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草食家畜绦虫病草食家畜绦虫病是由裸头科的一些绦虫寄生于草食家畜的肠道内所引起的一类绦虫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地方性流行,是幼畜的重要寄生虫病之一。牛、羊绦虫病的病原,主要有扩展莫尼茨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盖氏曲子宫绦虫及中点无卵黄腺绦虫,寄生于牛羊的小肠,常呈混合性感染。马属动物绦虫病的病原,主要有大裸头绦虫、叶状裸头绦虫和侏儒副裸头绦虫。叶状裸头绦虫主要寄生于盲肠,其余两种绦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内。上述几种裸  相似文献   

2.
牦牛绦虫病是由裸头科(Anoplocephalidae)的莫尼次绦虫、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寄生在小肠里所引起的.其中以莫尼次绦虫致病力最强,主要危害羔羊和犊牛,可引起患畜死亡.牛绦虫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呈长面条形,乳白色,可分头节、颈节及  相似文献   

3.
寄生于犬、猫小肠内的绦虫种类很多,犬、猫是其终末宿主,绦虫成虫对犬、猫的健康危害很大,它们的幼虫大多以其他动物(或人)为中间宿主,各种动物间可相互感染,严重危害家畜和人体健康。1绦虫种类1.1犬绦虫(犬复孔绦虫、瓜实绦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内,偶见于人。虫体呈淡红色,长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家畜家禽寄生虫名录(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绦虫纲 Cestoidea 圆叶目 Cyclophyllidea 28裸头科 Anoplocephalidae 28.1 裸头属 Anoplocephala Blanchard,1848 28.1.1 叶状裸头绦虫 A.perfoliata(Goeze,1782)Blanchard,1848.  相似文献   

5.
<正>猪囊虫病是由有钩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虫(猪囊尾蚴)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幼虫寄生在猪的肌肉组织,有时也寄生于猪的实质器官和脑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幼虫也能寄生在人的肌肉组织和脑中,从而引起严重的疾病。1病原体病原体是有钩绦虫的幼虫,外观呈半透明的白色小囊胞,充满了透明的液体,内有一个小白点(囊虫头)。虫卵呈圆形,黄褐色。成虫寄生于病人的小肠,呈扁平带状,乳白色,雌雄同  相似文献   

6.
反刍兽绦虫病是由裸头科的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寄生在绵羊小肠里所引起的,其中以莫尼茨绦虫致病力最强,严重可导致患畜死亡,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调查莫尼茨绦虫广泛流行于1.5~8个月的羔羊,  相似文献   

7.
莫尼茨绦虫病是由于裸头莫尼茨属的绦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牛、绵羊、山羊、鹿等的小肠中引起的。该病多呈地方性流行,不但影响奶山羊的生长发育,而且可造成羊只的死亡,本病是对奶山羊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8.
山羊扩展莫尼茨绦虫病是由裸头科、莫尼茨属的扩展莫尼茨绦虫(Moniezia expansa)寄生于山羊小肠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寄生虫病。特别对羔羊危害严重,羔羊不但易感,感染后常会引起腹泻、贫血、消瘦、阻碍生长发育,严重可致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对一起山羊扩展莫尼茨绦虫病的防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捻转血矛线虫病主要寄生于反刍动物的真胃中,偶见于小肠。新鲜雄虫因吸血而显现淡红色,雌虫由于消化道器官和生殖器官相互捻转,形成红白  相似文献   

10.
羊莫尼茨绦虫病是由裸头科莫尼茨属贝氏莫尼茨绦虫和扩展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羊小肠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常呈地方区域性流行,羔羊受害严重,生长发育受阻,严重者造成死亡。本文通过一起羊莫尼茨绦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诊疗过程,阐述了羊莫尼茨绦虫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鸡蛔虫ITS rDNA的PCR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鸡蛔虫(Ascaridia galli)寄生于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等鸟禽类的小肠,偶见于嗉囊、胃和食道.鸡蛔虫病分布于全世界和全国各地,在我国具有分布广、感染率高、感染强度较高的特点[1].  相似文献   

12.
绦虫纲(Cestoaika)假叶目(Pseudoppe)7.25双槽头科(DibothriocephalusLuhe1902)7.25.双槽头属(DibothriocephalusLuhe1899)阔节双槽头绦虫D.Latus(Linnaeus1785)Luhe,1902宿主与寄生部位:犬,猫,小肠7.25.2旋宫属SpirometraMuellar19377.25.2.1孟氏旋宫绦虫、S.mansoniJoyeuxetHondemer1928宿主与寄生部位:犬,猫,小肠.孟氏旋宫蚴S.mansoni(larvalslase)宿主与寄生部位:蛙,转宿主:蛇,八哥鸟,鸡、鸭、猪、貉、褐家鼠,皮下、肌肉圆叶目(Cyolophyllidea)7.26裸头科AnoploeephalidaeCholodkowsky,19027.26.莫尼茨属Moniezia…  相似文献   

13.
闽西猪柯氏伪裸头绦虫病的调查及防治刘进民(福建省龙岩地区兽医站,364000)猪柯氏伪裸头绦虫病,是由柯氏伪裸头绦虫(Pseudanoplocephalacrawfordi)寄生于猪和野猪的小肠内引起的一种慢性侵袭病。主要危害中猪和小猪。虫体充塞肠道...  相似文献   

14.
顾丽慧 《当代畜牧》2014,(30):19-20
莫尼茨绦虫病是由裸头莫尼茨属的绦虫寄生于绵羊小肠内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寄生虫病。羔羊最易感染,如不及时防治,会引起羔羊大面积死亡,严重威胁着养羊产业。该病呈地方性流行,在祁丰乡普遍存在,应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以减少牧民群众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防治该病的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猪囊尾蚴(猪囊虫)是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猪的肌肉内。链状带绦虫只寄生于人的小肠中。猪囊尾蚴不仅寄生于猪的肉内,而且还可寄生于人的脑、心肌等器官中,危害严重,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1病原体本病病原体猪囊尾蚴寄生在人体小肠里的带科带属的有钩绦虫(链状带绦虫,猪肉绦虫)的幼虫。有钩绦虫虫体全长2~4 m,头节上有四个吸盘和带有25~50个(两圈)小钩的顶突,体节总数约700~1 000个,体节较薄,  相似文献   

16.
绵羊绦虫病是由裸头科各属的绦虫寄生在羊小肠中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幼龄羊。本病在我国分布广泛,呈地方性流行,赤峰地区放牧的绵羊每年都有发病的情况。本病的特点是绵羊生长发育迟缓,生产性能下降,特别是羔羊及幼龄羊感染时,不仅影响生长发育,常导致发病羊精神沉郁,贫血、消瘦、腹泻,甚至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7.
羊绦虫病是羊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由裸头科的莫尼茨属、曲子宫属、无卵黄腺属的各种绦虫寄生于羊小肠内而引起发病。该病分布较广,对羔羊的危害尤为严重。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方法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广大养殖人员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93年11月27日,我院传染病教研室饲养的3只试验用小鸡突然死亡,经剖解检查,3只鸡(每只体重约100克,体况中等)均有严重的蠕虫感染。其中鸡蛔虫分别为17、9、19条;2只鸡腺胃内大量寄生螺旋重咽线虫(旋华首线虫),寄生面积占腺胃约1/3,虫头深入腺胃粘膜,统计一只鸡腺胃内的该种线虫达93条(雌虫52条,雄虫40条);没有旋华首线虫的一鸡在十二指肠发现大量节片代文绦虫,而另2只只有少量寄生;3只鸡还均有数条四角赖利绦虫及鸡膜壳绦虫寄生。病理变化主要是:尸体较苍白,羽毛蓬乱,肛门有粪便污染。感染螺旋重咽线虫的2只鸡腺胃高度肿胀至拇指大,粘膜增厚,虫叮部分粘膜缺损,严重溃烂,其余一只不明显;3只鸡小肠均有较严重的充血、出血现象,肠粘膜缺损,出现肠卡他。肌胃、大肠、肝及其它器官未见病变。  相似文献   

19.
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寄生于反刍动物第四胃,偶见于小肠而引起的消化道寄生线虫病。因该虫体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于红色含血的肠道周围,形成了红白相间的外观,肉眼可见,故称捻转血茅线虫,致病力强。该病分布于全国各地,感染后造成动物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引起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牛绦虫病主要是以裸头科为主的多种绦虫,会寄生在牛的小肠中进而引起一种危害非常严重的称之为寄生虫病。在所有寄生的绦虫中,以莫尼茨绦虫最为严重,同时也是最常见的。此种虫主要呈现的是大型带状的一种绦虫,颜色为黄色或者是乳白色,虫的长度大概是在1~6m,宽仅为2mm左右,该虫的头部形状近似球形,可以吸附在牛的肠壁上。而绦虫病不但会对牛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造成牛的大批量的死亡。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