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三月的一天,突然接到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蔡知凌高级工程师来电询问: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为什么把发酵写在乌龙茶初制工序中,问我知道这事吗?我没认真读过《中国茶叶大辞典》只好回答不知道。当晚回家把《中国茶叶大辞典》中的“茶类部”和“制茶部”两部翻过遍。  相似文献   

2.
《茶叶科学技术》2005,(2):41-41
各有关单位:《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科技综述、实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是我省茶叶行业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对外交流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聂霖 《福建茶叶》2024,(2):131-133
武夷岩茶是一种具有独特品质和口感的茶叶,其制作过程需要高超的制茶技艺和适宜的制茶环境。“做青”的实现不光和作为原料的鲜茶叶有关,而且还和制茶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做青不仅要“看青做青”,还必须“看天做青”。文章研究了制茶环境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并强调了制茶过程中的气流、湿度、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重要性。制茶师需要准确掌握这些环境因素,以调节茶叶的发酵和氧化过程,从而影响茶叶的化学成分和风味特征。加强对制茶环境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武夷岩茶的经济和文化效益,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茶叶科学技术》2009,(2):34-34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试验研究、茶业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叶爱好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5.
《茶叶科学技术》2009,(4):43-43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试验研究、茶业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叶爱好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叶科学技术》2009,(3):33-33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试验研究、茶业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叶爱好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7.
《茶叶》2020,(1)
为全面了解山东省青岛市秋季红茶的感官品质情况和生化成分含量,本研究选用青岛市各茶叶企业生产的21种秋季红茶为试验样品,通过茶叶品质品鉴和生化分析试验,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的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地区的秋季红茶大部分感官品质和生化品质都比较高,部分红茶品质特征鲜明,达到了或超过了国家优质标准,表明茶企基本上掌握了红茶的制茶技术。但个别红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发酵不足、发酵过度、火工过高等,出现汤色、滋味、香气等方面的问题,感官品质较差,需要在制茶过程中注意。  相似文献   

8.
《茶叶科学技术》2006,(1):40-40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实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叶爱好者阅读参考。《茶叶科学技术》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872,国内统一刊号,CN35-1184S。本刊已列入:中国学…  相似文献   

9.
制茶发酵理论与制茶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世纪末,我国创制出红茶。红茶制造中叶片由绿变红,形成了独特的色、香、味品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生物科学和化学的发展,十九世纪末便开始了制红茶理论的研究。1890年古在(Kosai Y.)提出了制茶的“微生物发酵说”,认为茶叶发酵是微生物的作用过程。1893年班伯(Bamber M.K.)却认为是一种单纯的化学变化,称之为氧化过程,不称为发酵过程。后来曼恩(Mann N.)于1901~1904年证实微生物杀灭后,茶叶还能进行发酵,微生物在制茶发酵中不起重要作  相似文献   

10.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实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  相似文献   

11.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实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  相似文献   

12.
正《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实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  相似文献   

13.
红茶属发酵茶类,制茶发酵通常是指从揉切(揉捻)开始的发酵过程。制茶发酵生化机制的研究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1902年Bam-ber和Wright认为鲜叶制成红茶是在酶的催化下发生的,而不是以前所认为的微生物的作用。其后曼斯卡亚(Maнckaя,1935),波库恰瓦(Бокуuавa,1947—48),Lamb  相似文献   

14.
《茶叶科学技术》2005,(1):42-42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是中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科学院茶叶研国学术期刊综《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  相似文献   

15.
茶叶开发涉及的面很广,作者春节回国时收到来自福建茶区有关单位“开发办”的同志,也包括广东、湖南、安徽个别从事开发工作的同志,赐函提出一些问题,包括技术性问题,兹借《福建茶叶》一角,谈谈有关技术关键问题。从作者的茶叶生化观点出发,提供读者参考,不妥之处,还望指正。本文主要讨论茶叶开发中、茶叶成分的利用问题,不涉及茶叶加工生产各种花色品种的技术问题。茶叶化学成分的利用,作者认为,在茶区除了将优质茶提高制茶工艺外,进一步可开发粗老茶、下脚茶(包括茶尘)的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茶籽除了榨油外,更应发挥茶…  相似文献   

16.
《茶叶科学技术》2008,(2):34-34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实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叶爱好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17.
《茶叶科学技术》2012,(2):11-11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  相似文献   

18.
茶叶力、热特性研究及其在制茶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加工中除制茶的生化变化,还涉及能量传递(如机械及气力输送),质量传递(如除湿)和热量传递(如热风炉换热,茶叶干燥)。以上三大传递过程可谓之制茶工程。制茶工程学便是研究以上工程的环境因子和技术手段与茶叶品质形成之间相互促进和制约的规律,并以充分发挥茶叶原料的经济价值为目的而促进现代制茶工程技术的应用。在制茶过程中,一切物理和机械的作用无一不是通过茶叶的物理特性才产生促进生化变化的效果。所以研究茶叶的物理特性,在技术上可提高工艺效果,改善成茶品质;有助于机器设备的研究和设计,改善制茶性能,提高机…  相似文献   

19.
一、我省茶叶科学的发展我省产茶历史悠久,茶区分布广泛,早在一千二百年前,陆羽《茶经》就有关于“岭南茶产于韶州”(今韶关)的记载,许多地方府志如《粤东笔记》、《潮州府志》、《惠州府志》都有不少关于种茶、制茶的记载,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全省种茶面积已达到三十多万亩,产量十六万多担,为历史最盛时期。潮安的“凤凰单丛”和“一线红  相似文献   

20.
<正>《茶叶学报》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试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叶爱好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