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陈心仪 《饲料广角》2008,(10):39-42
业已证明,霉菌毒素是动物饲料中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它们可导致畜禽多种难以判断的综合病症。霉菌毒素通常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抑制、导致动物患病,进而通过动物的肉、奶、内脏进入人类的食品链中,危害人类的健康。对这些易受环境和气候影响的天然毒素进行常规检查和实时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将有助于饲料生产企业做好控制动物体内霉菌毒素潜在问题的准备,饲料生产企业或通过选择使用正确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相似文献   

2.
亚洲地区饲料中霉菌毒素危害的真实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霉菌毒素是动物饲料中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它们可导致畜禽多种难以判断的综合病症.霉菌毒素通常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抑制,导致动物患病,进而通过动物的肉、奶、内脏进入人类的食品链中,危害人类的健康.对这些易受环境和气候影响的天然毒素进行常规地检查和实时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有助于饲料生产企业做好控制动物体内霉菌毒素潜在问题的准备,饲料生产企业或通过选择使用正确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添加到饲料中以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或避免购买和使用来自问题地区的霉变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3.
《江西饲料》2008,(5):42-42
我国饲料工业受到霉菌污染的比例比较大,将近有20%的饲料被霉菌污染而导致浪费。霉菌的主要危害是其产生的外毒素和内毒素会导致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避免霉菌毒素的污染和危害是饲料工业生产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为了减少损失,很多学者采用一些物质作为霉菌毒素的吸附剂来处理霉变饲料,试验效果良好。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和吸附剂种类:常见的霉菌毒素从目前大量霉变饲料的检测来看,饲料中主要的霉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F-2毒素、T-2毒素等。这些毒素在饲料当中比较常见,并且对于动物体影响比较大。特别是有些毒素对于一些动物来讲比较敏感,很容易造成动物体的死亡。  相似文献   

4.
晏家友 《猪业科学》2012,29(6):36-37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饲料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后,可能导致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免疫功能抑制和繁殖机能障碍,甚至引起动物中毒死亡。饲料中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是减小霉菌毒素污染的有效办法。综述了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种类和毒性,霉菌毒素吸附剂的类型和效果,以及新型霉菌毒素吸附剂—霉特吸的特色,为养猪生产中合理选用霉菌毒素吸附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霉菌毒素的毒害作用及其互作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饲料霉变的典型特征是产生霉菌毒素,可造成高达10%的经济损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霉菌毒素不但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动物对霉菌毒素的临  相似文献   

6.
作者综述了1992—2007年中国和亚太地区的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6种主要霉菌毒素的检出水平和分布特点.分析了危害我国饲料安全、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的主要霉菌毒素以及控制策略.得出如下结论: (1)由于霉菌的生长受温度和湿度影响.不同霉菌毒素的发生概率和污染水平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中国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超标率和检出水平最高的霉菌毒素是镰刀属霉菌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均属田间型毒素)。过去我们一直重视的黄曲霉毒素(仓储型毒素)超标率和检出水平均比较低。而来自东南亚地区的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黄曲霉毒素超标率和检出水平较高。而镰刀菌属毒素的超标率和检出水平则比较低。 (2)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多种霉菌毒素往往同时存在。由于不同毒素间具有协同作用,这将加剧毒素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和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霉菌毒素造成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和免疫机能抑制.导致动物患病甚至死亡.并能通过动物的肉、蛋、奶、内脏进入人类的食品链中,危害人类的健康。 (3)由于加工过程中霉菌毒素的浓缩效应,副产品原料.特别是玉米副产品如DDGS和玉米蛋白粉中.霉菌毒素的污染非常严重。 (4)与单一能量和蛋白饲料原料相比,配合饲料中的多种霉菌毒素的检测水平才是相对比较准确和客观的控制指标。 (5)由于我国饲料原料中超标率和检出水平最高的3种镰刀菌属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均为田间型毒素.因此预防霉菌毒索对动物危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在采购环节控制原料质量和饲料生产中使用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相似文献   

7.
饲料霉变问题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饲料霉变会使饲料的营养价值严重降低。动物摄入受霉菌污染的饲料后,霉菌毒素残留在动物体及其代谢物中,造成动物性食品污染,又可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潜在危害。因此,加强饲料中霉菌及毒素的预防和处理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B1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它通过污染饲料,进而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免疫机能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并最终导致饲料工业及养殖业遭受巨大的损失。霉菌毒素吸附剂是一种能有效去除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物质,人们对其种类和作用的研究正不断的深入。本研究探索了不同水平的脱霉素对霉变饲料中不同浓度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能力,发现...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霉变的典型特征是产生霉菌毒素,可造成高达10%的经济损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霉菌毒素不但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动物对霉菌毒素的临床反应与其它化学毒物的反应相似,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症,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急性中毒可产生毁灭性影响,而且由于可疑饲料在检测前就被采食,中毒难以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因霉菌毒素的污染对农业和畜牧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霉菌毒素吸附剂或结合剂是预防和治疗动物霉菌毒素中毒症最常用的措施。霉菌毒素吸附剂可结合霉菌毒素,阻止被动物机体吸收,可与霉菌毒素结合后随粪便排出动物体外。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或结合剂都是同等有效的,许多在市场上流通的类似产品可能不利于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鉴于此,《新饲料》杂志同上海贺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在2010年第1期开办"特别关注"栏目,主题为"霉菌毒素及吸附剂研究",邀请行业内权威专家共同探讨其应用、作用机理及添加方法等,以供广大饲料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亚洲地区饲料和养猪业霉菌毒素危害的真实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sin-Yi Chen  罗兰 《养猪》2008,(3):9-10
霉菌毒素是动物饲料中的有害成分,通常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抑制,使动物患病,进而通过动物的肉、奶、内脏进入食品链中,危害人的健康.对这些易受环境和气候影响的天然毒素进行常规检查和实时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有助于饲料生产企业做好控制动物体内霉菌毒素潜在问题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饲料质量对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动物健康及其产品安全。在适宜条件下,霉菌可在饲料中生长并产生毒素,受污染的饲料一旦被动物摄食,能够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组织器官病变以及繁殖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终霉菌毒素也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牛、羊等反刍动物养殖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而用于饲喂反刍动物的饲料在收获前和贮藏过程中易受霉菌侵袭,导致霉菌毒素污染问题出现。目前,国内外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猪、家禽等单胃动物,反刍动物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文章从反刍动物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种类、污染现状、对反刍动物组织器官的影响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反刍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饲料及其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霉菌毒素的危害和正确选择霉菌毒素吸附剂进而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就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吸附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饲料霉菌毒素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已成为饲料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农作物和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及贮存过程中 ,由于霉菌毒素对饲料和食品的不同程度的污染 ,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 ,控制霉菌毒素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由于毒素的种类过多并且毒素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使得单一的解决方法很难完全奏效。研究证实 ,使用经挑选的吸附剂与生物转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有很好的脱毒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脱霉剂的定义是能消除或去除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添加物就叫脱霉剂,显然这样的定义是不严谨的。最早脱霉剂的概念是从霉菌毒素吸附剂引申而来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是较早应用到饲料中来消除霉菌毒素的,也是目前脱霉剂产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应用最为广泛。霉菌毒素吸附剂是利用某些物质特殊的物理结构和性质,与霉菌毒素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来降低动物肠道和机体对各种霉菌毒素的吸收。一般吸附剂分无机霉菌毒素吸附剂(硅铝酸盐类)和有机霉菌毒素吸附剂(酯化甘露聚糖)两种。  相似文献   

16.
饲料霉变产生的霉菌毒素是对饲料危害最大的天然生物性污染物,严重威胁着全世界畜禽及饲料的安全,给饲料企业及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最近的研究表明:霉菌毒素,即使检出水平只有我们过去认为的"微量"水平,也会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当前高产基因品种的动物尤为如此[1,2].同时,霉菌毒素可通过畜禽产品间接威胁人类健康[3-5].因此,及时快速检测饲料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几种霉菌毒素,对于保障饲料安全,预防和诊断动物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饲料霉菌毒素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为此,本试验采用ELISA试验盒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赭曲霉毒素A(OTA)、呕吐毒素(DON)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黄曲霉素1993年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一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在当今养殖业生产中饲料发霉和霉菌毒素引起的动物中毒以及死亡所造成的危害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霉菌毒素会造成畜禽生产性能下降、疾病易感性提高,并通过残留在动物食品中而影响人类的健康。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霉菌毒素中毒,专家建议:预防重于治疗才能避免或减少危害。尤其是原材料入仓前应做好检测工作,避免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原料入仓,仓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做好防范。当畜禽出现采食量减少或拒食,饲料有“霉味”时,应提防动物霉菌毒素中毒,应立即更换新鲜饲料,以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饲料霉变的典型特征是产生霉菌毒素,可造成高达10%的经济损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影响,除导致急性中毒和死亡外,有些种类毒素还会引起繁殖性降低等慢性症状,是畜牧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隐性”杀手”。现将几种对动物繁殖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的霉菌毒素介绍如下:1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主要影响泌尿生殖系统,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其强度为雌激素的十分之一(见图1)。猪是最常见的受影响动物,牛、家禽和实验室啮齿动物也受玉米赤霉烯酮影响(Hagler等,2001)。猪饲粮玉米赤霉烯…  相似文献   

19.
霉菌毒素对养猪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饲料霉败不仅导致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而且霉败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能引起动物急性或慢性中毒,因此,对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种具有广泛化学结构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动物霉菌毒素中毒后,会造成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病变,使机体整个消化代谢机能紊乱,对疾病的易感性增高、死亡率增加。同时毒素也会在动物体内沉积,这种沉积可能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的体内,对人的健康也造成极大的危害。研究饲料的脱霉技术,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的食品安全意义重大。目前常用的霉菌毒素脱毒方法主要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生物脱毒法、复合型脱毒剂脱毒法四大类。在处理霉变畜禽饲料时,使用最多的方法是采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用于吸附霉菌毒素的物质主要有活性炭、铝硅酸盐类(蒙脱石、沸石粉、膨润土等)和有机物类(如酵母细胞壁多糖等)。霉菌毒素吸附剂在禽饲料、猪饲料和奶牛饲料中应用广泛。复合型霉菌毒素吸附剂可以解决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问题,但存在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饲料中营养物质及暂无统一的霉菌毒素吸附剂评价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