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环境温度变化与猪的行为在暑热环境下,作为猪的一般适应行为就是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水浴、泥浴次数增加,而在寒冷的环境条件下则相反,猪的采食量增加,饮水量减少,而且为保持体温,猪的被毛变粗,喜欢太阳及其它热源。仔猪和成年猪比较,皮下脂肪薄。此外,刚出生的仔猪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健全,所以猪群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二、仔猪的体温调节行为1周龄以内仔猪的死亡原因,70%是由于寒冷所引起的,做好这时期仔猪的温度管理是提高仔猪生产的一个秘诀。对刚出生仔  相似文献   

2.
炎炎夏日到来,天气逐渐炎热而潮湿,猪只的汗腺不发达,而且皮质脂肪较厚,猪体的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导致各个阶段猪群采食量下降,生产能力下降,机体抵抗力减弱。如母猪分娩率下降、难产率升高、泌乳性能差、繁殖力减弱;种公猪生产性能低下;仔猪拉稀;育肥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率下降等等。所以夏季如何加强猪群的管理,使猪群平稳度夏,减少夏季对猪群生产的负面影响,是值得养殖者考虑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会使猪群因严重的寒冷应激影响生产性能、免疫力等.再加上冬季昼长夜短,对猪群的采光和管理带来很多不利之处.冬季由于天气寒冷猪要增加采食量已保证能量的供应,不仅增加饲养成本更增加了粪尿量.再加上冬季天气寒冷粪污处理不便,还有空气质量、通风度、防寒保暖等处理不当必然会对猪的冬季生产和疾病防控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做好猪冬季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仔猪和育肥猪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正>夏季空气温度高、湿度大,猪群的采食量会大大减少,同时,母猪的生产率也会降低,并且随着采食量的减少,猪群的免疫力与其他季节相比大幅降低,增加了感染各类疫病的机会。因此,在夏季期间,一定要做好猪群的疫病防治工作,从根本上保证生产质量。1夏季猪群主要疫病1.1猪链球菌病链球菌主要存在于污染的环境和水、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中,经过创伤感染,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多发于5~11月份。主要是在猪群中散发,有的呈地方性流行,仔猪多呈  相似文献   

5.
仔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仔猪采食量和后期生长的关系断奶前后的一段时期是猪生长的多事之秋。在这个时期,猪的营养来源从优质的母乳转换到质量相对较差的固体的植物源性饲料。由于消化系统不能完全适应这种转换,猪时常会发生消化不良,直接导致采食、生长和健康受到影响。仔猪的婴幼期采食量总体上说是低的并且不固定,变化范围在3~77g/头·d(Pluske等,1995)。在母乳减少的某些情况下,比如周围环境高热时,采食量会增加。Quiniou等(2000)、Renaudeau和Noblet(2001)都报道了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采食量会增加。当环境温度从20°C升高到26°C时,仔猪采食量增加6g/…  相似文献   

6.
<正>1管理1)昼夜温差变化。初春季节仔猪易发腹泻,主要因为昼夜温差大,而水泥地面易使仔猪腹部受凉,诱使胃肠道蠕动加快以至痉挛,引起腹泻。舍内昼夜温差超过10℃时,腹泻率升高25%~30%,湿度高的环境会明显增加腹泻率。2)采食过度或不足。初春季节气温变低,为了维持体温,仔猪会本能地加大采食量,通过提高体增热来保持体温,导致仔猪发生吸收不良性腹泻。而刚断奶的仔猪,受断奶应激的影响,采食量减少甚至会拒食,引起饥饿性腹泻。  相似文献   

7.
规模猪场高温季节的饲养管理及保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32℃时,猪群可能出现热应激。公猪表现为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下降。母猪则表现为繁殖障碍,受胎率下降,返情率增加;妊娠母猪产仔数减少,流产、死胎增加,特别对妊娠早期(30d以内)及妊娠后期(100d以后)的母猪影响最大;哺乳母猪产后(子宫炎-乳房炎-泌乳)综合征发病率增加,泌乳量下降;仔猪断奶重减轻,母猪断奶后发情延迟;商品猪饲料利用率降低,采食量减少,日增重下降。据试验,当环境温度高于最适温度5—10℃时,猪的采食量就会减少6%~21%。温度过高,饲料容易发霉变质,出现霉菌毒素中毒现象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8.
夏季高温,对养猪影响明显,如猪群经常会出现中暑,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减慢,生长快的猪突然发生死亡,母猪乳房炎、无乳比例增加,受胎率和产仔数下降,仔猪断奶重量减轻,公猪精液品质低下等,为使猪群安全度夏,可采取以下措施:一、猪舍的环境控制1.通风降温。猪舍设计时屋顶不要过矮,前后设  相似文献   

9.
胡勇  代发文  高平 《中国猪业》2014,(12):52-54
冬季来临,寒冷的天气给猪群带来严重的冷应激,如不加强管理,合理地保温和通风,会导致猪群生长速度减慢,抵抗力下降,甚至患病,因此,良好的保温对维持猪只健康、改善生产成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猪场保温的重要性,介绍了猪场保温的现状和各类猪只的适宜温度,对猪场保温的管理,主要保温设备的种类、使用方法,以及猪场保温工作的操作要点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猪场保温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调整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业科学》2021,38(3):28-28
断奶对仔猪来说是-.个艰难的过程,仔猪要面临很多挑战,包括与母猪分离,不同窝仔猪混合饲养,从液体饲料转换到固体饲料等。一般来说,仔猪必须突然适应从摄取液体饲料(母乳)到采食固体饲料这一变化,饲料的变化会导致仔猪断奶后几天内的采食量较低。1仔猪的低采食量和应激仔猪断奶过程中的低采食量和应激反应会导致其肠壁受损,随后机体免疫水平降低。仔猪的采食量通常从断奶后1周左右开始再次增加。然而,由于消化道的损伤和发育不充分,会导致仔猪肠道的消化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1.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若不采取防范措施,会使妊娠母猪出现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次数增加等现象,并由此引发妊娠母猪机体营养不良、产奶量降低,严重的还会出现死胎。因此,搞好夏季饲养管理,可有效提高妊娠母猪生产性能,增加饲养户的经济效益。1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环境猪舍要搞好温、湿度调节。如果温、湿度过高,会导致猪采食量减少,日增重下降;温度过低,则热能消耗大,采食量多,而饲料报酬低。因此猪舍的适宜温度应控制在15~20℃,湿度以控制在50%~55%为宜。对过夏的怀孕母猪,猪舍应配有遮荫、通风等设备,在气温达30℃以上时,…  相似文献   

12.
<正>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有疾病因素、气温变化以及吞食异物等,需要加强管理,提供全价饲料,合适的环境温度,定期消毒,打扫卫生,找到发病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猪采食量是限制其生产性能及基因潜力发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提高猪采食量已逐渐成为营养生理研究的一大热点。1猪采食量异常的原因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有很多,且强弱程度并不一致,但总体而言均会影响猪群的健康成长。除了疾病因素外,气温变化以及吞食异物等均会  相似文献   

13.
<正>利用环境控制设备可以调整猪的生活环境的温度,满足猪的生长和生产需要。由于仔猪怕冷,大猪怕热,环境温度低会导致仔猪容易感染疾病,甚至死亡,因此,仔猪应当保温。保温方法很多,其中诺廷根暖床系统、地面保温系统效果较为理想。环境温度高导致猪的采食量下降,生长不良,相对而言,大肉猪的问题较易解决,可以采用间歇性洒水方式来达到蒸发散热的目的。哺乳母猪在高温情况下只能用间歇性滴水的方式来散热,不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观察水料饲喂对新断奶仔猪采食量的影响,选取了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之间的编号为1、2、3、4号的4批杜长大断奶仔猪,每批分养在16个栏,每栏15~16头,共约1 000头。1号和4号猪饲喂猪场自用教槽料(干料),2号和3号猪在断奶后3 d内饲喂颗粒教槽料的基础上,还将颗粒料和温水以1:3的比例混匀成水料供仔猪采食。结果显示,断奶仔猪更倾向于采食水料;对于体重较轻的断奶仔猪,水料饲喂可以明显地提高断奶后3天猪群采食量,对于体重较高的断奶仔猪,水料饲喂对采食影响不明显;采用水料饲喂,使较早断奶的猪采食情况可以达到较晚断奶猪群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猪舍环境是猪生长繁殖和健康的基本条件,猪舍内环境包括温热环境、光照噪音、空气质量等。寒冬将至,为保障猪的正常健康生长,各猪场面临猪舍内环境的调节问题,尤其表现在保温和通风的工作上。1保温1.1猪群适宜温度:母猪的适宜温度是13℃~20℃;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33℃~35℃;生长育肥猪的适宜温度为13℃~25℃。1.2低温对猪群的危害:河北地区具有气温低,持续时间长,春冬季风大的特点。这对天气寒冷时,猪的代谢率提高需要增加采食量来维持机体热平衡,从而提高整体的料肉比;如果饲料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16.
保育猪又称为断奶仔猪,是指仔猪从断奶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这一时期的猪由于断奶应激,转舍应激以及换料应激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保育猪生病或者死亡。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猪要做好详细且周到的饲养管理才能保证保育猪的健康生长。保育猪在生长速度上较为迅速,采食量也会加大。保育猪是养猪阶段最为重要的阶段,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做好周全的饲养管理。本文主要从保育猪的断奶方法和转舍、保育猪的营养管理、保育猪的环境控制以及提高保育猪免疫能力措施来综述保育猪的饲养管理,以期为养猪企业在保育猪这一特殊时期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就生猪养殖来说,提高采食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肉量和肉品质,在饲喂时应想办法改善饲料适口性,让猪愿意并且主动吃料,增加采食量。1使用风味剂研究表明,猪对甜食有十分显著的偏好,复合甜味剂(含6.7%的糖精钠以及其他长效增味剂和增效剂)可以提高仔猪采食量,但添加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猪采食量的发挥,在仔猪生长阶段(1~28 d),日粮中添加150 mg/kg的复合甜味剂可以达到最大日采食量,同时也可以获得此阶段的最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规模养猪业的兴起与扩大,母猪群的生产管理,尤其是夏季管理已成为养猪生产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南方各地,夏季气候炎热,往往会引起母猪受胎率降低、泌乳量减少、产仔数下降,母猪难产率和死亡率升高,给规模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哺乳期仔猪由于不能获得充足的乳汁,生产速度降低,死亡率升高。另外,高温天气又会使母猪采食量减少,导致体能衰退,影响下一个生产周期的生产性能。本文主要从规模猪场的猪舍设备和母猪群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以供交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是恒温动物,高温季节的热应激给猪的生产性能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种公猪性欲低下,射精量减少,精液品质下降,出现畸形精、死精、无精现象;母猪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配种成功率低,窝仔数减少,产5头以下的比例很高;妊娠母猪尤其到怀孕后期,厌食、便秘现象比较普遍,导致难产、死胎率上升,严重的会引起母猪中暑而死亡;母猪产后采食量低,泌乳量下降,引起产房仔猪腹泻率、死亡率上升,断奶体质量不达标;生长育肥猪采食量减少,增重缓慢.因此,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对于保持猪群健康,提高猪场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简谈几项措施,有不妥之处望业界同仁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猪场夏季饲养管理及保健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伟业 《养猪》2006,(3):37-39
夏季气温高,给猪场生产带来不少问题,对规模化猪场的影响更为突出,如热应激、采食量下降、增重减慢、繁殖障碍等,本文拟对高温季节猪场的饲养管理及保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猪群热应激的表现妊娠母猪的最适温度为22℃~25℃,哺乳母猪为15℃~18℃,公猪为15℃~18℃,哺乳仔猪为28℃~32℃,保育猪为24℃~28℃,肉猪为18℃~21℃。当环境温度高于32℃时,猪群则出现热应激。1.1公猪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下降。一般认为公猪睾丸造精机能产生障碍的极限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85%,遭受高温的公猪精液品质降低,并且会导致其受应激过后4~6周繁殖力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