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2.
3.
雷公藤次碱和吉碱是雷公藤生物碱杀虫剂的主要活性成分.试验采用高液相色谱法对雷公藤生物碱乳油中的雷公藤次碱和雷公藤吉碱进行了分析测定,色谱条件为Microsorb-100 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和0.02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进行洗脱1~8 min时从30∶70到100∶0,最后保持乙腈洗脱2 min,进样量10 μl,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 ℃.方法的线性相关性为0.9996~0.9998;二种生物碱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99.8%,RSD分别为0.86%,0.54%.  相似文献   

4.
5.
不同株叶型冬小麦生长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近3年参加国家和山西省区试的54个冬小麦品种,将其按株型紧凑与否,分为叶片直立、叶片半直立和叶片下披3类。在一般生产条件下,对这3种类型品种的产量结构、茎蘖动态、光合结构、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抗逆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生产环境和相应的栽培技术条件下,3种类型的品种都能获得高产,但在目前生产条件下,以直立型、半直立型品种较为经济,且易获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6.
不同叶型豌豆苗产量与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6个不同叶型豌豆苗的产量、叶面积数、分枝数、新芽数和新芽长度的差异分析表明:(1)豌豆苗的叶面积由托叶和复叶组成,不同品种托叶和复叶面积都具有显著差异,托叶对产量的贡献大于复叶,复叶的数量影响叶面积。(2)豌豆苗的分枝数和切割后腋芽的生长与再生能力有关,影响豌豆苗产量。不同豌豆品种,其分枝数和腋芽再生有显著差异。(3)豌豆苗的含水量、灰分在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维生素C、糖分含量在品种中存在极显著和显著差异,不同切割长度会影响产量、灰分和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7.
大豆不同叶型近等位基因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大豆不同叶型近等位基因系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大豆叶型的研究进行了讨论,认为大豆不同叶型近等位基因系品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从而明确叶型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相同遗传背景下,采用两对叶型不同的大豆品系A31和6059,探讨了不同叶型对大豆产量性状、形态性状、生理指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型对其品质的影响是相同的,圆叶型大豆品系蛋白质含量高于尖叶型,而尖叶型大豆品系脂肪含量高于圆叶型;叶型对不同大豆品系农艺性状的影响有所差异,尖叶型大豆品系节间长度较短,四粒荚数较多;圆叶型大豆品系百粒重较大,但在产量方面差异不显著(A31品系F0.036=1.364相似文献   

9.
小麦叶型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夏播红麻叶龄叶型变化规律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播红麻叶龄叶型变化规律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罗玲玲,汤其林,刘晓峰(信阳地区农科所,信阳464000)(河南省农牧厅)河南省红麻常年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近几年,随着耕作改制,由一年一熟的春播红麻改为一年两熟夏播红麻,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夏麻产区。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雷公藤叶片中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常规CTAB法、改良CTAB法、常规SDS法、高盐低pH值法和一步法分别提取雷公藤叶片基因组D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OD260与OD280的比值以及RAPD扩增结果,判断所得DNA样品的纯度,并根据OD260值计算不同提取方法的DNA得率。[结果]改良CTAB法提取效果最佳,所提DNA的平均得率为219.3μg/g,OD260/OD280比值在1.869~1.903,用于RAPD-PCR均有较好的扩增结果。[结论]改良CTAB法是雷公藤叶片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浸提的方式对人工栽培雷公藤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通过杉木种子发芽实验进行生物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栽培雷公藤的水浸提物在高浓度下能够抑制杉木种子的萌发和生长,但是在中、低浓度下对杉木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有可能为雷公藤与杉木合理混交密度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无性系苗木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f.)23个无性系苗木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苗木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为不对称的双峰曲线,蒸腾速率tr日变化曲线为单峰曲线,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分别呈勺形、倒双峰变化趋势;净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而达到峰值,随后反而降低,光补偿点为17μmol.m-.2s-1,光饱和点为600μmol.m-.2s-1;净光合速率与气温、叶温、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叶内湿度、胞内CO2浓度、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分析比较,初选获得编号为17、13、16、10、11、4、6共7个具有较高净光合速率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适合雷公藤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雷公藤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优化影响雷公藤ISSR-PCR扩增效果的Taq DNA聚合酶、dNTPs、Mg2+、引物浓度和DNA模板含量及退火温度,并以32份雷公藤样品对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验证.[结果]优化的雷公藤种质资源ISSR-PCR反应体系为:20.00μL反应液中含1.50 U Taq DNA聚合酶、0.30 mmol/L dNTPs、2.00 mmol/L Mg2+、0.40μmol/L引物、20 ng DNA模板和2.00μL 10×Buffer.ISSR-PCR扩增程序中最佳退火温度为54.7℃.[结论]建立优化的雷公藤ISSR-PCR反应体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重现性和适用性,可应用于雷公藤不同地理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鉴定.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角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雷公藤角斑病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病原菌为福木假尾孢。雷公藤角斑病病原菌菌丝在PDA上生长最好;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5-6;最适温度为25℃;碳源中单糖、氮源中蛋白胨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对氮源的利用比对碳源的利用强。分生孢子在30℃下萌发速度较快,2 h后开始萌发,4 h后的萌发率达到98.6%;分生孢子可以从两端细胞、两端细胞及中间细胞萌发多个芽管,萌发pH值为6,且在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时,才有较高的萌发率,但对光照的反应不灵敏;其致死条件为温度50℃,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APD技术,对25个不同地理种源的雷公藤进行了多态性分析。采用POP-GENE32软件对25个种源进行聚类分析,DPS(9.5)软件对所有个体进行聚类分析,并用UPGMA法对扩增DNA片段数据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1.14%,Shannon's信息指数I=0.447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2973,观测等位基因数Na=1.911 4,有效等位基因数Ne=1.5120。这表明25个种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因此收集不同种源以保存尽可能多的遗传多样对于雷公藤的良种选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不同外值体、培养基类型和pH值对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雷公藤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内酯醇在愈伤组织中的积累。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为组培苗的嫩叶,最佳培养基为MS,最佳pH值范围为5.8-6.1。愈伤组织在生长周期的中期(第4周)和末期(第8周), SOD和POD活性最高, MDA含量和PAL活性则较低;在生长稳定期, SOD和POD活性较低,而MDA含量和PAL活性则较高。对于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中的雷公藤内酯醇含量,根愈伤与叶愈伤相近,均明显高于茎愈伤;愈伤组织在生长周期的后期(第6-8周)内酯醇的积累更高。  相似文献   

18.
雷公藤叶面积回归方程法测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雷公藤叶面积、叶长、叶宽、叶长宽乘积、叶长宽比的测量和计算发现:其具有较稳定的叶长宽比和叶形,采用5个常用方程拟合,其叶长、叶宽、叶长宽乘积与叶面积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经验证,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叶面积与叶长宽乘积、一元幂回归方程的叶面积与叶长宽乘积2个方程理论值与实际值差异不显著,且误差率较少,在±4%之内,能较精确测算雷公藤的叶面积.  相似文献   

19.
收集了7省29县(市)生长健壮的29个雷公藤种源113个无性系,并对不同雷公藤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进行苗期观测。结果表明,不同雷公藤无性系萌芽时间、叶色及初花期均存在差异,不同雷公藤无性系在不同时间内萌芽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雷公藤无性系苗期性状存在较大差异,1年生苗木的主径、主枝长、生长量差异极显著。以离差平方和法对生长情况较好的51个雷公藤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成粗壮伸展型、分枝长根型、中间型和普通型4个类型,并采用指数选优法选择出15个各性状表现较好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雷公藤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繁殖、保存,已在福建省大田县桃源国有林场建成种质资源圃0.5 hm2,共收集9个省(区)的33个种源。本文阐述了雷公藤种质资源圃营建的步骤、方法,分析了营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