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香蕉叶片自身的特点,对植物叶绿体DNA的提纯方法(高盐低pH法)进行改进,建立适宜香蕉叶绿体分离及叶绿体DNA提取的方法,应用该方法获得的香蕉叶绿体DNA纯度高,香蕉叶绿体DNA的产率达到1.578μg/g,该叶绿体DNA可直接用于限制内切酶酶切分析。方法简便,对仪器要求不高,成本低,也同样适用于其它叶片糖分含量高的植物。  相似文献   

2.
对大葱的心叶除去其管状叶内的粘液。经组织捣碎机粉碎、差速离心获叶绿体粗制品;再用蔗糖不连续梯度离心的方法纯化叶绿体。对纯化的叶绿体经蛋白酶及SDS处理后,用酚抽提、乙醇沉淀的方法获得叶绿体DNA。对本法获得的叶绿体DNA用限制性酶解,获得清晰的酶切电泳条带;与烟草rbc L基因探针杂交,确证本法获得的DNA是叶绿体DNA,可供分子克隆及基因分析等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君毅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2):31-33,37
为开发兰科植物叶绿体微卫星(cpSSR)引物,对台湾蝴蝶兰叶绿体全序列进行cpSSR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台湾蝴蝶兰SSR以单碱基重复为主,占总数的78.3%。在单碱基重复中又以A和T重复为主,占95.8%。重复方式以完全重复为主,占总数的70%。开发出3对cpSSR引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青海栽培黄管秦艽(Gentiana officinalis H.Smith)的遗传多样性,对黄管秦艽遗传分化进行分析,为其品种选育提供建议。[方法]应用叶绿体DNApsbA-trnH序列对青海地区栽培黄管秦艽6个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发现10种不同的单倍型,通过单倍型序列间比对,发现了7个变异位点,黄管秦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0.771),单倍型多态性水平(h)为0.563~0.857,核苷酸多态性水平(π)为0.002 43~0.006 31。居群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96 0,基因流Nm值为2.05,80.40%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结论]青海栽培黄管秦艽的种质遗传多样性较高,有利于培育高品质的药材。  相似文献   

5.
【目的】山荆子是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中分布最广泛的种,母系遗传的叶绿体基因组的非编码区适用于较低的分类阶元(如科、属)的系统研究。对野外考察新收集的山荆子种质的叶绿体DNA(cpDNA)非编码区进行测序,解析其序列遗传变异,从母系遗传基因的角度探究山荆子不同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关系,为我国山荆子种质资源的起源演化以及收集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4对叶绿体DNA引物扩增新收集的215份山荆子种质资源的4个非编码区trnH-psbA、trnS-trnG spacer+intron、trnT-5'trnL和5'trnL-trnF,对每个基因间区正反向测序获得的序列进行人工校对后,使用MEGA 7.0进行序列拼接和比对,并构建山荆子不同居群间基于遗传距离的Neighbour-Joining系统发育树;使用DnaSP ver5.10.01计算叶绿体DNA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计算不同居群间的基因流和基因分化;利用Arlequin v3.5分析标准分子变异(AMOVA);运用NetWork ver4.6.1.2构建种内居群间的叶绿体DNA单倍型邻接网络关联图。【结果】4个叶绿体DNA非编码区经测序、拼接、比对和合并之后的片段长度为3 777 bp,共有171个多态性变异位点,其中包含150个插入-缺失位点、20个简约信息位点和1个单一突变位点。在215份山荆子种质中,trnH-psbA、trnS-trnG spacer + intron、trnT-5'trnL和5'trnL-trnF区域的变异位点数量分别为26、32、103和10个,单倍型数量分别为8、8、6和4个,合并之后的叶绿体DNA片段的单倍型为24个。核苷酸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为trnT-5'trnL(Pi=0.01174),单倍型(基因)多样性最高的为trnS-trnG spacer+intron(Hd=0.599),最低的为5'trnL-trnF(Hd=0.228)。215份山荆子种质叶绿体DNA多样性较高(Hd=0.727,Pi=0.00577)。Tajima’s D检验中,4个cpDNA区域在各检验水平上均不显著,检测的4个cpDNA区域在进化上遵循中性模型。AMOVA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部。【结论】供试4个叶绿体DNA非编码区适合苹果属山荆子种质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分析。在叶绿体DNA水平导致山荆子群体进化的原因不是自然选择,而是突变压力和遗传漂变。群体间遗传分化与其地理距离不完全相关。山荆子可能为多点起源,推测黑龙江和吉林,内蒙古,甘肃和山西为3个可能的起源地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以往的叶绿体DNA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建立了一个快速、简便提取栓皮栎叶绿体DNA的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叶绿体分离、DNA酶处理、去蛋白和纯化。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叶绿体DNA的提取具有高纯度、高质量和快速简便等优点。同时对获得的叶绿体DNA进行了RAPD分析,并摸索出其最适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青海栽培黄管秦艽Gentiana officinalis H.Smith的遗传多样性,对黄管秦艽遗传分化进行分析,为其品种选育提供建议。[方法]应用叶绿体DNApsbA-trnH序列对青海地区栽培黄管秦艽6个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发现10种不同的单倍型,通过单倍型序列间比对,发现了7个变异位点,黄管秦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0.771),单倍型多态性水平(h)为0.563-0.857,核苷酸多态性水平(π)为0.00243-0.00631。居群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960,基因流Nm值为2.05,80.40%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结论]青海栽培黄管秦艽的种质遗传多样性较高,有利于培育高品质的药材。  相似文献   

8.
运用RFLP对小麦返白系及其亲本矮变1号的叶绿体DNA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EcoRⅠ,BamHⅠ,PstⅠ和SalⅠ4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没有差异,仅HindⅢ酶切图谱的19kb处存在差异,说明返白系叶绿体DNA和矮变1号存在差别,这可能是导致返白系返白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研究泡桐叶绿体基因组以白花泡桐组织培养苗为材料,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差速离心法和高盐低pH 值法3种叶绿体游离方法提取叶绿体DNA ,其质量浓度分别为92.1、968.9、175.9 ng/μL。经显微镜观察、凝胶琼脂糖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先差速离心提取粗叶绿体,再用蔗糖密度梯度法对其进行纯化,然后使用SDS法提取所得的叶绿体DN A纯度较高,此方法可用于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叶绿体和线粒体DNA在植物系统发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叶绿体和线粒体DNA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叶绿体DNA中的rbcL,matK,atpB等基因编码区,rpl16,trnL内含子、trnL-F基因间隔区等非编码区和线粒体DNA在植物系统学上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对它们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白杨叶绿体和线粒体DNA的多态性及遗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RFLP技术对白杨派毛白杨、毛新杨和银腺杨及其F1代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遗传进行了分析.以总DNA为模板,扩增了叶绿体trnD-trnT、rps12/7-nadB、trnT-trnF、trnL-trnF3′和trnL-trnF5′基因片段,线粒体coxⅢ、ND5/6、orf25、atp6、nad4/1-2和ND2-COⅢ基因片段,比较了这些扩增片段5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片段多态性.结果表明:毛新杨×毛白杨、毛新杨×银腺杨F1代的叶绿体DNA为母性遗传;4种杂交组合线粒体基因片段的PCR扩增与酶切图谱完全一致,未发现多态性,表明白杨线粒体基因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12.
郝海叶  张洋  那冬晨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30-10231
[目的]研究景天属植物叶绿体DNA与核DNA分步提取方法.[方法]以景天属植物佛甲草、八宝景天、华北景天、费菜和垂盆草为研究材料,进行叶绿体DNA和核DNA的分步提取,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扩增进行检测.[结果]改进后的方法提取的核DNA和叶绿体DNA的质量好,纯度高.以叶绿体DNA和核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均得到理想的条带,扩增率为100%,重复性好.[结论]该研究为叶绿素DNA和核DNA的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箬竹属植物和赤族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方法]以箬竹属13个竹种及其近缘的赤竹属3个竹种为材料,采用PCR方法扩增叶绿体trnL-trnF间隔区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构建系统树。[结果]利用已发表的trnL-trnF序列通用引物扩增出长度为1008~1103bp的trnL-trnF片段,比较长度为940bp。cpDNA序列聚类将箬竹属与赤竹属竹种混合聚在一起,同源性为99%以上,可分为5组。其中,髯毛箬竹、广东箬竹、小叶箬竹、华箬竹、毛鞘箬竹、矮箬竹、胜利箬竹、箬竹、箬叶竹、粽巴箬竹、翠竹和菲白竹12个竹种聚为一组;泡箬竹、天目箬竹、阔叶箬竹和美丽箬竹4个竹种各自成一组。[结论]竹种间的同源性极高,表现为较慢的进化速率,提供的信息位点很少,不能很好地解决箬竹属种间的系统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成熟的中国春小麦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进的高盐-低pH方法提取叶绿体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扩增,结果表明:所提取的小麦叶绿体DNA纯度高(OD260/280=1.89,OD260/230=2.23),适于PCR反应、基因扩增和酶切鉴定等分子操作,为深入研究小麦叶绿体基因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芒果是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富含多糖、单宁、多酚等次生代谢的干扰物质,不易获取DNA。基于此,为提升提取DNA的质量,以芒果属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芒果与扁桃成熟叶片中的DNA质量情况,分析芒果属植物叶绿体的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叶绿体DNA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植物学等学科研究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现在已知,叶绿体DNA与光合作用、光抑制现象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比较叶绿体DNA及其基因的异同,对于研究植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叶绿体基因组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叶绿体DNA的分离纯化。目前方法很多,本试验对Bookjans的高离子  相似文献   

17.
竹叶叶绿体色素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乙醇、溶剂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竹叶叶绿体色素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竹叶叶绿体色素的最佳条件,进一步用薄层层析法及紫外光谱分离、鉴定叶绿素a、叶绿素b、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4种叶绿体色素.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溶剂,竹叶叶绿体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溶剂80%、溶剂用量为15∶1(V/V)、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5 h,4种叶绿体色素的含量分别为占竹叶的0.37%、0.12%、0.083%和0.011%.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福建泰宁野生铁皮石斛种源的多样性,对75份泰宁野生铁皮石斛及其他石斛属药用植物叶绿体DNArps16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5份石斛属药用植物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6 6,泰宁野生铁皮石斛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 06。38份泰宁野生铁皮石斛叶绿体DNArps16序列比对后,共得到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数占总数的25%,种内基于K-2P遗传距离最大为0.003 4,表明泰宁野生铁皮石斛叶绿体DNA rps16序列变异较大,多样性较高。此外,在泰宁野生铁皮石斛的5种rps16核苷酸序列中,T2型、T65型、D5型为参比铁皮石斛种质中的独有类型。  相似文献   

19.
矮牵牛组培白化苗与正常苗叶绿体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RAPD技术对矮牵牛组培的白化苗与正常苗间叶绿体DNA进行研究,发现3个引物(S21、S35、S72)能在源于同一植物体的组培白化苗与正常苗的叶绿体DNA之间扩增出差异片段。说明矮牵牛的白化的确可能是由于叶绿体DNA水平上的碱基变化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部分箬竹属植物的叶绿体DNA分析(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箬竹属植物和赤族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方法]以箬竹属13个竹种及其近缘的赤竹属3个竹种为材料,采用PCR方法扩增叶绿体trnL-trnF间隔区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构建系统树。[结果]利用已发表的trnL-trnF序列通用引物扩增出长度为1008~1103bp的trnL-trnF片段,比较长度为940bp。cpDNA序列聚类将箬竹属与赤竹属竹种混合聚在一起,同源性为99%以上,可分为五组。其中,髯毛箬竹、广东箬竹、小叶箬竹、华箬竹、毛鞘箬竹、矮箬竹、胜利箬竹、箬竹、箬叶竹、粽巴箬竹、翠竹和菲白竹12个竹种聚为一组;泡箬竹、天目箬竹、阔叶箬竹和美丽箬竹4个竹种各自成一组。[结论]竹种间的同源性极高表现为较慢的进化速率,提供的信息位点很少,不能很好地解决箬竹属种间的系统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