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鳝”     
河南省罗山县出产的黄鳝,素称"罗鳝"."罗鳝"的特点是颜色胭红略带金黄,个大体肥,肉细味美,富有营养.罗山群众爱吃黄鳝,把它当作"珍菜"款待客人,有"无鳝不成席"之说.黄鳝无鳞,头大尾尖,身体细长,很象水蛇,皮上粘液很多,非常光滑,在水里用手  相似文献   

2.
黄鳝养殖是近几年新兴的水产项目,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其疾病也在养殖过程中不断被发现,有些养鳝户因为受到鳝病的毁灭性危害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因找不到有效的防治方法而放弃了养殖,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鳝生产的发展.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综合石硊镇杨家干网箱养殖黄鳝等经验,对黄鳝养殖过程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一简述,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种鳝蚓配套养殖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剑 《内陆水产》1998,(1):12-13
黄鳝养殖是农村致富的重要项目之一,然而黄鳝难养主要有饵料、病害、繁殖三个因素制约其进一步发展。饵料问题突出表现为黄鳝偏食,即特别喜食蚯蚓。根据黄鳝这一特性,设计出鳝、蚓合养的技术路线,实践证明是可行的。1鳝蚓合养的鳝池与蚓床结构新的鳝蚓合养方法是:将鳝池与  相似文献   

4.
目前人工养鳝成功率较低,许多养鳝者均告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工养鳝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很不成熟,欲使养鳝成功,关键要掌握先进实用的养鳝技术。科技示范户、养鳝大王杨金尧和匡运喜,几年来潜心钻研黄鳝养殖技术,将坑沟养鳝的经验与稻田养鳝的技术巧妙地相结合,成功地形成了一种新的养鳝技术——生态养鳝。他们的实践证明,稻田坑沟生态养鳝,其技术易掌握,所占土池面积少,黄鳝抗病力强,生长快,而且能促进稻谷增产。这是因为,稻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水稻又是很好的遮荫物,田水深度也正好符合黄鳝生长,而黄鳝在田中钻洞…  相似文献   

5.
环境因子对黄鳝性逆转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滕道明 《内陆水产》2001,26(2):17-17
黄鳝有性逆转的特性,首次性成熟前为雌性,产卵后卵巢逐渐退化,精巢逐渐形成,变成雄性。因此,雄鳝一般比雌鳝个体大。黄鳝有自相残食的习性,饥饿时大鳝捕食小鳝。人工繁殖时既要保证雄鳝的比例,又要控制雄鳝的个体。生产中多用体长作为判断性别的标准,认为体长在20厘米以下多为雌鳝,体长38厘米以上的基本为雄鳝。但生产实践中也经常发现个体很大的雌鳝和个体很小的雄鳝。可见诱导黄鳝性逆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水温的影响黄鳝是变温动物,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其生命活动的强弱,也影响性腺发育的历程。黄鳝生活的适宜水温为15~30℃…  相似文献   

6.
黄鳝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生的环境条件下,黄鳝病害一般较少,但在人工高密度饲养的环境条件下,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一、黄鳝发病的主要原因1.新建的鳝池,突然改变生活环境,黄鳝因不适应而产生应激;长期饲养而不清理的鳝池,使腐殖质过多,给病原体生长繁殖创造了适宜的条件,致使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7.
黄鳝养殖是近几年新兴的水产项目,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其疾病也在养殖过程中不断被发现,有些养鳝户因为受到鳝病的毁灭性危害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因找不到有效的防治方法而放弃了养鳝,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鳝生产的发展。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本上,综合各地经验,对黄鳝养殖过程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一简述,以求对症下药,提高养殖效果。 一、发病原因 目前,养殖黄鳝形式很多,发病原因各异,且网箱、水泥池养殖发病率较高,相对损失亦大,稻田、洼塘养殖发病率低,总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1.条件不…  相似文献   

8.
陈卫境 《渔业现代化》2001,(5):24-26,39
黄鳝养殖管理的数据性很强 ,故可科学地进行全面质量管理。黄鳝科学密养是技术操作与质量管理的同步实施过程。1 鳝苗饲喂的驯化黄鳝极易驯化 ,科学饲喂中的“四定”原则必须从驯食开始。鳝苗投放后 3天之内 ,切不要投饵饲喂。在第三天之后 ,如果鳝苗行动正常 ,则可准备饲喂。此时表现为 :白天全部入巢 ,头在洞口 ,呼吸时只是吻端露于水面 ,夜晚出洞游荡 ,且头部转向敏捷。如果常将整个头伸出水面或横躺于洞口外 ,多属于不正常状况 ,不得投饵 ,直到绝大多数正常定居之后才可投饵。1 .1 驯化中的饵料选投蚯蚓是黄鳝最爱吃的活饵。蚯蚓除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天然黄鳝资源日益枯竭,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市场需求日渐旺盛,黄鳝养殖迅速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新热点。但据一位数年从事养鳝技术推广工作的水产养殖专家透露,他深感规模养鳝难度很大,面对日渐升温的养鳝热,他想提醒农民朋友,规模养鳝务必冷静思考、谨慎行事。其主要原因是。1鳝种数量、质量难于保证。到目前为止,黄鳝苗种的批量繁育技术尚未突破,规模养鳝首先就受到苗种来源的限制,数量、质量都无法保证。笔者所在地的黄鳝养殖苗种主要以天然捕捉苗为主,而电捕、药捕、钩捕等方式对鳝苗的伤害很大,再加上鳝苗在运输途中也易受损伤,…  相似文献   

10.
文磊  阿虹 《齐鲁渔业》2005,22(12):15-15
冬季,黄鳝的上市价格是夏季的数倍,所以目前正是黄鳝上市的最件时机。冬季捕获黄鳝十分困难,绝大多数养殖者采取全池挖泥取鳝的办法捕鳝,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黄鳝易受损伤,耗时较长,同时也破坏了鳝池的生态结构,有损于第2年的生产。下面介绍2种比较快速、安全的诱捕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黄鳝的人工养殖在苏北地区得到较快的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热门项目之一,为此笔者对苏北地区黄鳝养殖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探讨,报告如下: 一、鳝种的来源 在苏北地区人工养殖黄鳝的苗种主要来源于天然捕捞、市场选购和人工培育鳝种。天然捕捞的鳝种又分成三类,第一类体色呈黄色,身体上分布有大斑点,这一类鳝鱼生长速度快。第二类是体色青黄,这类鳝种生长速度一般。第三类鳝种体色灰色,斑点细而密,这类黄鳝生长速度慢。人工培育的鳝种主要来源于湖北、武汉等地,鳝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规格大部分在10-…  相似文献   

12.
水生植物—福寿螺—黄鳝养鳝模式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水生植物-福寿螺-黄鳝的养鳝模式,鳝池中套养福寿螺,可有效控制鳝池中水生植物的蔓延,又可解决黄鳝部分鲜活动物饵料,水生植物,福寿螺,黄鳝搭配适当,可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黄鳝的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吉范 《内陆水产》1996,22(5):16-16
黄鳝的养殖黄鳝是著名的滋补和药用水产品,也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之一。在农村利用坑的湾池养殖黄鳝,产量可达4—6kg/m2,是一条投人小、见效快的致富之道。一、修建黄鳝池家庭养黄鳝可以利用院内的空闲平地修建养鳝池,也可利用住宅周围的零星水面改造为养鳝池...  相似文献   

14.
柳富荣 《内陆水产》2002,27(4):29-30
1池塘网箱养鳝的优点池塘网箱养鳝是常规鱼与网箱黄鳝同步养殖的一种新模式,该模式在沅江市推广多年,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具有以下优点:成本较低,1只6米×2米×1.5米的网箱成本约60元左右,用几根竹、木固定即可,与建池养鳝相比省去了较高费用。操作简单,在养殖过程中的投饵、起捕及大小鳝分箱调整等十分便利。管理方便,网箱养殖黄鳝因鳝鱼相对集中,便于饲养管理,投饵和施药也很方便,有利于防病治病。效果明显,池塘网箱养鳝,池鱼和箱鳝互不影响,而且能提高水体利用率和综合效益。实践表明,池塘每667米2常规鱼产量…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鳝是一种对水稻田进行充分利用的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选择单季稻田为佳。黄鳝原产于稻田中,稻田中天然饲料比较丰富,水稻又是天然的遮荫物,水深也正好符合养鳝需要。因此,水稻田最适合于黄鳝生长。而黄鳝在田中钻洞栖息、疏通  相似文献   

16.
发展黄鳝的人工养殖,首先要有优良的鳝种。从目前各地养殖的鳝种来源看,黄鳝至少有3~5个地方种群。这些不同的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养殖效果都不一样。因而在发展黄鳝人工养殖、选购鳝种时要特别注意。现将几种常见的黄鳝地方种群特征及其养殖效果介绍如下。1深黄大斑鳝  该鳝身体细长,体圆,体形标准,体表颜色深黄,并伴有褐黑色大斑纹。生产实践表明,深黄长斑鳝适应性强,生产速度快,个体较大,鳝肉品质较佳,养殖效果较好。在养殖条件下,其增重倍数可达5~6倍,是我国目前发展黄鳝人工养殖的首选鳝种。2浅黄细斑…  相似文献   

17.
记者信箱     
1.我想养殖黄鳝,不知鳝苗如何解决? 广东陈×陈×: 当前养殖黄鳝的苗种来源一靠去市场购买,二靠自我收集。①在野外收集黄鳝受精卵,然后人工孵化成苗。每年盛夏期间,湖边沼泽地带、水沟或稻田边,你稍留意,常可见到一些泡沫团状物漂浮在水面,这就是黄鳝的产卵巢,里面藏有黄鳝的受精卵。可用瓢或勺子轻轻地将它捞起,放入盛有清水的面盆或水桶中,小心地将鳝卵检出孵化,在孵化期间,一定要注意常换  相似文献   

18.
黄鳝人工繁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解黄鳝的繁殖生物学,解决鳝苗的生产问题,我们于1986年5月开始对黄鳝进行解剖及人工繁殖试验。经过近两个月的试验,人工繁殖黄鳝成功,并获得一批鳝苗。现将情况简介如下。人工繁殖 1.亲鳝来源及选择人工繁殖用的亲鳝是从农贸市场上选购来的。雌鳝体重为13-35克,雄鳝145-240克,雌雄搭配比例为2:1和3:1。在生殖季节,成熟的雌亲鳝下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腹部呈浅桔红色、稍透明,生殖孔红肿。雄亲鳝的体长均在50厘米以上。 2.催产时间、方法及产卵方式催产时间是6月2日-7月16日,水温为  相似文献   

19.
<正>一、黄鳝疾病的诊断方法诊断黄鳝疾病的方法很多,在实际生产中,目检是检查鳝鱼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常见鳝病的发病部位主要表现在体表和内脏上,目检能直接看黄鳝的病状和寄生虫情况。为了做出确诊,同时还要加以现场观察和询问。1.体表检查及时从鳝池中捞出病鳝或刚死的鳝鱼,应按顺序从头部、嘴角、眼睛、体表、鳝尾等仔细观察。从体表上很容易看到一些大型病原体,如水  相似文献   

20.
黄鳝的生殖习性和人工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鳝Monoplerus albus又称鳝鱼,是人们喜食的水产品之一。近年来,由于农田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以及过量捕捉,黄鳝的天然资源量下降。目前,城乡各地纷纷开展黄鳝的饲养,但因黄鳝的人工繁殖有许多困难,饲养者都以购买或捕捉幼鳝来饲养,不仅成本高,种源也受到限制。为此,我们进行了黄鳝的人工孵化及鳝苗饲养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