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孔令玉  龚莉 《森林工程》2007,23(3):34-36
对季冻区旧路改扩建工程路基拓宽中,容易出现破坏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重点结合了季冻区的已建或在建的改扩建工程的施工经验,对季冻区的路基拓宽的特殊性进行了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2.
季冻区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林  杨磊  陈晗 《森林工程》2008,24(3):63-65
在对季冻区多条公路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季冻区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类型:裂缝、龟裂、车辙、松散、沉陷、泛油、波浪和冻胀翻浆.同时结合季冻区的气候特点,详细分析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病害的原因.根据几种病害的成因,从设计、施工、管理和维修养护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呼和浩特盆地浅层地下水砷含量的分布规律,对研究区380个浅层地下水砷样品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指示克里格法研究了浅层地下水砷含量超过饮用水标准限值10μg/L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砷含量由盆地边缘向盆地中西部逐渐升高,大黑河冲湖积平原中心的大黑河两侧是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砷含量最高的地区。地下水砷含量超过10μg/L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中西部。在土默特左旗的中南部以及托克托县的北部和西南部,地下水砷含量高于10μg/L的概率在0.75以上,面临着较大的砷超标风险。晚更新世—全新世时期古沉积环境格局是影响浅层地下水砷含量分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从邢台市区城市发展对浅层地温的资源需求出发,结合该区浅层地热能赋存情况进行了浅层地热资源评价,经计算200m以上浅层地热储存总量为597.60×10~(12) kJ。地埋管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浅层地热可利用量为1141470.63kW。地下水换热系统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浅层地热可利用量为525957.384kW。并分析了浅层地热能带来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提出了适宜邢台市区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湿地软土的固结特性,进行压缩固结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季冻区软土孔隙比大、含水率大、压缩性强,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略优于珠江三角洲软土。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压缩系数逐渐减小,压缩模量逐渐增大,团结压力大于200kPa时,压缩系数变化趋势逐渐变缓,固结系数随固结压力增大逐渐减小,其变化范围为1.71—7.11×10^-4cm^2/s,固结系数在固结压力超过400kPa时趋于稳定。其研究成果可为季冻区软土工程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江汉-洞庭平原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在系统分析区域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DRASTIC评价模型,选取地下水埋深(D)、含水层净补给量(R)、含水层岩性(A)、土壤介质类型(S)、地形坡度(T)、包气带岩性(I)以及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C)7个参数作为评价指标,根据所有污染物权重值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了江汉-洞庭平原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体系,并运用MAPGIS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对研究区进行了防污性能评价分区。结果表明:江汉-洞庭平原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等级主要为中等,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66.52%,其次是防污性能等级较差,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30.32%,防污性能差和较好分别占总面积的3.08%和0.09%,评价结果可为区域地下水保护及工业布局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前景,分析了目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区有效管理方式,包括从绿化种植在地埋管埋设场地的管理、建设对象和使用对象的选择以及优先顺序、地埋管和地下水地源热泵的工艺技术等方面,希望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使用上存在的不足,结合季冻区气候、路面材料和沥青路面结构特点,提出由沥青稳定碎石和水泥稳定碎石组合而成的组合式基层,并分析比较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面层层底拉应变较低,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沥青稳定碎石柔性材料具有的粘弹性和一定的自愈能力,在养护措施合理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更好的道路使用性能;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工程造价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基本相当。组合式基层能够改善沥青路面抗疲劳性能和温缩裂缝现象,更适合季冻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 3个采取换填措施试验路段的技术方案、施工方法及后期观测的研究 ,讨论了如何合理确定季冻区含水量大的地段路基换填厚度 ,以保证达到保证路基工作区范围内的强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李圃林  曾凯 《绿色科技》2012,(10):108-110
根据天津滨海地区浅层地下水特征及区域地质特征,建立了浅层地下水综合循环利用储能的抽灌系统及地层竖向位移监测系统,在系统运行期对地层变形进行了长期监测。根据监测资料,对浅层地下水抽灌循环利用过程中引发的地层竖向位移进行了相应研究,探明了发生沉降的主要层位有含水层及浅部欠固结软土,同时也证实了通过抽灌结合的地下水利用方式对地面沉降起到了一定的缓减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民勤沙井子地区地下水质动态及其离子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民勤沙区7眼机井7a来的地下水位观测及水质化学类型的分析测定,对地下水质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水的矿化度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水质化学类型变化的趋势是由硫酸、氯化物型转向重碳酸盐、氯化物型。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退耕还竹地不同坡位凋落物及土壤的持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竹林地坡中、下部的凋落物现存量、持水性,以及土壤的持水能力都显著高于坡上部,同时,3个坡位的土壤持水能力总体显著高于农耕地。因此,麻竹作为主要造林竹种,生态效益显著,在水源涵养功能方面起着良好的作用,在营林时需考虑坡位的立地条件或加强管护力度,以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同时获取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绿竹种源含水率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年龄(1a、2a、3a)和地上部分不同器官(叶、枝、秆)及地下部分,对福建省不同绿竹种源在试验点的标准竹的含水率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绿竹种源的不同器官含水率有差异,漳州试点各器官(枝、秆)平均含水率均稍小于永安试点,而竹叶则漳州试点稍高于永安试点。不同年龄含水率变化趋势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含水率不同程度地下降。绝大多数种源地下部分含水率大于地上部分,其比值最高可达1.25倍(永安1a①号种源),少数略低于地上部分(永安3a④号、漳州3a③号种源等)。不同种源地下部分含水率的绝对值较接近,种源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4.
以扎龙湿地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和matlab软件相结合详细分析了地下水开发对该湿地环境的影响,为层次分析法和matlab软件的相结合运用及以后地下水开发对湿地环境影响的分析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地下室钢筋砼防水底板及钢筋砼防水侧板的施工方法及后浇带,施工缝部位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综合物探方法判定富水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物探解决地下水资源,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在不同地电条件下有时探测效果相差很大,难以确定基岩裂隙发育部位和构造破碎带的位置,即富水断裂。运用综合物探方法探测富水断裂,是寻找地下水的关键,可以提高成井施工的效率。所以,探讨运用综合物探方法探测富水断裂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邱昕 《森林工程》2003,19(3):11-12
三维流理论是水文地质的重要理论和主要研究内容 ,其研究理论与方法对水文地质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由于条件的局限 ,三维流模型的初始流场和预测流场难以检验和对比 ,本文提出的流场生成方法既自成体系 ,又可为数值计算提供初始流场并进行对比 ,应用领域广泛  相似文献   

18.
桂恒俊  万小琼 《绿色科技》2013,(10):146-148
指出了由于大量工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地填埋、化学污染物事故性泄漏以及储油设施泄漏等原因,造成各种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及放射性有害物质进入地下水系统,地下水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探讨了一种利用建立反应井群在抽取利用受污染地下水的同时进行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的方法,通过物化方法与生化方法相结合,达到将受污染地下水净化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民勤荒漠区生态变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民勤荒漠区,荒漠植被的演替是经过历史的环境变迁,渐变的过程。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增加,石羊河水系生态平衡失调,中上游用水量增加,流入民勤的径流量减少,造成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的迅速下降。再加乱垦滥挖,造成植被演替的速度加快,总的趋势为植被覆盖度降低、植物种类减少、生长势减弱、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20.
参照国内外对热带森林水文学的研究成果,论述了热带森林调节水分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热带林对降水、径流、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以及水质量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