渔业和服务业,林业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小;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服务业产值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分别增加0.494%、0.006%、0.312%、0.134%、0.08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呈负向增长。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种植业与畜牧业内部各产业对种植业与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度,发现小麦产量对种植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棉花对种植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猪肉产值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羊肉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其主要是由产量、市场、价格与创新能力四方面所致。 相似文献
6.
7.
8.
以粮食主产省江西、江苏和非粮食主产区浙江为对象,分析了1995~2004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对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有重要的抑促作用,结构越好,档次越高,农民增收越明显。提出了加快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几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农业作为古老且现代的产业,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产业结构的定义入手,在分析农业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增长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面的应用策略.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农业一直是我国产业的基础,其中包含的农林牧渔业等为我国人民的生活工作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物质,因此,农业的发展和升级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人口众多,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农业市场需求都很大,因此根据国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仅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变化,而且对于提高农业的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降低农业库存和成本具有显著效果,最终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目标。对此,本文将以河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为例,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具体的调整建议进行分析,从而阐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通过对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变化进行定性分析,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1990年以来兵团农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做了定量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兵团天北垦区、南疆垦区和边境垦区的农业发展环境,有针对性的对各垦区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资源环境的共同约束下,依靠要素投入推动农业增长不可持续,因此,不断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增长尤其重要。[方法]采用乘积完备(multiplicatively complete)的Hicks-Moorsteen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彻底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混合效率变化,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改变混合效率,进而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结果]从时间维度上看,仅1992-1997年混合效率变化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了0.5个百分点,即该时期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从地区维度上看,仅东部地区混合效率变化为东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了0.4个百分点,即东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了东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效应在时空上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农业结构应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进行调整,才能提高混合效率,进而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协整理论,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而且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19.
通过对科技进步的理论分析和量化研究,以安徽省为例论述了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它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提高农业的集约度和劳动者的素质,进而指出农业科技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体制不灵活、机制不顺、科研市场化程度低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指出科技进步对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的重要意义,以及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