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是泌乳奶牛的常发病之一,发病率较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根据对部分奶牛场和饲养户的调查统计.乳房炎发病率占泌乳牛的20%~40%.有的阳性检出率达50%.而隐性乳房炎占全部乳房炎的30%以上。由于该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易造成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致使产奶量日渐减少.并影响牛奶的质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还可使奶牛发情期延迟,情期受胎率下降;病重者造成瞎奶头或败血症而淘汰。  相似文献   

2.
浅谈奶牛乳房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发病、多发病,是造成奶牛生产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1病因 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其中主要的病原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等)感染而引起的,如运动场环境差、挤奶环境潮湿、挤奶前后消毒不全或不规范、挤奶顺序不正确等都会导致病菌扩散,其次是化学、物理、机械等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Bovine mastitis)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一般根据病原微生物传染方式及生存繁殖的场所分为两类:传染性病原菌和环境性病原菌.传染性病原菌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主要在奶牛乳房内生存繁殖,多是在挤奶时通过挤奶员的手、清洗乳房的毛巾、挤奶杯等途径传染;环境性病原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等,主要在牛体外生活和繁殖,如粪便、垫料、污水、泥土及蝇类等.当牛与外界环境接触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乳腺组织炎症。其病原包括细菌、真菌、霉形体和病毒等,有150多种。临床上常见的主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约占整个乳房炎病例的90%以上。现阶段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措施主要是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以及改善牛舍的环境卫生,但是使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药残问题和费用过高问题及改善牛舍的环境卫生受饲养条件限制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奶牛养殖业的难题,而疫苗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最佳方法,文章就奶牛乳房炎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金黄色葡…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房炎(Mastitis)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刺激,尤其是微生物侵袭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常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大肠杆菌属等约140多种,当外界病原菌进入乳房,突破奶牛的免疫防御体系,定植,感染,就会形成乳房炎。  相似文献   

6.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较多.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道杆菌等.是奶牛乳房以乳腺叶间组织或腺体发炎而形成的乳房疾病.病情复杂。单靠中医或西医。很难治愈且易反复.而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类急慢性乳房炎.治愈率高且不反复。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奶牛乳房炎45例.无效3例,治愈率93.3%。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霉形体等。据国外报道共有80多种,常见的约有20种,其中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占90%~95%。中医认为乳房炎是乳房出现硬、肿、热,并拒绝幼畜吃奶或人工挤奶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产后、母畜泌乳期间,在妊娠后期临产之前亦偶见发生,本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 ,中兽医学称炎奶肿、奶黄、乳痈 ,是奶牛常见病 ,同时也是危害乳品业生产较为严重的疾病。多年来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计 2 5例 ,均收到较好的效果。1 发病原因食精料过多 ,致使胃热壅盛 ,气血凝滞 ,乳房经气阻塞 ;幼畜突然死亡 ,管理粗暴 ,鞭打惊吓等强烈刺激 ,致使肝气郁结 ,气机不舒 ,气滞血凝 ,乳房经气阻塞 ;挤奶方法不当 ,尤其是挤奶前按摩、热敷或冷敷不到位 ,乳房经脉不畅 ,挤奶不彻底 ,乳汁蓄积、郁结而形成 ;机械性挤压 ,奔走路程过长、速度过快 ,或由其他疾病引起久卧挤压 ,致使气血凝滞、乳经脉不通 ;…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是各种病因引起的乳房实质或间质炎症。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病原微生物,主要是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通过挤奶人员的手、消毒不彻底的乳杯、乳房或乳头损伤、擦乳房的毛巾等传染。引起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侵入乳房的主要途径是乳头,被污染的垫草、牛床上的弃乳、擦拭乳房的毛巾及用水、挤奶员的手都是感染来源。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 奶牛乳房炎是由饲养管理、病原微生物及环境等因素造成奶牛的一种多发病。临床以乳房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泌乳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及乳汁变化为主要特征,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治疗乳房炎病例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急性乳房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急性乳房炎1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5例奶牛均为初产牛,年龄在2.5~3.5岁之间,且均是发生在产后1个月内的急性乳房炎,病程3~6天,右侧乳房炎7例,左侧乳房炎5例,双侧乳房炎3例。伴有寒战、高热症状者12例,乳头破损者3例。患侧乳房有红、肿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乳房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降低奶牛养殖经济效益,严重的导致泌乳功能丧失,使奶牛被迫淘汰;同时影响牛奶品质、危害人类健康。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乳房炎进行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综述如下:1病因、病原及发病机制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其病原按种类可分为细菌、病毒、真菌、霉形体四大类。据报导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多达80多种,较常见的有23种,其中细菌14种,霉形体2种,真菌及病毒7种。奶牛乳房受到不良的物理、化学刺激,导致…  相似文献   

13.
奶牛出血性乳房炎常由于乳房、乳头外伤,冷热作用(烫伤、冻伤)、化学刺激及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此外,奶牛产后生殖器官炎症,乳房不洁,挤奶不当及结核病、胃肠炎、化脓性疫病等均可引发此病,以高产奶牛多发,常发生于产后1~3周内。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腺疾病,是奶牛业中的多发病,特别是隐性乳房炎,有着极其复杂的发病原因。目前,全世界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其病原微生物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假单胞菌等。所造成的损失不仅是治疗所产生的费用,而且还造成产奶量下降,奶质降级,发情延后等,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巨大。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乳房炎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乳房炎俗称乳痈、奶疮。是指乳腺叶间结缔组织或乳腺体发炎,是泌乳性母牛常发病之一,发病率达20%~60%,它不仅影响产奶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乳的品质危及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中兽医又称“乳痈”.本病是奶牛乳房以乳腺叶间组织或腺体发炎而形成的,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笔者首先分析了该病的致病原因,然后阐述了本病的临床症状,最后提出临床上采用西药治疗本病时辅以中药治疗的综合防治措施,旨在提高奶牛乳房炎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药物残留,避免奶牛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讲解奶牛乳房炎在生产和养殖过程中给奶牛和产业链带来的严重危害.同时对奶牛乳房炎的症状和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对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危害和中草药治疗的优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给奶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个别牛场发病率占泌乳牛的60%—80%,但由于病理变化轻微,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常为人们所忽视。临床上乳房炎常用抗生素治疗,但由于不合理的长期应用抗生素,使耐药菌株越来越多,从而为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同时还会造成药物在乳汁中的残留,而影响食品卫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乳房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分隐性型、临床型和慢性乳房炎三种。隐性乳房炎在临床上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主要采用CMT(califomia mastitis test)方法诊断。临床型乳房炎的乳房和乳汁有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发病急,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