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养鸡生产中,常会碰到鸡只互相啄食,造成创伤甚至死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这种啄食恶癖会在鸡群中蔓延,给养鸡生产造成很大危害。鸡群中常见的恶食癖主要有:食肉癖、啄羽癖、啄肛癖、食蛋癖、啄趾癖和异食癖等。产生这些恶癖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是:①饲料中缺少蛋白质或某些必需氨基酸,缺少食盐或其他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协调。②密度过大,圈内过于拥  相似文献   

2.
啄癖是鸡相互啄食身体的恶癖.鸡群中只要有一只鸡被啄伤,啄癖便会很快波及全群.鸡群一旦发生啄癣,就会很难控制,更不容易根除.任何日龄的鸡都可能发生此病,尤以育雏期多发.育成期、产蛋期啄癖的发生程度与内外环境有关,它不但影响鸡体的健康与产蛋量,还会造成很高的死亡淘汰率.啄癖的类型很多,包括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  相似文献   

3.
啄癖又称异食癖,是指鸡只之间相互啄食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种恶癖。其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有啄肛、啄羽、啄蛋、啄趾等。鸡只被啄部位一旦出血,鸡群争而抢之,情形严重的肠管被拖出体外,甚至脏器也被啄食,继而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4.
成茹 《新农村》2008,(6):20-20
鸡群在饲养过程中,如果饲料投喂和管理不当等,往往会引起一些恶癖症,如啄肛癖、啄趾癖、啄翅癖、啄羽癖、啄蛋癖、异食癖等。啄肛癖,雏鸡发生较多,常常是一群雏鸡追啄某羽雏鸡的肛门,造成肛门受伤或出血,严重时直肠脱出而死亡。啄趾癖和啄翅癖,多发于青年鸡,相互啄食脚趾、翅膀,造成脚趾、翅膀出血,甚至跛行或瘫痪。  相似文献   

5.
鸡恶癖也称啄癖、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种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品种的鸡均能发生,尤以雏鸡、中鸡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和笼养鸡发病率更高。恶癖鸡一旦出现,很快会蔓延整个鸡群,严重时发病率达80%以上,死亡率达50%。即使激发因素消失,恶癖在鸡群中往往也将持续,导致鸡受伤、残废、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鸡恶癖症又称啄癖、异食癖,是指反常的有害癖好的一种异常行为,各种家禽均可发生。如鸡只互相啄食,造成创伤甚至死亡,在大群的养鸡中造成的危害巨大,育雏期间的幼鸡、成年鸡都可发生此种现象。近年来,德宏州的养鸡业不断发展,但鸡恶癖症始终是困扰养鸡业的一个顽症,本文通过对鸡恶癖症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浅析鸡啄癖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啄癖又称鸡恶癖,是啄肛、啄趾等恶癖的统称,常引起死亡或胴体等级降低和产蛋减少,严重危害养鸡的经济效益。1鸡啄癖的种类根据啄食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啄肛癖、啄羽癖、啄头癖、啄趾癖、啄蛋癖、啄肉癖等,其中以啄肛癖、啄羽癖、啄趾癖最为常见。2鸡啄癖的原因2.1营养因素2.1.1  相似文献   

8.
啄癖是指鸡相互啄食,造成的创伤甚至死亡,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癖在各种发育阶段的鸡群中都有发生,尤其以雏鸡和育成鸡群更为明显,特别在笼养或饲养密度过大的鸡群更易发生,常见的有啄肛(高产鸡群)、啄羽、啄趾、啄蛋等。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农村散养鸡中常见的病症。鸡啄癖一般是消化机能和新陈代谢紊乱而导致异嗜的一种综合症,以患鸡啄食通常不应采食的物体为特征。该病在各年龄、各品种的鸡群中均可发生。鸡群发生该病以后,导致鸡伤残甚至死亡,往往引起鸡群受惊、生产和生长水平降低,给养鸡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鸡啄癖是鸡在某种诱因的作用下单向或者相互啄食对方或异物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综合征疾病,根据啄食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着啄羽、啄肛、啄趾、啄蛋等几种症状。鸡啄癖的产生会对鸡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从而严重影响到鸡群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的会引起鸡群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从而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鸡啄癖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防控该种疾病发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鸡啄癖是因饲养管理和饲料调制不当、环境应激因素等引起的综合征。根据啄食对象的不同而分为啄羽癖、啄趾癖、啄蛋癖及啄食其他异物的异食癖等。1鸡啄癖发生原因1.1饲养管理方面原因1.1.1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活动空间受限制、鸡舍湿度过大、通风不良,鸡群饥饿等原因引起小鸡、雏  相似文献   

12.
鸡啄癖也称异嗜癖,是鸡群体环境的不适应或营养物质缺乏所致的啄食肛门、脚趾、羽毛、肌肉、鸡蛋、头、肉垂等,并造成组织损伤的特殊异嗜或恶癖,是鸡的一种群发病。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发生,特别是在某些营养物质缺乏或管理不善的情况下,这种行为更加严重,啄癖一旦发生,其他鸡效仿,很快蔓延全群,而且很难控制。  相似文献   

13.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啄癖是指鸡群中的鸡相互啄食造成创伤,甚至引起死亡的一种同类异食现象。啄癖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啄羽癖、啄肛癖、啄趾癖、啄肉癖、啄头癖、食蛋癖、异食癖和啄鳞癖等。其中以啄羽癖最常见。鸡群一旦发生啄癖,若不及时控制,就会影响全群,引起严重的互啄,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一、啄癖特点与类型啄癖是鸡互相啄食身体的恶癖。鸡群中只要有一只鸡被啄伤,啄癖便会很快波及全群。鸡群一旦发生啄癖,就会很难控制,更不容易根除。任何日龄的鸡都可发生此病,尤以育雏期多发。育  相似文献   

17.
蛋鸡啄癖包括啄羽和啄肛,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引起的鸡群同类间的互啄恶癖.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一般白羽鸡群比红羽鸡群更易发病.鸡只皮肤表面出血,如挂破、脱肛等更易成为被啄对象.形成啄癖的原因很复杂,一定要查明原因,对症防治,方可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养鸡生产中.特别是高密度饲养,往往会出现鸡相互啄羽、啄肛、啄趾、啄蛋等恶癖,其中以啄癖危害最大.鸡群发生该病以后,常出现食欲减退,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贫血,逐渐消瘦等现象,导致鸡伤残甚至死亡,往往引起鸡群受惊、生产和生长水平降低,给鸡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啄癖也称异食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或由于其他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其中一些不适宜的环境和管理因素也是诱发啄癖的重要原因。啄癖在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生,但是在有神经质的蛋鸡群内更容易发生。鸡群一旦发生啄癖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往往给养鸡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鸡异食癖是一种复杂的多种疾病综合征,又叫啄食癖或恶食癖,在各种鸡群中都能发生,此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可以致使鸡伤残甚至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所以对鸡异食癖的病因分析与防治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尝试对鸡异食癖的病因和防治展开探讨,希望能对鸡的饲养提供有效帮助。不同于普通的禽类疾病,鸡异食癖有其特殊性,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展开病因分析,只有了解造成鸡异食癖的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