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斌  谭方权 《农友》2002,(2):13-13
空气成分中约有80%的氮,但一般植物无法直接利用,豆科植物根瘤菌通过与豆科牧草的共生固氮作用,可以把空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变为植物可以利用的氨态氮,并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植株吸收、利用。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后,根瘤菌从根毛侵入根部,在主根和侧根形成具有固氮能力的根瘤。每个根瘤就是一座微型氮肥厂.根瘤给植物的氮肥不会有环境污染,不需长途运输,使用过程中没有氮流失。  相似文献   

2.
空气中有80%分子态氮,如何利用这些分子态氮来做植物的氮素营养已成为世界各国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根瘤菌、固氮菌、兰藻等是重要的固氮微生物,根瘤菌是和豆科植物共生而固氮的,豆科植物有一万多种,是一个大植物群。我们用硫酸铬[Cr_2(SO_4)_3·6H_2O)对大豆根瘤菌的影响做了盆栽试验,  相似文献   

3.
豆科植物抗逆性强,植物生长中与根瘤菌共生形成的根瘤,能将空气中的氮固定成氨,为宿主植物提供大量氮肥,可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能创造较高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对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非豆科植物固氮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新宁 《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26-127,129
生物固氮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氮肥生产工厂,其中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共生结瘤固氮已为人们所熟知。非豆科植物与与之共生的微生物组成的两大类固氮系统,一是共生结瘤固氮系统,分别由非豆科木本双子叶植物与弗氏放线菌、非豆科双子叶植物与根瘤菌、裸子植物与细菌组成;二是联合固氮系统,分别由单子叶植物与联合固氮菌、非豆科木本双子叶植物与联合固氮菌组成,它们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供氮者。  相似文献   

5.
根瘤菌是一类可以在豆科植物上结瘤的杆状细菌,它们是重要的土壤微生物类群。曲于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时,能够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氨及其化合物,供给植物利用,因而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对根瘤菌的研究已将近一百年,而把根瘤菌应用到农牧业生产上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根瘤菌在农牧业生产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生物固氮研究项目中,根瘤菌一直是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6.
作物学家和微生物学家,从来都认为,豆科植物的根瘤,是豆类植物和根瘤菌的共生体。根瘤菌在根瘤中固定分子态氮,为寄主提供氮素营养,而寄主则以碳素和矿质营养供根瘤菌利用。作者综合细胞生物化学和遗传学资料,认为两者的关系比一般所说的共生关系要深刻得多。本文将阐明作者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7.
慢生根瘤菌及其与花生共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豆科植物通过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获得氮素.这种共生关系的建立包括结瘤和固氮两个过程,涉及复杂的互作调控机理,并受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花生与慢生根瘤菌的共生对花生生产尤为重要,具有较多特异和未知的共生机制.本文综述了慢生根瘤菌及其与花生共生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1)花生的慢生根瘤菌多...  相似文献   

8.
0引言 根瘤菌是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种细菌。这种共生体系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额敏县种植大豆约5000(667m^2),但产量较低,一般在200kg/667m^2左右。2007年,我们在大豆上进行了接种根瘤菌实验,旨在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9.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在农业生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报道,全球每年由豆科根瘤菌固定的氮素为8×1010 kg,约占全球生物固氮总量的65%。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不仅对豆科植物有利,而且对下茬非豆科作物也有直接或间接的益处。花生作为一种根瘤菌固氮作物,其生长发育所需最适氮素的60%~65%是由根瘤菌固氮提供的。根瘤菌接种剂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研究,土壤氮的有效性以及施肥水平与根瘤菌活性有密切关系,施氮不当可能引起花生地上部徒长,降低根瘤菌固氮能力,加重叶部病害及土传病害的发生。本试验在大田环境条件下,研究花生根瘤菌剂对花生植株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花生根瘤菌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农业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是根际微生态系统中一类特殊的植物-微生物共生体,是自然界最为重要的氮源.受施用高量氮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影响,国际社会普遍重视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本文简要综述了该领域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以及作者的一些研究结果,探讨了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在间作和轮作种植制度中的作用及相应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云南东川铜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对铜的耐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东川铜矿区自然生长的优势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体系对铜胁迫的耐受性,可为利用豆科植物改良铜矿区土壤及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对根瘤菌进行耐酸碱及铜胁迫试验,并回接耐受性较强的菌株,在铜盐胁迫下研究其宿主植物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云南东川铜矿区自然生长的豆科植物根瘤菌存在着丰富的耐酸、铜菌株,筛选出1株可以耐受pH值3.0及Cu2+浓度3.5 mmol/L的菌株DS3(与三叶草共生)。在较高的铜盐胁迫下,回接强耐铜根瘤菌DS3后,可显著提高其宿主植物对铜盐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豆科植物的突出特点是能与根瘤菌结瘤形成共生体,在自然环境中,豆科作物根瘤内部的根瘤菌在常温、常压下,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氨,直接提供给植物氮素营养,这就是自然界中的共生固氮作用。  相似文献   

13.
豆科植物百脉根是研究共生固氮体系的模式植物之一,对其根瘤菌共生信号转导途径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关系建立和共生体形成的奥秘.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和体外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证明百脉根GARS类家族转录因子结瘤信号通道蛋白NSPI和NSP2在体外体内均可以相互作用,并将相互作用的位点定位在NSPl的GRAS结构域的LHRⅡ区域和NSP2的LHRI区内.  相似文献   

14.
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多样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9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的根瘤或茎瘤固氮共生体系在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0 0多年前 ,在根瘤菌研究的起始阶段 ,人们提出的“宿主专一性”及“互接种族”2个概念一直流传至今。 2 0世纪 4 0年代 ,有学者根据实验室内豆科植物的交叉结瘤结果否定过“互接种族”的观念 ,70~ 80年代又发现某些根瘤菌在实验室条件下有广谱共生现象。但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体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却很少被涉及过。本文在对大量根瘤菌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宿主植物及其区域地理环境的综合分析 ,揭示出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相似文献   

15.
<正> 生物固氮的意义是众所周知的。过去的一百年里,对生物固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产生固氮作用上。在共生体系中,根瘤菌利用豆科植物提供的能源,由固氮酶在特殊的无氧环境中将大气氮还原为氨来满足豆科植物生长发育的部分氮素要求。但由于豆科植物种类有限,大大限制了它的农业利用价值。因此如何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分子水平来提高生物固氮的利用价值,为解决粮食不足和增加经济收益创造良好的条件,就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农业和生物学中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通过移植固氮基因,成功使一种光合作用细菌获得了从空气中吸收氮的能力。这将有助于研究植物固氮技术,培育不需要施氮肥的农作物。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氮。植物没有固氮能力,只有一些豆科植物能利用共生细菌间接固氮。为保证产量,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7.
自然界中根瘤菌与非豆科植物Parasponia(榆科)的共生同氮给了人们启示,近年来诱导非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研究已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能否把根瘤菌的固氮能力转移到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类作物上? 我们从1988年开始诱导根瘤菌与稻类结瘤共生的探索研究,以植物生长素2,4-D处理稻苗根系并接种根瘤菌,采用适合稻苗生长的培养基和培养方式,探讨稻苗接种处理的适宜时期,比较不同稻品种诱导结瘤的情况以及瘤切片的电镜观  相似文献   

18.
豆科作物有根瘤菌共生,它所需要的氮素有很大一部分由根瘤菌固定空气氮素而来。一般认为豆科作物体内含氮量约有三分之一取自土壤,三分之二由根瘤菌固定空气氮素获得。然而,豆科作物不同发育时期固氮量是否相同,氮素在植物体内的分配情况,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19.
根瘤菌能够合成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信号分子——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 homoserine lactone,AHL)类化合物,其在与豆科植物共生结瘤的过程中,以群体密度依赖的方式通过AHLs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目前,根瘤菌QS系统的研究结果主要来自根瘤菌属和中华根瘤菌属。不同根瘤菌中的QS系统明显不同,它们对共生过程的影响有很大区别。同时,寄主植物也能通过分泌AHLs类似物等方式介导根瘤菌QS系统的表达。本文在简要介绍革兰氏阴性菌群体感应系统的基础上,综述了不同根瘤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类型及其对共生结瘤的影响,以及豆科植物对群体感应系统的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互作早期QS系统功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研究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根瘤菌对铅锌的响应,可为利用豆科植物改良尾矿区土壤及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会泽铅锌尾矿土壤被铅锌严重污染,铅锌含量分别是全国土壤(A 层)的110倍和54 倍.通过现场采样、室内分离和耐性培养,对10 株分离自会泽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的根瘤菌的铅、锌单盐与铅锌双盐逆境进行了耐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豆科植物根瘤菌对铅、锌单盐逆境具有良好的耐性,但是对铅锌双盐的耐受明显减弱.对这10株根瘤菌的生理生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会泽尾矿区根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存在广泛差异,根瘤菌铅锌耐性越强,其阳性生理生化特征越多.一株与三叶草共生接瘤的HS3,一株与香豌豆共生接瘤的HX6 和一株与猪屎豆共生接瘤的HZ8,它们不但表现出耐铅锌,而且生理代谢广泛,显示这3 株根瘤菌在铅锌尾矿区的利用具有较好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