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当前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已经确立的各项制度,重点是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为此,征地补偿安置必须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为原则,并且在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方面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一是提高了征地补偿的要求,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按有关规定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二是征地补偿安置费  相似文献   

2.
曲颂  夏英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5):166-171
利用2013年东、中、西部3个省的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不同补偿方式对被征地农民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时间与经济因素的条件下,采用社会保障方式对被征地农民进行补偿时,补偿水平越高农民满意度越有可能提高;而一次性现金补偿与分期式现金补偿的方式,对农民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农民更青睐于社会保障式补偿.基于此结论,提出实践中不仅要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更要尊重农民意愿,推动社会保障模式的征地补偿,从而有效缓解征地矛盾,减少土地纠纷.  相似文献   

3.
<正>为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我国农民征地补偿标准将实施动态调整、逐步提高并及时足额直接支付给农民个人。国土资  相似文献   

4.
政法快讯     
《当代农业》2009,(3):52-52
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日强调,各地要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特刖是基本农田确实无法避让耕地的,要按照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要求,落实补充耕地。通知特别强调,各地要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严格履行征地程序,要认真做好征地告知和征地调查结果确认等工作,切实维护破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申诉权。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依法、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及时足额补偿到位。  相似文献   

5.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以下简称征地区片价)是国家推动征地制度改革倡导实施的征地补偿计算办法,旨在将征地补偿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挂钩,使被征地农民能够分享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鄄城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征地补偿水平,科学测算征地区片价,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并体现长远生计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国家在征用土地时,征地补偿不合理、标准低,致使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对此,中央提出了"要采取切实措施,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分析了征地补偿不合理对失地农民生活水平造成的影响,结合农民失地前后生活水平构成因子,在总结定义了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阐述了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接上期)(二)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依法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要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尽快出台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合理确定补偿标准,严格征地程序,约束征  相似文献   

8.
《浙江现代农业》2004,(6):F002-F002,F00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了《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守置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采取切实措施,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新标准解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这是我国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加速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征地制度没有充分考虑征地对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征地制度的安置补偿标准远低于人口安置的实际社会成本,农民在耕地被征用后生活水平下降,甚至产生“征地返贫”现象。为了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国土资源部于2004年11月12日发布了《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征地补偿新标准,该指导意见规定了许多可操作性的保护农民利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100户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在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存在补偿水平较低、补偿方式单一,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征地后生活水平降低等主要问题.产生上述问题,主要是因为政府行政职能错位、征地补偿标准不科学、农民缺乏土地产权意识等原因.故必须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解决失地劳力的就业问题、规范分配行为,以期最终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贵州省遵义市乐山镇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对该地区实施土地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结构、粮食产量、农民收入、项目区生态环境及农民的生存环境等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土地整理给农民带来的效益。结果表明,实施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得到增加,农民收入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说明土地整理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因此,今后要加快土地整理步伐,引导农民进行土地的有序流转,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首先提出了中等农民的概念,即中等农民是拥有数倍于目前家庭承包下的耕地面积、主体是中壮年农民,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采用机械化生产,能够获得与外出非农就业相近、可以维持家庭生活支出的收入和并能开展适度规模家庭经营的农民。有别于家庭承包制下的小规模农民(小农)和粮食大户(农业资本家)。再次阐述了中等农民是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的,是农业生产需要决定的,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现实途径。最后结合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在我国应通过土地流转、协调农村土地政策、完善养老政策与土地规划经营、依靠乡村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等途径培育发展中等农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兰玲艳  阳利永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71-12372,12377
以玉溪市红塔区研和镇3个典型村230户失地农户为调查对象,对失地农民收支情况、生存现状及其对征地的满意度等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后农民的家庭开支普遍增加,只有约1/4的农户家庭收入有所增加,因此,失地后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虽然71.70%的农户认为总体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有43.48%的家庭表示失地后心理还不适应;72.28%的农户对土地征收工作不满意,主要原因有补偿标准低、生活无保障、就业难等问题。对此,从政府和失地农民自身两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晓敏  王慧军  李运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538-6541,6599
依据黑龙港区农户调查资料,运用二项Logit模型,对农户采用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作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港区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技术体系应该重点向劳动力占家庭总人口比重高、家庭年均总收入低、土地经营规模大、地块面积大、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高、户主男性、户主文化程度高的农户示范、推广;应该加强引导示范户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农民节水意识非常淡薄,急需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对农民的节水宣传教育;政府应该制定合理提高农业水费的政策,促进农户节水;继续对农户进行扶持,并加大扶持力度;多采用报纸,村里喇叭广播,培训会,村干部、亲戚、朋友、邻居渠道传播小麦玉米节水信息。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农民增收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加较快,粮食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养殖业收入增幅较大,非农产业和其他收入逐步增加。农民进一步增收受农业结构不合理、耕地状况逐年恶化、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过高、粮食及副产品商品率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放慢等因素制约。国家应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政府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监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等主要途径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0年新疆阿瓦提县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回归建立了统计模型,得出了影响农民增收因素的综合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营收入、农民户均耕地面积、农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农户户均政策补贴收入、农民非农活动收入、户均受教育年限这7个变量对农民增收有正向作用;棉花价格、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和非农活动人数这3个变量对农民增收起负向作用。最后实证分析了影响阿瓦提县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璐红  马卫鹏  王晓峰  孔小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51-13152,13155
依据统计数据资料,阐述了江苏省财产性收入现状:一是农民财产性收入基数小,占总收入的比重较低;二是虽持续增长,但增幅有波动;三是增长速度大于纯收入增长速度;四是人均财产性收入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深刻剖析了影响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原因:一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二是土地制度不完善;三是农村金融制度不健全;四是农村住房制度不健全;五是农村社保制度不完善。基于上述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一是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夯实财产性收入基础;二是明晰土地产权主体,探索土地流转形势;三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四是积极探索农村集中居住点住房的流转,完善农村住房租赁市场;五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指导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工作,根据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的目标,分别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对新一轮土地整治实施项目进行效益评价。结果表明:新一轮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工作,不仅能有助于落实耕地保护政策,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且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保障功能逐步弱化。重塑农村土地保障功能不仅有助于实现农民增收,也可以充分发挥其作为社会保障的替代作用。政府应在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科学化发展方面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20.
郭明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352-10355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更多的农民走向城镇,农民的就业选择呈现多样化趋势,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限制宅基地流转造成了土地资源和农民财产的浪费,加剧了城乡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差距,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随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在发挥宅基地保障性功能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发挥宅基地的经营性功能。在合理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前提下,充分相信农民的"经济人理性",引入土地发展权的概念,理顺利益分配关系,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必将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