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在蛋鸡养殖生产中,产蛋率的高低是衡量养鸡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在养鸡生产中,由于种种原因使蛋鸡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比较短,产蛋量突然下降,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引起产蛋量下降的因素较多,现将其原因分析如下,养殖户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产蛋量下降带来的经济损失。1.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蛋鸡产蛋量下降分正常性产蛋下降和非正常性产蛋量下降。正常性产蛋量下降属生理性表现,非正常性产蛋量下  相似文献   

2.
<正>在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或养殖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却出现开产日期、产蛋高峰期延迟或产蛋高峰期缩短的现象,产蛋率不稳定,甚至达不到产蛋高峰期。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很多,如某些传染病、饲养管理不善、用药不当、各种应激因素存在等,都会引起产蛋量下降。现将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蛋鸡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环境影响、营养因素、疾病等多种原因导致蛋鸡产蛋高峰期时间维持比较短,产蛋量下降较快,给蛋鸡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饲养管理方面分析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蛋鸡养殖效益,为蛋鸡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郝会霞 《油气储运》2011,(33):22-23
产蛋率是蛋鸡生产中的重要指标,终生产蛋量是蛋鸡生产经济效益好坏的体现。只要在实践中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就能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保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蛋鸡在产蛋期间,因各种不同原因,造成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较短,产蛋率突然下降,达不到正常产蛋率和周期产蛋量,增加了饲养成本,影响了蛋鸡的经济效益,制约了蛋鸡业的生产和发展。了解和掌握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有利于在蛋鸡饲养过程中因势利导,采取相应措施,趋利避害,从而提高产蛋量,更好地发挥蛋鸡的经济效益。1下降原因1.1育成鸡的因素合格率为合格鸡数(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0%以内,  相似文献   

6.
蛋鸡产蛋性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产蛋率,维持产蛋曲线平衡是蛋鸡养殖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从多年的养殖经验和社会调查研究中,总结出影响蛋鸡产蛋量的制约因素与解决对策,供蛋鸡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于蛋鸡养殖户来说,蛋鸡产蛋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多少。但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中很多蛋鸡养殖户因为认识不到位的原因,影响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导致蛋鸡的产蛋率下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现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及所应采取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对广大蛋鸡养殖户有所帮助,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蛋鸡的产蛋率是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提高产蛋率,可显著提高产蛋量,通过分析蛋鸡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提出了提高蛋鸡产蛋率的具体措施,为蛋鸡提高产蛋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蛋鸡的产蛋率是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提高产蛋率,可显著提高产蛋量,通过分析蛋鸡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提出了提高蛋鸡产蛋率的具体措施,为蛋鸡提高产蛋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针对蛋鸡养殖户而言,蛋鸡产量率的高低与产蛋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效益情况。而在实际生产实践当中,许多蛋鸡养殖户由于缺乏相应的意识,使得鸡群的生产性能无法充分的发挥,造成蛋鸡的产量率下降,降低了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依据现实经验分析其问题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一、影响蛋鸡产蛋率的病因分析首先,因为免疫程序不甚合理,会时常造成非典型新城疫的爆发。由于抗体检测不到位,或者疫苗方法不合适及质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20,(15)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蛋鸡养殖方式和养殖规模从传统的一家一户零散的饲养模式逐步向集约化的养殖场饲养模式的转变。我国蛋鸡的养殖已经初具规模,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但是养殖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会严重影响蛋鸡的产蛋率,从而影响市场供应。本文将对影响蛋鸡产蛋率的诸多因素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提出提高产蛋率的合理措施,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冬季是蛋鸡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规模化养殖场及中小养殖户需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生呼吸道疾病,如果不及时预防治疗就可能影响蛋鸡的产蛋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冬季产蛋鸡群的饲养管理以及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工作,对鸡群安全越冬、提高养殖效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具体养殖工作实践中,简要总结了冬季产蛋鸡呼吸道疾病的种类、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等,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来,在养殖过程中,蛋鸡产蛋率骤然下降的问题频频出现,这样既会造成养殖效率降低,也会引发某些疾病,本文探讨了产蛋率下降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和饲养管理要点,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养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蛋鸡养殖走向规模与正规化.以及养殖程度的提高.蛋鸡腹泻病已经成为家禽的较常见疾病之一,虽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蛋鸡的生产已经被广大的养殖场与养殖户所接受,且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近些年来,疫病的不断出现.已对蛋鸡效益产生影响,特别是蛋鸡腹泻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产蛋率。以下笔者现将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饲养时常会遇到蛋鸡产蛋率不高或种鸡受精率低,孵化率低,雏鸡成活率低等问题,导致经济效益下降。本文分析蛋鸡产蛋率低的原因,同时提出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
张闯  张仕权 《新农业》2012,(6):24-25
夏季炎热,一旦管理不到位,蛋鸡就会因环境不适、营养成分摄入不足而导致产蛋量下降,蛋品质量差,甚至死亡。江苏省滨海市睦邻开发区养殖基地养鸡4万多只,他们在夏季生产中对蛋鸡进行综合跟踪饲养管理,使蛋鸡夏季的产蛋率达到96.5%以上,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张仕权  张闯 《新农业》2011,(9):21-22
夏秋季节,天气炎热,管理不到位,蛋鸡就会因环境不适、营养成分摄入不足而导致产蛋量下降,蛋品质量差,甚至死亡。江苏省滨海市睦邻开发区养殖基地,养鸡3万多只,他们在夏秋生产中对蛋鸡进行综合跟踪饲养管理,使蛋鸡夏秋的产蛋率达到96.5%以上,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一、休产因素即蛋鸡休产日同期化。如果有5%~10%的鸡同时休产,产蛋量就会突然下降。这不是鸡群健康状况或产蛋潜力有什么变化,而是休产日同期化的鸡数临时增多,形成产蛋率下降假象。在很短的时间内,鸡群产蛋就会恢复原有水平。二、环境因素1.光照突然发生变化。如果光照强度减弱、时间缩短,就会引起蛋鸡产蛋量突然下降。因此,鸡舍内要保持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相对稳  相似文献   

19.
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蛋鸡不明原因的产蛋下降。本文针对蛋鸡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做以下简单分析。1、蛋鸡休产日同期化休产的鸡在某一天偶然增多,达5%~10%的鸡同时休产,在产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就会出现产蛋量忽然下降,鸡群产蛋在14d左右就会恢复到原先的水平。解决办法:减少应激,加强管理,增加营养,尽量避免休产日同期化,另外增加2倍量的多维素及0.05%的蛋氨酸,让鸡尽快恢复产蛋。2、环境方面的原因突然停止光照,缩短光照时  相似文献   

20.
随着蛋鸡养殖走向规模化和正规化,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蛋鸡的生产已经被广大的养殖户所接受,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近些年,随着疫病的不断出现,使养鸡的效益下降,成为制约蛋鸡效益的重要因素,尤其蛋鸡腹泻大面积发生时,对产蛋率以鸡蛋壳都造成重大影响,现将蛋鸡腹泻的原因分析如下,提供给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