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驾驶员在行车中 ,有时会遇到突发性险情 ,危及行车安全。为使公共利益、驾驶员本人利益、他人的人身和其他利益免受突发险情的侵犯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 ,驾驶员可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这是一种合法行为。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 ,不负刑事责任”。1.紧急避险应具备的条件紧急避险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 ,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才是一种合法行为。(1)必须是为了避免依法应予保护的国家或集体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
农用运输车驾驶员方某在行驶途中,遇张某驾驶摩托车突然掉头(在车辆临近时),方某便急打方向盘避让,结果撞倒路边一工厂的围墙,将围墙内一老汉撞伤,花去医疗费计8000余元。后来老汉亲属就医疗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审理认定,老汉的医疗费由张某承担,方某不负事故责任。现就此案例,讲一下紧急避险的法律界定。(1)紧急避险必须具备的条件。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这就是法学…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四审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为《侵权责任法》),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是继《产品质量法》和《物权法》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民事法律。《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和  相似文献   

4.
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为《侵权责任法》),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是继《产品质量法》和《物权法》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民事法律。《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制裁侵权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减少民事纠纷,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侵权责任法》已于2010年7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其中,第87条关于不明抛掷物、坠落物损害的责任规定,为建筑物中抛掷物责任承担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加害人不明的情况下,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对受害人给予补偿这一规定却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争议,反对者认为其违反了公平原则,而支持者认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们故意抛物的行为,而我认为该规定对于受害者的救济方式不尽合理,对于"无辜"的连坐住户来说这样的补偿方式也是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出台,为一直争论的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赔偿责任的归属问题做出了定论,而此条文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合理与不合理双方各执一词。《侵权责任法》最终选择在加害人不明的情形下,侧重保护被侵权人的利益,这符合其立法宗旨,也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2010年7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本文简称<侵权责任法>)正式实施的日子.鉴于该法中有着一些全新或者是打破传统理论与做法的规定,从而使得对侵权纠纷的处理,将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朱涵  赵能 《湖南农机》2010,(3):197-198
通过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侵权责任法》相关制度进行分析与评价,认为惩罚性赔偿制度与民法基本价值相违背,并且指出了相关法律规定的某些不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历时7年经四次审议,终于在2009年12月26日获得了通过,并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制定被誉为"中国向形成民法典又迈进重要一步",对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四审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渤(以下简称为《侵权责任法》),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是继《产品质量法》和《物权法》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民事法律。该法列举了11种侵权行为类型和准侵权行为类型,不仅涉及产品缺陷、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内容,而且明确了产品召回制度,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1.
用户在提起农机产品质量投诉时,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怎样找准对自己有利的法律根据。农机产品质量的归责问题,除了《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外,我国还有《产品质量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侵权责任法》等多部法律涉及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四审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为<侵权责任法>),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是继<产品质量法>和<物权法>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民事法律. (<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制裁侵权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减少民事纠纷,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业机械发生事故会给他人造成损害,由此引起的民事纠纷,尤其在进入损害赔偿阶段,涉及经济问题的纠纷会愈加突出。既然属于民事侵权责任范畴,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119条和第134条之规定,则应当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农机事故损害赔偿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由民事责任的性质和侵权损害赔偿的特殊性所决定。确定农机事故损害赔偿总的要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公平为原则。本文就农机事故责任认定后确定损害赔偿的若干原则作一浅析,供大家参考。1.以责论处原则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5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按…  相似文献   

14.
游福兴 《农电管理》2006,(11):47-48
律师解答 《民法通则》第109条规定了防止侵害行为制度:“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由此可看出,防止侵害行为的构成要件一是防止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利益遭受侵害,二是自身利益因此受到侵害。就本案而言,弟弟为及时让哥哥脱离电源而伸手去救哥哥的行为,应属民法通则中的防止侵害行为。因此,根据规定,本案侵权人是谁,谁就应当对弟弟的死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有关供电企业无过错责任纠纷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无过错责任对供电企业的影响愈发明显。笔者认为,供电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无过错责任法律纠纷形形色色,要科学地进行分析,主动应对,结合实际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叫无过失责任原则,是指没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难以避免,也必然导致一定的财产损失与人身伤亡。在借用机动车交通事故处理案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对于赔偿的责任主体的认定以及责任承担成为一大难题。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49条对此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此规定仍存在争议,而且在司法实践中,处理借用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中适用此规定,受害者的利益往往得不到最大程度的保障。本文主要是从无偿借用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这一角度,来研究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受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王再初 《农村电工》2003,11(3):17-18
1高电压作业适用高压无过错原则,但能证明触电者是故意的除外《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压、高空、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高度危险作业造成损害赔偿时无过错责任原则。以前,人们常将触电事故全部纳入高度危险作业之中,发生触电事故之后,判电力设施产权人甚至是电力企业承担责任。2000年11月13日最高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1高压电致损的归责建议采用过错推定原则《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何为“高压”?从条文内容里不能看出其具体含义及确切标准。最高人民法院法释犤2001犦3号《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中,将1k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界定为高压,同时,第2条规定,因高压电造成人身损害的案件,由电力设施产权人依照《民法通则》第…  相似文献   

19.
1 首先要分清发生事故的电力设施的归属 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谁的财产谁受益,谁的财产造成侵权(包括致人伤亡和财产损害)谁赔偿。据此,原电力部颁发的《供电营业规则》第五十一条规定:“在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按供电设施产权归属确定。产权归属于谁,谁就承担其拥有的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的法律责任”。因此,属供电企业的电力设施(包括供电设施和用户设施,下同)致人伤亡,自然应当赔偿(但能证明供电企业无过错的除外);是用户的电力设施致人伤亡理所应当由用户承担责任并赔偿。好比交警队不承担交通事故的民事责…  相似文献   

20.
1高电压作业适用高压无过错原则,但能证明触电者是故意的除外 <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压、高空、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高度危险作业造成损害赔偿时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