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铃虫(HelicoverpaamigeraHubner)滞育蛹和非滞育蛹血淋巴某些生化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智渝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3(1):33-39
试验研究了棉铃虫滞蛹与非滞育蛹血淋巴在甘油,氨基酸,脂肪酸以及蜕皮激素含量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Helicoverpa amigera Hübner)滞育蛹和非滞育蛹血淋巴某些生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棉铃虫滞育蛹与非滞育蛹血淋巴在甘油、氨基酸、脂肪酸以及蜕皮激素含量上的不同。结果表明:1)滞育蛹血淋巴17种游离氨基酸的总量比非滞育蛹增加,其中脯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非滞育蛹,已解除滞育的蛹血淋巴中氨基酸的组成与非滞育蛹仍有所不同,其中丝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的比例明显增加。2)滞育蛹和非滞育蛹血淋巴总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均以棕榈酸为高。不饱和脂肪酸中均以亚油酸含量为高,且滞育蛹的饱和脂肪酸比例高于非滞育蛹。3)血淋巴中甘油的含量两者无显著差异。4)滞育蛹在滞育期血淋巴中20-羟基脱皮酮滴度一直维持在极低水平。当滞育开始解除时,20-羟基脱皮酮的滴度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3.
家蝇幼虫血淋巴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10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4组,用家蝇幼虫血淋巴按不同剂量给鸡灌服,用药一定时间后,对21,35,50日龄鸡分别随机抽取8只进行称重、颈静脉采血和剖杀,取脾脏、法氏囊进行称量,测定血淋巴对鸡体重及免疫器官的影响,并利用E一花环形成试验、鸡新城疫血凝抑制(ND-HI)试验检测血淋巴对鸡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淋巴对鸡体重、脾脏、法氏囊重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E-花环试验中21,35日龄各组间差异显著,50日龄各组间差异极显著;ND-HI试验中21,35日龄各组间差异不显著,50日龄各组间差异极显著.说明家蝇幼虫血淋巴在增强鸡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体腔液补体溶血活性,并研究了几种理化因子对仿刺参体腔液补体溶血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仿刺参体腔液补体溶血活性为(68.8±13.5) U/mL;仿刺参体腔液在pH为7.5、Mg2+浓度为8 mmol/L的EGTA-Mg-GVB缓冲液和20 ℃条件下恒温水浴90 min时,其溶血活性最高;Mg2+对仿刺参体腔液补体的溶血活性有影响,苯甲基磺酰氟(PMSF)、酵母聚糖、甲胺和肼对仿刺参补体旁路溶血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粉虫幼虫免疫血淋巴最佳制样条件的确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正交设计L27(3^13)的方法对大肠杆菌诱导黄粉幼虫的免疫血淋巴最佳制样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每虫10^5菌量诱导较小的虫体后72h取样后得到的样品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闹羊花素—Ⅲ对菜粉蝶幼虫血淋巴和中肠酯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闹羊花素-Ⅲ(简称R-Ⅲ)对菜粉蝶5龄幼虫血淋巴和中肠酯酶的活性,并分析了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图谱。活体试验结果表明,R-Ⅲ以每虫5μg定量饲喂或以20mg/L浸渍叶碟后饲喂试虫,能显著降低血淋巴和中肠酯酶比活力,以每虫1-3μg处理或5mg/L浸叶饲喂处理时,对酶活性的影响取决于处理剂量和时间。PAGE表明,R- Ⅲ以每虫5μg处理,酯酶酶谱发生明显变化,主酶带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7.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4)
测定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液补体溶血活性,并研究了几种理化因子对仿刺参体腔液补体溶血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仿刺参体腔液补体溶血活性为(68.8±13.5)U/mL;仿刺参体腔液在pH为7.5、Mg2+浓度为8 mmol/L的EGTA-Mg-GVB缓冲液和20℃条件下恒温水浴90 m in时,其溶血活性最高;Mg2+对仿刺参体腔液补体的溶血活性有影响,苯甲基磺酰氟(PMSF)、酵母聚糖、甲胺和肼对仿刺参补体旁路溶血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牛角地黄汤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用于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的基础方剂,由水牛角、地黄、赤芍、丹皮、钩藤等主要成分组成。本研究旨在研究分析牛角地黄汤及方剂中主要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诱导兔红细胞溶血作用的影响。[方法]将牛角地黄汤水煎剂及其各单味中药的水煎剂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毒素作用不同时间后检测溶血活性。[结果]研究发现,无论与溶血素同时给药或是在溶血素染毒之前给药,亦或是与溶血素预先单独作用一段时间后再给药,牛角地黄汤煎剂均能抑制α-溶血素致兔红细胞破裂的溶血作用。同时还发现,方剂中的赤芍和丹皮水煎液对溶血素破坏兔红细胞致溶血的活性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是牛角地黄汤中起主要抗溶血作用的中药组分。而牛角和地黄的水煎液在各试验条件下均未表现出抑制溶血素溶血的作用。[结论]本研究表明,牛角地黄汤具有显著的对抗溶血素诱导红细胞溶血的作用,方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赤芍和丹皮,钩藤的这种作用则比较弱,而牛角和地黄则不是牛角地黄汤中抗溶血作用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9.
蜕皮前后家蚕幼虫血淋巴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家蚕幼虫血淋巴在蜕皮前后的蛋白质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参与蜕皮过程的蛋白质,为深入研究家蚕幼虫的蜕皮过程提供新的思路,也为研究其它昆虫的蜕皮过程提供启示。【方法】应用以双向电泳(2-DE)进行蛋白质分离、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蛋白质鉴定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对家蚕幼虫血淋巴在蜕皮前后的蛋白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经过蜕皮过程后,家蚕幼虫血淋巴中蛋白质的数量、种类和部分蛋白质的表达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4眠蚕血淋巴中有10个明显的特异蛋白点,5龄起蚕血淋巴中2个明显的特异蛋白点,还有2个蛋白点的表达量发生了明显的上调或下调。经过质谱鉴定,以上14个蛋白点中 有9个具有可信结果,其中4种蛋白被过去的试验证明与蜕皮过程有关,其它5种蛋白质是新发现的与蜕皮过程有关的蛋白质。【结论】化学感应蛋白9、储存蛋白2、抗胰蛋白酶原、酚氧化酶原亚基1和亲环蛋白A、KIF27类蛋白、天蚕素原、副肌球蛋白、神经原钙结合蛋白以及另外5种未被鉴定的蛋白质可能参与了家蚕幼虫的蜕皮过程。 相似文献
10.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6)
为了明确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幼虫血淋巴凝集素的理化性质,采用糖抑制试验和血凝法检测,分别测定了凝集素与不同糖类的结合特性和不同因素对其凝集活性的影响.糖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在选用13种糖类中,不同糖类对凝集素凝集活性的抑制作用不同,其中乳糖、D-半乳糖和L-鼠李糖具有完全抑制作用,说明烟夜蛾幼虫血淋巴凝集素与这3种糖类有专一结合特性.血凝法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凝集活性的影响不同,其中烟夜蛾血淋巴凝集素凝集活性依赖于Ca2+,属C型凝集素;反复冻融对凝集素的活性没有影响;但随处理温度的升高或持续时间的延长,其凝集活性下降,在60℃处理15 min后凝集活性完全丧失;凝集素在p H 7.17时活性最高;凝集素对经胰蛋白酶修饰后的鸭血红细胞的凝集活性明显增强;血淋巴中酚氧化酶引起的黑化未对其凝集活性产生影响,说明同为体液免疫因子的凝集素与酶氧化酶在昆虫免疫防御中的协同性. 相似文献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α-溶血素是导致肺炎的重要致病因子。为进一步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α-hla)的分子致病机理以及对其进行免疫预防,对α-hla第35位氨基酸进行了定点突变。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S.aureus wood46株基因组中扩增出α-hla基因,再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将第35位带正电荷的组氨酸(密码子为CAC)突变为非极性的亮氨酸(密码子为CTC)。hlaH35L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第35位的组氨酸突变为亮氨酸,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28a-c(+)/hla和pET-28a-c(+)/hlaH35L在E.coli BL21(DE3)中得到表达,重组蛋白α-Hla及hlaH35L大小均为33.4 kDa,α-Hla引起兔红细胞溶血,hlaH35L未引起兔红细胞溶血。成功表达并获得了失去溶血毒性的重组蛋白hlaH35L。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为深入了解虾类的免疫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材料。[方法]以日本沼虾为材料,利用溶血试验和糖抑制试验测定其血清溶血素的溶血活性和糖抑制性,分析外界因子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日本沼虾血清溶血素对鱼和鸡血细胞的敏感性较高。D-葡萄糖对日本沼虾血清溶血素有促进作用,而D-甘露糖、D-山梨糖、α-乳糖、L-鼠李糖,D-阿拉伯糖则有抑制作用。在50~60℃条件下溶血素的溶血作用较强,70℃及以上血清发生变性,无溶血活性。该溶血素pH作用范围广,在pH 2~12内对鸡血细胞都有溶血作用,其中pH 6~9溶血效果较好。最适盐度范围为3~5。溶血素对金属离子Cu2+敏感,其活性被完全抑制。敌百虫和乙酰甲胺磷可影响溶血素活性。葎草、生姜黄酮和葎草、桑叶多糖可增强日本沼虾血清的溶血活性。[结论]日本沼虾血清溶血素活性可随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变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虾类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闹羊花素-Ⅲ对昆虫血淋巴能源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闹羊花素-Ⅲ处理菜粉蝶5龄幼虫后,观察试虫血淋巴总量及其蛋白质、总糖、甘油酯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以每虫1-5μg处理后60h,血淋巴总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降低40%-50%,总糖含量降低14%-30%,甘油酯含量可降低77%。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溶血素作为细菌致病的重要毒力因子,在动物细菌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不容轻视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尚未见到关于细菌溶血素的系统介绍。另外,细菌溶血素的英文命名并不统一,检索时容易造成漏检或误检;【方法】通过查阅大量英文文献资料,归纳汇总近20年报道的溶血素研究进程;【结果】该文详细列出了细菌溶血素名称、分类以及各溶血素家族列表。并且分别介绍了其中三种典型的穿孔毒素:葡萄球菌α-毒素、链球菌溶血素-O(胆固醇结合家族代表)、埃希氏大肠杆菌溶血素HlyA (RTX家族成员代表)。【结论】最近十几年,溶血素的家族成员、分子结构、分类、作用机理日趋明朗。这无疑是寻找代替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疾病方法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脱胶蚕丝用稀碱溶液处理后制成多孔的碱化丝素,经物理吸附方法固定α-淀粉酶,制得碱化丝素固定化酶。每克碱化丝素固定化酶的总活力为439.81U,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48.33%,活力表现率为74.18%。同样,蚕丝经高浓度氯化钙溶液溶解、脱盐等处理后制成丝素粉末,经吸附后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了α-淀粉酶,制成末状丝素固定化酶。每克粉末状丝素固定化酶的总活力为509.09U。活力回收率为58.33%,活力表现率为83.45%。经对固定化酶性质的研究表明:碱化丝素和丝素粉末均能较好地固定α-淀粉酶;最适温度比游离酶升高了10℃;最适pH降低了0.8-1.0个单位,固定化酶具有较长的操作半衰期(26-38d)、较强的抗蛋白质变性剂(8mol/L尿素溶液中的活力在80%以上)和贮存稳定性(贮存60d后,其活力大于50%);实验还发现:在制备固定化淀粉酶时,酶的最适浓度为2.8-3.2g/L,戊二醛的最适浓度为0.2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