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红薯亦称甘薯,俗称"红苕"。是一种种植历史较长,分布面积较广的旱地作物。近年来在东北地区种植数量曾多。在过去粮食供求紧张时期,不少地方是"一季红薯半年粮",为解决温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农业的发展,对红薯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发展红薯生产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也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正南乐县农业生产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南乐县缩减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红薯、大豆的种植面积,提高了种植质量,增加了种植效益和农民收入。南乐县元村镇、梁村乡种植大豆面积较多,2017年7月连续高温,部分大豆品种出现空荚现象,濮豆857则结荚饱满,是南乐县种植的高产品种之一。笔者现将该品种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3.
丁平 《农民致富之友》2014,(24):181-181
<正>红薯亦称甘薯,俗称"红苕"。是一种种植历史较长,分布面积较广的旱地作物。近年来种植数量曾多。在过去粮食供求紧张时期,不少地方是"一季红薯半年粮",为解决温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农业的发展,对红薯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发展红薯生产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也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红薯全身都是宝,具体讲有以下特点。1.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红薯块根营养丰富,既含有大量淀  相似文献   

4.
谈优质小麦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已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优质粮食生产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朱钅容基总理在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用经济杠杆促进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优化,要进一步拉开质量差价、品种差价,适当缩小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的范围,引导农民生产优质、适销的粮食品种,把粮食生产的品种、质量、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小麦面积、总产均居全国之首。搞好优质小麦的开发利用,对发展我省经济、提高小麦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市场需求和我省…  相似文献   

5.
铜仁市是贵州省红薯主产区之一,发展红薯生产是满足粮食生产需求和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提高铜仁市红薯种植水平及产量提供技术支撑,以高淀粉红薯品种商薯19为试验材料,分别在铜仁市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3地进行红薯不同栽插方式的种植试验,比较红薯不同移栽方式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红薯采用斜插法、水平插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邵县寸石镇根据新邵长康薯业发展有限公司对专用红薯品种需求,大力发展订单专用红薯品种,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2005年这些专用红薯生产基地种植红薯淀粉品种285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量4.354吨,企业收购价为每吨250元,则667平方米产值为1088.5元,除去直接生产成本186元,每667平方米实际纯收入902.5元。由此不难看出,在延伸加工产业链的前提下,发展红薯专用品种是改变目前红薯生产被动局面、提高红薯种植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美国SL-9红薯为高产、高淀粉红薯新品种。叶心脏形,叶片着生密,节间短,叶片宽大,叶脉紫红色;中短蔓,薯纺锤…  相似文献   

7.
浅谈提高红薯高产高效益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红薯具有耐贫瘠、抗旱能力强、增产潜力大,易栽培管理等优势,在我县的丘陵山区具有传统种植习惯。近些年,随着人民对红薯营养价值认识的提高,红薯也逐步进入了千家万户,但由于红薯在生产加工环节技术等因素影响,效益一直不是很好,本文就如何提高红薯生产加工效益提出了一下建议。1.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红薯根据育种目标分为淀粉型、食用型、兼用型、叶菜型、高花青苷型等。在种植红薯时,首先要自己最终的用途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有广泛种植。在当前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背景下,水稻种植技术得到了创新,取得了进步,种植产量和效益逐年增加,有效缓解了我国的粮食供需压力。水稻种植品种较多,不同地区的水稻种植技术各有差异,要提高种植效益就必须要做好种植技术创新,实现各个环节的管理优化,保证产量和质量。本文结合实际,对当前水稻种植技术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种植效益的提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因地制宜发展玉米生产,有利于调优粮食结构,提高农业种植效益。近年来,我县玉米生产呈现稳步增长趋势。1999年全年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左右,但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当家品种“丹玉13”已有15年历史,品种老化、退化,制约玉米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尽快寻找替换品种,金华县种子公司于1999年引入玉米新品种“农大108”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种植数量增多。在过去粮食供求紧张时期,不少地方是"一季红薯半年粮",为解决温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农业的发展,对红薯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发展红薯生产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也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是红薯的种植大国,红薯种植分布比较广。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首位。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红薯种植也逐步走向了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一、红薯的主要类型与用途1、淀粉型淀粉型红薯是指淀粉含量高的红薯品种,该类鲜薯的干物率达33%以上,一般鲜薯淀粉含量应超过18%。这种类型的红薯主要用于淀粉加工和制造燃料乙醇,同时也可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生物质能源作物。代表品种有鄂薯6号、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水稻种植中提升效益,我们需要全面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确保水稻种植技术能够为种植者创造更大利润,因此,深入研究水稻种植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潜在价值,水稻种植作为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益与国家粮食生产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和水稻效益的提高,种植水稻更必须优化种植技术、施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干种子的收集、科学地整理水稻苗床和适当选择收获期,将增加水稻栽培效益,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红薯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郊区历年种植面积约十万亩,占秋粮作物面积的百分之十五左右。但由于过去对红薯重视不够,抓得不紧,栽培方法落后,品种退化,产量不高,一九七二年红薯单产仅一千六百零五斤,成了农业生产上一个薄弱环节。为了促进农业大上快上,迅速提高红薯产量,改变红薯生产落后面貌,遵照毛主席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早熟双季红薯因其生长期短、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受到开封市祥符区农民朋友的青睐,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截至2016年,开封市祥符区双季红薯栽培面积达0.56万hm~2,种植区域多集中于西南沙区几个乡镇。现将祥符区双季红薯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一、精心选种(一)选用早熟高产品种早熟、品质好的品种市场畅销,栽植90~100d就可收获。现在祥符区双季红薯种植面积较大的品  相似文献   

15.
正红薯是一种适应性强的高产粮食作物,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近年,红薯在国际、国内市场十分走俏,市场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开展早熟红薯品种"心香"双季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可以提高种植效益,为红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林州市自2017年开始,连续3年进行早熟红薯品种"心香"双季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示范,积累了一些经验,为其他地方的种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甘薯(红薯、地瓜)以其突出的高产特性,在20世纪为解决世界性的粮食短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粮食生产发展,食物问题逐步解决,甘薯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劳动力成本高是甘薯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是甘薯的销售价格较高,农民仍有较好的收入,甘薯及制品出口仍存在良好商机。  相似文献   

17.
子姜、红薯是北海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市场需求量也大。子姜、红薯都是采收地下块根作物,合理轮作可以避免连作障碍的发生,减少病虫害,持续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子姜、红薯的产量。近年来北海市推广应用子姜与红薯轮作,既丰富了“菜篮子”,也稳定粮食生产,节本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从子姜、红薯轮作季节安排及应用技术措施方面介绍其高效轮作技术。  相似文献   

18.
良种推广补贴是国家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政策措施;是国家进一步支持粮食主产区农民种植优质专用粮食品种,提高种粮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家恢复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通过贯彻落实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可以推广优良品种,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可以改善粮食品质,提高粮食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可以满足国内外对优质粮食品种的需求,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旱粮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仁祥  王岳钧  吴早贵 《浙江农业科学》2012,(12):1607-1610,1614
旱粮是浙江省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起着较大的作用。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种植效益的提高,旱粮的鲜食化、加工化和特色化发展方向明显,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栽培管理粗放、品种混杂、产业化程度低下制约浙江省旱粮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政府政策引导,推广优良品种,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与效益是浙江省旱粮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红薯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粮食作物,在世界上分布较广。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光照充足的地方种植红薯最多,在我国薯类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粮食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农业科技水平、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需求的日益增大,红薯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要进一步发展红薯产业,就必须加快红薯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的生产红薯绝大部分是用来做淀粉,因此红薯淀粉的需求数量也非常巨大。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增加而消费量逐渐增大,因此,红薯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潜力也不断得到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