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为响应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需求,加强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满足野生动物的生 存发展和管理需求,为发展物种多样性打下基础。本文将黄河三角洲作为本次湿地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对象,主 要研究的野生动物种群以天鹅为主。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长期以来该保护区主要栖息的天鹅以大天鹅为主,比较常见 的是秋冬季节,在10 月中旬会陆续迎来南迁大天鹅。2014 年以来,南迁大天鹅数量也逐渐增多,2018 年山东黄河三角 洲南迁大天鹅数量为6559 只,这些天鹅主要在该湿地保护区栖息,且近年来保护区逐渐推出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等 工程,先后投资金额达2.35 亿元,进而为该湿地生态保护区提供了优质的栖息和越冬环境,满足野生湿地动物的繁殖 和保护需求。  相似文献   

2.
正"我到了协心村,就是协心人。富裕协心、文明协心、美丽协心、幸福协心,这是每一个协心人的梦想。怎么实现这个梦想?我们要树立更高标准,拿出绣花功夫,在完善提升上下功夫,在创新发展上做文章,真正做出能够经受历史考验的实实在在的事业来。"这是河南省政府研究室驻栾川县陶湾镇协心村第一书记夏峰在和全村村民见面会上讲的话,也是他从2017年11月8日驻村以来一直"下茬"干的事。  相似文献   

3.
2011年和2012年的6-8月,考察了分布于巴音布鲁克自然保护区的大天鹅(Cygnus cygnus)种群,分析了大天鹅巢址选择特征和育雏期生境选择特征。在野外共记录到了26个大天鹅巢址。与对照样方比较发现,植被高度、水深、所在水域面积、距干扰源距离和安全等级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植被高度、水深和安全等级是影响大天鹅巢址选择的最主要的3种生境因子。采用样线法对育雏期大天鹅的生境选择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天鹅对沼泽湿地表现出正选择性,对草地表现出负选择性。样方法调查中,利用样方与对照样方比较发现,9种生境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距干扰源距离和安全等级是影响大天鹅育雏期生境选择的最重要的两种因子。这样的选择机制有利于大天鹅更好的躲避敌害,顺利完成孵化和育雏工作。  相似文献   

4.
新品种开拓市场江苏省灌云县胡圩村村民胡家超从6年前就开始种植西瓜,近几年西瓜种植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自家的西瓜在产量和品质上也没什么优势,想要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就必须在品种上下功夫。从去年开始,胡家超的西瓜田里种上了新品种"美国墨童"西瓜,胡家超兴奋地介绍道:"这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020",就是将线下交易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日前栖霞市大帽顶村的苹果开始尝试用"020"模式来销售。虽然下着雨,吉民生电商平台的负责人郭淑祯还是来到了栖霞市的大帽顶村,她承包了这个村的180公顷果园,所有的苹果都通过"020"模式来销售。山东星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淑祯说,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一定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在三门峡黄河湿地越冬的大天鹅越来越多,这与当地政府的大力保护和湿地改造工程是分不开的。当地政府以天鹅湖景区为中心进行湿地开发,打造以大天鹅观赏为主的生态旅游品牌,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该项目的建设和人流量的增加势必会影响大天鹅的栖息环境,对大天鹅和其它主要水鸟的种群数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移民村又有工厂开工啦!"2014年11月20日,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杨营村一派热闹景象。从淅川县移民到这里的姚建龙,这一次将自己在南方的事业也搬到了杨营村,这家以箱包和电器零件加工为主的企业,可以让300余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白天到工厂里做工挣钱,晚上没事就去村部的广场上跳跳舞,隔三岔五还有村里的舞龙舞狮队表演,生活质量一点也不比城市差。"正在工厂接受培训的石付玲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8.
正"没想到他接到任命的第二天就进村摸情况了。"驻村第一书记黄建敏的"突袭",给广西南宁市上林县西燕镇云桃村党支部书记黄祥胜留下了深刻印象。2018年4月,广西电网公司派驻云桃村的第二位驻村书记黄建敏,在上任后的一个月里,边听、边走、边谋、边干,开始带领村民脱贫攻坚。从找矛盾找问题开始,黄建敏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扶贫责任扛起来,把攻坚目标立起来。这一个多月来,他入户走访贫困户,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福州大学学生处教师罗维铨主动请缨,到方家山驻村扶贫,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两年多来,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心系群众冷暖,以务实之举兑现利民惠民各项计划,带领全村干部走脱贫致富路子,服务着贫困山村的一方水土。从基层组织建设抓起"要想火车跑着快,全靠车头带"。驻村伊始罗维铨就紧紧围绕建设"五个好"村支部目标,着力把进一步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作首要任务来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深  相似文献   

10.
正前言:从2005年11月起,在农业部的主导和推动下,我国的"一村一品"建设正式高调亮相,要求每个村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打造出属于本村的特色产品或者优质品牌,有效开发农村资源,实现乡亲们增收致富。十多年时间过去了,曾经的"一村一品"建设成效如何?现如今又面临哪些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需求呢?共青团陕西省委农工部部长魏延安:  相似文献   

11.
"靠种田能见到总理,做梦也没想到过。"1月10日下午,江阴市顾山镇东岐村种粮大户陈学培说。人称苏南"粮王"的陈学培,一个人在江阴种了1000多亩地,一年收入超过40万元,20年来累计向国家出售爱国粮达400多万公斤。今年45岁的陈学培是浙江人,20年前就到江阴市顾山镇来种地了。一开始陈学培只种了几十亩,后来本地村民看陈学培种得不错,也愿意把地交给他种,到了1997年陈学培已经种了200多亩。2007年,东岐村全面整理土地,建立了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全村360多户农户全部以土地入股,每年按人数分配一定粮食,所有农田都交给种田大户经营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6月26日,对于太康县老冢镇刘寨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河南省省长陈润儿来到村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贫困户建档立卡情况和因户施策脱贫计划。"省长来我们村了,在村里停了半个小时呢。我向他汇报了村里的脱贫情况后,他还专门去了群众家里,详细了解群众的收入和生活状况。"说起当天的情形,67岁的村支书闫天晴激动不已。刘寨村是太康县第一批扶贫村,因为贫困,该村从一开始就被列入重点扶贫村。从2012年发展食用菌和山羊饲养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1月,刘峰背负行囊,从省会郑州来到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河南省淅川县,开启了全新的"驻村模式"。九重镇武店村并不出名,但是与其紧邻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却闻名于世。这个村在2016年已经整村脱贫,作为第一书记的他,此次驻村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扩大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打牢基础。驻村之前,刘峰的爱人专门为其买了一双品  相似文献   

14.
正一株薰衣草,让浙江义乌千年古村何斯路成了"东方普罗旺斯",用义乌人的特有思维注释了乡村崛起的发展模式。日前,记者来到何斯路村的志成湖旁,只见碧水荡漾,湖畔便是斯路何庄中式雅舍,21幢新式徽派民居见证了何斯路村10年的变迁。栽种"梧桐树"山村蝶变,始于2008年。那一年,何斯路村开始大力发展以薰衣草为主要作物的生态农业。十年来,何  相似文献   

15.
王亚  赵红 《新农村》2013,(4):20-20
在桐乡,一提到石门陆家庄的黑木耳种植基地,人们就会联想到其中的一个人——陈小忠。2006年11月,陈小忠作为浙江省桐乡市首批大学生"村官"进入石门镇陆家庄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党支部委员。由于刚入村工作,又是一个毛头小伙子,村里当时也并未对陈小忠有怎样的优待。然而,毕业于西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他,并不"安心"做一个乡村小文员。当他得知,  相似文献   

16.
<正>货币政策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就像是司机手中的方向盘,在经济运行中始终是处于调整中的。我们来回顾一下。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家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2007年底,为抵御通胀,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2008年11月,为应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又开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中国成为全球经济最有力的引擎。从那时开始,中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大都采取了货币宽松政策,连普通老百姓也能通过物价的提高感受到这一轮宽松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扶余县三岔河镇李家店村养鸡大户张贵华,从今年三月份开始,搞起了鸡蛋中介,成了"经济人"。他和福建华丰公司挂上了钩,把一车车的鸡蛋远销到南方,成为那里的"抢手货",不但使周边养鸡户的鸡蛋不愁了销路,也使自己的腰包更鼓了。 张贵华的养鸡场已达到了两万  相似文献   

18.
正小妹最近换了一台新车,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七岁的小女儿,她惊喜地说:"小姨又换了车啊,真幸福!"然后又沮丧地小声嘟囔:"小姨开超市挣大钱,换新车,姐姐比不上妹妹。"我开始没有回过神来,待细细品味她说的话时,突然觉得心里好难受。孩子这么小,就已经有了攀比心理,而且,她居然从经济条件上就断定我过得没有她小姨好!我试探地问道:"为什么说姐姐比不上妹妹?"她答:"你看啊!小姨家的房子是新修的,漂亮极了,还开了新超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沐川县炭库乡石碑村从2005年8月下旬开始.全村村民齐动员.积极发展无性系优质茶生产。截止当年11月9日.用了近80天的时间栽植优质茶4165亩(1亩=1/15公顷,下同)。同年11月21日经县级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检查验收,达到合格标准,成了远近闻名的茶叶专业村。  相似文献   

20.
终于有人收购番茄了,菜农们迫不及待地开始装运。惨状"拜托你们去看看吧,帮帮忙,或许水淹凼村的番茄还能起死回生。"2008年7月19日,记者接到一个从广州打来的求救电话。打电话的是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水淹凼村在外打工的村民莫高,据他称,水淹凼村有30万公斤成熟的番茄因无人收购眼看就要烂在地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