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14,(7):63-63
2014年6月12日,农业部在京发布第二批20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部党组成员杨绍品指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族劳动人民长久以来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各地要按照“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思路,发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和社会功能,探索传承途径和方法,逐步形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机制,努力实现文化、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3.
中国传统农业中保留下来的历史经验都是巧夺天工的,目前也大多是濒危的。我们所进行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护整个的农耕系统。农耕系统保住了,与之相伴的农业文化、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等就全都保住了。如果一个农耕系统丢失了,那就会丢失一大片。一个系统的丢失比一个生物物种的丢失更可怕。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应对全球农业环境问题、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危机,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2005年,浙江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一批GIAHS保护试点,自此也开始了中国系统性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笔者在全面梳理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过去10多年来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成果,认为现阶段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核心内容主要为价值挖掘与多功能拓展开发、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2个方面;围绕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内涵有许多的争论,但这些争论促进了对这种新型遗产的认识;农业文化遗产内部的可持续机制赋予了它价值多样性,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凸显了保护的意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主要有2种途径,即在其多功能价值认识基础上的多功能农业发展,包括高品质特色农产品生产、生态旅游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等,以及以生态与文化补偿为核心的政策激励机制。为进行动态性和适应性管理与保护,“五位一体”的多方参与机制和法律保障管理办法的建立必不可少。虽然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相较其他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但仍需要在资源普查与价值评估、系统演化特征与可持续性维持机制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在体制与机制建设、动态保护范式与典型模式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并注意多学科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5.
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中国学者们一直在探索适合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之路。回顾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上2006—2019年学者们发表的学术论文,对具有代表性的刊物上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结合部分实地考察的案例,阐述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传统生产模式退变、生态系统退化、文化传承意识薄弱、申报资料欠妥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创新生产模式、激发文化创意内涵、完善相关文件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固然重要,但探索其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让其一直生存下去的根本,而这条道路不仅需要各位学者的学术研究,更需要政府和实践家的资金、时间和实践的投入,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温海樱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3,(6):45-51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延伸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现阶段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还面临着不当开发破坏其生态环境、农民认知存在偏差、保护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为此,应加快实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环境保护与产业振兴的耦合衔接、有效提升农民保护认知度与接受度、深入推进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1月16日.农业部在京成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农业、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相关领域25位院士、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浙江省14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料,归纳分析遗产地产业经济结构、城镇化率、乡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比等经济指标,旨在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价值,研究通过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开发,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助推浙江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9.
10.
<正>2008年12月,农业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据悉,这是农业部出台的首个关于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文件。《意见》深入阐述了提高农机化质量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并且提出了加强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保障措施,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Fu Juan(Research Department, China Agricultural Museum, Beijing 100026) 相似文献
12.
宣化传统葡萄园作为城市中的农业文化遗产地,蕴含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价值。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标准和对宣化传统葡萄园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生态效益、发展现状及困境调查,得出要保护宣化传统葡萄园,需要加快制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加快提高农户收入,相关部门要强化品牌意识,建立物种基因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京西稻是位于北京海淀的皇家推广种植的水稻景观生产系统。由于水资源日益短缺、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京西稻几近消失。京西稻具有生态、文化、教育、科研等多种价值,但当前京西稻存在面积大幅减少、品牌建设滞后、经济导向过重等问题,应采取在核心地区恢复部分京西稻田,建设京西稻文化品牌,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等策略,推动京西稻生态、文化、教育、科研等价值的挖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及历史价值的重要性,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健全管理和利用的体制机制、提升文化内涵,激发文化创造力等。以期为农业文化遗产历史价值的挖掘与保护提供建议和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所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我们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大致有大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和小农业文化遗产概念之分.前者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农业生产经验和农业生活经验;后者仅指农业生产经验.古代祖先所创造的这些农业文化遗产,不但使中国社会在数千年中实现了超稳定发展,同时也基本上实现了对土地的永续利用.但随着化肥、农药等西方现代文明的进入,我们的土地仅在短短的30多年中,便已出现了硬化、板结、地力下降、酸碱度失衡、有毒物质超标等一系列问题,现代农业面临挑战.而我们所进行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际上就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将传统农业知识与经验系统地整理出来、传承下去,并为今后的农业文明发展提供一份参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在于:(一)对传统农业耕作技术与经验实施有效保护.(二)对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实施全面保护.(三)对传统农业生产制度实施有效保护.(四)对传统农耕信仰、民间文学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综合保护.(五)对当地特有农作物品种实施有效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对传统农业文化遗产要抱有一种更加宽容的态度.必须将“俗信“与“迷信“严格区分开来,只要利大于弊,我们都应予以保护.(二)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秉持大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更利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三)打破陈旧观念,彻底澄清传统文化落后现.应该说,在现代化问题重重的今天,强调天人合一,永续利用的传统农耕技术,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四)在创立地域文化品牌时,找出该地域的灵魂--地域标志性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五)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为更好地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中国项目办公室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2012年8月以来陆续开展了系列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