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猪的屠宰税、增值税(简称生猪两税)是农村税收的重要税源 ,是农村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在生猪两税征收方面 ,如何才能既完成国家税收 ,又减轻农民负担?铅山县在这方面采取了新的重大举措 ,取得了明显可喜的成绩。在全县生猪价格最低迷 ,饲养量下降的情况下 ,新政策实施一年多来 ,全县生猪两税共入库132.5万元 ,其中增值税92万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34.1 %,屠宰税40.5万元 ,比去年略有增长 ,预计今年可入库210万元 ,比1998年增长15 %。该县的具体做法 :一、围绕税收 ,转变思…  相似文献   

2.
一、浦城县村级债务现状 1,债务呈增长之势。2005年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债9493万元.比2003年8615万元增加878万元,年均递增5.1%,村均负债32。9万元,比2003年村均29.9万元。增加3万元,其中超过全县平均负债的村有69个,占总数的24%。  相似文献   

3.
自推行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以来,桃江县受补助农户达1.24万户,养猪效益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疾病传播大幅度减少。据调查全县母猪发病率减少了50.5%,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二是生猪受胎率和良种覆盖率大幅提高。全县生猪受胎率由73%提高到了92.5%,为养殖户增加经济收入50万元;良种覆盖率比项目实施前提高35个百分点,达到了89.6%,为养殖母猪户直接增加收入近160万元。  相似文献   

4.
走进扶余.到处是收获的喜悦.农村经济又跃上了新台阶。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4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098元.分别比去年增长9.5%和17.7%.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85万吨,稳居全国前五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西和县农村信用联社下辖23个法人信用社和5个非法人信用分社,承担着金融业支持全县“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但是,多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业务发展缓慢,经营长期亏损。2004年10月联社换届后,新一届领导班子和全县信用社职工精诚团结,同心协力,大胆创新,共谋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工作面貌大大改观,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效益日趋好转,内部管理逐步强化,行业形象显著提升。到2005年底全县农村信用社从总体上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业务经营呈现“三增两降一提高”的可喜局面。一是各项存款大幅度增长,资金实力明显增强。全县信用社存款达到20698万元,净增4635万元,增长29%,不但完成上级下达计划的144.8%,而且存款余额突破两亿元大关,实现了信用社发展史上存款工作的新跨越;二是贷款稳定增加,信贷支农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年末贷款达到17198万元,净增3465万元,占计划净增额的150.7%,增长25%。其中农业贷款余额13610万元,净增2964万元,增长27.8%,占净增计划的174.4%,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79.1%;三是股本金超额完成分配计划,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年末股本金余额达到1490万元,净增382万元,增长34.5%,占净增计划的382%,资本充足率达到7.7%,比年初提高2.5个百分点;四是不良贷款持续“双降”,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提高。年末不良贷款余额1807万元.比年初减少2267万元,不良贷款比例10.5%,比年初下降19.2个百分点;五是全面完成财务计划,经营效益显著提升。在当年补提240万元呆账拨备的情况下,全县各社盈亏轧差后实现净利润22万元,同比增盈126万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以上成绩的取得主要取决于他们将强化内部管理、坚持从严治社贯彻始终,从而实现了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促发展的目的。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生猪是上高的传统产品。近几年来,上高把养猪作为一大产业来办,改变了“乔猪为过年”的小生产格局,使生猪生产由副业变成农村经济一大主导产业。1994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84.1万元,生猪出栏达50.1万头,比上年增长22.8%,生猪出栏率达158%;人平出栏达2.02头,比上年增0.35头。农民人平养猪纯收入316元,占纯收入的20.5%。生猪产值18301万元,比粮食产值多172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4%;占养殖业产值的64.8%;占畜牧业产值的76.2%。  相似文献   

7.
王锋  张萍 《陕西农业科学》2004,(2):45-46,57
20 0 1年以来 ,江苏省徐州市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 ,改革的方案是“三个取消 ,一个逐步取消 ,两个调整 ,一个改革”,即取消乡统筹 ,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 ,取消屠宰税 ,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调整农业税征收以及调整农业特产税征收政策 ,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将村提留改为农业税、农业特产税附加 ,与两税合并征收 ,分别入库。这两年的改革效果 ,总的来说 ,农民负担明显减轻 ,干部赞成 ,群众满意 ,农村相对稳定。据统计 ,2 0 0 2年全市农业两税计税面积 5 0 .5万 hm2 ,…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绥化市的畜牧业也表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是饲养总量不断扩张。到2005年末,全市奶牛存栏28.5万头,比“九五”期末增长59%:黄牛饲养量155.8万头。增长52%;羊的饲养量284万只,增长91.9%;生猪饲养量865.4万头.增长50%;禽的饲养量7352万只,增长43%;肉、奶、蛋主要畜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7-3万吨、74.9万吨、24.5万吨,分别增长69.5%、127.8%和80%。二是畜牧业规模经营稳步发展,到2005年末。各类养殖小区达到315个,各类养殖大场大户达到1.1万个,分别比2000年末增长1倍和2倍。三是经济效益明显增强。到2005年未,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88.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5%.畜牧业增加值实现44.8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36.8%.人均牧业收入达到900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35%。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乃至市域经济的一大产业。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发生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以确保畜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山东农业》2002,(4):33-34
莒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总人口1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0万人,辖21处乡镇,1260个行政村,现有耕地7.2万公顷。2000年开始,在省、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莒县县委、县政府确定把实施特色农业“双增工程”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总抓手,列为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工程”。两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双增工程”建设,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3658万元,比1999年增长4808万元,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073元,比1999年增加588元,增长14.5%。“农业五税”入库10591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5%,比1999年增加3077万元,增长41%。 ——确定总体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首先,莒县县委、县政府根据调查研究,确定了总体发展思路,即:以增加农民收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穆棱市把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做为发腱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完善管理措施,强化管理制度,清产核资,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2000年全市农村集体资产净值11,306.3万元,比上年增加了979.7万元,增长9.5%。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一、蔬菜生产现状 祁县地处山西省中部,是个农业大县,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大了发展蔬菜生产的力度和规模。2006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12.65万亩,总产达35.41万吨,产值达到18.38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1.5%、5.1%和34.7%,蔬菜人均收入46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  相似文献   

12.
辉南县用工业化理念和方式发展牧业,着力加强牧业小区和龙头企业建设,突出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狠抓绿色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使畜牧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5.7万吨、1万吨和210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7%、5%和112%,年人均对类占有量158公斤,禽蛋占有量27公斤,奶类占有量5公斤。全县牧业总产值达到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农民年人均牧业收入达到918元,比上年增长12%。  相似文献   

13.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2):42-42
全省畜牧业工作会议提出“加快生猪发展,突出发展肉牛、肉羊和奶牛,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战略,努力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增加农民收入。2004年末,全省畜牧业产值达152亿元,同比增加12.72亿元,增长9.1%,畜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3年的29.90%提高到31.2%,增加1.3个百分点。完成肉类总产量171万吨、蛋类总产量9.61万吨、奶类总产量3.5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92%、5.37%、3.84%。畜牧业对农民的贡献率增至39.62%,畜牧业生产能力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已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积石山县委、县政府提出并全力实施“东椒西畜、南油北药”的农业产业化调整战略,特别是2005年全县上下进一步树立畜牧强县富民的思想,大力开展了以种草养畜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的畜牧产业开发工作。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积极筹措畜牧产业开发基金,采取政府引导、适当扶持、市场运作、协会为主体的方式,以。协会+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把规模养殖与千家万户养殖、发展养殖与扶贫整村推进和整体移民搬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种草养畜示范基地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据统计,2005年6月底,全县大牲畜存栏5.97万头(匹),比上年同期增长12.19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14.6%;生猪存栏4.18万口,比上年同期增长12.9%;牛、羊、猪出栏量分别达到O.98头、3.82万只、2.01万口,分别增长18.6%、20.4%、18.9%;全县肉类总产量达4921.7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7.1%。并呈现出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15.
1.1生猪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至2003年10月底全市35个养猪基地共存栏生猪41241头,比上年同期33585头,增22.8%,占全市生猪存栏71233头的42.10%。出栏73154头,占全市出栏151900头的48.15%。场场有盈余,共盈余450万元,比上年的250万元增80%。  相似文献   

16.
据初步统计,1999年浦城县农业总产值达6.58亿元,比上年增长5.3%;粮食总产为29.63万吨.比上年增长2%;畜禽肉类总产为17075吨,比上年增长21%;经作总产比上年增长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36元.比上年增长4.7%。农村经济在调整中求稳定、得发展,这一成绩确实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7.
芦溪县总人口2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6万人。2000年粮食总产量为13.16万吨,比上年减产1.8%;农业总产值43262万元,比上年增长3%;乡镇企业总产值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完成财政总收入693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农民人均纯收入1752元,比上年增加21元。农民增收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是:农产品卖难,农民增收困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针对这种情况,我县着重…  相似文献   

18.
据农业部发布的信息,去年.我国乡镇企业新增就业人员近380万人,比“十五”期间年均消化吸收农村劳动力291万人。增加了89万人:乡镇企业支付劳动者报酬累计达到12280亿元,比前年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1240元,比前年增加120元,增长10.6%。[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开化县规模养殖现状 畜禽养殖是开化县的农业六大主导产业,2002年畜牧产值1.3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8.5%,畜牧增加值9978万元,占农业总增加值18.3%,根据2002年985人农村住户调查,人均牧业纯收入191.16元,占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14.1%。畜牧业以生猪和家禽为主,生猪近几年年饲养量在26万头左右,家禽2002年年饲养  相似文献   

20.
沾益县“九五”期间遵循“优粮、强烟、调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发展思路,使农民收入得到恢复性增长。2001年全县就实现农业总产值94 53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 093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6%和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