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济动物学报》2021,25(2):68-76
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养殖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 Howell)前肠、中肠和后肠微生物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斑蛙肠道核心菌群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支原菌属(Mycoplasma)和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是优势菌属。肠道中存在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气单胞菌属(Aermona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等潜在致病菌和芽胞杆菌(Bacillu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等潜在益生菌。比较发现,前肠和中肠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后肠,且在门和属水平菌群结构差异明显;前肠和中肠微生物功能相似,与脂代谢、氨基酸代谢、外源物质降解和代谢等代谢关联微生物丰度较高,而后肠中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多糖合成和代谢、辅因子和维他命代谢等关联微生物丰度较高,并且后肠中与信号转导、环境适应、免疫、膜转运、基因信息处理等关联微生物丰度高于前肠和中肠。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鹅品种肠道发育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选取28日龄四川白鹅、浙东白鹅、扬州鹅和霍尔多巴吉鹅各10只为研究对象,圈养全程舍饲精料与黑麦草,于70日龄屠宰进行肠道发育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四个品种鹅中浙东白鹅对牧草采食量最大,四川白鹅对牧草的转化利用率最高。扬州鹅肠道表观形态发育和组织形态发育显著优于其他三个品种鹅(P<0.05)。门水平上四个品种鹅的优势菌属相同,都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α多样性比较,霍尔多巴吉鹅的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品种鹅(P<0.05),β多样性分析发现四个品种鹅的菌落结构差异不显著。根据Venn图筛选各品种鹅的盲肠特有菌,从门水平比较,霍尔多巴吉鹅的盲肠内微生物物种最丰富,其次为浙东白鹅>扬州鹅>四川白鹅,四个品种鹅都具有数量不等的分解消化纤维功能特有菌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而扬州鹅盲肠特有菌还含有分解纤维菌放线菌门。进一步使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特有菌群数量与饲草转化率等相关性,发现梭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与饲草分解消化利用率极强相关(Px,y>... 相似文献
3.
在脊椎动物的肠道内,存在着数量庞大、结构多样、动态变化的微生物群,它们对肠道的生理、代谢、免疫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自然条件下,这些微生物和真核生物(如蠕虫、原生动物、真菌等)共同存在于脊椎动物肠道内。寄生虫与微生物群均可显著改变机体肠道生理与免疫环境,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了机会。肠道微生物与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极大地影响感染的结果,进而对宿主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如寄生虫感染会影响宿主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促使或保护宿主免受细菌的侵害。另一方面,菌群又会影响寄生虫的定植、繁殖和毒性,使其沿着与宿主寄生性-互惠共生性的生存模式发展。这些相互作用的机理与结果是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之间交叉研究的前沿课题。笔者对近年来有关肠道寄生虫与肠道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可能未考虑到的因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旨在为肠道寄生虫病防控及肠道菌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罗斯308肉鸡144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0.25 g/kg的乳酸环丙沙星)组;Ⅲ~Ⅵ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1.5%、2.0%的中草药益生元,进行试验期42 d的饲养试验后,屠宰测定肠道微生物和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中草药益生元能促进肉鸡肠道微生态平衡。添加量在1.0%~2.0%各组能显著降低肠道内大肠杆菌的数量,0.5%~2.0%添加组能有效抑制总需氧菌生长,并显著促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增殖;同时具有改善肉鸡肠道形态结构的作用,0.5%~2.0%的中草药益生元显著提高42 d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V/C);1.5%~2.0%的添加量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隐窝深度,1.0%~2.0%的添加量显著降低了空肠隐窝深度;对肠壁厚度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黄秋葵叶粉对海兰褐壳蛋鸡肠道微生物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处于同一生产水平的海兰褐壳蛋鸡4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组黄秋葵叶粉添加量分别为3%(T3)、4%(T4)、5%(T5)、6%(T6),对照组为不添加黄秋葵叶粉组(0%,T0)。试验预试期1 W,正试期12 W。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黄秋葵叶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肠杆菌的数量,促进盲肠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其中以4%添加量效果最好。在42 d和84 d时屠宰,试验组鸡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的肠壁厚度较对照组均有提高,其中84 d时各试验组空肠肠壁厚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VH)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2 d时,试验组T3、T4回肠和各试验组空肠隐窝深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较对照组均有所下降,差异不显著;84 d时,各试验组回肠及T3、T4组空肠和十二指肠隐窝深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这表明,日粮中添加适量黄秋葵叶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改善蛋鸡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肠道组织结构的作用,其中以4%的添加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家禽肠道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影响家禽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家禽肠道微生物组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全面认知家禽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对于未来调控和利用家禽肠道微生物、改善家禽肠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助力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文章以鸡为主体,对家禽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与宿主互作关系、微生物组研究手段及调控策略等方面的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8.
安普霉素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及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72头28日龄大长北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以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安普霉素(0、20、90mg/kg)对仔猪肠道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及其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期为4周。研究结果表明:(1)90mg/kg安普霉素能明显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率,对仔猪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可提高断奶后0~4周内仔猪日增重19 1%~24 6%(P<0 05)、改善饲料转化率7 7%~8 5%(P<0 05),并可提高日采食量8 4%~13 1%。尤其在试验前期(断奶后0~2周)作用更明显。(2)饲料中添加90mg/kg安普霉素对断奶后0~2周、3~4周仔猪肠道(空肠、盲肠和结肠)中大肠杆菌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 05),可分别降低10 7%~18 1%、9 1%~14 0%,且前期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同时,也可显著降低0~2周空肠内乳酸杆菌的数量(P<0 05),一定程度上抑制空肠内双歧杆菌的增殖,减弱空肠内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显著降低仔猪空肠内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量(P<0 05),从而可减少与机体竞争营养、降低肠内有害代谢物水平。(3)在仔猪日粮中添加90mg/kg的安普霉素可显著减轻小肠相对重量17 7%(P<0 05)、缩短小肠相对长度13 7%(P<0 05),并使小肠绒毛排列规则、高度增加(P<0 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增大,说明安普霉素对仔猪具 相似文献
9.
那西肽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及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36头二元杂交(大白×长白)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头,每个重复3头,以研究饲料中添加5,10,20mg/kg的那西肽(低、中、高剂量)对仔猪肠道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增殖及其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率,对仔猪具有促生长作用。饲粮中添加那西肽后,在仔猪空肠部分均有降低肠壁厚度、肠隐窝深度和增加肠绒毛高度的作用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在仔猪回肠部分,高剂量那西肽组的肠壁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了24.31%(P<0.05);高剂量组的肠绒毛高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对肠隐窝深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那西肽后,在仔猪的空肠、回肠和结肠中均出现增加大肠杆菌数量、降低双歧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的趋势。随着那西肽添加剂量的增加,作用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12.
人工养殖东北林蛙生长与发育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10月,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东北林蛙养殖场,对1龄、2龄和3龄人工养殖东北林蛙的体重(Y)、体长(1)、前臂及手长(f)、后肢长(X)和头宽(z)体尺指标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1龄、2龄东北林蛙在7月的绝对生长率最大,3龄东北林蛙在5月和8月的绝对生长率高于其他月;1龄、3龄东北林蛙5月的相对生长率最大,2龄东北林蛙5月和7月的相对生长率大于其他月;不同种源的1龄东北林蛙体重差别显著(P〈0.05);东北林蛙各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显著(P〈0.01);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东北林蛙体重与其他体尺指标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8.374+4.417x+1.246z(R=0.923、R^2=0.853、校正R^2=0.851)。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林蛙繁殖期两性皮肤组织结构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繁殖期黑龙江林蛙皮肤及其腺体的显微结构特点及两性差别。研究发现:黑龙江林蛙雌雄个体在皮肤特定部位的表皮厚度和皮肤总厚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雌蛙各部位真皮致密层都比雄蛙相应部位的致密层厚,且有显著差别。雌雄性蛙色斑不仅存在两性差异,而且构成色斑的色素细胞数量雄蛙明显多于雌蛙;皮肤腺在组成类型和分布上雌雄也有差别,最明显的是雄蛙躯干的背、腹部存在有大量的特殊黏液腺,讨论了这种特殊的黏液腺在生殖行为中可能产生一些化学交流信号和辅助抱对作用。 相似文献
14.
虎纹蛙蝌蚪几种饵料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藻类,蛋黄,水蚤和异种蝌蚪为饵料,饲喂人工养殖下的虎纹蛙蝌蚪。结果表明虎纹蛙蝌蚪喜食活动的动物性饵料,且生长率高。我们认为水蚤是一种较为适宜的饵料。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了解林蛙养殖场地土壤菌群组成和结构特征、喷洒益生菌后的土壤菌群变化和潜在致病菌的种类与数量。试验设置3个组:养殖场地组、益生菌喷洒组和半人工养殖组,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检测。3个试验组共获得191 588条有效序列,1 369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经分类学鉴定分属于438个属,29个门。3组样本菌群数量较大,多样性水平也相对较高。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优势菌属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热单胞菌属(Thermomonas)、Sphingopyxis、紫杆菌属(Porphyrobacter)、蓝细菌纲中未定种类(norank_c__Cyanobacteria)。各分组之间菌群多样性差异不显著,各组菌群结构相似度高。土壤中潜在的红腿病致病菌在属的水平有气单胞菌属(Aeromona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喷洒益生菌后土壤菌群变化不明显。本研究为全面了解东北林蛙养殖场地土壤微生物组成及变化、发掘有益微生物种类和东北林蛙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青海省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肠道菌群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全省分布的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人工培养得到的幼虫,天然冬虫夏草寄生蝙蝠蛾幼虫的肠道菌群进行分离和培养,并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从所有被检蝙蝠蛾幼虫的肠道中分离纯化出11个不同菌群,其中以葡萄菌属的数量较大,分离频率较高,为优势菌群,特别是可以确定LG03、LG04菌株是冬虫夏草寄生蝙蝠蛾幼虫肠道内的优势细菌。在人工培养的幼虫肠道内没有检出真菌,放线菌仅存在于自然采挖的冬虫夏草寄生的幼虫肠道内。 相似文献
18.
泽蛙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骨髓细胞制片法,分析了福建产泽蛙的染色体组型。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6,臂数为肥,配成13对,分为二个组:大型染色体组(NO1-5),小型染色体组(NO6-13)。大型染色体组中除NO3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小型染色体组中NO6、7对的短臂上有明显次缢痕,除NO8、11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福建产泽蛙中期分裂相中见有B染色体一条,其形态为端着丝粒染色体。通过福建产的泽蛙与安徽、广东、四川及日本和菲律宾等地区泽蛙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结果是差异明显,显示出泽蛙核型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谷氨酰胺对草鱼肠道L-亮氨酸、L-脯氨酸吸收及肠道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肠道离体灌注模型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谷氨酰胺对草鱼肠道L-亮氨酸和L-脯氨酸吸收量、肠道组织游离亮氨酸和脯氨酸量、以及对肠道蛋白质合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能够显著增加草鱼肠道对两种氨基酸的吸收量,显著增加肠道组织游离亮氨酸和脯氨酸量,并显著增加肠道蛋白质的合成量;将1.0mmol/L组与5.0mmol/L组谷氨酰胺的试验结果相互比较,无论是肠道吸收总量还是肠道组织游离氨基酸、新蛋白质合成量均没有显著差异;草鱼肠道在吸收亮氨酸和脯氨酸的同时,能够利用吸收的亮氨酸和脯氨酸和肠道蛋白质周转的氨基酸合成新的蛋白质,蛋白质合成量随着亮氨酸和脯氨酸浓度增加呈线性增加关系。本文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能够显著增加草鱼肠道对亮氨酸和脯氨酸的吸收量、能够显著增加肠道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啤酒酵母粉替代部分鱼粉对牛蛙生长性能、体组成、肝脏抗氧化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肝脏和肠道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34.15±1.10) g的牛蛙13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以含20%鱼粉的饲料为对照饲料,用啤酒酵母粉分别替代对照饲料中25%(Y25%)和50%的鱼粉(Y50%),配制3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结果显示:用啤酒酵母粉替代25%或50%的鱼粉后牛蛙的各生长性能指标均没有受到显著影响(P>0.05)。2个替代组蛙体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蛙体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蛙体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Y25%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Y50%组(P<0.05)。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随着啤酒酵母粉替代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而磷的表观消化率则随着啤酒酵母粉替代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啤酒酵母粉替代25%或50%的鱼粉对牛蛙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Y50%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溶菌酶(LZM)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Y25%和Y50%组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均随啤酒酵母粉替代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2个替代组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肠道淀粉酶活性则与之相反。组织学观察发现各组肝脏和肠道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异常,但2个替代组肝细胞脂肪沉积较对照组减少。肝脏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但2个替代组肝脏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啤酒酵母粉是牛蛙饲料中优质的蛋白质源,其替代鱼粉水平不超过50%时可维持牛蛙正常的生长性能,并有利于维护肝脏健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