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保持母猪良好繁殖性能,可大大提高养猪生产技术指标,是猪场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1 建场之初母猪繁殖状况某场1992~1994年,母猪群繁殖障碍严重,母猪三年平均产仔率61.5%,窝平产弱仔2.4头,窝平产死仔1.7头,母猪流产、死胎、木乃衣占6.2%;仔猪42日龄断奶存活率仅66%,共死亡仔猪2344头.瘦弱和过肥母猪比例较大,占32.5%.窝平产仔仅9.4头.如1993年,母猪存栏179头,应产仔358  相似文献   

2.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母猪存栏量急剧下降,三元母猪留种成为许多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首选,为了解山西本地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及其后代的生产性能,本研究对大同同铁生活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大南养殖基地所养殖的自繁自养二元母猪和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跟踪调查统计,同时对三元母猪所产后代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统计,并对其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条件下用青饲料取代部分混合料对土二元杂母猪进行繁殖性能的研究,并设混合料饲养组进行对照。结果:①青饲料替代20%~40%的混合料获得了理想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其发情率、受胎率、产仔数及其他繁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达到了与混合料全程饲养相当的效果;②经济效益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青饲料替代30%~40%的混合料,每年每头母猪节约饲料成本达378~464元,效益显著,对农村条件下土杂母猪的饲养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对于动物具有重要的营养及生理作用。母猪微量元素的营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繁殖母猪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需要充足的微量元素供应。高产母猪由于付出较重,微量元素若缺乏可能是导致其生产性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对各种微量元素对母猪繁殖的影响的一些研究做了综述。1生产母猪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对于生产母猪来讲,在生产年限内都要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因此满足其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至关重要。在母猪的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于微量元素的需求变化很大。这些微量元素除了满足自身的组织生长和维持需要之外,还要满足…  相似文献   

5.
母猪营养与繁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猪种改良使其瘦肉率、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大大增加。遗传改良、选择和高效管理技术的采用使母猪体格更大,瘦肉率更高,生长速度更快,饲料效率更好,并大大增加了产仔数和泌乳力。过去20年中,随着可遗传生产性能的改进,对育种猪的饲养方案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母猪饲养的实践证明,针对不同繁殖周期、不同阶段应提供适宜的营养需要,才能获得终身最大的繁殖力。初产母猪因营养因素所受的影响比成年经产母猪要大。最近有关母猪的营养研究都表明,在母猪培育过程中营养能改进其遗传容量。另外,在养猪业中影响繁殖性能的重要参数是母猪年均产仔数和饲养时间。 日粮因素也能影响与母猪繁殖力有关的参数,如初情期、每胎分娩年龄、母猪寿命、出生活仔数和断奶仔猪数及断奶体重。  相似文献   

6.
汉小梅母猪是由小型梅山猪与瘦肉型汉普夏猪的二元杂交母猪.在小型梅山猪的开发利用研究中发现,汉小梅肉猪后腿是加工优质火腿的上等原料;由汉小梅母猪与大约克公猪杂交生产的约小梅肉猪瘦肉率较高,作为中猪出口香港受到欢迎。为了更好地指导约汉小梅瘦肉型商品猪生产。现将数年来积累的资料整理总结如下.一、资料来源本文主要依据1984年以来嘉定县种畜场观察的科研资料,以及嘉定县种畜场、松江县种畜场、松江县五里塘乡种畜场等三个场的汉小梅母猪的生产记录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7.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现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一些成果对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主要针对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在生产实践中得以应用,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内江母猪在海拔3658m的西藏拉萨地区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1-3胎内江母猪的产仔数和断奶成活率分别为6.71和62.04%,8.06和78.24%、8.66主83.05%;1-3胎内江母猪平均初生重分别为0.79、1.07和097kg,2-3胎断奶个体重分别为12.30kg、10.58kg。产仔数和断奶成活率以第3胎为最高,内江母猪在高原的繁殖性能均人氏于平原地区。西藏高原特殊的生态环  相似文献   

9.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的繁殖能力是养猪场经济效益的源泉.母猪的主要任务是生产仔猪提供猪源,因此要想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必须提高母猪连续性生产性能和窝产仔数.  相似文献   

10.
姚武群  李明  田萍  林敏 《畜牧与兽医》2002,34(10):10-12
以广东省东莞某猪场种母猪的繁殖性能为调查研究对象 ,以美国印地安纳州CountryLean猪场相应指标作为参照 ,通过对比研究 ,发现该场的仔猪成活率较高 ,但母猪分娩率、母猪年产仔胎数、仔猪断奶日龄、母猪头均年提供断奶仔猪和平均胎产活仔数这 5个指标较低。针对该场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改善种母猪群的胎次结构 ,提高公猪精液质量 ,改进配种技术与配种方法 ,加强防暑降温等措施 ,以提高母猪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RYRl基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 PCR- RFL P法检测 2 2 5头大约克母猪的 RYR1(ryanodine receptor,RYR1)基因 ,它具有 NN、Nn和 nn3种基因型 ,其频率分别为 0 .76、0 .14和 0 .10 ;等位基因 N和 n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0 .83和 0 .17。该基因处于遗传不平衡状态 (P<0 .0 1)。具有 NN、Nn和 nn基因型母猪第 1胎产仔数分别为 10 .2 1、9.6 2和 8.2 2头 ;断奶仔猪数分别为9.2 1、8.13和 7.11头。等位基因 n使仔猪断奶应激效应具上升趋势 ,对增重有不利影响 ;降低母猪的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 ,对繁殖性能有不良的遗传效应 ,有必要从母猪群中清除该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示范户肉猪肥育性能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项目承担县(市、区)的肉猪进行了肥育性能观察测定。结果如下:配套系杂优猪、外种猪的杂种肉猪、含地方猪血缘的三杂内猪、含地方猪血缘的二杂内猪的日增重分别为724、733、635、562g;达100kg体重日龄分别为175、168、178、192.3d;耗料指数分别为3.25、3.07、3.25、3.56;瘦肉率分别为61.26%、63.29%、56.47%、47.80%。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项目推广的优质内猪组合在农村条件下表现了良好的生产成绩,具有推广的价值和可行性.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旨在鉴定荣昌猪初产繁殖性状的重要变异位点和基因,为荣昌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分子标记和基因资源。本研究选取429头荣昌母猪进行猪50K芯片基因分型,经过质量控制和基因型填充后,保留35 046个SNPs用于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群体结构,利用混合线性模型(mixed-linear model, MLM)将出生年、出生月作为固定效应,将主成分值作为协变量对总产仔数、活产仔数、死胎数和初生窝重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结果显示,在全基因组显著水平上鉴定出2个影响荣昌猪初生窝重的SNPs和1个影响荣昌猪死胎数的SNP;在潜在显著水平上鉴定到5个影响荣昌猪总产仔数的SNPs, 3个影响荣昌猪活产仔数的SNPs和10个影响荣昌猪死胎数的SNPs。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到1个显著的SNP(SSC17:57 315 180 bp)同时影响荣昌猪总产仔数、活产仔数和初生窝重,1个显著的SNP(SSC1:279 214 647 bp)同时影响荣昌猪活产仔数和总产仔数,暗示基因在不同性状间具有一因多效性。本研究根据候选基因的相关分子生物学功能,确定BMP7基因为影响荣昌猪总产仔数...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个体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个体重及成活率的相关性,特选择一大型规模猪场2~6胎母猪在1个月内所产的118窝计1350头仔猪作为试验对象,要求所有初生仔猪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且按窝产活仔数不同(6~17头)分组测定仔猪初生个体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并观察断奶成活率,同时对其相关性状作方差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间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对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02、-0.851、-0.698,P〈0.01);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7、0.741,P〈0.01)。试验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越多,初生仔猪个体就越小,早期断奶也越轻,成活率也低;初生仔猪个体越大,早期断奶就越重,成活率也越高。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控制猪窝产活仔数并提高初生仔猪个体重,能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并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曙生 《家畜生态》2003,24(1):71-72
本文从建立和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及时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加强母猪各饲养阶段的管理,严格控制繁殖阻碍性疫病等方面,总结了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的相关技术措施,并提出了有效增加母猪窝产仔数的技术措施,对提高母猪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们研究了洪水灾害对太湖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991年夏季洪水,高温,高湿,阳光短等恶劣生态因子导致母猪情期受胎率明显下降(P〈0.01),产仔数及活产仔数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营养调控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妊娠母猪妊娠早期日粮中补加一定量的甲基吡啶铬、叶酸、维生素E和维生素A对母猪窝产仔数、初生重、仔猪成活率的影响。试验分为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两个组,并设相应的对照组,通过试验得出妊娠母猪妊娠早期日粮中补加一定量的甲基吡啶铬、叶酸、维生素E和维生素A,结果显著地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平均为29.5%,对初生重和仔猪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在母猪妊娠早期的日粮中补加甲基吡啶铬和叶酸等进行营养调控,可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研制更为有效合理的仔猪保温装置,降低养猪成本,提高养猪效益,本试验对普通仔猪保温箱进行了改良,即采用了PTC材料进行供热,并采取了热风循环式(G1)及直接供热式(G2)与我场原用红外灯和电热板供热作对照,对比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改良组二种供热方式均能提高仔猪成活率,降低仔猪发病率,提高断奶窝重,节约能耗,而且以G1的综合效益为最佳,第二组G2次之。试验表明PTC热风循环式仔猪保温箱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抑制素基因免疫对小鼠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用编码抑制素α(1-32)的基因与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进行重组,构建抑制素基因疫苗NH。将30只2周龄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试验Ⅰ,Ⅱ组分别经脂质体介导肌肉注射iINH15μg()0μL,25μg(100μL),对照组注射免疫空载体pcDNA3.115μg(100μL)。首次免疫后间隔3周加强免疫1次。小经pINH基因免疫后,用ELISA可从血浆中检测到抑制素抗体,表明pINH可在活体肌细胞内表达,表达产物具有制素抗原性,能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抑制素抗体。抑制素抗体P/N>2视为阳性,阳性率为30%(6/20)。抑制素抗体阳性小鼠与阴性小鼠的产仔数,初生重和窝重等没有显著差异(P>0.05)。抗体阳性组首次免疫后,雌鼠血浆FSH浓度略有升高,经过加强免疫后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以看出,抑制素基因免疫可以诱导产生抗抑制素抗体,并促进促卵泡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20.
Responses to selection for number of piglets born alive (NBA) by the total number of piglets born (TNB), the NBA, and the NBA plus number of piglets born dead (NBD) were compared using the accuracy of selection and expected genetic gain calculated from the selection index with family information and the real response to selection, using data generated by Monte Carlo computer simulation. The accuracy of selection for NBA selected by TNB was higher than that by NBA only if the genetic correlation between TNB and NBA was close to 1.0, or the value of heritability for the TNB was much larger than that for the NBA. The accuracy of selection for the NBA selec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NB and the NBA was generally highest in the three selection methods in each family structure. Selection by the TNB resulted in the greatest expected genetic gain for the TNB among the selection methods. In the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BLUP) selection, the genetic gain for the NBA accumulated by the NBA tended to be similar to that accumula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NBA and the NBD, and both genetic gains at generation 10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by the TNB (P < 0.001). The accumulated responses selected by the two‐trait animal model BLUP estimated from genetic parameters with errors were similar to those estimated from the true parameters,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lection by the NBA or by the NBA and the NBD gives more genetic improvement in the NBA than that by the TN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