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南平市黄脊竹蝗空间分布和发生趋势,选取南平市2001—2021年黄脊竹蝗发生面积作为试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Man-kendall趋势检验和突变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南平市黄脊竹蝗发生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南平市的南部和北部,占总面积的89.8%。南平市黄脊竹蝗年均发生面积约1674 hm^(2),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延平区、武夷山市和顺昌县发生趋势下降不显著,建阳区和建瓯市发生趋势下降显著,邵武市发生趋势上升不显著,浦城县和松溪县发生趋势上升显著。黄脊竹蝗发生趋势在2007—2008年发生突变,突变前黄脊竹蝗发生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突变后黄脊竹蝗发生呈持续下降趋势,2008—2010年下降趋势不显著,2011—2021年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饶世树 《绿色科技》2012,(12):109-111
调查了仁化县森林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及其危害情况,在综合分析病虫害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将松毛虫混合种群成灾面积和发生面积确定为主要因素指标,并将其通过数学方法综合量化,应用异常度分析法对朝阳市松毛虫混合种群发生趋势和发生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准确,评价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根癌病病原与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离和培养了猕猴桃根癌病的病原菌 ;研究和观察了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和病原菌的形态 ;调查了猕猴桃根癌病的发生与树龄、土壤、品种和管理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猕猴桃根癌病的病原菌为根癌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病害在碱性和粘重的土壤中发生严重 ,在酸性土壤中不发病。管理水平高的栽培园病害发生轻 ,管理水平低、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栽培园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5.
区域森林火灾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州市近20年的森林火灾数据,以受害率、发生率、控制率及节气火灾发生概率构造时间序列,借助离散正交小波及Mann-Kendall方法分析林火发生时间序列特征,并结合博克斯-詹金斯法、马尔可夫链与聚类分析、判别分析进行短期预测.结果表明:林火发生时间序列有明显的波动和平稳的时间区间,年控制率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飞跃点为1986年;在未来的两年里,火灾发生的状况将保持稳定,与1990~1998年和2001~2006年的火灾发生状况处于相同水平;林火的节气发生概率较高为立春、大雪2个节气时间段,防火期外和防火期内的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区间段林火发生的概率较低;阳历新年和阴历新年前后林火发生概率高,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2014年采取问卷和访问调查、踏查、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乌兰察布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得出结果为:乌兰察布市常发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35 266.84 hm^2左右,其中病害发生3 133.35 hm^2左右,虫害发生22 000.11 hm^2左右,鼠害发生10 133.38 hm^2左右。发生特点:一是食叶类害虫危害严重,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二是蛀干性害虫整体危害稳中微升,发生面积1 266.67 hm^2左右;三是灌木林害虫柠条广肩小蜂、柠条豆象、中华芜菁等,整体发生呈上升趋势,危害程度较为平缓,发生面积6 400.03 hm^2左右;四是杨树烂皮病发生呈上升趋势,感病株率9.3%,发生分布范围有所扩大,局部偏重,发生面积3 133.35 hm^2左右;五是达乌尔黄鼠、中华鼢鼠发生呈上升态势,部分地区较为严重,发生面积10 133.38 hm^2左右。通过调查分析,为乌兰察布市科学制定防治规划、方案,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理,提供了较为全面、准确、客观的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资料统计和分析应用中,发现林火的发生频次与火灾发生前若干个月内的气象要素存在一定相关性。为了分析各气象要素随时间变化对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的影响,根据福建省三明地区森林火灾统计数据、逐月气象要素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研究了该区林火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对该区林火发生频次最高的1-3月和林火发生前若干个月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此得出各气象要素影响林火发生的时间轴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3月林火发生次数不仅与1-3月气象要素相关,还与前一年11、12月部分气象要素相关,并且此相关性随间隔时间增加而递减。三明地区11、12月份出现降水偏少,湿度小,温差大,蒸发量大,日照时数多的情况时,应同时注意防范11、12月及次年1-3月森林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雷击火时空分布及预报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击火是中国大兴安岭地区重要火源.根据1990-2006年研究区内10个气象站日观测数据包括最高气温、最小湿度、24 h降水、平均风速等指标计算每日FWI系统各指标,分析雷击火的发生与火险指数的关系.根据各气象站与研究区质心的距离确定各气象站的权重,计算研究区火险指数平均值.1990-2006年大兴安岭林区共发生森林火灾591起,其中雷击火359起,占60.7%.70%的雷击火分布在121°~125°E,51°~53°N,平均每起雷击火过火面积为797.37hm2,森林受害面积为581.67 hm2.71.9%、2.5%和17.3%的雷击火分别发生在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草地.雷击火发生在4-9月,5-8月是雷击火多发月份.1990-2006年雷击火发生时间段整体上有延长趋势.8月和9月发生的雷击火都发生在1998-2005年.雷击火的发生受气温与降水的影响,月均气温高、降水量少,雷击火次数明显多.发生雷击火日的平均可燃物湿度码FFMC、DMC、DC和FWI分别为90.3,69,6,287.4和24.7.雷击火发生日各火险成分指数平均值均高于1990-2006年4-9月总体平均值.根据雷击火发生概率和每日火险指数建立了雷击火发生概率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控制成本的观念渗透到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的措施中,通过技术、方法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发生费用和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  相似文献   

10.
油茶病虫害发生的现状及其环境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油茶病虫害发生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我国油茶病虫害的发生现状;结合油茶的地理分布、生态学特性和油茶病虫害的发生种类,提出与油条病虫害发生相关的环境因子.通过掌握环境因子的变化提高预测、防治油茶病虫害发生的频率,从而提高油茶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