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地在以河北敬业集团为主的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周边小型企业异军突起.当地农民在家门口上班挣钱。过起了两栖型的农民生活。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工”。随即出现的农村劳动力缺乏现象也成为当地农村突出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健  李静 《河南农业》2005,(6):40-41
自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农村开始出现劳动力过剩,大批农民向城镇转移,由此在我国社会逐渐出现和形成了一个新型社会群体——城市农民工。不可否认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城镇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农民工却并不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他们常遣歧视,其合法权益常遭侵犯,其在政治参与、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生活居住、业余文化和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3.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但在许多地方的实施过程中,已经演化成为单纯为城镇化而城镇化的激进战略,处于激进城镇化战略中的农民,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其中。激进的城镇化战略不仅不利于城镇化的良性健康发展,也给基层治理带来了众多难题。未来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必须立足于国情,走一条农民本位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当前农村农民思想道德建设上存在着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社会不良风气有所抬头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加强、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在重经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等问题,提出从提升农民的政治道德素质、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公民社会公德建设、家庭美德教育倡导、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五个方面来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从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以保山为分析样本,介绍农村集市发展概况,并从内外因分析总结农村集市相对城市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相关建议:加大对“三农”转移支付的力度;鼓励本土人力资本参与本地农村自救和农村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和社会力量实现农民普惠式金融生态;处理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出现的“内卷化”问题;落实保护农村本土人文特色前提下建设各具特点的新农村;重视土地对于农民的福利效应;改善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完善农村社会基本保障等.  相似文献   

6.
作为"生活在城市的农民",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因户籍制度所造成的身份认同的尴尬境遇,同时也承受着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双重政治排斥,从而造成其政治权利的"悬空"。这一现象不仅严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认知和利益保障,同时也对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社会稳定构成极大的威胁。基于弗雷泽正义理论的视角,从经济、文化、教育培训和政治四个方面对当前阻碍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在"再分配""承认"及"代表权"这三个维度上的困境,最终为新生代农民工的"承认政治"和"正确代表权"寻找可行路径,以期促进对新生代农民工承认政治的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逐渐增强。然而,在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同时,如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就无法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农业技术的发展,几千年来被束缚在土地耕作上的广大农民得以解脱,大量涌入城市生活中。城市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有关城市农民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不公平待遇的倾向也日趋严重。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城市农民工边缘化问题日益提上议程。该文从社会工作角度对城市农民工边缘化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民教育:农民工再社会化的文化重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镇化浪潮,大批农村原住民涌进城市从事生产劳动和生活。农民转化为农民工,必然亟待再社会化,农民工再社会化的本质是其文化重塑,公民教育是农民工文化重塑的必然途径与选择。  相似文献   

10.
程伟  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114-11116
以河南Z村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从村落终结的视角出发,从村落社会交往、村落权利的重构两个方面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村落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结果表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社交中心普遍出现外移现象,已经超出农村"熟人社会"的范围,促使传统社会关系网络的"差序格局"被打破;他们主动参与村落权利的建构过程,表现出更多的政治热情和对现代民主观念的践行;农民工返乡创业既加速了中国小农经济的解体和传统农民的分化,也是实现农民自身终结与村落终结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契机。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农村闭塞的文化与经济格局随着市场 经济的出现而打破,相应的农民收入与职业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当前农民的生活得到显著改 善,但是农民对于精神文化表现出迫切的需求。让农民参与文化建设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 务,同时也保障农民享受娱乐文化的权利。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及新媒体深刻影响农村文化建 设,如何让农村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农村文化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石溪村的家族活动涉及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农民在政治生活中从被动到主动, 在经济生活中从自发到自觉, 在文化活动中从封闭到开放, 在社会生活中从传统到现代; 农民的文化选择不仅加速了其自身角色意识从“家族人”到“现代人”的转换, 也促进了农村家族文化与现代化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3.
何晓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92-6793,6828
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几个问题进行了阐释,指出推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重视农村权威人物发挥积极作用,预防其消极作用;应重视农民工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力,引导农民工对农村社区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应重视农民闲暇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这一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运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一是家庭经营规模小,土地零碎,妨碍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户兼业化程度日益提升,农业生产已成为许多农户的"副业",既不利于有效遏制土地撂荒的趋势,也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三是农民的恋土情结给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农村开始出现劳动力过剩,大批农民向城镇转移,由此在我国社会逐渐出现和形成了一个新型社会群体——城市农民工。不可否认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城镇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农民工却并不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他们常遭歧视,其合法权益常遭侵犯,其在政治参与、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生活居住、业余文化和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力度。中央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颁发了一系列的行政规章和政令,加大了监察力度。各级政府…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出现了一股发展经济潮流、新型农民潮。这股潮流不断发展壮大,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培训也同时带来一些问题,如何科学地选择农民培训模式,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培训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耀芳  孙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843-13844,13890
从资金投入、农民的文化消费力以及文化素质等方面分析了农村文化建设存在设施落后、文化生活单调等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整合多方面的资金与力量、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既需要获得应有的经济收入,又需要提高教育、文化等精神生活质量。有资料显示,在城市刑事犯罪中,农村流动人员所占的比重在增加,不能忽视的一个原因是,社会上存在对农民工偏见和歧视的现实,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些人心理失衡。因此,农民工的教育、文化需求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家用电器进市里,柴米油盐赶市集,日用百货找个体。这是多数农民购物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不方便、不安全、不实惠这九个字成为农民消费的真实写照,广大农村也成了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最严重的地方。农村流通网络的不健全,与广大农民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长此以往,既不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在农村兴起了一种连锁经营的销售新模式,可这种模式究竟能不能帮助农民解决不方便、不安全、不实惠的消费问题呢?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20.
对青年农民工“问题化”倾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青年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而他们的“农民身份”认同却不如第一代那么明确,有的甚至没有“农民”身份意识。他们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向往.渴望和城里人一样生活。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却使青年农民工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青年农民工问题。分析青年农民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文章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